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长江上游水土保持重点防治工程(简称“长治”工程,下同),于1989年经国务院批准实施.经过六年的艰苦奋斗,“长治”工程的一、二期目标已如期实现,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各级地方政府对“长治”工程的认识不断提高,广大干部群众积极参与,各方面的投入足额到位,治理速度日益加快,治理规模大,质量高,治理开发效益极为显著.1995年通过国家级验收,被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评定为合格工程.  相似文献   

2.
1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的项目管理,是“长治”工程取得巨大成效的重要保证“长治”工程是一项国家级的基本建设重点工程项目,是一项治理开发长江的系统工程,倍受国家和人民群众的关注。1989年至今的10年,“长治”工程成效卓著,被誉为党和国家的德政工程、最...  相似文献   

3.
<正>2021年11月,水利部公布了2021年度国家水土保持示范名单,云南省曲靖市马龙区入列该名单。这次成功创建,为曲靖市乃至云南省在水土流失防治、监管等方面探索、总结、凝练出了一条易推广、可复制之路。一、示范县创建成效自1998年被列为“长治”工程重点项目县后,曲靖市马龙区先后实施了“长治”工程、“珠治”试点工程、“长治”生态修复工程、农业综合开发水土保持工程、  相似文献   

4.
加强管理狠抓落实 确保“长治”工程建设扎实推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面总结了2004年“长治”工程改革调整以来在治理方面所取得的进展、成效和经验,阐述了“长治”工程建设所面临的形势和任务,从强化管理等方面对2005年的工作做了安排。近期,“长治”工程重点要建立健全各项制度,构建完善的工程建设管理体系;积极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水土流失治理的投入机制;求真务实,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着力抓好落实,确保“长治”工程建设扎实推进。2005年作为全面完成“十五”计划的最后一年,也是“长治”工程农发项目的竣工之年,要全面规范工程建设管理,继续抓好项目前期工作,做好“长治”农发项目的竣工验收准备工作,扎实推进预防监督和监测预报工作等,保证完成年度防治任务,确保新一期“长治”工程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正> 1988年,国务院批准将长江上游7省(市)列入长江上游水土保持重点治理工程(简称“长治工程”),我省长江流域的11个县(区)被列入“长治”工程.自1989年工程起步以来,找省广大干部群众发扬领导苦抓、部门苦帮、群众苦干的“三苦”精神,坚持以小流域为单元,实行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把治理与开发融为一体,取得了显著的治理成效,群众称“长治”工程为“富民工程”、“德政工程”.1 治理进展及成效1.1 实施情况“长治”工程以小流域为单元,分期实施,滚动发展,先后有270条流域列入了三期工程,总面积为16391.46km~2.截至1997年底止,“长治”工程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8986.75km~2,占计划任务的102.0%.其中,坡改梯8.05万hm~2,营造水保林19.09万hm~2,发展经济林果10.45万hm~2,种草9.5万hm~2,封禁管育33.14万hm~2,保土耕作9.45万hm~2,修建谷坊、蓄水池、塘坝等水保工程4652座(处),总投工18279.80万个.1.2 治理成果一是坡改梯增加了粮食产量,多数群众基本脱贫,仅坡改梯工程每年可增加粮食9788.52万kg.已竣工验收的“长治”第一、二期工程,人均基本农田由治理前的407m~2增加到773m~2,提高90.2%;公顷产由1080kg增加到2145kg,人均产粮由239kg提高到348kg,增长45.6%;流域内已有90%的农户基本解决了温饱,其中20  相似文献   

6.
长江上中游水土保持重点防治工程(简称“长治”工程)第十七次工作会议于2005年6月15~16日在重庆市万州区召开,长江上中游10个省市的代表170多人参加了会议。会议全面总结了2004年“长治”工程改革调整以来在治理方面所取得的进展、成效和经验,进一步明确了“长治”工程建设所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对2005年的工作做了具体安排。与会代表参观了万州区的“长治”工程建设典型。  相似文献   

7.
《中国水土保持》2010,(2):25-25
为全面总结“长治”工程建设20年所取得的成效,拓宽新形势下长江流域水土保持重点防治工程建设思路,推进流域水土保持工程持续健康发展,经研究,我局拟于2010年召开“长治”工程20年建设成效总结交流会议,现将会议论文征集的有关要求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8.
20 0 3年 7月 2 8日 ,水利部副部长陈雷出席“长治”工程第十五次工作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陈雷在充分肯定了“长治”工程 15年来所取得的成效后指出 ,长江流域是我国经济发展较为集中的区域 ,也是资源开发强度较大的地区。搞好长江流域特别是上中游地区的水土保持工作 ,不仅关  相似文献   

9.
<正> 自1989年开始实施的甘肃省“长治”(长江上游水土保持重点防治区)工程,包括武都、成县、文县、康县、礼县、宕昌、西和、舟曲、秦城等九个县(区),其中第一期工程(1989~1993年)共开展27条小流域,规划治理任务3700km~2;第二期工程(1990~1994)开展84条小流域,规划治理任务1750km~2。 为了及时掌握“长治”工程的质量和效益,甘肃省“长治”领导小组办公室在1992年组建了“长治”工程质量效益监测体系,对工程的七项措施进行了全面监测。  相似文献   

10.
南康市2004年被列入“长治”工程农发水保项目后,市政府针对蓉江项目区制定了开发治理优惠政策,引导公司、农户广集“三资”办水保取得显著成效。一是市财政“出资”办水保。在“长治”工程蓉江项目区水土流失荒山上按水保高标准开发1hm^2果园,市财政补助开发户1500元。二是水保部门“补资”。凡在蓉江项目区按规划高标准连片开发1hm^2果园,  相似文献   

11.
2008年12月26—29日,湖北省水土保持监测中心组织全省13个“长治”工程县的技术人员,对“长治”七期工程2008年度水土保持监测资料进行了系统整编。“长治”七期工程水土保持监测是湖北省开展的第一个重点工程水土保持监测项目,综合采用了地面观测、农户跟踪调查、样方调查等水土保持监测方法,重点监测了“长治”七期工程的水土保持效益。截至目前,已连续开展了4年的监测,积累了一大批重要的数据,为分析“长治”七期工程水土保持效益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龙沙河精品小流域建设成效及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过“长治”工程第三期小流域治理和“长治”工程第五期精品小流域建设,龙沙河小流域治理度达100%,林草覆盖率达59. 32%,取得了显著的成效。2003年与1993年相比,年均土壤侵蚀模数由5 335t/km2 降为2 047t/km2,年土壤侵蚀总量由12. 59万t减少到1. 92万t,全流域农业总产值由576. 05万元增加到1 741. 00万元,粮食总产量由323. 5万kg增加到729万kg,年人均产粮由521kg增加到992kg人均纯收入由557元增加到1 800元。介绍了龙沙河小流域的精品建设经验。  相似文献   

13.
梁平县自1989年被列入“长治”工程重点防治县以来,至2004年底,共完成水土流失初步治理面积602.91km2,水保措施年减少土壤流失180.8万t,年蓄水量达11935.5万m3,取得了显著的生态、经济与社会效益。介绍了重点治理的成效与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14.
对略阳县、成县、礼县"长治"工程区的10多条小流域治理情况的调研结果表明:通过多年"长治"工程的实施,这些小流域的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不仅有效地控制了水土流失,增强了防灾减灾能力,使农业生产基本条件得到了根本改善,而且探索总结出了一条符合当地实际的小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同步、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的路子。"长治"经验告诉我们:水土保持要有成效,必须坚持以小流域为单元的综合治理,并且"措施到位"、"少有空白";必须遵循循序渐进、连续治理的原则,不能急于求成;必须有一支过硬的技术队伍;必须在确保基本农田的前提下发展经济林果。  相似文献   

15.
湖北省“长治”工程水土保持前期工作存在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了湖北省近20年来“长治”工程建设基本情况。以湖北省七期“长治”工程实施阶段为例,从项目区选择,小流域划分,典型小流域选择,治理措施设计等方面提出了新一期“长治”工程项目区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16.
<正>1 认识到位水土保持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业.各级政府和水土保持部门,要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高度、全局的高度、政治的高度,充分认识水土保持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和长期性,切实把“长治”工程当作党和政府的“德政工程”、最大最好的扶贫工程、大江大河治理的重点工程、长江流域21世纪实现持续发展的基础工程,认真抓紧抓好,长期抓下去.正如姜春云副总理在全国第六次水保工作会议上讲的“一定要把水土保持真正作为一项基本国策,作为长期坚持的基本方针,坚持不懈、锲而不舍地抓下去.这项事业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只能前进,不能  相似文献   

17.
“长治”工程大示范区建设是以地(市、州)、县(市、区)为单元创建的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大面积示范样板,涉及“长治”工程项目区的40个县(市、区),建设期为5年(2001-2005年)。实施大示范区建设是新形势下“长治”工程向纵深发展的需要,对于加快长江上中游水土流失治理进程,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正> 1989年“长治”工程在长江上游启动实施.为了探索“长治”工程以小流域为单元的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优化模式,走出一条长江上游地区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成功之路,遂宁市市中区于1989~1993年期间,开展了“长治”工程防治技术研究.1 试验区概况试验区位于川中丘陵区遂宁市市中区境内的蟠龙河、联盟河、会龙河、常理河四条小流域内,地理位置为东经105°04′22″~105°45′58″,北纬30°10′50″~30°39′25″,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年均气温17.4℃,极端最高气温39.3℃,极端最低气温-3.8℃;年均降水量993.3mm,多集中在5~8月;年均日照时数1333.4h,全年无霜期296天,出露地层为紫色砂泥岩.全区幅员面积1873.3km~2,治理前林木覆盖率仅6.9%,水土  相似文献   

19.
<正>1 进一步加快“长治”工程治理步伐“长治”工程自1989年启动以来,到1996年底已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58万km~2.在控制上游地区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发展区域经济及当地群众脱贫致富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得到了领导肯定、群众称赞、社会公认,充分体现出水土保持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但是,我们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清楚地意识到长江上游乃至整个长江流域水土流失的形势依然十分严峻,治理速度还比较缓慢.目前,仅上游首批规划区还有近1/3的县尚未开展治理,全长江流域有水土流失面积50万km~2尚待治理,涉及贫困人口2500余万人,这与治理开发长江、全面实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很不适应.为了贯彻落实江泽民总书记、李鹏总理的重要批示精神,加快长江流域水土流失治理步伐,委员会办公室按照《全国水土保持规划纲要》及《长江流域综合利用规划报告》的要求,制定了近期、中期和远期的长江流域水土保持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20.
“十五”期间,长江上中游水土保持重点防治工程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1万km2,完成生态修复面积2 060km2;监测覆盖面积累计近70万km2,共预报处理滑坡、泥石流灾害86处,各级水保部门累计对1.9万起开发建设项目造成的人为水土流失违法案件进行了立案查处。“十五”“长治”工程的重要经验是加强领导,强化管理,转变观念,调整思路,深化改革,创新机制,抓点带面。“长治”工程“十一五”工作的重点是: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推进“长治”工程建设,继续做好世行贷款水土保持生态建设项目,进一步贯彻落实水土保持法,创新推动重点防治工程再上新台阶,进一步抓好基础工作。部署了2006年的重点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