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全国杉木人工林间伐表编制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全国各带,区,各指数级杉木林分生长过程,编制了8~22指数级相应的间伐表共5组(即南带,北带,中带东区,中区和西区)利用53块间伐标地材料,以y=a+bx模型,求出间伐后的平均高和平均胸径的回归经验式,该表与利用杉木林分密度管理图编制的间伐表进行检验比较,误差在1.9%~2.67%之间,间伐开始期,则视初植密度的大小,与指数级的高低而异,间伐终止期,一般为15a,最大不超过18a,且与初植密度  相似文献   

2.
杉木人工林经营的计算机模型——CHIFIR,是在杉木生长过程表的基础上,考虑不同整地、抚育方法和间伐对杉木生长的影响而建立的,该模型能对杉木生长进行预测和经济分析。根据树冠影响系数(I)对直径生长的影响,考虑了树冠对光的竞争,建立了树冠影响系数与重叠度关系的回归方程。用71个样地的调查资料对模型进行F检验和U检验,模型的预测精度比较好。该模型运用于杉木分布的中带,它可在生产中试用,并可用于杉木经营方式最优化组合的理论计算。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福建省杉木、马尾松人工林为例,借助电子计算机研制了从原始数据输入到作图数据输出等一系列运算过程的计算机辅助编制系统,丰富和发展了林分密度管理图的理论,加快了密度管理图的编制速度。实际检验结果表明编制出的林分密度管理图有较高的精度和适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屏边是我省杉木生产基地之一,其速生丰产技术的研究,对我省用材林的生产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本文根据林分密度效应规律,经过统计分析,优化计算,编制该县人工杉木密度管理图,立地指数图表,并对林分适宜密度变化规律及抚育间伐技术等营林措施进行了讨论,精度符合要求,可用于生产。  相似文献   

5.
广南县杉木人工林林分密度控制图的编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讨杉木人工林立木密度对优势木平均高、林分单位面积蓄积量、林分平均直径等生长因子的规律,于2003~2005年在广南县14个乡镇,设置20m×30m的杉木人工林样地215块,在实测胸径和树高的基础上进行资料整理,并编制了杉木人工林林分密度控制图。经检验,其等树高线精度为97.8%,等直径线精度为98.8%。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福建省杉木、马尾松人工林为例,借助电子计算机研制了从原始数据输入到作图数据输出第一系列运算过程的计算机辅助编制系统,丰富和发展了林分密度管理图的理论,加快了密度管理图的编制速度。实际检验结果表明编制出的林分密度管理图有较高的精度和适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杉木人工林定量间伐的初步研究易兴旺(国营盘石岭林场)国营盘石岭林场营造的3000亩杉木人工林,长势良好,林木分化激烈,急待间伐。在编制我场森林经营方案过检中,对这些杉木人工林分的定量间伐问题,相应地进行了有关的研究,现将结果整理如下:1调查方法在杉木...  相似文献   

8.
<正> 五峰县壶瓶山林场营造的5000多亩杉木人工林,长势良好,林木分化激烈,急待间伐。目前除少量林分已试行间伐外,绝大多数林分均尚未开展此项工作。我们在编制该场森林经营方案过程中,对这些杉木人工林分的定量间伐问题,相应地进行了有关的研究,现将结果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9.
利用先进的计算工具,编制了“子午岭油松人工林密度管理图”,经检验达到了精度要求。该较为子午岭林区人工油松林的抚育间伐,生长量预测,造林设计等经营活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杉木林间伐强度自然稀疏与结构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杉木人工林抚育间伐强度试验20年中,研究不同间伐强度林分自然稀疏的变化,揭示自然稀疏株数与林分密度和立地条件的关系,对杉木林密度管理图自然稀疏线数学方程M=k1·k2作出检验,提出不同间伐强度林分直径、树高和林冠结构等.自然稀疏研究表明,CK和弱度间伐自然稀疏起始期高峰期早,稀疏量大,稀疏过程具连续性,按其稀疏量可分为轻微稀疏期、剧烈稀疏期和延续稀疏期等3个阶段,若不加以人为干预,自然稀疏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中度和强度间伐稀疏起始期和高峰期之间呈间歇性、稀疏阶段性不明显.研究发现,林分密度和立地条件对枯死木株数均有重要作用,但密度比立地条件更重要.杉木林密管图自然稀疏线数学方程经检验,相对误差3.91%,精度较高;对其用于不同间伐强度和不同地位指数林分的实用性检验结果,CK相对误差5.23%,其他检验项目相对误差均<5%,为容许试验误差,实用性较强.研究揭示了不同间伐强度林分径级和树高级分布规律等.研究还得出不同间伐强度林分枝下高、林冠长度和林冠相对高度的生长差异、变化动态及其与林龄增长的各种相关规律,并分别提出其与林龄和单株材积定期生长量相关的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11.
杉木是我国特有的用材树种,该树种具有生长速度快、产量高和材性好等优势,应用非常广泛,通过抚育间伐可以促进林木生长,提高林分质量。因此,对杉木的抚育间伐技术进行了探讨,期望为后续的杉木抚育管理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60年代江阴进行杉木试种,取得了经验,70年代得到了大发展,前后共发展杉木林917.47hm~2。到80年代初,大部分杉木林生长茂密,急需间伐。 由于杉木新发展区没有间伐工作的实践经验,对是否要间伐、间伐多少、间伐大径材还是间伐小径材等问题,意见不一致。为此,做了间伐样点,通过样点上间伐后杉木的生长表现,统一了对杉木抚育间伐工作的目的、方法、要求,使全市杉木林抚育间伐能够顺利进行,促进了杉木林的生长发育和成材。 现将间伐样点的做法及资料浅析,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沙地樟子松天然林林分密度控制图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沙地樟子松天然林林分密度控制图是依据林分密度效应理论编制的 ,它由等树高线、等直径线、密度管理线、最大密度线和自然稀疏线等五组曲线组成。该图的单位面积、蓄积量估计值平均检验精度为 88.4% ,能满足生产实践中的估测需要。它能广泛应用于林分定量抚育间伐、生长收获预估、森林资源清查、造林设计、森林类型划分等许多方面 ,是集约化经营森林的重要工具。  相似文献   

14.
以将乐国有林场杉木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开展不同强度的抚育间伐,并在间伐后的林窗、林隙下套种阔叶树种木荷。对试验地杉木和木荷生长情况进行4 a的持续调查,结果表明:抚育间伐对杉木林分的生长有较大的促进作用,可显著提高了杉木的平均胸径、树高、冠幅和单株材积,且随着间伐强度的增加而上述生长指标也不断增大。试验还表明,随着杉木林分间伐强度的增加,林内套种的木荷植株胸径、树高、冠幅呈上升趋势,同时间伐后3a内各处理植株的胸径、树高和冠幅较套种时相关指标均有增加。试验说明合理抚育间伐和林下套种,有利于保留杉木和林下套种木荷的生长。  相似文献   

15.
选取漳州市国营林场1989年森林资源清查资料中郁闭度0.7以上的杉木样地199块,选用N=a+logD方程式进行拟合,编制了人工杉木林分密度表。经检验,系统误差-1.6%,可用于确定造林密度与间伐强度。  相似文献   

16.
油松人工林林分密度控制图是根据林分密度与各项测树因子之间数量关系而编制的。以林分蓄积量为因变量,以林分密度为自变量,建立各种数学模式,绘制在双对数纸上,图上有等树高线、等直径线、最大密度线、等疏密度线和自然稀疏线等五条曲线。该图经过几方面检验,证明精度较高,可以作为定量间伐、生长预测和资源清查等科学经营森林的依据。  相似文献   

17.
密度管理图(简称密管图)的精度,在编图过程中是以样地单位面积的实测蓄积量为标准,对等高线和等直径线查图蓄积的检验。为了进一步说明密管图在抚育间伐方面的适用程度、范围及质量情况,1983年6—8月在梁平林场,壁山林场,重庆歌乐山林场等通过实地验证和收集以往二类调查、资源清查等实测标准地材料,对密管图的定量间伐强度及单位面积蓄积精度作了验证。  相似文献   

18.
四川凉山自1959年飞播云南松至今成林面积达200万亩左右,已届中幼林,急待抚育间伐.为探讨不同林分密度云南松飞播林抚育间伐的起始期、强度、间隔期.我们引用六十年代日本创制和近年来我国林业工作者编制林分密度管理图的理论和技术,结合云南松飞播林生长特点,编制了云南松飞播林林分密度管理图,作为定量间伐、生长预测、资源清查等合理经营的重要工具.  相似文献   

19.
我区现有大量的人工中、幼林。这些人工林密度较大、分化剧烈、急需抚育间伐。如何确定人工林不同年龄阶段、不同立地条件、不同林分类型的间伐起始期、间伐强度、间隔期等问题目前虽有一些方法和技术,但都有一定的不足,尚需进一步解决。目前在人工林间伐理论和技术方面,日本等一些国家较为突出,《林分密度控制图》就是这方面的杰出成果。如能将这个先进理论和技术结合我区情况加以利用,编制出我区落叶松、樟子松、云杉……等各  相似文献   

20.
不同间伐时间和强度对杉木生长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实验种植基地的杉木1200株,在不同的始伐时间和不同间伐强度下进行了培育,研究了对杉木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杉木中幼林生长与间伐强度和始伐时间之间呈相关性.即始伐时间越早、间伐强度越大,杉木中幼林抚育效果就更好,获得的经济效益也最大.所以,要想培育中大径杉木,应该在始伐期和强度间伐期进行研究,以取得最佳的种植效果.结合福建省邵武故县国有林场实际情况,开展中幼林抚育间伐试验,探索适合本地环境、气候、经营条件的抚育间伐方案,为实现杉木速丰林的经营目标提供参考依据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