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正>近几年来,随着养猪业规模的不断扩大,生猪以及其附属产品的交易和流通的过程也越来越频繁,致使猪的疫病也越来越严重。因疫病的存在,对猪场中的经济效益以及生产状况产生了直接的影响,更严重时,甚至有可能导致猪场倒闭。猪发生疫病的原因有很多,发生疫病的因素也十分复杂。笔者就冬季节如何对猪病进行防治问题谈一些看法。1冬季猪流行病特点1.1危害性越来越大冬季猪流行病主要有猪口蹄疫  相似文献   

2.
《畜禽业》2016,(3)
正随着规模化、集约化饲养方式的快速转变,以及通信、交通、物流、信息等行业的飞速发展,生猪及其产品的流通渠道增多,使得猪病的传染源、传播途径、传播媒介极其复杂,猪病呈现多种疫病交叉混合感染态势日趋频繁,防病治病的难度越来越大,联合用药、超大剂量用药现象更加普遍。在混合感染中,既有2种或超过2种病毒、细菌的混合感染,也有病毒与细菌的  相似文献   

3.
<正>近年来,农村散户养猪越来越少,而农村的中小规模猪场养猪业却发展迅速,生猪的疾病是困扰他们的一大难题,特别是炎热的夏季,是生猪发病的高峰期。最近几年,猪病也越来越复  相似文献   

4.
快速发展的经济,不断提升的科技水平,极大的发展了地方养殖产业。近年来,生猪规划化养殖已初具规模,大量猪场不断涌现出来。对广大养殖户来说,最关心的问题便是猪病防控。特别是不断改变的养殖条件与环境,让生猪疾病也日趋多样化,部分新型猪病危害越来越严重,让猪场养殖效益的提升受到严重影响。  相似文献   

5.
《畜禽业》2008,(7)
不同猪场即使感染同样的病原体,但由于饲养管理和环境条件不同,在保育舍或育肥舍中经空气传播的可能性也差别很大。若猪场饲养密度高、空气流通不良,则呼吸道疾病可在猪舍内发生缓慢传播;反之,则以直接接触传播为主。还有很多因素如饲料中霉菌毒素的影响、应激反应过重、频繁接种疫苗、营养物质的缺乏等均可促进病原体的传播,加重猪场的损失。同其它疾病的病原体一样,一个猪场引进PRDC的病原体的主要途径还是通过种猪的引进,因为猪是所有猪病的传染源。在引进猪后半年左右,猪场就有可能发生某一种传染病,在一定的时间内,猪场就变得不再稳定了。最近几年出现的新病几乎都是通过引种引进的,如PRRS、PCV-2、回肠炎等。  相似文献   

6.
猪群健康控制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猪场大都建立于密集饲养和专门化生产条件下,环境对病原和生猪个体的影响日趋明显,随着养猪生产的集约化、规模化,以及生猪品种的良种化,生猪的疫病也越来越复杂.近几年就出现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猪圆环病毒2型、气喘病等疫病,这些病的发生导致猪免疫抑制性疫病,引起猪群呼吸病综合症、猪传染性胸膜肺炎、副猪嗜血杆菌病、链球菌病、巴氏杆菌病、大肠杆菌病的并发或继发,造成猪群成活率显著下降,少数管理不善的猪场从出生至上市的生猪死亡率高达40%,甚至更高.因此,建立合理、有效的猪群健康控制体系对提高养殖效益,促进养猪业发展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7.
现代猪场大都建立于密集饲养和专门化生产条件下,环境对病原和生猪个体的影响日趋明显,随着养猪生产的集约化、规模化,以及生猪品种的良种化,生猪的疫病也越来越复杂。近几年就出现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猪圆环病毒2型、气喘病等疫病,这些病的发生导致猪免疫抑制性疫病,引起猪群呼吸病综合症、猪传染性胸膜肺炎、副猪嗜血杆菌病、链球菌病、巴氏杆菌病、大肠杆菌病的并发或继发,  相似文献   

8.
<正>从2004年以来,我县养猪规模不断扩大,随着小区化、集约化猪场的增加,生猪调运频繁,流通渠道增多,优良品种的引进也空前增长,为猪病的传播流行创造了条件。由于目前农村动物医学研究比较薄弱,防检手段落后,对于重大疫病的流行规律、病原体  相似文献   

9.
《畜禽业》2014,(3)
<正>随着养猪业的发展,优良品种不断引进,不可避免地传入新的病原,使得猪群的病原、疫病种类和传播机会增多,疫病变得繁杂而严重。同时,规模化和集约化养猪的发展,使得猪场的规模越来越大,存栏猪只越来越多,由于养殖密度大,活猪流动频繁,新老疾病也发生频繁,再加上管理误区普遍存在,控制疾病的难度越来越大。为了有效提高养猪效益,预防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加强疫病预防免疫工作,增加猪群免疫力就显得尤为重要。免疫接种不仅需要  相似文献   

10.
<正>近年来,随着畜牧业的不断发展,养猪规模化、集约化程度不断提高,生猪养殖所面临的问题和风险也越来越多,其中疾病的发生严重影响养猪的健康发展。所以猪场的防疫、场舍卫生在生猪养殖至关重要。猪舍和猪场的清洁卫生与猪的健康有很大关系。猪  相似文献   

11.
李耀亮 《畜禽业》2007,(10):18-19
<正>自2005年6月份以来,南方大部分地区许多猪场出现生长育成猪和部分母猪、保育猪暴发猪无名高热病,感染此病的猪场发病率在50%以上,死亡率高达50%~90%,有的甚至全军覆没,给养猪业造成极大的打击。该病最早报道于江西,后陆续传播至安徽、湖南、浙江、福建、江苏、河南、河北等地区,值得注意的是随着昼夜温差的加大,该病向北方传播的速度有加快的趋势。  相似文献   

12.
《畜禽业》2020,(10)
我国的生猪养殖技术在快速发展,生猪养殖设施在不断升级,楼层式养殖猪场的应用是重要标志,从生猪生长的环境来说具有显著的提升。但在实际养殖过程中,猪群依然会受到不同传染病的威胁,如果不能做好相关预防措施,不仅会快速传播疾病,威胁到猪群健康安全,还给养猪企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基于楼层式养殖猪场的特点,就其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13.
<正>猪气喘是由肺炎支原体引起猪的一种慢性、接触性传染病。近年来,随着生猪养殖的发展,种猪与商品仔猪大范围长距离调运,猪气喘病的传播也越来越广,不管是大型规模猪场还是农村散养户都会发生猪气喘病。  相似文献   

14.
《畜禽业》2020,(7)
在规模化养猪过程中,一旦猪病的防控措施没有做好,就有可能引起猪病的复发并增加新的疾病,因此,猪病的预防和控制十分必要。目前,猪病的种类主要有猪瘟、口蹄疫、伪狂犬病、脑炎等。这些疾病都严重制约了规模化猪场的发展。围绕规模化猪场防控猪疫病的综合技术措施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5.
猪病的常规控制和预防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超  孙秋祥  雷蕾 《畜禽业》2012,(1):24-26
<正>猪病是养猪生产的重要限制因素,随着现代化、集约化养猪业的迅速发展,市场不断开放,流通逐渐加强,猪病也更趋复杂化。尤其某些传染病,猪场一旦发生,难以控制,往往大批死亡。因此疾病的预防和控制比疾病的治疗更为重要。为杜绝猪病的发生与传播,促进养猪业发展,确保养猪场的经济效益,养猪场应从如下几方面采取措施。  相似文献   

16.
《畜禽业》2014,(9)
<正>当前,养猪业快速发展,养殖规模、养殖密度也逐渐增加,一方面提高了猪场经济效益,但另一方面规模猪场疾病不断增多,从而造成药物的使用越来越多,对环境的污染越来越大,严重危害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畜产品质量成为必须解决的问题。笔者现就规模猪场在疾病诊疗过程中如何科学用药谈一些看法,供同行参考。规模猪场在对猪用药时一定要科学,慎重考虑用药品种、剂量等因素,必须做到以下几点。1牢固树立畜产品安全观念临床用药时,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树立发展绿色畜牧业、生产  相似文献   

17.
<正>疾病的流行随着养猪业的迅速发展变得越来越复杂。07年生猪价格都在高价位上运行,猪场能否取得预期的经济效益关键要看对疾病的控制情况,如果能够有效地控制猪病,那么猪场的效益肯定会十分理想。对规模化养猪场的流行病学调查表明,目前猪瘟、猪肺疫、猪链球菌病的混合感染对规模化养猪场造成的危害日益严重,本文针对这一情况详细介绍一下对该病的防制措施,希望对养猪场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8.
桑友军 《畜禽业》2011,(5):22-25
<正>健康养殖是养猪业走向可持续发展的必然之路。所谓健康养殖就是在养猪生产的各个环节采取各种有效措施,达到猪肉产品安全卫生,猪场排泄物达标,不传播疾病。保持当地生态平衡和猪场的持续发展。今年中央媒体曝光河南部分养殖户为追求利益,给生猪添加"瘦肉精",给消费者的安全带来严重威胁。所以猪的健康养殖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9.
2009年根据《安徽省2009年主要猪病防控方案》和《安徽省2009年主要猪病防控效果评价方案》,安徽省蒙城县认真组织畜牧兽医专业技术人员和15个养猪场实施疫苗免疫和落实综合防控措施,其中包括10个实验组猪场,5个对照组猪场。2010年,继续在75家规模猪场作为实验组、30家猪场作为对照组开展主要猪病防控效果研究,对实验和对照组分别采血进行实验室检查,并采集生猪生产性能数据进行分析比照,形成了适合该县的生猪疫病综合防控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20.
宋沛泽 《畜禽业》2023,(4):85-87
生猪养殖作为当前农村地区产业振兴的重要手段,一旦养猪场出现大规模疾病暴发,将导致养殖户经济遭受重创,不利于该地区生猪养殖业发展。基于此,以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为例,分析该地区猪场疫病类型和防控经验,旨在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可参考性建议,从而进一步降低猪病暴发率,实现高效化、健康化养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