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合浦县甘蔗间套种花生深沟保水高效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浦县是广西甘蔗、花生的主产县,花生常年种植面积稳定在15万亩以上,甘蔗常年种植面积超过27万亩。近几年,合浦县农业局组织精干技术力量,对两者有机结合栽培,即甘蔗间套技术进行积极的探索,先后进行了甘蔗间套红薯、花生、  相似文献   

2.
李陈南 《广西农学报》2005,(3):19-20,31
甘蔗是崇左市优势农产品,农业产业支柱,在市财政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农民的很大一部分收入是靠种植甘蔗。据统计,2004年崇左市甘蔗种植面积235万亩,占旱地面积(271万亩)87%,亩平均产量4.68吨,按当年的最低收购价计,产值达21.45亿元,按全市农业人口194.8万人计,人均1100多元,占农业收入的主导地位。但是,崇左市甘蔗生产条件还不够完善,诸如土壤条件,水利条件、耕作方式等,很大程度还是靠天吃饭,水肥问题制约甘蔗生产,产量在较长时间以低水平运行,但近几年化肥都以高价位运行,  相似文献   

3.
黄群  黄晓明 《中国农垦》2013,(10):22-23
近年来,广西甘蔗种植面积稳定在1600万亩左右,2012/2013榨季甘蔗产量7500多万吨,产业规模连续20年居全国第一位。但广西甘蔗生产机械化率只有43.2%,甘蔗收割劳动强度大,用工成本高,成为影响糖业综合竞争力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4.
巴庆江 《中国农资》2011,(49):22-22
在洞庭西湖区的湖南汉寿县坡头镇,种植着一片面积万亩以上甘蔗,这也是当地农户主要的经济来源。  相似文献   

5.
甘蔗是龙海市主要经济作物之一,它能帮农民走向致富奔小康之路。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蔗田被工业区开发占用,甘蔗价格下跌,致使我市甘蔗种植面积、产量走向低谷。2002年全市甘蔗种植总面积为0.32万亩,比2000年减少0.13万亩,减幅达29%。因此,我市甘蔗生产形势不容乐观。为了巩固甘蔗生产,市领导以“科技兴蔗”为指导思想,组织相关人员学习甘蔗生产新技术,重新认识甘蔗生产的意义。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抓好种植面积的落实;甘蔗新技术、新品种的应用与推广;充分发挥科技人员的作  相似文献   

6.
实施"千亩万吨"工程推动农场甘蔗产业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昌菱农场地处广西西南部十万大山北麓.几年来,农场大力实施"沃土工程"、 "千亩万吨"工程,推动了生态甘蔗产业持续快速发展.2007年全场甘蔗种植面积2.85万亩,糖料蔗总产达25.63万吨,提前3年实现广西农垦下达农场的甘蔗生产"十一五"任务目标;平均亩产糖料蔗达8.99吨,创造了广西乃是全国万亩以上连片甘蔗单产新纪录,承包甘蔗职工年人均纯收入高达2万元以上.  相似文献   

7.
<正>广西钦州市钦南区东场镇常年种植甘蔗面积达5.2万亩以上,产量26.1万吨以上,是当地农民主要的经济收入之一。近年来,在东场镇农业技术部门积极工作下,全镇种植甘蔗面积逐年增长,农民收入不断提高,并形成产业化发展。但在种植甘蔗中受到螟虫的危害,导致甘蔗品质下降、产量偏低,严重影响到甘蔗产业的发展。螟虫危害甘蔗还有加重的趋势,造成甘蔗因螟虫而减产,损失惨重。防治甘蔗螟虫危害,已刻不容缓。但部分  相似文献   

8.
<正>广西甘蔗脱毒健康种苗繁育基地隶属于广西南亚热带农业科学研究所,位于广西崇左境内。基地每年可生产甘蔗脱毒健康种苗500万株,辐射周边400万亩甘蔗实现无毒化、健康化种植。2008年以来,基地向广西等蔗区推广种植脱毒健康种苗1200万株,使600万亩甘蔗实现了健康化种植。现将多年来经验总结如下,希望能对后来者有所借鉴。一、存在问题(一)污染污染是指在组培过程中培养瓶内滋生菌斑,使培养材料不能正常生长发育,从而导致培养失败的现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蔗区职工(农民)增产增收与甘蔗糖业可持续协调发展的途径 ,2004年 ,广西农垦国有昌菱农场承担了广西农业厅、广西农垦局、上思县共同建立的蔗地间种西瓜无公害栽培示范项目。截止2004年6月30日 ,项目实现示范面积2045亩 ,总产商品瓜309 25万kg,总产值达185 5万元 ,取得较显著的示范效果。1西瓜种植情况间种植期 :2004年1月中旬~3月中旬。种植规模 :全场以二队为中心 ,辐射周边生产队共9个生产队参与该项目示范。种植面积2045亩 ,占全场甘蔗总面积26500亩的7 7 %。其中二队950亩 ,占该队甘蔗总面积52 8%。种植黑美人嫁接苗占95%以上 ,…  相似文献   

10.
正云南省临沧市耿马县自上世纪70年代开始种植甘蔗,至今已有40多年的历史,甘蔗产业的发展从小作坊到现在的产业化运作,甘蔗产业链不断得到延伸,真正实现了农民增收、农业增产、企业增效、财政增长。自发展蔗糖产业以来,甘蔗种植面积从8000亩到现在的42万亩,植蔗农民甘蔗产业人均纯收入达1300元。最近几年,随着耿马县农业产业结构不断深化调整,甘蔗种植面积呈现缩小趋势,怎样利用有限的土地生产出高产量和高品质的甘蔗就成为现阶段我们需要重点解决的难  相似文献   

11.
<正>广西农垦国有黔江农场地处桂中旱区,是一家以甘蔗为主导产业的国有农场,全场共有土地面积3.8万亩,其中甘蔗种植面积2万亩,是广西农垦10家甘蔗基地农场之一、是广西万亩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区。近年来,黔江农场围绕"种好一根蔗,搞活经济一盘棋"的发展思路,强基固本重民生,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有效地推动了农场各项事业蓬勃发展。2009-2012年,农场连续四年荣获广西农垦局"经济效益贡献奖"及"企业管理优秀单位",  相似文献   

12.
正湛江农垦是广东省最大的蔗糖产业基地,蔗糖产业在"十三五"期间乃至更长时期内,其支柱产业的地位无可撼动。作为湛江农垦蔗糖产业的三大基地之一,广东省丰收糖业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丰收公司")拥有甘蔗原料基地面积8万亩,丰收公司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夯实蔗糖产业基础,切实做强做优蔗糖产业,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一、丰收公司甘蔗产业发展现状一是自有甘蔗种植基地面积较大,地位突出。丰收公司甘蔗种植面积多年来保持在8万亩左右,  相似文献   

13.
<正>甘蔗是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近年培育起来的一大特色经济支柱产业,种植规模逐年扩大,面积由2009年的25.8万亩增至2014年79.9万亩,增幅较大。施肥是甘蔗高产稳产的重要措施之一,如何合理施肥,发挥甘蔗生产潜力,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为了促进甘蔗的合理施肥,提高甘蔗施肥的利用率,结合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项目的实施,对文山市、砚山县、西畴县、麻栗坡县、马关县、广南县和富宁县7县(市)甘蔗生产肥料使用现状  相似文献   

14.
胡乔 《中国农垦》2013,(10):27-28
甘蔗产业是广东湛江垦区经济的重要支柱。2012/2013榨季,垦区种植甘蔗面积40多万亩,自产甘蔗210多万吨,总产白糖20多万吨。当前垦区甘蔗生产的用工量集中且多,劳动强度大,生产成本高,榨季用工短缺和费用高的问题日益凸显,这不但增加了甘蔗的生产成本,制约了职工增收,打击了职工种蔗的积极性,而且严重影响了甘蔗产业的发展。在劳动力日益短缺和劳动力成本不断上涨的今天,甘蔗产业(糖业)全程机械化势在必行,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成为当前甘蔗乃至糖业发展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15.
甘蔗套种毛豆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经济作物种植面积不断增加,经济效益也随之增加。金汇镇种植经济作物甘蔗2500亩.套种毛豆2500亩,获净产值1305万元。该套种模式已成为我镇成功的栽培模式之一。  相似文献   

16.
韩周 《云南农业》2014,(9):21-21
甘蔗生产是红河州农业生产的重要产业,常年种植面积在2万hm2(30万亩)左右,产量在150万t左右,而这150万t甘蔗原料全是由人工装上运输车拉到糖厂加工的.因此在甘蔗生产中推广甘蔗提升装载机十分必要,同时也是广大蔗农的迫切愿望,也是摆在广大农机工作者面前的一个大的课题.  相似文献   

17.
广西龙州县地处桂西南,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光温充足,优越的自然资源非常适宜种植甘蔗,蔗糖业一直以来都是龙州县的支柱产业。近几年,全县甘蔗种植面积达50万亩以上,入厂原料糖蔗250~280万吨,平均亩产5.5吨左右,农民经济收入难以取得新突破。  相似文献   

18.
湛江农垦现有甘蔗种植面积40万亩,拥有19个农场、12家加工企业,年产糖能力达50万吨,带动垦区和周边农村甘蔗种植面积达100万亩,形成了集产、加、销、贸、工、农于一体的糖业集团,产值占湛江垦区经济总量的60%以上,是湛江垦区经营规模最大、从业人员最多、综合效益较好的产业。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也面临着很多新的考验。  相似文献   

19.
广垦糖业集团华海公司地处祖国大陆最南端的雷州半岛,拥有土地面积18.3万亩,资产总额8.6亿,总人口9000人。蔗糖生产是该公司的支柱产业,蔗区常年种植甘蔗15万亩以上,年产白砂糖8万吨。2006年,该公司的蔗糖生产总收入31086.1万元,总产值22014.9万元,上缴税收1981万元,实现利润2569万元,  相似文献   

20.
广东省广前糖业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前公司”)位于广东省雷州半岛中部,下辖2个农业分公司、59个生产队、1个农科所、1个物业公司。土地面积18.46万亩,人口1.8万人,甘蔗7万多亩,年产甘蔗40多万吨。广前公司是国家甘蔗全程机械化生产试验基地、广东农垦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核心区、广东省重点农业龙头企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