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探讨了柿子果醋饮料的加工工艺,在此基础上,对影响柿子果糕品质的柿子浓缩汁、白砂糖等因素进行了研究,旨在为柿子果醋饮料的加工提供理论和技术参数。  相似文献   

2.
柿子是我国生产的主要水果,为促进我国柿子育种产业健康发展,综述了我国柿子品种的优势,引种发展状况,新品种选育研究进展,生物技术在柿子育种上的应用。同时,就柿子育种提出了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3.
超高压加工软包装柿子酱生产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决柿子酱热杀菌返涩问题,采用正交试验法确定了乙烯利脱除柿子涩味和超高压杀菌处理软包装柿子酱的最佳工艺条件。通过感官评价、耐藏性试验、微生物卫生指标检验、稳定性鉴定,研究了超高压处理柿子酱的安全、稳定性。结果表明:柿子用300 mg/L乙烯利溶液浸润10 s后于30℃密封脱涩5 d,柿子脱涩效果最好;脱涩后的柿子酱于25℃经400 MPa杀菌20 min,能明显延长柿子酱的货架期,有效地消除了脱涩柿子酱的返涩和变色现象。超高压非热杀菌技术能安全有效地防止脱涩柿子酱的返涩,延长柿子酱的货架寿命,保持柿子酱的原有色泽和组织结构。  相似文献   

4.
柿子的应用价值及发展前景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柿子在我国已有3000多年的栽培历史,适应性强,分布广泛。园艺界将柿的品种一般分为4个类群。柿子不仅营养丰富,含有大量的糖类及多种维生素营养物质,而且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和经济价值,是山区脱贫致富的重要经济树种。为了促进柿子产业的发展,特别介绍了柿子各组成部分的主要利用价值及其开发应用前景,并对柿子的贮藏保鲜技术作了阐述和展望。  相似文献   

5.
阐述了燃料乙醇的发展背景、发展历程、发展前景及柿子燃料乙醇的优势。在分析了柿子燃料乙醇的发展困境及相关制约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柿子燃料乙醇的发展建议,对柿子燃料乙醇发展具有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6.
中国是世界柿子主产国之一,柿子贸易的稳定发展对中国柿子主产区的农户增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以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统计数据和WITS数据库数据为基础,分析了中国柿子生产情况、贸易进出口现状以及贸易竞争力,讨论了柿子贸易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人们食物的多元化和生活质量的提高,食用水果的结构也在变化,柿子栽培规模也在不断发展.柿子营养丰富、色泽鲜艳、香甜可口、老少喜食.柿子不但营养丰富,而且有较高的药用价值.但生柿子(涩柿)不能食用,脱涩后才能食用.柿子的涩味是因为柿子里面含有可溶性单宁,所以在食用前必须将可溶性单宁转化为不溶性的,就是让它除去涩味...  相似文献   

8.
为优化黑柿子多酚的提取工艺,并考察黑柿子多酚的抗氧化性能。以黑柿子为原料,确定黑柿子多酚提取的最佳工艺,并评价提取物体外抗氧化活性。在单因素试验结果的基础上,以黑柿子多酚提取率为指标,通过正交试验研究乙醇浓度、料液比、提取温度和提取时间4个因素对黑柿子多酚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乙醇浓度70%,料液比1∶40,提取温度50℃,提取时间50 min的条件下,黑柿子多酚提取率可达23.1 mg·g~(-1)。黑柿子多酚提取液对DPPH自由基的半清除质量浓度为10.66μg·mL~(-1)。表明黑柿子多酚具有较强的抗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柿子米酒酿造的最佳工艺条件.[方法]采用单因素及正交试验,考察柿子添加量、酒曲添加量、发酵时间及发酵温度4个因素对酿造柿子米酒的工艺的影响.[结果]试验结果表明,柿子米酒酿造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柿子添加量30%,酒曲添加量0.50%,发酵时间72 h,发酵温度32℃,在此工艺条件下酿造的柿子米酒感官评价达87分.[结论]将柿子和糯米混合发酵,酿制而成的柿子米酒营养丰富,澄清透明,香气浓郁,口感醇厚、协调,是老少皆宜的保健饮品.  相似文献   

10.
正柿子是我最爱吃的水果之一,很多人还喜欢在冬季吃冻柿子,别有味道。柿子甜腻可口,营养价值很高,对人体健康很有益,所含维生素和糖分比一般水果高1倍~2倍。我们每天吃一个柿子,所摄取的维生素C基本能满足身体一天所需,而且能预防心脏血管硬化。有一天,亲戚带来了一大袋自家种的本地柿子,一个个又黄又  相似文献   

11.
《新农村》2001,(10)
柿子是人们喜食的一种水果。有的人在吃柿子时,往往在清水中洗一洗,就连皮吃。其实,这种吃法是不科学的。正确的吃法是要剥皮。柿子中含有较多的鞣酸。在未成熟时,鞣酸主要分布在柿肉内;柿子成熟后,鞣酸便储存于柿皮下和花托处。如果吃成熟的柿子不剥  相似文献   

12.
文化园地     
七月的核桃 八月的梨 九月的柿子上满集…… 每到深秋季节,柿树叶就像初春淅淅沥沥的细雨,从空中轻轻飘下,这时,便有柿子灯笼似地挂在了树枝上,特别是初霜之后,柿子已经完全熟透,涩味全无,香甜四滥。这时便是做柿子煎饼的最佳时节了。 柿子摘来之后,洗去表层灰尘,将熟透的柿子去皮捣烂成汁,待煎饼烙完之后,将熟透的柿子汁液快速、均匀地涂在煎饼上,待热气散尽,柿子煎饼也便烙成。这时,香香的、甜甜的气息,便漫过院墙,传得很远、很远。我们小时候,每每闻到这香味,保准不约而同地前往,站在已烙好的柿子煎饼旁候着,不时地咂着口水,往往都有收获,为这没少挨大人的揍。  相似文献   

13.
韩国北部的乡村公路边常常会有很多柿子园。金秋时节,这里随处可见农民采摘柿子的忙碌身影。成熟的柿子先被摘下,未熟透的柿子依然要留在树上,直到成熟之后再进行采摘.但是,整个采摘过程结束后.有些熟透的柿子也不会被摘下来。一些游人在经过这里时.都会说,这些柿子又大又红.不摘岂不可惜。但是当地的果衣则说.不管这些柿子长得多么诱人.也不会摘下来,因为是留给喜鹊的食物。许多人都认为,果农用柿子喂喜鹊,真是太傻了!  相似文献   

14.
柿子是我国传统的特色果品,1998年世界柿子的总产量近200万吨,其中,我国的产量就占世界柿子总产量的90%以上。我国“入世”以后,发展柿子生产具有一定的优势。理由如下:1.几个农业大国如: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法国等基本不种植柿子,不会冲击我国国内市场,也不会对我国柿子出口形成威胁。2.日本、韩国虽然种植柿子,但它们均属农业小国,两国的柿子生产成本均比我国高得多,所以不会对我国占领国内、外柿子市场形成太大竞争压力。3.近2~3年,柿子价格稳中有升,使我国许多柿子产区将柿子作为重点果品,扩大了栽培面积。另外,随着人们消费水平…  相似文献   

15.
陕西省富平县地处我国柿树优生区,柿子栽培历史悠久。2001年富平县被国家林业总局授予"中国柿乡"称号。近年来,柿子产业得到迅猛发展,已成为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随着柿子栽植规模的扩大、栽植方式的变化,富平柿子炭疽病在主产乡镇大面积发生,已成为富平当前柿子生产中急需研究解决的重要课题。为此,从2013-2016年,笔者会同富平县果业、农业、林业果树专家,经过反复试验分析,我们发现了柿子炭疽病的发病规律,并总结出4方面防治技术,并在生产中得到推广。  相似文献   

16.
沈勇 《农技服务》2014,31(8):144-144
经一段时期的研究与探索和改天换地的苦干,我镇越来越认识到柿子林网功能好与效益高。因为柿子林网给我镇不仅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同时也改善了农村环境,让农民们尝到了甜头,也体会到了丰收的欢愉。但仍有需要关注的一些问题,在这基础上,我镇的柿子林网在未来就能够发挥它更强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青州柿子产业以加工柿饼为主,近几年逐渐得到消费者的青睐。本文从柿子种植、产业发展模式、科学研究、消费群体等方面对青州柿子产业发展现状进行了介绍,旨在为青州柿子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我国柿子加工研究进展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柿子有很高的营养与药用价值,综述了我国柿子加工的研究进展,为柿产品的开发和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桂林市是广西柿子生产的主产区,现有柿子面积2.05万hm2,产量26万t,面积、产量分别占全区的42%和65%,而平乐县柿子种植面积0.78万hm2,产量10.5万t;恭城县0.67万hm2、10.8万t,两县柿子面积、产量分别占桂林市的70.8%和81.9%.柿子生产已成为当地农民的支柱产业,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之一,近年来,由于市场需求看好,柿子鲜果及加工成柿饼的市场销售价始终坚挺,鲜果每公斤平均价达3~4元,柿饼每7~12元/kg.平乐县年农民人均水果收入1000元,而柿子收入就占400元,恭城县年农民人均水果收入2471元,其中人均柿子收入440元,柿子在当地农民收入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2004年平乐县获得全国水果绿色食品生产示范基地县称号,生产的柿子、沙田柚为主的九大类水果可使用国家绿色食品标志;恭城县获得全国无公害标准化水果生产基地称号.目前两县生产种植的柿子品种是鲜食、加工兼用的月柿品种,基本上形成一县一品,一乡一品的格局.在产品销售、加工出口方面,平乐县目前柿子鲜销仅占产量的20%,80%用于加工柿饼,其中40%是农民卖鲜果给加工农户和加工企业加工,40%是农民自己加工;恭城县柿子鲜销和加工各占50%.恭城县目前引进汇坤农产品有限公司等12家企业进行柿饼加工和脆柿加工,年加工能力3万t,加工产品主要销往日本、韩国、东南亚各国、港澳地区及国内市场.  相似文献   

20.
柿子历来有"铁杆庄稼"之称,它不仅是甘甜的水果,也是营养价值很高的食粮。本文系统分析了柿子的营养成分、保健功能及其在冀南山区发展现状和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