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一)发病情况 我县某镇养殖户从邻县购进未经病毒性肝炎疫苗防疫的雏鸭1300多只,至19日龄时发现近70%雏鸭精神萎靡、食欲不振、怕水、眼半闭,呈昏睡状。其中约占发病数的一半,出现神经状状,共济失调,身体多偏向一侧倒卧,两腿抽筋,死亡的雏鸭呈一种特殊的角弓反张姿势。曾用恩诺沙星治疗,未见效果,到我站门诊部治疗时已死亡76只,占发病数的34.2%。  相似文献   

2.
2003年5月22日黑龙江省兰西县某镇养殖户从邻县购进未经病毒性肝炎疫苗防疫的雏鸭1300多只,按常规饲养管理至19日龄时发现近70%的雏鸭精神萎靡、食欲不振、怕水、眼半闭,呈昏睡状。其中约占发病数一半的发病鸭出现神经症状,共济失调,身体多偏向一侧倒卧,两腿呈痉挛状,死亡的雏鸭呈角弓反张。曾使用蒽诺沙星、氟哌酸等药物进行治疗,效果不佳,随后送省兽医卫生防疫站定性诊断。  相似文献   

3.
一、发病情况 我县某镇养殖户从邻县购进未经病毒性肝炎疫苗防疫的雏鸭1300多只,按常规育雏管理至19日龄时发现近70%的雏鸭精神萎靡,食欲不振、怕水、眼半闭,呈昏睡状。其中约占发病数的一半,出现神经症  相似文献   

4.
2002年5月,新沂市新店镇某养殖户饲养的600只13日龄雏鸭,发生一种肝脏呈出血性炎症的传染病,发病呈急性经过,发病率高,死亡率也高。经市兽医站诊断为雏鸭病毒性肝炎,现报告如下:1临床症状雏鸭常突然发病,发病后雏鸭精神萎顿,行动迟缓,离群独处,停止活动,食欲废绝,眼半闭,翅下垂,间或有腹泻,继而雏鸭倒卧,两腿痉挛划动,呈游泳状,头向后仰,呈角弓反张状的死亡姿势,一般在出现神经症状后数小时死亡。2剖检变化剖检病的雏鸭或濒死雏鸭,可见主要病变在肝肿,肝肿大、质地脆、易碎,肝脏表面有大小不等的出血斑…  相似文献   

5.
鸭病毒性肝炎是由鸭病毒性肝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和高度致死性传染病.本病主要发生于雏鸭,且10日龄内的病鸭死亡率很高.临床以发病急、死亡快、死前呈角弓反张状和病鸭肝脏肿胀、出现淡红色斑点、表面有出血斑点为病变特征.  相似文献   

6.
鸭病毒性肝炎是雏鸭的一种急性、高度致死性病毒性传染病.病鸭死前头向后仰,两脚呈游泳状划动.本病发病急、传染快、致死率高.  相似文献   

7.
1.发病情况.2007年7月27日,江苏省滨海县五汛镇某养殖户带几只病、死雏鸭到我所要求化验.主诉:饲养的400只15日龄雏鸭于两天前发现腹泻,就一次性用7包氟派酸治疗,其中3包拌料,4包兑水,用药第2天雏鸭出现不食,精神差,两腿发软,并死亡10多只,病雏鸭临死前呈角弓反张现象.  相似文献   

8.
成宜茂 《兽医导刊》2007,(10):48-48
(一)发病情况 2007年7月27日上午,江苏省滨海县五汛镇某养殖户带几只病、死雏鸭到我所要求化验.主诉:饲养的400只15日龄雏鸭于两天前发现腹泻,就一次性用7包氟哌酸治疗,其中3包拌料,4包兑水,用药第2天雏鸭出现不食,精神差,两腿发软,并死亡10多只,病雏鸭临死前呈角弓反张现象.  相似文献   

9.
2006年10月四川成都周边地区某鸭场7日龄的1400只雏鸭,突然发病.表现为精神萎靡、减食甚至拒食,排灰白色稀粪,随着病程进展,部分病鸭侧翻、双腿划游,继而大量死亡,死亡姿势多呈角弓反张状.剖检病死鸭见肝脏肿大发黄呈点状、片状出血;部分肝脏有灰白色坏死点.一些病死鸭卵黄吸收不良;肾脏、腿肌有点状和斑片状出血.畜主曾采用鸭肝炎高免卵黄抗体加青、链霉素肌注,口服氨苄青霉素 电解多维给予治疗,效果不明显,死亡率高达54%.遂送至西南民族大学禽病研究所进行诊断.……  相似文献   

10.
<正>1发病情况养鸭专业户黄某于2011年10月底买进2000只雏鸭,当天死亡30只,其他的精神状态、食欲都尚好,所以当时判断鸭死亡是正常的。次日,近90%的雏鸭精神萎靡、食欲不振、羽毛松散、眼半闭,呈昏睡状,死亡600只,死亡的雏鸭呈一种角弓反张  相似文献   

11.
鸭曲霉菌病又称曲霉菌性肺炎,是由真菌中的曲霉菌引起的,主要侵害呼吸器官。在临床上以雏鸭多发,呈急性、群发性暴发,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成年鸭多为散发。鸭曲霉菌在自然界广泛分布,致病力最强的是烟曲霉菌。在自然条件下,鸡、鸭、鹅、鹌鹑均可感染曲霉菌。20日龄内的雏鸭多见发病,但以4~15日龄雏鸭易感性最高。  相似文献   

12.
鸭病毒性肝炎是雏鸭的一种急性病毒性传染病,常发生于25日龄以内的雏鸭,死亡率高,给养鸭业造成了巨大的损失。鸭病毒性肝炎与其他疾病混合感染,很少见于报道。1发病情况2004年5月14日,我县某农户从江苏省建湖县购进1日龄商品代樱桃谷鸭2000只,利用鱼塘水面饲养。5月18日突然死亡雏鸭4只,20日夜间死亡28只。于21日取病鸭作兽医实验室诊断。2临床症状雏鸭突然发病、精神沉郁、呆滞、食欲减退或废绝。行动迟缓,离群独处,不能随鸭群活动。眼半闭,呈昏睡状。缩颈拱背,翅膀下垂。眼鼻流液,有甩鼻涕现象,呼吸加快、喘气。继而出现神经症状,运动失调…  相似文献   

13.
2002年5~9月份,我县部分乡镇的养鸭专业户陆续出现雏鸭以急性死亡,并伴有神经症状的传染病,经综合诊断为鸭病毒性肝炎。以中成药肝肿康加维生素给予治疗,用鸭病毒性肝炎疫苗紧急预防,很快控制了疫情。1发病情况送检的病死雏鸭,日龄最大的32天,最小的6天,死前未进行过疫苗接种。该病发病突然,病程短,发病当天便有死亡,病后2~5天为死亡高峰期。死亡率高低不一,最高的达92%,最低的不到10%。发病鸭多为从安徽巢湖引进的肉用麻鸭。2临床症状发病突然,精神呆滞,缩头拱背,不久便伏地不动,呈半昏迷状,排黄白或绿色稀便,后期运动失调,双脚呈游泳状,…  相似文献   

14.
1发病情况2007年7月27日上午,江苏省滨海县五汛镇某养殖户带几只病、死雏鸭到兽医卫生监督所要求化验。养户饲养的400只15日龄雏鸭于2d前开始腹泻,采用7包氟哌酸治疗(其中3包拌料,4包兑水),用药第2天雏鸭出现不食,精神差,两腿发软,并死亡10多只,病雏鸭临死前呈角弓反张现象。  相似文献   

15.
今年9月12日,郑楼乡郑一村某社员购入雏番鸭150只,生长发育良好。至9月25日,突然发病死亡4只,即用敌菌灵、敌菌净内服,但在26日和27日又先后死亡8只、13只。28日上午笔者临床检查,留下的125只雏鸭中还有21只发病。这些病鸭食欲废绝,行动迟缓,体质虚弱,有的呈半昏迷状,有的腹泻;严重的出现神经症状,共济失调,双脚呈痉挛性运动,头向后仰,呼吸  相似文献   

16.
雏鸭白肌病一般发生在15日龄左右。患病初期表现为全群不受运动,精神不佳,采食量减少。经1~2d有的雏鸭瘫痪,叫声无力,多数在瘫痪后2h左右死亡,并以生长快,体重大的雏鸭发病多,症状重,死亡快。病鸭可见肝脏有黄色条、斑状病灶,质地脆弱;心肌、胸肌、腿部肌肉色泽变淡,肌肉松松,尤以心肌严重,呈明显的煮肉状。采用不同剂量的亚硒酸钠维生素注射液,对瘫痪雏鸭进行肌肉注射,结果以0.03mL剂量的效果较好。也可按每百只雏鸭用5mL亚硒酸钠维生素注射液进行拌料和饮水,第2d重复一次的办法予以治疗效果良好。雏鸭急性白肌病应采取预防为主的…  相似文献   

17.
2006年5月,湖北嘉鱼县陆溪镇官州村谢某饲养的1000只3日龄蛋鸭开始发病,发病急剧,传播迅速。病雏鸭精神萎顿、呆立,大部分病鸭只饮水、不食、羽松蓬乱、双目闭合、呈昏迷状,排稀粪,死前双腿向后伸直,头颈向背后弯曲,痉挛性抽搐,呈角弓反张姿势而死亡。  相似文献   

18.
我县 1 999年夏季发生多起雏鸭急性白肌病病例 ,现将诊治体会总结如下。1 发病情况及临床症状 雏鸭一般在 1 5日龄发病 ,几起病例中 ,雏鸭均喂饲全价颗粒饲料 ,由于生长快 ,未采取补硒措施而引起发病。患病初期表现为全群雏鸭不爱运动 ,精神不佳 ,采食量减少 ,经 1~ 2天有的雏鸭出现瘫痪 ,叫声无力 ,多数在瘫痪后 2 h内死亡 ,并以生长速度快、体重大的雏鸭发病多 ,症状重 ,死亡快。2 剖检变化 病鸭肠道、腺胃空虚 ,肌胃内有少量食物 ;肝脏有黄色条、斑状病灶、质地脆弱 ;心脏、胸肌、腿部肌肉色泽变淡 ,肌肉松软 ,尤以心肌为重 ,呈明显…  相似文献   

19.
<正>雏鸭传染性浆膜炎,是由鸭疫里默氏杆菌侵害雏鸭引起的一种接触性败血性传染病,雏鸭多见。1发病情况2005年6月23日上午9时许,本市一养鸭大户电话反映自家的雏鸭突然发病死亡10多只,笔者即赶去现场调  相似文献   

20.
鸭病毒性肝炎是雏鸭的急性传染病,发病急、来势猛,病期短、死亡多。我市部分养鸭专业户饲养的雏鸭在今年发生病毒性肝炎,笔者采用中药对7户3880只雏鸭进行防治,取得较好的效果,达到迅速控制病情,减少因疫病造成的死亡损失。用药的鸭群死亡损失控制在3.7%以内,对65只病鸭单独治疗试验,结果全部存活。一、发病情况市郊三个乡镇先后有7户专业户雏鸭发生病毒性肝炎,共计为3880只鸭,其中7—8日龄1030只,10日龄1350只,14日龄650只,21日龄250只,29日龄600只,以7—10日龄的鸭发病为多,同地饲养与同户饲养的成年鸭未见发病。鸭群发病有着共同的下列诱因:1.游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