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硬草种子萌发条件叶贵友(江苏省淮阴农业学校223200)硬草(SelerochloaKengiana(ohwi)Tzvel)属禾本科硬草属,原是我国南方麦田的一种杂草。近几年来,硬草南种北移,危害面积不断扩大,东以上海的浦东[1]、江苏的盐城[2],...  相似文献   

2.
硬草(Sclerochloa kengiana(Ohwi)Tzvel)又称耿氏碱茅,为麦田常见的禾本科硬草属一年生杂草。随着稻麦连作面积的扩大,提供了有利于硬草发生危害的条件,加之某些栽培管理措施不当的影响,使硬草对我县三麦生产的威胁日益严重,已构成夏熟高产稳产的极大障碍。为了经济有效的防除硬草的危害,近几年来,我们对其种子萌发的特性进行了观察,取得了初步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小麦种芽对6种酰胺类除草剂敏感性测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小麦种芽对6种酰胺类除草剂敏感性测定马式廉,袁树忠(江苏农学院植保系扬州225001)江苏省麦田杂草发生及危害面积日益扩大,特别是推行麦田少免耕种植法后,麦田禾本科草的发生量呈上升趋势。使用绿麦隆防除麦田硬草、看麦娘等禾本科杂草的防效欠佳。近些年来,...  相似文献   

4.
防除麦田硬草的三种方法唐华树(江苏大丰县国营东坝头农场,224145)由于防除麦田阔叶杂草的除草剂对麦田硬草无效,导致麦田硬草逐年加重,我场硬草的发生面积由1988年的几十亩扩展到1993年的4000多亩,开始在田头路边零星发生,每年向田中间扩展20...  相似文献   

5.
稻茬麦田硬草的发生特点及其化除对策袁树忠(江苏农学院植保系杨州225001)赵成美,魏强,顾立元,颜国强,袁英(江苏省国营大中农场大丰224135)硬草为越年生禾本科杂草,在江苏部分麦田危害严重。春季硬草田间密度达2000-6000茎/米2,可使小麦...  相似文献   

6.
异丙隆等防除麦田硬草试验小结赵成美,魏强,袁树忠(江苏省国营大中农场224135)(扬州大学农学院植保系)硬草(Sclerochloakengiana)为越年生杂草,在江苏省部分麦田发生、危害严重。在春季,当硬草密度达2000~6000茎/米2时,小...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淮北沙土地区稻茬麦田硬草发生越来越为严重。以响水县为例,1983年10万亩稻茬麦田中硬草发生达标面积为0.6万亩,一般每平方尺有硬草30株左右。到1987年,在12.5万亩稻茬麦田中硬草发生达标面积上升为2.45万亩。 (一)硬草的发生规律硬草多在沙土稻茬麦田中发生  相似文献   

8.
麦田恶性杂草生物学特性与发生规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河南省麦子播种面积7500万亩以上。据查,全省麦田杂草种类有25科120余种,其中发生普遍、危害严重的恶性杂草有猪殃殃、宝盖草、婆婆纳、野油菜、刺儿菜、麦家翁、野燕麦、看麦娘、硬草等10余种。猪殃殃、播娘蒿分布遍及全省,危害严重的面积分别为2000万亩和4000万亩以上。婆婆纳、宝盖草、看麦娘分别分布在豫西南、豫中和豫南地区,趁生危害面积在300~500万亩;野油菜随着油菜生产的发展,在麦早轮作地区的驻马店,许昌等地由油菜品种间杂交遗留下来的后代,逐步由南向北扩大危害,发生面积已达600万  相似文献   

9.
油菜是江苏省江都市的主要油料作物 ,近几年来栽培面积逐渐扩大。但油菜田杂草危害十分严重 ,据调查 ,油菜田草害面积达 10 0 % ,中等以上危害面积达 85 %以上。尤其是阔叶杂草中的牛繁缕、荠菜危害更加突出 ,严重影响油菜生产。为此 ,笔者进行了 72 %都尔EC防除移栽油菜田杂草试验 ,结果表明 ,都尔能有效防除移栽油菜田的禾本科杂草及部分双子叶杂草 ,且对硬草有很高的防效。1 材料与方法1 1 试验材料72 %都尔EC(瑞士先正达公司产品 ) ,10 8%高效盖草能EC(陶氏益农公司产品 ) ,5 0 %乙草胺EC(江苏昆山化工厂产品 )。1 2 试验处理72…  相似文献   

10.
油菜是通州市主要油料作物,常年种植面积2.67万hm^2左右。近年来,随着高效盖草能等除草剂的连年大量使用,油菜田草相发生了显著变化,硬草、看麦娘发生密度逐年下降,早熟禾已成为我市油菜田的主要恶性杂草,不仅发生面广,  相似文献   

11.
山东省冬麦田禾本科杂草发生种类及分布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五级草害目测调查法对山东省小麦田禾本科杂草发生种类、分布规律及危害状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山东省小麦田禾本科杂草有21种,主要优势禾本科杂草为雀麦、看麦娘、硬草、节节麦、野燕麦、茼草,出现频率分别为46.96%、16.58%、13.85%、12.91%、11.30%、10.63%。多数禾本科杂草群落呈现十分明显的区域性分布。雀麦发生最普遍,危害最重,2级危害以上占19.18%,3级危害以上占7.64%。硬草、看麦娘、茼草、节节麦、多花黑麦草在部分地区危害严重。  相似文献   

12.
硬草[SclerochloaKengiana(Ohwi)Tzvel]别名耿氏碱茅,原为麦田次要杂草,近年来在我县的部分麦田呈上升态势。1997~1998年度,笔者就其发生危害、生长习性、田间消长规律及防除药剂进行了调查与研究,现将结果初报如下:1、材料与方法1.1发生危害调查:根据我县农业区化特点,分东荡西湖、沿运、腰部三区域调查硬草的发生及危害情况。每个区域随机选择1个乡镇,每乡镇调查10块田,采用5点取样法,每块田调查5个点,每点1尺2,记载各种杂草的密度。调查时间分别为小麦苗期(冬前)、分…  相似文献   

13.
七十年代初期以来,随着水利条件的不断改善,稻茬麦面积的扩大,为硬草(Sclevochloa Kengiona)的发生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致使硬草迅速蔓延扩散,成为麦田中的主要恶性杂草之一。我市硬草主要分布在黄泛冲积的邳县、雎宁、铜山、沛县及市郊的沙质壤土和盐碱地(PH8.1以上),粘土地发生极少。1983年粗略统计,全市发生面积近40万亩。占小麦播种面积的6.25%,占稻茬麦面积的三分之一左右。在部分油菜田、越冬绿肥田及蔬菜地也有零星发生。  相似文献   

14.
硬草主要生物学特性及防除途径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硬草是上海和江苏淮北地区麦田的主要禾本科杂草。通过对硬草的生物学特性,发生为害规律,与作物之间的竞争以及防除措施的研究,初步认为:1.硬草发生数量极大,对小麦具有较强的竞争能力;2.麦田硬草有较明显的出草高峰,这易受气候因素的影响;3.硬草与小麦竞争的临界期为小麦出苗后的20-50天之间,即小麦主茎叶龄4-6叶期。4.绿肥作物苕子能明显抑制硬草的萌发与生长,利用小麦-水稻-苕子-水稻轮作或小麦-水  相似文献   

15.
草甘膦在抗除草剂油菜田的应用研究初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油菜是杂草危害较为严重的作物之一,我国冬油菜区草害面积达45%~48%,中度以上危害的面积达22%~23%,春油菜区危害面积高达80%以上,草害已成为制约我国油菜生产水平提高的重要因素.目前,防治油菜田单子叶类杂草如禾本科杂草,使用稳杀得、盖草能、禾草克等除草剂就能收到较好的防治效果,但对双子叶类的阔叶杂草还没有理想的除草剂.  相似文献   

16.
江苏沿海地区麦田杂草群落演替及控制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苏省大中农场东临黄海,全场耕地面积4600hm^2,以沙壤土为主,常年麦田面积稳定在4000hm^2左右。2005-2006年我们对以硬草为主的麦田杂草群落的变化规律进行了调查和防除研究。  相似文献   

17.
麦草净Ⅱ号防除麦田又草、硬草的效果陈雪林,周昭瑜(昆山市植保植检站215300)90年代初以来,绿黄隆及绿甲黄隆推广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但也发现绿黄隆系列一方面对草、硬草等杂草防效差,致使草、硬草、棒头草迅速漫延,另一方面是对后茬的残留影响,尤其是...  相似文献   

18.
高效水田除草剂──克草威湖北省植保总站许红湖南省农科院植保所彭兆普水田杂草种类繁多,其中二级杂草危害面积达50%以上,常年因草害造成减产13.4%。湖南省农科院植保所通过多年的研究、筛选,于1992年研究开发出高活性、低成本的新型除草剂──18%克草...  相似文献   

19.
自80年代初,麦田杂草已发展成为淮北地区威胁三麦生产的主要因素之一。为了掌握防除的主动权,我们对本地区麦田杂草发生和危害情况作了定期的调查,对其中的一些优势种还进行了必要的生物学特性及防除技术的研究。经过8年来的系统工作,初步掌握了种群及危害演变情况,并作了粗浅的分析。一、调查方法与结果 1981年起,在不同的农业区中选择具有代表性的麦田,定期调查综合草害情况和硬草、猪殃殃等优势种的危害情况。调查工作每隔2~3年进行1次,至1988年共调查4次,每次调查时间也都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在综合草害调查中,分别记载Ⅰ、Ⅱ、Ⅲ级杂草面积和占调  相似文献   

20.
沛县位于江苏北部,苏、鲁、豫、皖4省交界处,东临微山湖,西靠大沙河。土壤有沙土、黏土、两合土。常年种植冬小麦4万多hm2。前茬有水稻、玉米、花生、大豆、蔬菜等。随着小麦生产水平的不断提高,免耕、浅旋耕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以及多年使用同类除草剂,致使本县麦田杂草抗药性增强,草相变化大,草情趋于复杂,防治技术有待改进和提高,尤其是优势种的演变已成为化除工作的难点。1发生特点1)硬草发生逐年加重。硬草是本县主要禾本科杂草之一,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主要发生在本县东部稻茬麦田。近年来随着麦种串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