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长白、大约克、长×大、大×长等瘦肉型母猪发情症状表现没有本地母猪明显,不易被饲养人员发现,给人工授精配种带来了一定难度,一些母猪配种后出现返窝现象。这里简要介绍瘦肉型母猪的发情检查方法和输精配种技术,供有关饲养员、配种员等同行们参考,做好母猪的配种工作,加快瘦肉型猪的发展。1瘦肉型母猪发情检查方法1.1对初配母猪、断奶后3d的母猪以及配种后18~21d的母猪,每1d上午喂料后0.5h和下午下班时或干农活收工回家后进行两次发情检查。1.2母猪发情从开始到结束表现出一系列连续变化过程,在阴户大小、阴…  相似文献   

2.
适时配种和重复配种是提高母猪受胎率和产仔率的关键.由于良种猪是导入外血育成的一个瘦肉型品种,其发情征状不如地方猪种明显,但比进口种猪要明显得多.  相似文献   

3.
适时配种和重复配种是提高母猪受胎率和产仔率的关键。由于良种猪是导入外血育成的一个瘦肉型品种.其发情征状不如地方猪种明显.但比进口种猪要明显得多。一般反映有“三少”现象:一是发情时少减食或不减食;二是少呜叫或不呜叫:三是少爬跨或不爬跨。如果以观察地方猪种发情征状的办法用于良种猪.则容易错过适时配种期,给生产带来损失。因此需要根据良种猪的特点来做好配种繁殖工作.以提高其受胎率和产仔率。  相似文献   

4.
<正>在养猪生产中,母猪繁殖性能的高低,直接影响到生产效益的好坏。适时配种和重复配种是提高母猪受胎率和产仔率的关键。由于良种猪是导入外血育成的一个瘦肉型品种,其发情征状不如地方猪种明显,但比进口种猪要明显得多。一般反映有"三少"现象:(1)发情时少减食或不减食;(2)少鸣叫或不鸣叫:(3)少爬跨或不爬跨。如果以观察地方猪种发情征状的办法  相似文献   

5.
提高母猪产仔率和仔猪育成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米文正  李岗 《养猪》2003,(5):53-53
养猪的经济效益与母猪的产仔率、仔猪育成率息息相关。为达到母猪多产、仔猪多活需要采取以下三方面的综合措施。1母猪的配种与饲养管理1.1一般纯种或杂种后备母猪初配年龄不早于7月龄,体重不低于90千克为宜,大型晚熟瘦肉型品种可推迟至8~9月龄,体重100~120千克初配,地方良种猪年龄应在5~6月龄,体重不低于70~75千克为宜。后备母猪第一次配种应在第二或第三次发情时实施,第一次发情不宜配种(排卵少)。1.2母猪的性周期平均为21天(范围在18~23天),适宜配种时间是在发情中期。母猪外阴部膨大,呈核桃形,阴门内黏膜潮红,连续走动不安,有时发…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为适应消费者对瘦肉型猪肉的消费需求.生猪的品种改良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三元杂交的商品猪使二元母猪逐步成为能繁母猪的主体。但相对于地方品种(本地品种)猪而言.用引进猪种改良培育的二元母猪在繁殖生理特征上与地方品种母猪相比有所改变.主要表现为初情期推迟、发情的特征不明显,难以确定适宜的配种时间。临床上表现为配种不易受胎、情期受胎率较低,影响了养猪场(户)的经济效益和品种改良的积极性.已成为养猪业发展的限制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7.
控制母猪的非生产天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什么是母猪的非生产天数(NPD)凡是在群饲养的经产母猪和超过230日龄的后备猪,既不怀孕,不哺乳,又不发情配种,以及没有及时淘汰的母猪,从流产到再配种的母猪,延误了配种时间的后备母猪,其所有饲养的天数,统称为母猪的非生产天数。二、造成母猪非生产天数的原因,有以下几点:1.超过230日龄的后备猪,无发情表现或发情时间短,发情不明显造成漏配,或因营养不适,缺乏必需的维生素、微量元素以及管理不当,缺少异性刺激和适量的运动等延误了初配时间;后备猪饲养过肥,造成后备猪不发情等都会使后备母猪非生产天数增加。2.断奶下床的母猪,因膘情…  相似文献   

8.
1母猪发情何时配种好为了争取母猪多产仔.必须抓好母猪适期配种.一是要准确掌握后备母猪初配时机.二是摸准母猪发情期内何时配种最好。1.1后备母猪的初配适期:后备母猪第1次配种的适宜时期.根据月龄和体重两个方面来确定。小母猪达到性成熟的月龄随品种、气候和饲养管理条件不同而有差异。本地猪一般3月龄开始发情、培育品种和杂种猪性成熟较晚。一般在4~5月龄开始发情。第1次发情后只要不配种.则每隔18~23天重复发情1次。根据生产实际.本地猪种第1次配种不早于8月龄.体重不低于75kg为宜。培育品种和杂种母猪第1次配种以不早于8…  相似文献   

9.
随着瘦肉型猪的推广 ,引进猪种及其杂种母猪 ,如“杜长大”杂交模式中的大约克猪和长大二元杂种母猪数量日渐增多。对这些后备猪群 ,有的场过于偏爱养得过肥、有的场则等同于一般商品猪 ,达不到种用体况 ,造成一些待配母猪长期不发情。如何进行发情鉴定和配种 ,已经成为部分规模猪场和饲养户养猪生产中的一个难题。本文就此谈几点意见。1 头胎母猪的发情1 1 性成熟期瘦肉型种猪及其杂种后备母猪 ,尤其是高度培育的引进猪种 ,性成熟期都较晚 ,一般要在 6月龄以后才达到性成熟表现出发情 ,而本地小母猪和含外血较少的后备母猪 ,一般在 4~5…  相似文献   

10.
<正>(一)适龄配种杂种后备猪养到6月龄以上、体重90千克以上、第3次发情时配种比较合适,配种过早窝产仔少。纯种瘦肉型猪的后备母猪第1次发情比较晚,在达到8月龄、体重100千克以上时配种。  相似文献   

11.
<正>现在养猪场饲养的母猪多为引进品种或引进品种间的杂交后代,它们的发情表现远不如我国地方品种那么明显。许多母猪发情时采食正常、不跳圈、不鸣叫、阴户变化不明显,母猪的发情时间与配种员的工作时间不一致等情况都可能导致错过配种最佳时机。准确发现发情母猪和判断母猪的最佳配种时机是保证母猪具备良好的受胎率,提高母猪窝产仔数的关键技术之一。  相似文献   

12.
母猪发情鉴定的准确与否,直接影响着母猪的受胎率和产仔数。我国地方猪种繁殖力高,除了品种的高产因素外,还与其发情明显,容易观察,能适时配种有直接的关系。而大多数新品种和高代杂交种母猪的发情表现均不明显。母猪发情后采食正常,不鸣叫,不跳圈,阴户无明显变化。尤其是单圈饲养加之养猪户缺乏这方面的知识经验,因而时常发生失配或配种不适时而使母猪受胎率降低或长期空怀,经济效益很低。有些人还误认为新品种母猪不发情而阉割作育肥  相似文献   

13.
正一般情况下,瘦肉型良种后备母猪在160~200日龄时开始进入初情期,如果超过210日龄或体重超过120 kg还没有发情或是隐性发情,就可以将其判定为乏情现象。解决后备母猪乏情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综合处理。1 选择适宜品种国外或杂交后备母猪的发情特点与国内地方品种差异较大。国外或杂交后备母猪的初情期和性成熟比国内品种要晚1个月以上,而且情期征状多不明显,如果不仔细观察很难发现,易造成漏配。因此,在日常饲养管理过程中必须仔细观察,  相似文献   

14.
<正>后备母猪经常遇到标准体重不发情、难产比例高、产死胎木乃伊多、断奶后难发情等一系列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在后备母猪饲养管理过程中,要注重以下几个细节点。1后备母猪标准体重不发情的细节1.1外来品种发情症状不明显外来品种的发情时间比本地品种要晚,六月龄才开始出现发情,而本地品种至少要提前一个多月;所以饲养外来品种时,到八月龄时不发情的母猪仍有一定数量;另一个是发情症状不明显,平时要注意认真观察,否则很容易错过发情配种期。  相似文献   

15.
瘦肉型母猪在饲养过程中,常出现一些繁殖障碍,影响母猪生产性能的发挥。养殖户须根据自己的观察,及时找出病因进行防治处理,尽量降低损失。1母猪不发情后备母猪达到发情配种年龄、体重,甚至超过数月仍没有发情表现,或经产母猪产后20天以上甚至长达数月不发情。后备母猪不发情的主要原因是:瘦肉型母猪未达到性成熟(9~10月龄)和体成熟(90~110kg)双重标准;饲养水平过低,母猪过瘦;饲喂精料过多,母猪过肥;夏天猪舍温度过高,造成热应激等。经产母猪不发情除因过肥过瘦,生理机能紊乱外,还可能因子宫炎症引起。防治…  相似文献   

16.
母猪在正常情况下,断奶后7~10天都可发情、配种和受孕。但外来瘦肉型纯种母猪,特别是采用笼养方式的初产母猪,经常会出现断奶后3周以上不发情或发情不明显。笔者自1995年以来就这种现象进行观察统计,发现断奶后乏情母猪可占整个母猪群的4%~6%。1 母猪断奶后乏情原因母猪断奶后乏情,绝大多数因卵巢机能不全,其次是卵巢囊肿和黄体残留所致。1.1 卵巢机能不全导致的机能静止 品种因素:外来瘦肉型猪种,其繁殖机能与我国地方良种相比相对较差。初配年龄太早:母猪本身发育尚未成熟,势必影响卵巢发育。母猪妊娠期和…  相似文献   

17.
大白猪、长白猪和米猪的母猪发情征状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发情征状是否明显是母猪能否实现适时配种的关键,而适时配种又与母猪的情期受胎率和产仔数等重要经济性状密切相关,因此对母猪的发情征状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民间传言中国地方猪的发情征状较外种猪更明显,但相关实验数据缺少。为了比较大白猪、长白猪和米猪的母猪发情征状差异,我们采用统一的评估标准对这3个品种共163头母猪在发情期进行发情征状的评分。结果表明,米猪母猪发情期的外阴肿胀程度、外阴颜色、母猪叫声、爬跨行为显著比大白猪和长白猪明显,而米猪阴道黏膜颜色及黏液黏稠度仅在经产母猪中比大白猪和长白猪更明显。其他发情征状差异均不显著。经产母猪中长白猪外阴颜色评分显著高于大白猪,其他发情征状差异均不显著。后备母猪叫声及爬跨行为比经产母猪更明显,其他发情征状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8.
PG600诱情配种在养猪生产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集约化养猪企业中,经产母猪、后备母猪不发情或发情不明显的现象普遍存在,它已成为制约养猪企业发展的难题之一,因为母猪无论是否正常妊娠分娩,其饲养成本几乎相等。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母猪产仔的多少直接与猪场的生产效益有关,因此提高母猪的发情配种比例是提高猪场经营效益的重要措施。经产母猪、后备母猪不发情的原因主要有卵巢静止、持久黄体、子宫炎等。从2000年3月起,我场在部分经产母猪和后备母猪中应用PG 600进行诱情配种,以期提高配种受胎率和胎产仔数,从而提高整个猪群的繁殖能力,获取较大的生产经营效益。现将我场应用PG 600的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正>近期,猪场主们普遍反映一个问题,就是母猪空怀率非常高,是前所未有的,其主要表现:后备母猪不发情,经产母猪断奶后不发情,配种后多次返情,还有的配种后没有返情,到产猪时没有猪,很多猪场空怀率高达20%~30%,个别猪场空怀率高达50%,另他们百思不得其解。  相似文献   

20.
在大型养猪场生产过程中,后备母猪的发情配种是至关重要的一环,直接反映猪场的生产力并决定猪场的经济效益。在猪场中经常会有一些发情不明显乃至不发情的后备母猪,这种情况下会增加成本,显著降低猪场的经济效益。后备母猪的发情配种率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笔者分析影响后备母猪发情配种率的因素,以期提高发情配种率,改善后备母猪的繁殖性能,提高养殖场生产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