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烟台苹果面积大,产量高,历史悠久。截至2018年底,烟台苹果种植总面积达到18.84万hm^2,产量达到535.1万t,连续10年位列全国果品区域公用品牌价榜榜首,是名副其实的“中国第一个苹果”。如何确保烟台苹果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已成为烟台苹果产业发展面临的重要课题。笔者就烟台苹果生产中普遍存在的树势衰弱问题进行了调研,并提出预防苹果树势衰弱和弱树转壮对策。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新中国成立后,烟台苹果产业发展大致可划分为3个阶段,第1阶段从1949年建国到1978年改革开放,这一阶段的苹果产业发展特点是规模小、分散且商品属性弱,多为自给自足生产,为烟台苹果产业的1.0版;自改革开放到2000年前后为烟台苹果产业的高速发展期,期间烟台苹果的品种更新、栽培面积、产量和栽培技术都达到了历史高度,也成为引领中国苹果产业发展的旗舰和排头兵,同时推进了高度市场化.  相似文献   

3.
《烟台果树》2012,(2):50-51
为深入了解烟台市苹果产业发展现状,国家苹果产业技术体系烟台综合试验站组织团队成员及各示范县负责人对全市苹果面积、产量、品种构成、从业人员数量等产业基本情况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并建立了2011年烟台苹果产业基础数据库。现将调研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2016年烟台苹果与气象条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烟台苹果生育期观测资料和同期气象数据,对2016年烟台苹果种植区的气候特点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2016年烟台苹果种植区在苹果生长发育和采摘运输期,气温偏高,降水偏少,光照正常,气候资源一般.在果实膨大期和着色期受到干旱、高温、“日烧”等不同程度的影响,及部分果园生产措施积极性不高,成熟采摘期的冰雹对本地苹果生产整体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5.
栖霞苹果产业的现状与发展思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引进西洋苹果以来,栖霞的苹果生产经过110多年的发展,栽植面积已达到4.33万hm^2,年产量120万t,在栽植面积、总产量、品种组成、果品质量、产业化程度和出口量上均已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苹果之都”。21世纪以来实施的名牌打造战略,已使栖霞苹果成为国内外一个响当当的品牌,成为烟台苹果家族当之无愧的代表。  相似文献   

6.
去年,国家农业部为了加快实施苹果优势区域布局规划,扩大苹果出口,增加果农收入,全面启动“苹果出口促进行动”。该行动计划通过5年的努力,苹果出口量达到总量的1/4以上,主产区果农人均增收100元以上。目前,我市既是苹果生产的优势区域,又是烟台苹果的原产地域,年总产量达到340  相似文献   

7.
张鑫 《烟台果树》2019,(1):21-21
第四届中国果业品牌大会日前在长沙召开,大会发布了“2018中国果品区域公用品牌”和“2018中国果品商业品牌”价值评估结果。其中,烟台苹果、栖霞苹果、烟台大樱桃品牌价值分别达到了137.39亿元、53.43亿元、47.58亿元。烟台苹果品牌价值再创新高,是全国唯一一个品牌价值过百亿的果品区域公用品牌,连续十年稳居中国果品区域公用品牌价值榜首。  相似文献   

8.
创新是烟台苹果的根本出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中期,烟台苹果曾一枝独秀,红遍大江南北。而到90年代中期以后,由于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人们没有足够的思想准备,果品生产缺乏创新意识,产品失去竞争力,烟台苹果受到来自国内外其它苹果产区的严重冲击,一度销售不畅,效益不高。其主要  相似文献   

9.
<正>烟台地处胶东半岛,黄渤海之滨,山海叠映,气候宜人,山青水秀,可居可游。烟台苹果是烟台的靓丽名片,“中国苹果看山东,山东苹果看烟台”。烟台苹果是“中国第一个苹果”发源地,有蓬莱的百年苹果古树王,还有“走遍天下,唯有栖霞”的肉脆、皮薄、汁多的红富士苹果,更有烟台福山绍瑞口盛产的、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烟台人的“青香蕉”。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80年代以来,苹果在世界四大水果(苹果、柑桔、香蕉、葡萄)中的地位已见优势。中国的苹果栽培面积已居世界首位。山东烟台系苹果老产区,伴随着面积增长、新品种推广。栽培管理体系的改革,到21世纪,蕴藏着巨大的增长潜力,必将令世人注目。  相似文献   

11.
烟台是多种落叶果树的适宜栽培区,以苹果、大樱桃和莱阳梨驰名中外,特别是苹果,栽培历史悠久,生产规模大,管理水平相对较高,形成了完整的产业,取得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为当地社会的发展和人文素质的提高做出了决定性贡献.但是,烟台苹果产业与世界苹果产业的发展现状和水平相比,仍存在巨大的差距.笔者从专业技术人员的角度审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2.
<正>烟台是中国苹果栽培最早的地方。烟台苹果,是当仁不让的“中国第一个苹果”。1871年,美国传教士倪维斯将西洋苹果引进烟台,在烟台毓璜顶东南山麓建起了“广兴果园”。那时那刻,从“仙境烟台”到“美丽中国”,培育出了本地苹果与西洋苹果嫁接的“烟台仙果”,开启了中国现代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相似文献   

13.
《烟台果树》2003,(4):1-2
第一条 为有效保护“烟台苹果”原产地域产品,规范“烟台苹果”专用标志的使用,保证苹果质量和特色,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和原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原产地域产品保护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相似文献   

14.
《烟台果树》2016,(4):56
正由烟台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姜中武研究员主编的《烟台苹果品质提升与调控》一书已由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认真分析了烟台苹果产业发展优势、现状和面临的主要问题,影响苹果品质的因素,根据制约苹果品质提升的因素,结合研究结果和生产实际,提出了烟台苹果优质果品生产技术规程。该规程的主要要点包括以下方面:采用脱毒良种苗木,植株长势健壮,  相似文献   

15.
近日,记者深入烟台苹果产区,感受空气中满溢的浓浓的苹果情怀,探寻苹果产业转型升级的未来.  相似文献   

16.
烟台苹果曾以个大、色艳、味美名扬海内外。从60年代至80年代末在国内果品市场雄踞霸主地位近30年。从80年代末开始,我国北方苹果生产发展迅猛。发展速度最快的是西北黄土高原区。该地区年平均气温 7~12.8℃,年日照时数2500小时,年降雨量560~700mm。紫外线强,昼夜温差大,土层深厚,果园多分布在海拔600~1300m的黄土地带。该地区生产  相似文献   

17.
2012年8月27日上午10时。烟台苹果有史以来第一笔电子竞买交易在天津渤海商品交易所平台上线。参与竞买的100t规格80mm的一级和二级烟台红富士苹果,经过1.5h的线上竞价“博弈”,一级果以11元/奴的竞买底价成交14t,二级果以7.8元/kg的竞买底价成交50t。业内专家指出,烟台苹果在渤交所上线电子竞买交易.开创了国内苹果销售走上电子渠道的先河。  相似文献   

18.
铸造中国苹果强势产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嘉瑞 《果农之友》2005,(1):5-6,11
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世界苹果生产一直保持较快的增长,上世纪90年代增长速度加快,2002年达到5823万吨,是1960年的215倍,其主要原因是中国苹果产量的增加,相反原来的主要苹果生产国,如美国、意大利、法国等产量均稍有下降。值得注意的是,随着世界产量与贸易量的增加,各国国内或世界市场上的苹果单价出现了下滑趋势,纯利润降低。据预测,  相似文献   

19.
苹果是烟台的主要栽培水果,以红色品种为主,优良的黄色和绿色品种较为缺乏。为丰富烟台地区的苹果品种结构,增加黄绿色品种,本研究通过引种和杂交育种方式,筛选出15个黄色和绿色苹果品种,在烟台地区进行种植试验,并对品种的植物学性状、果实品质、物候期等进行了系统评价。结果表明:15个品种在植物学性状、果实品质和成熟期方面均存在差异,成熟期从7月中旬至11月上旬,每个品种有各自的特点,均可作为特色黄色和绿色苹果品种在烟台地区进行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20.
烟台是我国引种西洋苹果的发祥地,也是目前我国苹果重点产区之一。1993年栽培面积12万ha,产量90万t。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各级政府瞄准国内外市场,突出抓了提高果品质量这一环,全市一级果率由1983年的50%,1993年达到83.2%,国内销售量大幅度增长,出口创汇走出低谷,1993年达到2.8万t,超过历史量高水平,不少果园实现了优质、高产、高效益的目标。为总结推广他们优质果品生产的经验,1993年和1994年两度组织有关顾问组成员进行了考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