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上南山村种植黑炭梅历史悠久,因其适应性强,经济效益较高,近年来已发展成为该村的农业主导产业。为引导特色优势产业可持续发展,推进农业生产专业化和标准化,培育农村科技中介服务组织,开展科技信息服务,莲都区科技局于2010年7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在上南山村进行新农村建设科技示范(试点),实施莲都区山地杨梅生态高效生产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和南山杨梅产后增效技术应用项目,进一步促进了生态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2.
《现代农业科技》2015,(18):116-117
通过分析浙江省仙居县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杨梅)标准化生产基地生产技术方面的应用以及安全绿色生产标准,指出基地生产技术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以促进仙居县杨梅的种植生产和效益的提高。  相似文献   

3.
<正>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南城街道药山村是有名的杨梅产地。张仙顺是土生土长的药山人,30多年来,一直从事杨梅、枇杷、桃、猕猴桃等果树的种植和管理工作。2011年6月,他获得"浙江省农村科技示范户"称号;2014年获得"全国农技推广科技示范户"称号;2013—2015年被浙江省科学技术协会评为优秀教师;2016年被浙江省农民高级技师职称评审委员会  相似文献   

4.
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是我国东魁杨梅的始祖地和主产区,杨梅栽培历史悠久。本文总结了黄岩东魁杨梅产业通过栽培技术创新、拓展互联网营销、加强物流合作、农旅结合等举措,打造地方优势特色水果产业,提升杨梅产业经济效益的主要实践。  相似文献   

5.
正2016年杨梅成熟期,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北洋镇桃花岛上的东魁杨梅陆续住进了特制"蚊帐"。东魁罗幔杨梅不但果形特大,最大单果60多克,还具有肉厚汁多、味甜、味浓、较耐储运等特点。住进"蚊帐"的杨梅无虫害、无农药残留、品质优良,深受消费者喜爱。2016年,黄岩区杨梅投产面积6.7万亩,预计产量达4万余吨,较2015年  相似文献   

6.
“在东魁杨梅合作社成立前,我家100多株东魁杨梅一年收入只有两三万元,自农民专业合作社成立后,社里推行了无公害措施和做好品牌推销工作,我家杨梅收入保守点估算也有四五万元。”家住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院桥镇左任新村的李姓果农兴奋地说。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绿色杨梅果品的标准、生产关键技术、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等方面探讨生产绿色杨梅果品的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8.
管成进 《农民致富之友》2014,(6):142-143,232
杨梅是青田县的传统特色水果,有着悠久的人工栽培种植历史,所产青田杨梅果质酸甜可口,且营养丰富,宜鲜食,亦可加工浓缩果汁、罐头等。为了促进青田杨梅规模化、产业化、规范化生产,发展青田杨梅的优质高产,获取更好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我们总结完善了以下杨梅标准化生产技术,供参考应用。  相似文献   

9.
"东魁"杨梅是台州市的地方特色良种,已被列入浙江省重点推广果树良树.本文介绍了"东魁"杨梅树整形修剪的意义、时间和方法,以供种植户参考.  相似文献   

10.
结合台州市杨梅产业发展实际情况,分析了台州市发展杨梅产业的六大优势,包括产业规模大、品牌建设成效显著、品种资源丰富、技术优势明显、加工能力较强、营销队伍力量强,以期为台州市杨梅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目的]摸清浙江省杨梅主要病虫害种类与发生危害情况,为杨梅病虫害综合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3~2016年在浙江杨梅主产区采用系统普查与定点监测、试验研究与示范推广相结合的方法,对杨梅主要病虫害种类、发生动态及危害情况进行调查,探讨杨梅主要病虫害综合治理策略及绿色防控技术.[结果]浙江省杨梅常见害虫有69种,隶属5目29科,常见病害有22种,其中真菌性病害15种,细菌性病害1种,生理性病害5种和根结线虫病1种;以杨梅介壳虫、果蝇、卷叶蛾、尺蠖、粉虱、蚜虫和褐斑病、癌肿病、赤衣病、白腐病、凋萎病、梢枯病等12种病虫为杨梅主要病虫害.在杨梅采收前25和45 d挂防虫网,对杨梅果蝇的防控效果达98.71%和99.19%;在杨梅采收前20、30和45 d喷施60 g/L乙基多杀菌素悬浮剂2000倍液,对杨梅果蝇的防治效果分别为96.17%、95.63%和93.72%;在杨梅采收前15 d喷施20%松脂酸钠可溶粉剂200倍液,对杨梅介壳虫的防治效果达97.42%;试验筛选出对杨梅果蝇和介壳虫防治效果好且使用安全的生物农药乙基多杀菌素和松脂酸钠.[结论]在杨梅生产上应采用合理密植、科学施肥、种植优良品种、冬季清园为主的农业防治,防虫网覆盖技术为主的物理防治,登记药剂科学合理使用和保护利用天敌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技术措施,有效控制杨梅病虫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浙江省大规模的杨梅产地主要在慈溪、余姚,那里的杨梅栽培已有很长的历史,但在自给自足的经济条件下发展缓慢,主要是零星种植,规模化栽培较少,产品也以自产自销为主。直到20世纪80年代后杨梅生产才有较快的发展。[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通过开展杨梅种植管理技术创新进行无公害标准化生产,总结杨梅无公害种植管理技术,主要包括制定技术操作规程、基地选址、施肥管理、整形修剪、病虫害防治、采摘、包装、贮藏等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14.
晚稻杨梅原产浙江省舟山市定海区,是舟山海岛地区特色果品。结合晚稻杨梅品种特征特性,从苗木选择、园地选择、适期种植、科学施肥、土壤管理、整形修剪、病虫害防治和贮存保鲜等方面对晚稻杨梅高效生产栽培技术进行了全面介绍。  相似文献   

15.
为探索杨梅大棚生产关键技术,延长杨梅鲜果供应期,优化杨梅产业结构,为杨梅大棚栽培提供技术依据,连续3年在浙江省兰溪市进行大棚栽培试验。通过确定盖膜时间、选择合适的肥水管理、树体管理和温湿度调控技术等,使杨梅成熟期提前15 d以上、采摘期延长17~19 d,落果率显著下降,果实品质稳定,贮藏期延长1倍。大棚栽培荸荠杨梅、东魁杨梅每年分别增收33.1万元/hm~2和68万元/hm~2。  相似文献   

16.
杨梅矮化早产优质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国杨梅产业的发展迅速,尤其是浙江省,一些地区的杨梅产业已成为当地农业主导产业和农民主要收入来源。由于杨梅栽培区域性强,技术研究不足,管理相对粗放。因此,有必要对杨梅种植技术进行研究和探讨,以期为当地杨梅产业的良好发展提供有益的指导和借鉴。  相似文献   

17.
慈溪市大棚杨梅生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大棚杨梅栽培的园地选择与规划设计、品种选择、大棚类型、栽培管理、采收包装、运输销售及工作人员的要求等各个环节进行严格规定,形成一整套慈溪市大棚杨梅生产技术.  相似文献   

18.
浙江黄岩杨梅枯死病流行调查及病因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主栽杨梅品种东魁、荸荠出现了流行性的枯枝死树现象,我们以发病严重的黄岩区屿头乡为重点进行了为时180多天的调查。通过调查,明确了杨梅发病的基本特征,并对病因进行了初步探讨,这为病害防治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杨梅是中国的地方特色果树,据有关专家介绍,是我国加入WTO后极具竞争优势的特色产业。青田县地处浙江南部,境内山峰峦叠、土壤、水气等自然资源适宜杨梅的生长,开发杨梅产业具有独特的局部优势。近年来,青田县十分重视杨梅产业的开发,发展种植杨梅7.2万亩,2005年总产达6400t,计产值8000万元,杨梅已成为青田县农业生产的主导产业。为了提高产品市场知名度和产品质量,注册了“山鹤牌”商标,研究制订了山鹤杨梅标准化生产技术,  相似文献   

20.
浙1831系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选育的常规早籼稻新品种,2022年通过浙江省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具有熟期早、株高中等、株型紧凑、丰产性好、中抗稻瘟病、稻谷适宜加工等特点,适宜在浙江省及同类型生态地区作早稻种植。2022年在浙江省多地开展了生产示范,介绍了浙1831的选育经过、品种特性、生产示范情况与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