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为了研究在各种有机污染物存在的条件下对沸石去除氨氮能力的影响,以此来确定沸石对含有不同有机污染物废水的适用范围。本文通过静态和动态吸附实验,了解了腐殖酸、柠檬酸、淀粉和苯酚对沸石吸附氨氮的影响。实验表明,溶液中不同的有机物对沸石去除氨氮有不同的影响,沸石去除氨氮量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相似文献   

2.
天然及改性沸石对磷酸盐的吸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HDTMA)和无机盐为改性剂,考察了有机及无机改性对天然沸石磷酸盐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表面改性后的沸石对磷酸盐的吸附效率显著提高,其吸附量为有机改性沸石>无机改性沸石>天然沸石.3种沸石对磷酸盐的吸附均符合Freundlich方程.沸石对磷酸盐的吸附分为快吸附和慢吸附,其中快吸附时间约为30 min.当磷酸盐初始质量浓度≤10 mg/L时,改性沸石对磷酸盐的去除率较高.  相似文献   

3.
以浙江缙云天然沸石为原料, 分别用摇床和吸附柱实验研究了天然沸石对氨氮的静态和动态吸附特性。结果显示, 在10、25、40 ℃温度下沸石吸附氨氮有显著差异(P<0.05)。在25 ℃、氨氮初始浓度为50 mg·L-1的条件下, 1~2 mm沸石对氨氮的360 min吸附容量为4.05±0.02 mg·g-1。沸石对氨氮的吸附过程遵循二级吸附动力学方程, 沸石对氨氮的等温吸附可用Langmuir和Freundlich等温吸附方程拟合, 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Langmuir方程达到极显著相关(P<0.01), 可以更好地描述沸石吸附氨氮的热力学过程。随着沸石粒径与投加量的减小, 沸石对氨氮的吸附量显著增加。在pH值6.0~8.0时, 沸石对氨氮去除效果最好。动态试验显示, 当氨氮浓度为50 mg·L-1时, 沸石的穿透时间约96 h, 动态饱和吸附量为18.8 mg·g-1。  相似文献   

4.
采用室内分析的方法,研究天然沸石及改性沸石对NH4 的吸附解吸特性。结果表明,K-沸石、Ca-沸石、Mg-沸石和Ba-沸石对NH4 吸附量及解吸量均比天然沸石高,其中K-沸石最高,其它三者相近。H-沸石与天然沸石相比,在低浓度时比天然沸石的吸附(解吸)量高,但是在高浓度时吸附(解吸)量则降低。改性沸石与天然沸石相比,不仅提高了NH4 的吸附,同时还促进了NH4 的解吸,说明K-沸石、Ca-沸石、Mg-沸石和Ba-沸石,既具有较强的保氮能力,又具有较高的氮素供给能力,在生产实践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应用天然沸石矿粉改良盐碱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次报道了利用沸石矿粉改良苏打盐碱土的试验结果。试验证明,沸石能吸附盐碱土中的Na~ 、SO_4~(2-)等离子,施用沸石可以降低土壤pH值和碱化度,改善土壤结构状况,并能提高土壤交换量,使土壤向有利于作物生长的方向发展。供试作物在改良盐碱土上均获得了较大幅度的增产。研究的结果为苏打盐碱土的改良提供了新的物料和途径。  相似文献   

6.
天然蛭石和沸石吸附铜和锌的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等温吸附方法,研究了天然蛭石和天然沸石对Cu2 和Zn2 两种重金属离子的吸附特性,结果表明这两种矿物对Cu2 和Zn2 有较好的吸附作用。天然蛭石和沸石对Cu2 和Zn2 的吸附量随培养时间的增加而增大。在本试验条件下,当培养时间达到120min时,天然蛭石对Cu2 和Zn2 的吸附量分别达到3945.9 mg.kg-1和3498.3mg.kg-1;天然沸石的吸附量分别达到3641.8mg.kg-1和2865.3mg.kg-1。pH值和重金属初始浓度是影响吸附量的重要因素,两种矿物对Cu2 和Zn2 的吸附量具有随pH值增高而增大的趋势,且随着初始浓度的增加而增大。蛭石和沸石对Cu2 和Zn2 的吸附等温线符合Langmuir方程,天然蛭石对Cu2 和Zn2 的饱和吸附量分别为8795.1mg.kg-1和7657.0 mg.kg-1,沸石对Cu2 和Zn2 的饱和吸附量为7117.4mg.kg-1和6988.1mg.kg-1,天然蛭石对两种重金属的吸附能力要强于天然沸石。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对天然斜发沸石的氨氮吸附性能及曝气再生性能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天然斜发沸石小粒径(0.2~0.25 mm)比大粒径(2~2.5 mm)吸附氨氮效果好,且天然斜发沸石对氨氮的吸附等温线符合Freundlich方程,饱和吸附容量达24.18 mg/g;通过曝气沸石可进行再生,曝气再生比自然再生效果好,铵饱和沸石曝气48 d,氨氮解析率达14%,综合考虑再生成本,沸石再生曝气量选择0.5 L/min最好.  相似文献   

8.
沸石微波改性及对废水中苯胺吸附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溴化十六烷基三甲铵(CTMAB)在微波场中对沸石进行有机化,制得改性沸石,研究了改性沸石对废水中苯胺的吸附性能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改性沸石明显提高了对苯胺的吸附能力。当溶液pH为2、常温、振荡时间为2 h、改性沸石用量为50 g/L时,改性沸石对浓度为20 mg/L的苯胺的去除率达91.56%。改性沸石对苯胺的吸附规律较好的符合Freundlich吸附等温式。  相似文献   

9.
采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MAB)对人造沸石进行了改性,并研究了其对苯酚吸附性能.结果表明:将人造沸石用于处理含酚废水,必须先活化;活化沸石对CTMAB的吸附等温线类似于Langmuir型吸附;改性条件为:20℃,质量浓度为5 g/L的CTMAB溶液,间歇振荡24 h.改性沸石对水中苯酚的吸附规律较好的符合Henry吸附等温式,吸附作用机制为苯酚在沸石表面的有机相和溶液中的分配及双分子层正电性表面与苯酚之间的静电吸附作用.温度升高,吸附量减少.  相似文献   

10.
通过室内分析的方法研究了天然沸石对NH4+离子的吸附及解吸动力学影响。结果表明,天然沸石对 NH4+的吸附和解吸动力学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修正的 Freundlich方程、抛物线扩散模型和异分子扩散模型。沸石对NH4+的解吸速度很快,在60 min内解吸完全。  相似文献   

11.
潜育性水稻土有效磷含量比非潜育性者低50~90%;有效磷占全磷的比例和植株吸磷量都比非潜育性水稻土低。水稻土中以Fe—P与有效磷的相关系数最大,依次为Al—P、O—P和Ca—P。潜育性水稻土上Fe—P、O—P(酸性土)、Al—P及有机磷量均低于非潜育性水稻土,与有效磷的趋势一致,是其缺磷的主要原因。潜育性水稻土对磷的吸附固定能力强,磷酸吸持容量高,无定形铁含量高。这是潜育性水稻土缺磷的又一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土壤光谱特性及光谱反射率与苏打盐渍土含盐量的相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统计分析认为,可利用光谱反射率区分盐碱土、风沙土、淡黑钙土和黑土,为其在TM单波段影象上的解译提供了理论依据。在干扰因素差异甚微的情况下,经过对苏打盐渍土壤光谱反射率进行统计分析认为,光谱反射率与苏打盐渍土表层0~5厘米含盐量极显著相关,可建立二者之间相关的回归方程。通过对回归方程的实用性进行检验认为,基本可利用光谱反射率由回归方程推算苏打盐渍土表层含盐量。为苏打盐渍土速查提供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13.
<正> 土壤粘着性是土壤的重要物理机械性之一,当土壤处于粘着范围内进行耕作时,土壤能强烈粘着进行耕作工作农机具的犁板、圆盘和齿轮等。这样,不但给耕作的农机具增加巨大的阻力,而且耕作质量十分恶劣。为了适应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找出农机具进行土壤耕作消耗能量最小和耕作质量最佳的土壤粘着性范围,因此对土壤粘着  相似文献   

14.
黄土状土不同于传统的湿陷性黄土,探讨了鲁中南地区黄土状土的成因、特征、工程分类、工程性质。对不同湿陷等级的地基,提出了常见的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15.
16.
17.
18.
19.
居住区园林景观中的自然要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居住区景观在不同地区、不同文化背景下表现出不同的特性,相同的自然要素在不同的背景下会展现不同的内涵.各自然要素不是独自存在,而是相互依存在不同的景观内涵中.研究居住区环境中的自然要素的表现,适地适景,巧妙的组织与运用各种自然要素,满足人们回到自然、追求和谐的美好愿望.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利用选择性培养基,研究了原始林中的草类-落叶松林(HLV)、柴桦-落叶松林(BLV),被干扰林中的皆伐-落叶松林(CL)、渐伐-落叶松林(SL)的土壤微生物的数量和种群组成。结果表明:土壤微生物随季节的变化是7月大于5月9、月,微生物的垂直变化是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微生物数量呈递减趋势。从原始林与干扰林中共分离到细菌18属,优势菌属为短杆菌属(Brevibacterium)、芽孢杆菌属(Bacillus)、棒杆菌属(Corynebacterium)、微球菌属(Micrococcus);放线菌8属,优势属为链霉菌属(Streptomyces)、诺卡氏菌属(Nocardia);真菌18属,优势菌属为青霉属(Penicillium)和头孢属(Cephalosporiu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