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专业综合评价是专业建设的重要手段,备受不同时期的规范和文件关注.各省教育厅组织的专业综合评价进展各异、形式不同,但都采用"先试点、后推广"和基于专业评价体系依靠教指委专家评价.青海、辽宁、上海三省市完成多个专业点评价,山西、天津和江西3省市完成试点专业评价,其他省份则在试点或者尚未开始.辽宁省2012~2016年基本完成一个轮次、共1368个专业点的综合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奖优策劣,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2010年水利部发布《全国重要河湖健康评价技术文件》,并在全国开展河湖健康评价试点工作。依据技术文件中的评价体系(简称“试点评价体系”)对太湖健康状况进行评估,将评价结果与基于水利部公益性科研专项建立的专门用于太湖健康状况评估的综合指标体系(简称“综合指标体系”)的评价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试点评价体系在太湖具备良好的适用性,2011年太湖处于亚健康状态,水体富营养化和蓝藻水华问题是现阶段太湖处于亚健康的主要原因。另外,本文指出了试点评价体系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3.
区域农业竞争力评价与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区域农业竞争力对相应区域农业发展至关重要,掌握区域农业竞争力态势对农业发展政策的制定也有着重要影响.为此,从外显层面和潜在层面确定了包括8个指标的区域农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选择熵权法确定各指标权重,创建了便于和全国平均水平比较的指标处理方法.以此为基础,对全国31个省市的农业竞争力进行了评价,并对评价结果进行了分类和分析.  相似文献   

4.
王凤  徐征和  潘维艳 《节水灌溉》2019,(4):81-85,89
随着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力度的不断加强和试点范围的不断扩张,系统合理地评价农业水价改革项目的实施效果,可为继续推进和深化农业水价改革提供参考依据和指导。以山东省某市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试点项目为背景,基于野外调研和观测数据,利用模糊层次综合分析法对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实施效果进行综合评价。从节水、经济、社会和生态四个层面,建立了由15项二级指标组成的农业水价改革项目效果评价体系;构造了模糊层次分析模型,模型采用三标度法建立优先判断矩阵,运用和行归一法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向量;并利用模糊逻辑理论模型对评价指标和结果进行定量化分级。评价结果表明:该市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实施效果评价等级为较好,其中节水效果和经济效果评价等级为较好,社会和生态环境效果评价等级为一般。结果发现模型是合理可行的,能够全面系统的反映改革试点市的问题和不足,针对评价等级较低的指标和改革工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还应加大资金投入、配套计量设施以及提高农民节水意识等方面的研究和投入。  相似文献   

5.
为了体现各指标对灌区评估的重要性,对各指标赋予不同的权重来体现其重要性的差别,而且综合评价结果的准确性也取决于指标权重赋值的合理性.运用G1法对评估指标进行主观赋权,采用改进熵权法对指标进行客观赋权,这样既满足所得权重的客观性,也能保证评估结果具有一定的解释性,然后采用博弈论的综合赋权法综合主观和客观权重,从而得到各指标的综合权重.运用确定的综合权重以改进线性模型对陕西省大型自流渠灌区洛惠渠进行实例验证,计算结果与可拓评价法结果基本一致,随着时间的推移,洛惠渠灌区评价级别从中等逐渐变为良好,运行状况越来越好,这符合洛惠渠灌区的发展实际.  相似文献   

6.
模糊层次评判法是一种基于模糊数学理论的评价方法.由于农村机电泵站较为复杂,对泵站综合性状高低的原因作出正确的评价需要涉及到许多方面的问题,相当多的参数很难制定一个严格的数值界限来进行评价.在农村机电泵站老化评价中,通过建立泵站工程老化病害评估的模型和中小型泵站老化模糊评估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给出评估指标的权重,对指标的定性描述的模糊判断进行数字化和定量化,提出中小泵站老化评估指标的评级标准,根据评价得分,将泵站老化状态分为四类进行综合评价.利用该体系可以在不进行泵站参数测试的情况下,对泵站老化程度进行评估,确定泵站老化状况,并给出恰当的老化评级和评语,为工程改造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7.
分析、措施到位,保证同业对标的计划可行 同业对标工作的第一个重要环节是进行指标、数据比较分析。因此,分析现状,寻找薄弱点和潜力点,对自身的状况有一个正确、充分的了解是我们工作的立足点。一是寻找差距和薄弱点。根据同业对标综合评价体系,我们对2004年指标完成实绩和2005年的指标计划完成值进行了反复分析,专题研究。将综合评价中的74个项目和未列入综合评价体系的2个同业对标项目分别逐项下达到各专业科室,要求专业科室将同业对标的指标标准值、先进企业的指标实绩与我局实绩比较,对比较后存在的差距进行问题点、问题原因分析,对分析不到位的问题点要求相关科室加大基层调查研究的力度,真正找到问题症结所在。  相似文献   

8.
地方高校二级学院的教学档案揭示了学校实际的教学质量、管理水平和教学评价体系,是衡量学校教学活动、科研活动和教学管理质量的重要指标,也是评价学校办学能力优劣的主要指标。文章探讨了高校二级学院教学档案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了现有教学档案管理模式的优缺点,提出了提高二级学院教学档案管理工作水平的创新模式,即建立信息数字化、标签化的教学档案管理模式,以及强化档案管理意识,组织培训,提高全体档案管理人员素质等策略。  相似文献   

9.
县域是耕地保护及预警最为合理的研究尺度,综合应用土地利用规划、年度计划和农用地分等定级成果,预测耕地资源“量”与“质”的变化趋势是科学合理地保护耕地的有效手段。该文在单项指标和综合指标2个层次上,从耕地数量、稳定生产能力、易变养分的空间变化和综合4个方面构建了县域耕地保护预警体系,并对北京市顺义区进行了耕地保护预警研究。顺义区耕地保护单项指标预警结果表明,2007、2008年顺义区耕地数量出现轻警,2009、2010年则为无警;耕地稳定生产能力在2007、2009年为中警,2008年为重警,2010年为轻警;而易变养分含量变化的警情则不尽相同。综合指标预警结果表明:2007年顺义区耕地保护出现重警,2008年和2009年为中警,2010年为轻警。研究结果从预警的时间尺度和空间尺度出发,全面考虑了耕地的数量变化和质量变化,并使警情判定与土地管理和农业生产工作相衔接,是进行区域耕地保护预警研究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丘陵山区果园地形复杂,现有小型装备存在爬坡越障能力和安全技术适用性差等问题。以水果田间输运机械为例,从技术指标、经济指标、作业条件指标3方面分析水果田间输运机械适用性,利用德尔菲法结合加权几何平均法计算各级评价指标权重,根据模糊数学隶属度理论确定三级评价指标分值,综合各级指标权重及三级指标分值得到各级评价指标分值和综合分值,以此构建水果田间输运机械适用性评价体系。对某型号履带式运输车进行评价测试,得到各级指标及综合评价结果:技术指标评价55.93分,经济指标评价58.07分,作业条件指标评价64.85分,综合评价57.86分。评价结果与该运输车表现相符,验证了适用性评价体系的正确性,该研究为高效经济型水果田间输运装备研发与优化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1.
目前,国内外农业科技实力综合评价的研究正处于方兴未艾阶段.为此,通过农业科技综合实力评价内涵的分析、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以及对30个省市的综合评价与实证研究,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评价体系,并从实证分析中对指标体系的合理性与可操作性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2.
为了对江苏省沿海地区大量土地进行整治,针对沿海地区盐碱土改良增产效果进行量化以获取整治效果.以江苏省沿海地区的4个土地整治项目为例,从资金投入、过程管理、工程实施、综合效益4个方面选取了27个评价指标组成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用统计类比、专家咨询等方法构建了土地整治综合评估模型,得到综合效益评价值,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措施,为沿海地区土地整治成效的定量化评价提供了科学依据.结果表明:该研究区的4个土地整治项目实施的总体成效较为显著,大部分指标达到计划要求,具有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但是各项目单项指标成效评估差距较大,土地整治项目综合评价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评价结果为沿海地区在土地整治实践中有针对性地改进提供了依据和借鉴.  相似文献   

13.
针对江西高校大学生就业质量问题,从政府、社会、毕业生3个层面构建了4个一级指标、15个二级指标的就业质量指标评价体系;利用熵值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运用一种基于妥协解排序(VIKOR)法的测度方法,对2017年江西省39所本科高等学校的大学生就业质量进行测评。结果表明:文章给出测评模型能够比较全面、真实的反应出高校就业质量情况。  相似文献   

14.
温室番茄节水调质灌水方案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寻求日光温室番茄优质高效的灌溉制度,采用设置于温室番茄冠层齐平位置的水面蒸发测定装置,设计3种基于水面蒸发量的灌水间隔水平和4种灌水量水平组合处理,依据小区试验观测结果,分析确定了以番茄产量、水分利用率、单果重、可溶性固形物质量分数及果实硬度等5项指标为主的节水调质灌溉制度评价体系;在采用变异系数法确定出各指标权重的基础上,借鉴TOPSIS综合评价方法,建立了温室番茄节水、优质、高产相统一的综合评价模型,应用该模型确定基于水面蒸发量的温室番茄节水调质灌溉制度,即当累积水面蒸发量Epan达到10mm±2mm时进行灌溉,灌水量为0.9Epan,在产量不降低的情况下,提高了水分利用率,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果实的营养品质和储运品质.  相似文献   

15.
轻小型喷灌机组是应用比较广泛的一种喷灌机具,经过40多年的发展,轻小型喷灌机组已经具有多种机组形式,可满足各种地形条件、投资水平及劳动力状况等不同场合应用。总结了轻小型喷灌机组不同配置形式的优缺点,详细分析了国内外轻小型喷灌机组的评价指标。针对不同评价指标提出,应研究轻小型喷灌机组形式的设计和管道水力计算,通过合理的能耗评价指标,优化机组配置,以降低系统能耗。还应研究室外试验条件下机组配置参数、管道布置情况及运行条件、环境因素等因素及其交互作用对喷灌系统喷洒均匀性的影响,研究适用于轻小型移动式喷灌机组的一套综合评价理论与方法。最后提出将灰色关联法应用于轻小型喷灌机组的多因素多目标评价中,为喷灌机组比选及机组性能综合分析提供了一种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16.
本文基于层次分析法(AHP),建立了大连市地下水环境质量评价模型,并应用其对大连市8个地下水水质监测断面进行评价.评价结果表明,地下水质量与实际情况基本符合.层次分析法引入权重处理评价因子,综合考虑了各个评价因子对水环境质量的贡献,评价结果能全面反映水体污染的综合情况,具有较好的实用性,可以为环境决策提供比较有效的辅助决策信息,对于水环境保护和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该文采用模糊分析法对我国节能温室中大量使用的保温薄膜进行了使用性能的评估,建立一套以保温性、经济性、力学性和环保性等主要评价指标的综合评价体系,以期为我国从事设施农业生产者在购买保温薄膜时提供有效的选择方案。  相似文献   

18.
王海平  金燕 《南方农机》2023,(7):159-163+170
【目的】高职本科“4+0”联合培养模式,是一种跨越高职和普通本科的联合培养模式,在高职本科“4+0”联合培养模式下,应达到出于高职而高于高职的目标,培养的技术工程师和现场工程师,既要做到技术理论基础强,也要实现实践技能及应用能力强。【方法】课题组以“4+0”机械电子工程专业高职本科联合培养模式为例,从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师资队伍、人才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和实践,以期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职业技能及综合素质,寻求该培养模式从试点探索到稳步发展的有效途径。【结果】高职院校与本科院校共同制定人才培养计划、人才培养方案和人才培养目标,可以发挥双方的办学优势,协调提升育人质量。【结论】高职本科“4+0”联合培养模式是我国现代职教体系贯通培养中最新的培养模式,它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进行了创新性改革,有效促进了职业教育和本科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对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后所产生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和评估。在总结分布式电源并网对配电网影响的基础上,提出了反映电网可靠性、电能质量、继电保护、环保水平、效能变化五方面的评估指标体系,探讨了针对各指标的计算方法,并基于改进的层次分析法实现各指标的量化加权,利用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实例进行评估分析,通过堆成三角闭模糊数进行优劣等级评测。以某县域的农村配电网为例,在接入分布式电源情况下对所述综合评估方法进行了应用和验证,并对结果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20.
指标权重的确定对评价结果的合理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对灌区节水改造项目综合后评估进行客观合理的评价,将2种典型的不同原理的综合赋权法应用于灌区节水改造项目评估,发现2种综合赋权法得出的权重向量大小排序结果并不相同,根据2种权重值计算的多个灌区评价值大小排序相同.对该现象进行了分析,并对2种赋权法的特点、适用范围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