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白公貉和灰母貉交配产白色仔貉,一般有沿续性,也就是说上年1窝产几只白色仔貉,今年的比例也和上年差不多.举例说:上年有的母灰貉产12只仔貉,其中有1只自仔貉,今年产10只貉有2只是白仔貉;有的上年产10只仔貉,白貉的占5只,今年产10只貉,白仔貉占4只;有的去年产7只貉,有5只白貉,今年还产7只貉仔,白仔貉也是5只.  相似文献   

2.
1代养 叼人法把代养的仔貉放在产期相近的另一产仔母貉的小室门口,仔貉会因离开母貉或受寒冷刺激而发出叫声,母貉听到仔貉叫声,就走出小室,如母貉对仔貉无敌意,认为是自己的仔貉,就会把仔貉叼进小室给其哺乳.同味法把代养的母貉引出小室,插上小室门,然后用窝内垫草擦搓代养的仔貉,混入代养母貉所产的仔貉当中,一般情况母貉辨不出外来仔貉而给其哺乳,这种代养法成功率较高.  相似文献   

3.
《饲料博览》2007,(7):57-57
母貉产崽之后,如果受到惊吓,常引起母貉吃小貉崽,常造成严重的损失,下面的方法供养貉户参考。 在母貉嘴叨小貉崽从产箱中跑到笼中,从笼中又跑回箱中,在来回跑的关键时刻,手带白手套,拿一条活泥鳅鱼,在母貉跑出产箱时,把活泥鳅鱼不时扔到产箱中,当母貉嘴叨小貉崽回产箱中,看到活泥鳅鱼活蹦乱跳时,  相似文献   

4.
貉子的产仔率较高,一般一只母貉可产仔貉8~10只,有些母貉产得更多。由于貉哺乳的特殊性,超过母貉乳头数量的仔貉很有可能因吃不到母乳而“夭折”。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分娩后因种种原因母貉死亡,导致仔貉没有母乳可食。出现这两种情况时,养殖户必须果断地采取为幼貉寻找“奶妈”的措施,以免受损。通常情况下,以下几种方法可行,效果不错。  相似文献   

5.
<正> 貉是珍贵的毛皮动物。由于经济价值高,易于人工繁殖,已成为现代毛皮业中有前途的新兴养殖业。但人工貉因患怪癖或受突然惊吓等,常造成产后叼食仔貉,也有因母貉产后患乳房炎或缺奶拒绝给仔貉哺乳,导致整窝仔貉死亡。为避免此现象的发生,几年来我们探索出以下提高仔貉成活率的方法。现  相似文献   

6.
1哺乳期的特点1.1仔貉哺乳特点哺乳期是母仔共处时期,此期母貉则大量泌乳喂食仔貉。仔貉尚不能取食,只能以母貉乳汁为生。由于母貉1胎往往产仔多只,所以仔貉的乳汁需求有时不能得到充分满足,出现缺奶现象。而且1只母貉也难以独立承担过多仔貉的护养。因此有时需要人工哺乳或代养。  相似文献   

7.
近两年养貉户反映,母貉产仔后有咬死或吃掉仔貉的现象。经我们调查,发现这种现象占产仔母貉的7%左右,影响养貉的经济效益,现将其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介绍如下。 一、发生原因 貉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精神处于高度紧张状态,反应极敏感,在本能保护作用的促使下,产仔母貉将新生仔貉叼起,在笼内乱  相似文献   

8.
母貉在发情季节往往发生配不上的情况,其中一种原因是漏配。1漏配原因1.1发情特早母貉发情时间一般为2月10日至3月10日,有些老母貉或者是性成熟特别早的幼貉如果在2月上旬前发情为特早发情。一些初养户往往认为这个时期不能发情而被忽视,一旦错过这个时期,母貉结束了发情,误认为不发情,造成空怀,损失了1窝仔。过早发情的母貉占不到1/10。  相似文献   

9.
综述了母貉在妊娠期和产后仔貉发生早期死亡的原因,并对此进行了分析和提出了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0.
母貉恢复期是指仔貉断奶分窝后7-9月这段时间。此期,母貉经过系列期的营养消耗,身体较消瘦,食欲较差,采食量较小,体重处于全年最低水平。因此,线貉恢复期的饲养管理重点是补充营养,增加肥度,恢复体况,并为越冬及冬毛生长储备足够的营养,为下一年的繁殖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仔貉培育是养貉生产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能否养好仔貉是养貉成败及经济效益高低的关键因素。饲养者必须非常细致地做好仔貉及哺乳母貉的饲养管理,采取有效措施,以获得较高的仔貉成活率,保证仔貉的正常发育。 一、加强哺乳母貉的饲养管理 仔貉20日龄前全部靠母乳生活。因此,哺乳母貉的日粮应有利于泌乳。饲料除要求品种多样化,品  相似文献   

12.
仔貉饲养到45—60日龄时可断奶分窝。断乳的时间和方法关系到仔貉断乳后生长发育的好坏。断乳方法得当,可使仔貉断乳后采食力增强、生长迅速、发育良好,如何正确进行仔貉断乳分窝呢?  相似文献   

13.
1母貉产仔前后的管理1·1人工拔掉母貉乳房周围的毛母貉在预产期前5天,由于乳腺高度发育的刺激,一般都会自动拔毛。个别母貉如果不拔毛,可人工拔掉乳房周围的毛,露出乳头,以利于仔貉哺乳。对于这些母貉,如果不实行人工拔毛,则会因母貉腹部毛过密、仔貉出生后找不到乳头、吃不到奶而饿死。人工拔毛时要轻抓母貉,不要强行硬抓,以防母貉过于激烈扭动而造成早产。产仔前过于频繁地抓母貉容易掉仔;刚产仔的母貉,因护仔性特别强,也不宜经常抓。1·2给母貉加喂VC仔貉出生后7天之内易患红爪病,表现为4爪红肿,个别的可出现溃疡,吱吱叫,到处乱爬,不吃…  相似文献   

14.
母貉叼咬仔貉,一直是养貉户最感头痛的问题。有人调查后做过统计,约有1/10的母貉在产仔期发生程度不等的叼仔,通常情况是家庭养貉叼的比例高于饲养场,新貉高于老貉。母貉叼仔多发生在产后2—15天之间,先是一次叼1只,从窝里衔出来,放在笼网上,又觉得不妥复而衔进去,再叼出来,反反复复,有时一口叼两只,内外乱窜。有时  相似文献   

15.
1产仔前的准备工作 母貉妊娠期比较准确,母貉受配后经过约60天的妊娠期后便开始产仔。一般在临产前10天应做好产箱的清理、消毒及垫草保温等工作。小室消毒可用2%的碱水洗刷,也可用喷灯火焰灭菌。  相似文献   

16.
<正>母貉叼咬仔貉一直是养貉户头痛的问题。据统计,约有1/10母貉在产仔期发生程度不等的叼仔现象,通常情况是家庭养貉叼的比例高于饲养场,新貉高于老貉。母貉叼仔多发生在产后2~15天,先是1次叼1只,从窝里衔出来,放在笼网上,又觉得不妥复而衔进去,再叼出来,反反复复,有时1次叼2只,内外乱窜。有时仔貉被叼断动脉或神经;  相似文献   

17.
一、仔貉分窝的基本原则1.不宜过早分窝,要根据天气和仔貉身体状况灵活掌握。2.分窝时要按出生早晚循序渐进。二、仔貉分窝方法理论上提倡仔貉出生45天以后就实施分窝,但今年的同期温度比往年普遍偏低,仔貉的身体机能和发育受到了很大影响,仔貉长势不如往年,还需要在母貉的呵护下加强营养,等仔貉身体条件达到自行正常生长  相似文献   

18.
仔貉断乳后称为幼貉。幼貉育成期是指仔貉断乳后至体成熟这一段时间,一般是指6月下旬至10月底。1仔、幼貉生长发育特点仔貉出生时体长仅有8~12cm,体重100~150g,身体表面布满黑色稀短的胎毛,生长发育十分迅速。至45~60日龄断乳分窝,体重可增加十几倍,体长可  相似文献   

19.
南种北引的实例:例1:2005年10月内蒙古呼伦伦贝尔市某貉场,从山东枣庄引进6只种貉,5公1母,到2006年春,5只公貉只有1只公貉在发情后期发情,其余4只未发情;1只母貉没发情,留到2007年也没发情。其中发情  相似文献   

20.
貉子的产仔率较高,一般一只母貉可产仔貉8~10只,有些母貉产得更多.由于貉哺乳的特殊性,超过母貉乳头数量的仔貉很有可能因吃不到母乳而"夭折".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分娩后因种种原因母貉死亡,导致仔貉没有母乳可食.出现这两种情况时,养殖户必须果断地采取为幼貉寻找"奶妈"的措施,以免受损.通常情况下,以下几种方法可行,效果不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