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农村的消费状况和水平与农民生活质量息息相关.中国消费者协会2007年12月4日发布的"农村消费维权状况调查"结果显示,当今农村消费正出现新的趋势,从中也折射出农民生活在这几年中的五大变化.  相似文献   

2.
王淑芳  郭艳 《安徽农业科学》2012,(13):7932-7933,7936
论述了促进粮食主产区农民家庭生活消费增长的重要意义:是新农村建设的必然归宿;是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内在动力;是粮食生产稳定发展的重要保证。分析了粮食主产区农民家庭生活消费增长的限制因素,主要是:农民家庭纯收入绝对量低,持续增加难度大,生产消费支出逐年上升,养老、医疗、教育等支出负担沉重,不良消费观念和消费习惯短期难以改变等。提出了通过国家财政倾斜,粮食生产适度规模化和产业化,提升农户特别是劳动力素质等促进农民家庭生活消费较快增长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本文立足于推进农民消费质量提高,分析了农民消费质量的现状.考察了制约农民消费质量提高的直接变量,进而从市场、法规标准、消费重点、基础设施、消费政策、生态、教育诸方面,提出了提高农民消费质量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据北京市农委统计,上半年,京郊农民人均现金收入5054元,人均生活消费现金支出2900元,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9.7%和12.6%,现金支出快于现金收入增速2.9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农民收入增加,农民消费状况有所改善。农民衣着消费金额增加且比重下降,人均居住消费支出不断增加,教育支出和医疗保健支出受到政策影响有所减少,交通消费价格指数和文化娱乐消费价格指数有所上升,农民生活质量提高,消费结构趋于合理。  相似文献   

6.
我国农村改革中农民生活方式的变化与积极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夏建文 《农业现代化研究》2006,27(5):353-355,359
与农村改革相伴随,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民进城务工,社会价值观的变化,农村基础设施的改善,我国农民的生活方式在劳动领域、消费、社会交往、婚姻、娱乐等方面发生了深刻变化。这些变化在促进农村经济及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促进社会进步,造就出社会主义新型农民方面有着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7.
随着农民生活中自由时间的增加,自由时间消费日趋重要,自由时间不仅关系到农民生活质量的提高,而且影响到农村经济的发展。但是目前我国农民自由时间消费的内容、形式、环境等方面存在着诸多问题。应提高农民自由时间消费质量,建立文明、健康的自由时间消费方式。  相似文献   

8.
吕杰  李桂珍 《河南农业》2011,(23):16-17
近年来,随着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一系列政策和多项刺激农村消费政策的实施,农民收入长期稳定增长,我国的农村消费市场也显现出巨大的潜力。农民消费的巨大潜力,甚至被有些人称为"埋在土里的珍珠",其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带动作用不容小觑。但由于知识的缺乏、信息的缺失等因素,我们也注意到,在农民消费观悄然改变并逐年升级的同时,农民消费中还存在着一  相似文献   

9.
杨杨 《农业网络信息》2011,(2):85-86,99
农村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引起了农民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的改变,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农村在信息化过程中要加强农村信息技术培训、加强网络的建设与监管,构建网络信息预警机制。  相似文献   

10.
网络时代农民文化消费问题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我国正处于农村改革的重要时期,我们在庆祝改革发展取得巨大成果时,却忽视农民群众对于精神文化的需求。农民文化消费内容和形式的缺失客观上造成了农民文化消费价值观的畸形,纠正农民文化消费误区的主要矛盾是要填补农民文化精神生活内容缺失的问题。网络信息时代的到来加速了文化信息的传播速度,也为农村的精神文化建设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如何引导农民建立科学理性的文化价值观念?中国传统文化优秀的思想结合健康、科学的思想教育来引导农民丰富自身的精神文化生活是解决这一矛盾的主要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