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乌江管道悬索跨越主缆重力刚度偏小、柔性较大,主缆架设线形受散索套定位、索鞍预偏量、环境温度和跨度的影响较大,调索困难。为了精确调整索股线形,基于无应力状态理论,建立了索股无应力长度和线形精确迭代求解算法,综合考虑温度、跨度等因素,快速有效地控制索股到空缆的高程。采用参数变化法,分析温度和跨度对索股线形和锚跨张力的影响,用于索股调整完毕后的稳定性观测及其线形随温度、跨度变化的规律性校验。施工观测结果表明:该工程上下游索股的相对或绝对高程偏差均满足施工技术规范要求。该迭代算法在乌江管道悬索跨主缆施工中适应性好,计算速度快,监控工作效率高,是管道悬索跨越主缆索股架设和调整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邵景林 《油气储运》1997,16(11):27-31
尖山铁矿--太钢矿浆输送管道是国内最长的铁矿浆输送管道。无论是工程地质勘察、管道设计还是施工建设,在我国同长度各类管道中其难度都是最大的。对该管道大中型跨越工程中的支墩及斜拉索跨越段、悬索跨越段的工程地质勘察方法进行了论述,对各支墩及斜拉索跨越段卵石地段中所夹饱和砂土的液化判别简捷灵活。对各悬索跨越段隧洞口岩壁边坡的稳定性进行了分析,同时对区域地应力场、悬索跨越岩固墩抗力体的边界与受力条件提出了见  相似文献   

3.
涩宁兰管道八盘峡黄河悬索跨越的设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志广 《油气储运》2002,21(6):20-23
涩宁兰管道八盘峡黄河悬索跨越是大型管道跨越,其跨度居大管径管桥之首,且跨越段水深流急,工程设计及施工难度较大。针对设计方案选定、结构计算、主材选用及工程实施方案等问题,进行了大量的设计调研,经多方案比选,最终确定采用悬索结构形式。介绍了八盘峡黄河悬索跨越的设计过程,设计经验可供同类型管道跨越设计时参考。  相似文献   

4.
长输管道悬索跨越空中发送施工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长输管道悬索跨越空中发送施工方法,对管桥安装中的架设空中索道,主索发送,吊索安装,管桥发送安装,抗风索发送安装,共轭索及其吊索安装,管道发送安装的施工过程进行了描述,悬索跨越空中发送施工方法不受周围环境条件的影响,施工难度小,施工质量容易保证。  相似文献   

5.
张志广 《油气储运》2002,21(6):20-23
涩宁兰管道八盘峡黄河悬索跨越是大型管道跨越,其跨度居大管径管桥之首,且跨越段水深流急,工程设计及施工难度较大。针对设计方案选定、结构计算、主材选用及工程实施方案等问题,进行了大量的设计调研,经多方案比选,最终确定采用悬索结构形式。介绍了八盘峡黄河悬索跨越的设计过程,设计经验可供同类型管道跨越设计时参考。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忠武输气管道干线渝东及鄂西山区的地形特点,通过比选确定了木龙河、马水河、蚂蝗溪、野三河跨越宜采用大、中型悬索跨越结构;大溪沟、黄水湖1号和黄水湖2号跨越宜采用桁架跨越结构.针对这7处跨越设计,从结构特点、桥面结构和跨越主索的选材等方面进行了优选与改进.  相似文献   

7.
刘宝元  郭凤军  初宝民 《油气储运》2005,24(4):i003-i004
以兰成渝输油管道球溪河跨越工程为例,介绍了长输管道悬索跨越的施工技术、各工序的组织情况,重点介绍了跨越施工工艺中测量放线、基础施工、钢结构施工、管道组焊与发送等项技术,施工经验对同类工程的施工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折腰沟管道悬索式跨越结构静态强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梅云新  张宏 《油气储运》2003,22(12):25-27
在考虑自重、风载等载荷的作用下,对马惠宁输油管道折腰沟管道跨越结构的原设计状况进行了分析,在考虑沟坡坍塌、悬索及抗风索锈蚀和松弛等情况下,对结构的位移、应力等进行了有限元计算,对结构的静力安全性进行了评估,并给出了目前该管道跨越结构安全状况的评估结论,以及对该结构的维修保护建议。  相似文献   

9.
陈涵  宋花平  赵军 《油气储运》2013,(11):1243-1246
装配式输油管道悬索跨越结构的铺设目的在于保证输油管道能够跨越复杂的地质障碍.常规跨越结构是将管道铺设于成桥上,所研究的跨越结构采用的跨越方法不用建立成桥,只需将装配式管道通过吊杆悬挂于几条平行的承载索上.通过研究120m跨度的悬索结构,计算出装配式管道的管接头处可允许的最大折角,讨论了两岸高度差对管接头转角的影响,得到该结构实施的两岸最大允许高差.该结构作为临时性管道桥,具有可快速铺设、方便拆装、运输便捷,以及能够满足跨河与跨峡谷机动输油需求的特点,可为输油管道的跨越施工提供参考.(表4,图6,参10)  相似文献   

10.
詹胜文  马红欣  孙宏全 《油气储运》2007,26(4):38-41,47
介绍了木龙河悬索跨越结构,并对其各锚固点高程及主索吊索索力、风索拉索索力和背索索力进行了测量、校核计算和安全性分析。结果表明,木龙河悬索跨越桥主索索力及其吊索和风索拉索索力符合规范要求,在测量状态下是安全的,同时对其钢桁架梁存在一定程度的扭转变形,风索主索锚固端处有16.147°偏差,风索主索端部锚具件中的连接螺栓存在安全隐患等问题,提出了应进行及时整改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从我国能源发展战略看输气管道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析了我国现实的能源结构,指出如果不改变现状,将造成严重的空气污染和能源利用的低热效率,提出了我国能源的发展战略是提高能源利用率和优化能源结构,而改变能源结构最迫切的任务是发展天然气。为此应从以下八个方面提前做好准备:(1)界定管道的经济界线;(2)管道的经营模式和资本构成研究;(3)关注当代国际先进水平;(4)设计及施工问题;(5)管道穿过断层的准备;(6)调峰方法的研究;(7)管材及钢管选择;(8)通过河流和山脉重点工程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蒲爱华  姚安林 《油气储运》1998,17(8):7-10,26
基于水下穿越管道所受可变荷载的随机性,采用平稳二项随机过程作为可变荷载的概率模型,并利用该模型的基本特性,得出了设计基准期内可变荷载最大值的概率分布函数FM(x)与任意时点概率分布函数F(x)之间的实用关系式。对于裸露悬空水下穿越管道承受的动水荷载,采用相关模型理论计算管道的动力响应幅值,进而求出管道所受的动应力,最后根据水下穿越管道服役期内的荷载状况将其划分为空管状态、正常运行状态、裸露悬空状态  相似文献   

13.
数字管道的建设就是各种数据库和图形库的建设,而数字管道建设中的一些技术给管道工艺和自动化设计带来了一定的变化。通过利用数字管道建设的一些成果,设计人员能够使管道设计与未来的管理有机地结合,在设计阶段就对未来油气管道的运行控制和完整性管理奠定坚实的基础。通过数字管道建设要素的分析,阐述了数字管道中对工艺与自动化系统设计的要求,说明了管道工艺和自动化设计应满足数字管道的数据平台及数据模型,达到提高管道建设与运营管理的质量、效率、安全等综合管理水平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孙兴祥 《油气储运》2001,20(5):54-55
在天然长输管道道投产初期,因各种原因产生一些威胁管道安全运行的问题,如管内存在泥土,水,轻质油等有害物质,若不及时清除,将会堵塞管道及相关设备,解决这些问题,就要在设计,施工和运行期以及运行工艺等方面取有效措施,强化运行管理,杜绝事故隐患,介绍了长输天然气管道中杂质的来源,危害及处理方法,提出了改进阀室设计,越站设计,排污系统和排污池设计以及管理的工艺方案。  相似文献   

15.
史航 《油气储运》1999,18(3):20-23
论述了库鄯输油管道线路设计中引入的国际上管道设计的新思想和先进作法。从选线,管材的选用,防腐层的确定,山地洪水冲刷严重地段管道的防护设计,截断阀的设置,管道试压及施工方法等方面介绍了库鄯输油管道线路设计原则。  相似文献   

16.
基于神经网络的长输管道综合可靠度评估方法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对长输管道可靠性进行评估的传统方法是,将管道结构视为一个串联或并联系统,运用可靠性的理论概念和各种失效概率假设,以故障率的统计资料为计算依据来进行可靠度的计算分析,可靠度也采用故障率等参数来表达。该方法表达方式简单,含义通俗易懂,计算过程简便。然而,该可靠度的结果存在实用性不足的明显缺陷,不便于将其结论直接应用于管道设计、在线检测评估、管道维护等实际工作。为此从6个方面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构建综合可靠度的理论设想。运用神经网络的基本原理和模型进行分析建模,并提供了分析思路和步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