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对山葵黑心病病害症状和病原进行鉴定研究,观察结果与有关文献核对,确认该病害的病原菌为山葵茎点霉(Phoma wasabiae Yokog)。田间病害消长情况观察显示,该病田间发生普遍且严重。一般株发病率93%-100%,叶发病率28%-66%,一年中的5-6月和11-12月为发病流行高峰期。药剂防治试验表明,施宝功50%可湿性粉剂和特克多45%悬浮剂对该病有明显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2.
一、田间为害症状 露地栽培的甜(辣)椒疫病发病高峰为7月中旬至8月末,属真菌性病害,菜田发病率在85%以上。该病菌潜育期短,侵染快,蔓延迅速,轻者减产30%,严重时大面积死株,死株率达  相似文献   

3.
通过田间调查和室内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近年来严重威胁陕西省猕猴桃生产的枝腐病进行了调查研究。田间调查结果表明,该病害主要在秋冬及早春发生,以危害当年的结果枝为主,引起枝条皮层腐烂及整枝枯死。全省各地发病程度在年份间有差异,严重时病株率和病枝率分别达98%和33%。利用常规的病原菌分离培养及接种方法证明该病害为细菌性病害,病原细菌的形态特点及生理生化特性研究结果表明,该病原菌为一种假单胞杆菌(Pseudomonas sp.),菌体短杆状,大小为1.0~3.0舯A×0.5~1.0 μm,极生单鞭毛。电镜观察发现,该病原细菌主要分布在枝干皮层细胞间隙,并且在发病后期的组织中易观察到由5~15个菌体集结成团的现象。  相似文献   

4.
桃树尖枯病的病原菌和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桃树尖柘病是江西省内近年来在桃园中发现的一种新病害,主要为害幼龄树的一年生、二年生枝条。本经田间调配试验及室内研究确定该病是由拟茎点霉属的真菌侵染所致,并对病害的症状、病原菌的形态特征、田间发病规律等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一、油菜主要病虫害的危害症状 (一)油菜菌核病 油菜菌核病是世界性病害。我国所有油菜产区均有发生,一般发病率为10%~80%,产量损失为5%~30%。该病病原菌的寄主范围厂,包括大豆、向日葵、花生、烟草和10多种主要蔬菜等。油菜菌核病的病原菌为核盘菌,病菌主要以菌核在土壤、种子和残株或其他寄主上越夏、越冬。  相似文献   

6.
山药根腐线虫病的病原鉴定和致病性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田间调查,形态鉴定和人工接种试验证明我国一种由咖啡短体线虫引起的中药材料新病害-山药根腐线虫病。该病在江苏沛县县普遍发生,侵染山药的根系和块茎,田间发病率为30%-100%,产量损失高达30%-50%。本文还对该病的症状和病原形态进行了系统描述。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土壤带菌量、预测土壤黑胫病发病潜力,可为病害的精准防控、田间病圃的高效选择、不同抗性品种的科学布局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土壤稀释平板计数法、土壤假植病害调查2种方法预测土壤中烟草黑胫病的发病潜力,田间病害系统调查验证。【结果】土壤带菌量与病害的发生率密切相关,病原菌含量越高,发病越重、蔓延越快;随着时间的推移,初始发病率高,最终病害发生越严重,最终发病率是初始发病率的10~20倍;土壤带菌普遍存在,在所采集的土壤中均可分离获得,病原菌含量积累到一定程度就引发病害,1000个/g土壤带菌量为病害经济阈值,3~5次的假植病害调查可以准确地预测土壤烟草黑胫病的发病潜力。【结论】1000个/g土壤带菌量为烟草黑胫病的经济阈值,据此可以对土壤的病菌进行预警;假植病害调查可以准确地预测土壤烟草黑胫病的发病潜力,表明建立在环境—寄主—病原三角关系的假植预测病害方法是一种相对准确、低成本、简便易推广的病害预测方法。  相似文献   

8.
叶永发 《福建农业》2006,(12):22-22
葱蒜作物疫病是葱蒜作物生产上的重要病害,也是我县蔬菜田间常见病害,据我站田间调查,发病田田间一般株发病率在5%-10%,发病重的田块发病率可达30%以上,严重影响葱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必须根据葱蒜疫病的发生特点,积极进行田间预防和药剂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9.
对福州建新镇花卉基地新发现的一种香石竹叶部病害进行病原菌分离、致病性测定及病原形态观察等鉴定.结果表明,该病害为香石竹叶斑病,病原菌为AlternariadianthiStevensandHal,属半知菌亚门,丝孢纲,丝孢目,暗色菌科,交链孢属.香石竹叶斑病在福建省系首次报  相似文献   

10.
红掌真菌性叶枯病是近几年在海南新发现的一种病害,在红掌病害中较严重。田间症状是多从叶缘发病,发病初期叶片出现水渍状褪绿病斑,病斑周围有黄晕,后期叶片大面积枯萎,甚至致植株枯死。从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周边采集红掌叶枯病病叶,对该病菌进行分离培养。通过对该病原菌的形态鉴定以及r DNA-ITS序列分析,确定引起该病害的病原菌为苞叶芋帚梗柱孢菌(Cylindrocladium spathiphylli Schouties,El-GhollAlfieri)。此病原菌引起红掌叶枯病在国内为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