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9 毫秒
1.
1 “三菇两菜”的茬口安排 秋季气温下降后,于10月上旬备料、发酵、装袋栽培白鲍菇,或其他平菇,元旦至春节前后上市销售鲜菇;3月上旬及时清除前茬菇残渣栽培鸡腿菇,4月出菇,6月底栽培结束后及时清除废料,利用夏季空闲再栽培一季草菇。在白鲍菇第一茬菇采收后及时撒播茼蒿等速生菜,鸡腿菇第二茬收后撒播叶用油菜。  相似文献   

2.
为探究平菇不同规格子实体对品质的影响,以平菇650、新科106和新科108为材料,测定并分析比较了第1茬菇和第2茬菇5种规格子实体的含水量、粗蛋白和氨基酸含量。结果表明,3个品种第1茬菇子实体含水量总体高于第2茬菇;第1茬菇和第2茬菇子实体规格不同,含水量存在差异,即随着菌盖直径增大,含水量有增大趋势。不同品种子实体粗蛋白含量略有差异,3个品种第1茬菇和第2茬菇粗蛋白含量均呈现出随菌盖直径的增大而降低的趋势,菌盖直径3~5 cm时,粗蛋白含量较高。3个品种均是谷氨酸含量最高,新科108在菌盖直径为4 cm时谷氨酸含量(w,后同)最高,为25.3 mg·g-1。综上可知,平菇菌盖直径3~5 cm,鲜菇含水量≤90%,粗蛋白含量≥25%,谷氨酸含量≥24.0 mg·g-1可作为优质平菇的品质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3.
平菇旧基促出菇的研究平菇在石家在为主栽食菌之一,生产中一般采用塑料袋生料栽培平菇,其首茬出菇整齐,产量高,二茬菇产量次之,三茬菇小,菌盖薄,产量低。对此,笔者于近年来用收三茬后的旧菇基进行了几项补充施水、肥等处理,使每平方米收获平菇1.3~7.6公斤...  相似文献   

4.
在日光温室内进行菇菜间作套种,可以充分利用日光温室的光温条件和空间资源优势,提高土地利用率和生产效益。辽宁西部地区推广应用了越冬茬番茄行间套种双孢菇栽培模式,在光照、空间、温度、营养等方面都达到了优势互补,番茄光合作用放出的氧气有利于双孢菇生长,而双孢菇呼吸作用放出的二氧化碳有利于番茄的光合作用,二者相辅相成,同时双孢菇出菇后的废料还可作为有机肥料培肥土壤。  相似文献   

5.
在日光温室内进行菇菜间作套种,可以充分利用日光温室的光温条件和空间资源优势,提高土地利用率和生产效益.辽宁西部地区推广应用了越冬茬番茄行间套种双孢菇栽培模式,在光照、空间、温度、营养等方面都达到了优势互补,番茄光合作用放出的氧气有利于双孢菇生长,而双孢菇呼吸作用放出的二氧化碳有利于番茄的光合作用,二者相辅相成,同时双孢菇出菇后的废料还可作为有机肥料培肥土壤.  相似文献   

6.
以普通白菜Pakchio(Brassica campestris ssp.Chinensis L.)品种一代交配华冠青梗菜为供试材料(以下简称"青梗菜"),在商丘学院实验田研究了不同水分梯度(土壤含水量分别为田间持水量的80%~90%(水1)、60%~70%(水2)和40%~50%(水3))和前茬作物("青梗菜"、苋菜和黄瓜)对"青梗菜"单株叶片数目与单株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前茬作物相同时,单株叶片数目在地块中表现为:水2显著水1和水3,而后二者之间差异不显著;水分梯度相同时,单株叶片数目在地块中表现为,前茬黄瓜和前茬苋菜显著前茬"青梗菜",而前二者之间差异不显著。前茬作物相同时,单株鲜/干重均表现为,水2显著水3显著水1;除第1种水分梯度外,单株鲜重在后2种水分梯度下均表现为,前茬黄瓜显著前茬苋菜显著前茬"青梗菜";单株干重则在,3种水分梯度下都表现为,前茬黄瓜显著前茬苋菜显著前茬"青梗菜"。综上,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持水量的60%~70%,前茬作物为黄瓜时,"青梗菜"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7.
稻菇麦     
我县栽培蘑菇已有十多年历史,习惯于室内生产。由于设备条件高,消毒要求严,生产成本高,经济效益低,种植面积逐年下降。为此我们学习了上海南汇县书院公社经验,探索了早稻田种菇菇后种麦。于1982年在砖桥乡孔庄生产队利用0.45亩早稻茬种蘑菇,蘑菇收后种麦子,稻、菇、麦三熟均获得好收成。前茬元丰早稻实收337.5斤,  相似文献   

8.
《食用菌》2015,(6)
试验对草房菇棚、新型棚体的保温层和内部控制系统分别加以改造,检测了墙体、保温层和温湿度控制系统对双孢蘑菇生长的影响,并对其中的主要影响因子的技术参数进行了分析探讨。结果表明:没有改造之前的草棚的局部上下菇床间温湿度、CO2浓度的变化都有一个梯度,改造后具有相对的一致,可以延长出菇的周期,提高菇的品质和商品性,达到多次出菇、反季节出菇的目标;而未加改造的传统草棚,一般只能在秋冬和春夏之交里出菇,其余时间不能出菇。  相似文献   

9.
吉林市每年栽培黄瓜面积2 300多667m2,占保护地面积70%,除有一少部分间作芹菜等小品种外,大部分都是单品种栽培黄瓜。为了提高塑料大棚的利用率,增加生产和经济效益,丰富市场蔬菜品种,我们在江南乡韩世范家进行了春茬黄瓜间作平菇的试验。试验面积:30m2,第一茬收菇271kg,第二茬收菇148kg,第三茬收菇46.7kg。共计收菇465.7kg,平均每m2收菇15.5kg,平均每kg平菇售价4元。在不影响黄瓜产量和产值的同时,除费用外,30m2净收1500元以上,经济效益显著,深受菜农欢迎。  相似文献   

10.
有机蔬菜的主要生产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探索上海地区有机蔬菜栽培技术,奉贤区农委蔬菜办、蔬菜技术推广站自2000年起先后在奉浦园艺场及北港分场对有机蔬菜的轮作技术、土壤施肥技术及病虫草害的防治技术等方面进行了探索,现简要介绍如下。1轮作技术通过3年实践,总结出了13种蔬菜轮作的茬口安排,并得到了国家环保总局有机食品发展中心的认可。黄瓜春黄瓜前茬种植秋菜,越冬小菜及春小菜,后茬宜种植秋菜;夏黄瓜前茬适合种各种春夏菜,后茬适合种越冬菜或春小菜。番茄前茬为各种叶菜和根菜,后茬也可以是叶菜和根菜。茄子前茬为越冬叶菜,后茬可栽种大白菜等秋菜。为延长采收期,在8月…  相似文献   

11.
沙子、炉渣、菇渣不同配比对茄子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沙子∶炉渣=2 V∶1 V为对照,在此基础上分别添加10%(T1)、20%(T2)、30%(T3)、40%(T4)和50%(T5)体积比的菇渣,研究沙子、炉渣、菇渣复合基质对茄子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冬春茬试验中,T3处理的果肉可溶性糖和游离氨基酸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T4处理的果肉抗坏血酸含量显著高于对照,茄皮花青素、类黄酮和总酚含量也较高。秋冬茬试验中,T3处理的果肉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和游离氨基酸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T4处理的抗坏血酸含量显著提高,T1处理的茄皮类黄酮和总酚含量显著提高。两茬试验中,T1处理的产量均为最高,分别比对照增产5.5%和11.2%。综上,冬春茬和秋冬茬均以添加10%比例的菇渣最有利于茄子产量形成,而添加30%或40%比例的菇渣有利于茄子果实品质形成。  相似文献   

12.
北方冬季杏鲍菇工厂化栽培菇房内由于温度控制系统的局限性,菇房内上下层温差较大,严重影响了菇架下层产量。试验对常规菇房的温度控制系统进行了改造,结果表明:没有改造之前的菇房上下菇架间温湿度有差异,改造后具有相对一致性,下层菇床产量基本与上层相当,提高菇的品质和商品性,增加冬季杏鲍菇产量。  相似文献   

13.
本试验初步探讨了丝瓜、草菇间作和大白菜、平菇轮作两种高产栽培技术。取得了亩产鲜苗菇724.5公斤,丝瓜多收1627.5公斤,每亩纯收入增加1817.62元,较单作丝瓜的经济效益提高一倍以上;收完秋菜早、中熟大白菜后。复种一季平菇,不影响下茬大春播蔬菜生产。每亩多收平菇2853.25公斤,比不复种地增加纯利1224.39元提高经济效益1.5倍以上,从而缓解了菇房紧张,菜菇争地的问题,为提高菜地复种指数和经济效益开辟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
正在食用菌栽培过程中,菇体受到不良环境的影响较易长成畸形菇,如平菇的菜花形"块菌",金针菇多分支的小菇"针尖菇",香菇原基畸形,蘑菇、球盖菇、猴头菇、真姬菇等都易出现菇蕾菇体畸形现象,严重影响产量和品质,减少了菇农的收入。1畸形菇产生原因食用菌栽培中出现的畸形菇大多是管理不当造成的,少数是由菌种退化、变异和病毒感染所致。1)菇棚设计不合理,以致空气不流通,  相似文献   

15.
秋季蘑菇出菇结束后,在冬季堆料、播种发菌,冬春季出菇,这后一茬就是冬季栽培蘑菇。一年栽培两茬蘑菇,可以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和劳力资源,提高菇房的利用率,延长鲜菇的供应期。本试验是在冬季栽培蘑菇中进行覆土材料比较试验,现将试验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通过合理安排日光温室种植制度提高复种指数,可以减轻病虫危害、增加产量、改进品质、充分吸收土壤中的各种养分、平衡土壤的酸碱性、改善土壤结构等。对新疆阿克苏市日光温室秋冬茬黄瓜-冬茬快菜栽培和早春茬辣椒、豇豆、快菜间套作的栽培模式进行调查研究,分析了日光温室高产高效的原因。主要介绍了该栽培模式的茬口安排,育苗,定植,温度、湿度管理,光照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内容。结果表明:秋冬茬黄瓜-冬茬快菜栽培和早春茬辣椒、豇豆、快菜间套作栽培模式可以更好地利用土地,节约成本,提高产量,增加种植户的收益。经过多年实践,以种植户经验为基础,总结出了适合阿克苏市日光温室秋冬茬黄瓜-冬茬快菜-早春茬辣椒、豇豆、快菜间套作的栽培模式,该栽培模式日光温室每667m~2平均纯收入为36 675元,种植户年纯收入15.67万元。  相似文献   

17.
李正飞 《食用菌》2009,31(2):20-20
春季气温逐渐回升,温湿度均适合香菇菌丝生长和子实体的形成,此时菇蕾盛发,菇潮集中,是香菇长菇高峰期。但春季气候多变,时阴时雨,温度时高时低,如果管理不当,产量和品质会受到很大影响,甚至造成霉菌烂菇。因此,春季香菇必须精心管理。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日光温室菇菜间套作栽培模式进行的优化研究,提出了越冬茬黄瓜(或番茄)行间套种鸡腿菇(或双孢蘑菇)、丝瓜、扁豆套种草菇(或高温蘑菇)、秋冬季温室后坡堆叠式栽培平菇、黄瓜-黄背木耳-草菇轮作栽培、豇豆-鸡腿菇-鸡腿菇轮作栽培5种模式,可使日光温室生产效益提高到150%.  相似文献   

19.
夏香菇出菇期管理技术已经比较成熟,但是生产上因菌袋补水而发生坏袋的现象屡有发生。通过对夏香菇出菇期一、二茬次的菌袋适宜补水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补水量对夏香菇菌袋坏袋率及出菇产量、质量均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20.
基于食用菌和蔬菜代谢方式的不同,利用传统双孢蘑菇砖砌菇房前留有的空地,搭建与菇房相通的温室大棚,用来种植蔬菜,形成一种菇房种菇、大棚产菜的菇菜共作方式。在当年12月到次年2月份的冬季,菇菜共作方式菇房夜间最低温度不低于5℃,日间温度平均11℃,最高达到18℃,昼夜温差在3~6℃左右。菇房内空气相对湿度应保持在86%~97%,平均在88%左右;菇房内二氧化碳浓度在500~2 000毫克/升之间变化,平均为1 100毫克/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