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在海南西部对刚果臂形草、杂交臂形草、热研14号网脉臂形草、热研6号珊状臂形草等4种臂形草属牧草进行区域性试验。结果表明:在干草产量方面,刚果臂形草和杂交臂形草的干草产量均高于热研6号珊状臂形草和热研14号网脉臂形草;在适应性方面,4种牧草表现都较好,尤其是热研14号网脉臂形表现出很强的抗旱性;在营养价值方面,杂交臂形草的粗蛋白含量最高,而热研6号珊状臂形草的粗蛋白含量最低。  相似文献   

2.
试验对6年龄桉树人工林间作禾本科及豆科牧草后的土壤微生物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间作牧草可显著提高林地土壤微生物的生物量、呼吸强度、硝化作用强度及纤维素分解作用强度,且均随着土层深度的加深而降低;其中以间作热研6号珊状臂形草、热研2号柱花草、GC1581柱花草和Mineirao柱花草的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最高;热研15号刚果臂形草、热研6号珊状臂形草、杂交臂形草、热研10号柱花草、Mineirao和GC1581的呼吸强度高于CK;热研11号黑籽雀稗、热研10号柱花草、GC1581和热研2号柱花草的硝化作用强度强于CK;热研9号坚尼草、杂交臂形草和热研6号珊状臂形草、热研10号柱花草和热研2号柱花草的土壤纤维素分解作用强度较强。  相似文献   

3.
臂形草属[Brachiaria(Trinius)Grisebach]牧草是一种重要的放牧型牧草和水土保持植物,但原有品种已不能满足生产上的多样性需求,而热研15号刚果臂形草耐干旱,耐酸瘦土壤;侵占性强;耐践踏、耐重牧,与豆科混播亲和力强,适合草地建设、水土保持和果园田间;产量高,平均年产量达到209.87t/hm2·a,营养价值和饲用价值高,分别达14.12%和17.42%,具有良好的开发和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桉树人工林间作禾本科牧草适应性筛选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桉树人工林单一种植引起植被多样性减少、生物多样性下降是普遍存在的问题,间作成为恢复与重建桉树林下植被多样性的重要途径。桉树人工林下间作禾本科牧草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热研14号网脉臂形草、热研8号坚尼草、热研9号坚尼草、热研6号珊状臂形草等牧草产草量达215.89~475.42 kg/hm2,旱季牧草产量占年产草量的14.08%~17.51%,在极端干旱条件下仍保持一定的生长和生物量的积累,植株存活率达53.6%~76.6%,覆盖度达62.71%~90.42%。间作牧草在桉树行间形成良好的覆盖层,提高了林地植被覆盖度,植株存活率较高,促进植被多样性的形成,对增加桉树人工林的群落组成、形成多层次片层结构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5.
热研12号平托落花生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培育和筛选适合我国热区的优良饲用牧草和地被植物兼用型草种,我国于1991年首次从哥伦比亚国际热带农业中心引入热研12号平托落花生,并于1992 ̄1993年在网室内进行盆栽适应性观察,1994 ̄1996年移于大田进行生态适应性评价和扩繁,1997 ̄2000年进行品种比较试验,1998 ̄2003年在海南、云南、广东湛江进行区域性试验,1999 ̄2004年进行生产性试验。结果表明:热研12号平托落花生具发达的匍匐茎,可在短期内形成20cm高的致密草层,具有较高的饲草产量和营养价值,同时花期长达10个月以上,开花时满地金黄,具有良好的园林绿化效果,综合性状优于早年引种的Amarillo平托落花生,是牧草和园林植物兼用型落花生新品种,适合我国华南、东南及西南地区作为饲用牧草和园林绿化兼用型植物推广。  相似文献   

6.
对Mulato臂形草、Mulato2号臂形草、热研3号俯仰臂形草、热研6号珊状臂形草、湿生臂形草、Abundance珊状臂形草6种臂形草属牧草进行品种比较试验。通过3a的观察测定,结果表明,6种臂形草均能适应试验区气候条件,热研6号臂形草和Mulato臂形草表现最优,产量分别达到33318kg/hm^2和32483kg/hm^2,营养期粗蛋白含量分别达到12.64%和11.77%。  相似文献   

7.
通过盆栽试验对臂形草属种质苗期进行干旱胁迫,分析测定胁迫不同时期叶片的相对电导率、游离脯氨酸含量、丙二醛含量、叶绿素SPAD值及叶片相对含水量。结果表明,在胁迫15 d时,各指标均存在差异。对这5项指标进行类平均法聚类分析,臂形草属种质可划分为2个抗旱级别,即强抗旱和弱抗旱种质,其中强抗旱臂形草种质包括CIAT26556珊状臂形草、网脉臂形草、热研6号珊状臂形草、CIAT6095刚果臂形草、CIAT16835珊状臂形草。强抗旱和弱抗旱臂形草种质在连续干旱胁迫时,相对电导率、游离脯氨酸含量、丙二醛含量均呈现上升的趋势,而叶绿素SPAD值及叶片相对含水量则呈现下降的趋势。而复水后,强抗旱和弱抗旱臂形草种质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  相似文献   

8.
对俯仰臂形草(Brachiaria decumber)、网脉臂形草(B.dactylon)、刚果臂形草(B.ruziziensis)和杂交臂形草(B.Hybrid)4种臂形草种子的萌发期及幼苗期在不同盐浓度处理下的耐盐性进行了比较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在种子萌发期,刚果臂形草耐盐性较强,其次是网脉臂形草;在幼苗期,网脉臂形草的耐盐性大于刚果臂形草。  相似文献   

9.
热研20号太空柱花草选育研究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次利用空间辐射技术对柱花草新品种(系)选育的研究。空间辐射诱变柱花草种子,其后代发生突变,经连续4a柱花草炭疽病接种鉴定和多次单株选育,历时14 a,初步筛选出具有产量高、适应性广、抗炭疽病能力强、耐干旱等特点的热研20号太空柱花草;其对土壤条件要求不严,从沙土到重粘质砖红壤土上均表现出良好的适应性,尤耐低肥力土壤、酸性土壤和低磷土壤,能在pH 4.0~5.0的强酸性土壤和贫瘠的砂质土壤上良好生长。适合我国热带、亚热带地区种植,尤其适于华南地区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10.
热研8号坚尼草选育及利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热研8号坚尼草是1988年从哥伦比亚国际热带农业中心(CIAT)引进的新品系,经鉴定于1990年开始进行系列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热研8号坚尼草既保持了该属牧草高产优质的特点,年干草产量22500kg/hm2,干物质粗蛋白质含量7.738%,又具有耐酸、耐瘦、耐荫等特点;花期晚,利用期比对照品种增加1个月,种子产量480kg/hm2,比对照品种提高87.8%,适宜我国热带及亚热带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1.
刚果12号桉叶片水抽提物对4种植物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采用盆栽法研究了刚果12号桉叶片水抽提物在水分胁迫(水渍与干旱)和养分缺乏与丰足的环境条件下对4种植物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植物种类与盆栽基质的肥力是影响植物幼苗生长的关键因素,而桉叶水抽提物与土壤水分对植物幼苗的生长虽有影响,但与前二相比作用较小。因此,在退化的桉树人工林地重建林下植被,首先应选择耐瘠薄、耐旱性强和对化感作用不敏感的植物,如柱花草等豆科植物,既能自身固氮,又能通过循环增加土壤养分,当然应该注意豆科与禾本科搭配。结果还表明,在逆境条件下,桉树的化感作用会增强,并与其它因素互相作用,抑制林下植被生长。  相似文献   

12.
热研7号柱花草的选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进行了热研7号柱花草品种比较试验、区域试验和生产性试验的选育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该品种具有高产、优质、抗病、耐寒、晚熟的特点。年平均干草产量14879.3kg·hm-2,年平均种子产量424.0kg·hm-2 ,分别比格拉姆柱花草增产84.0%、116.4%,与热研2号柱花草差异不显著。粗蛋白含量16.86%,粗脂肪含量2.65%,生育期为239d。可用于青饲料、干草粉生产等。适合我国热带、南亚热带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3.
从国际热带农业中心引进的大叶千斤拔,经连续多次的单株选择和原原种扩繁,历时12 a,初步筛选出2009-4大叶千斤拔具有产量高、抗性丰富、较强的稳定性和一致性等特点,命名为‘热研34号’大叶千斤拔;品比干草产量15 021.30 kg/hm2,比亲本‘CIAT17407’增产51.96%,比对照品种‘山毛豆’增产78.10%;开花期较早,一般在8月中旬开始始花期,比对照提前30 d,比亲本推迟8 d;植株存活率显著高于对照和亲本;根系发达,耐干旱,在年降水755 mm的地区具有高产稳产的特点;对土壤的要求不严,能在pH 4.0~5.0的强酸性土壤和贫瘠的砂质土壤上良好生长。适合我国热带、亚热带地区种植,尤其适于华南地区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14.
高产抗病圭亚那柱花草综合性状评价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1998年引进14个柱花草种质品种,以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选育的热研2号柱花草和热研5号柱花草为对照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GC1480(IRRI)、GC1463(IRRI)和GC1517(IRRI)柱花草的干物质产量达11 377.5、9 360.2、9 296.7 kg/(hm2·a),分别比热研2号的高26.49%、4.06%和3.35%,比热研5号的高72.24%、41.70%和40.74%;且GC1480(IRRI)、GC1463(IRRI)柱花草的旱季干物质产量较高,具有较强的抗旱性;抗柱花草炭疽病能力优于热研5号柱花草;在定期刈割条件下,植株存活率分别达77.50%、50.00%和49.17%,具有较强的抗寒性;灰色关联分析评价结果表明,综合性状优于热研2号柱花草和热研5号柱花草。  相似文献   

15.
木薯、野花生的他感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木薯(ManihotutilissimaCrantz.)茎叶的汁液及根系土壤分别处理南瓜(CucurbitamoschataDuch.)、玉米(ZeamaysL)、豇豆(Vignasinensis)、花生(Arachishypogaea)、热研2号柱花草(Stylosanthesguianensiscv.ReyanNo.2)、热研8号坚尼草(Panicummaximumcv.ReyanNo.8);用野花生(Arachispintoi)茎叶汁液及根系土壤分别处理胜红蓟(AgeratumconyzoidesL)、小飞蓬[Comnyzacanadensis(L.)Cronq.]、粘人草(BidenspilosaL.),测定其对种子萌发和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木薯茎叶的汁液对南瓜、玉米、豇豆、花生、热研2号柱花草、热研8号坚尼草的种子萌发和生长均有影响;木薯根系土壤对南瓜、玉米、豇豆、花生的种子萌发影响均不明显,对南瓜、玉米、豇豆、花生的露白种子生长均有影响。野花生茎叶的汁液对胜红蓟的种子萌发有影响,对胜红蓟、小飞蓬和粘人草的生长均有影响;野花生根系土壤对胜红蓟和小飞蓬的种子萌发影响均不明显,对胜红蓟、小飞蓬和粘人草的生长均有影响。  相似文献   

16.
通过适应性研究,发现热研4号王草适合在福建地区生长。该草表现为产量高、生长快、营养品质高,适口性好等优点,表现出良好的生态适应性和经济价值,适宜福建地区在种草养畜、种草养鱼、养殖场污染治理、荒山生态恢复等方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云南省元谋干热河谷人工种植牧草样地上7种热带牧草的茎叶和根系生物量、茎叶和枯落物持水能力进行测定与评价。结果表明:在7种牧草中,扭黄茅草的总生物量最高,为37.07 t/hm2;热研8号坚尼草的鲜草和根系生物量最高,分别为66.40、13. 60 t/hm2。热研5号柱花草的茎叶持水量最高,为14.33 t/hm2;提那罗新罗顿豆的茎叶持水率最高,为31.90 t/hm2。扭黄茅草的枯落物量最高,为1.97 t/hm2;提那罗新罗顿豆枯落物对水分的有效截留量最高,为 21.85 t/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