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景宁木兰花粉生活力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景宁木兰花粉为材料,分别用TTC染色法、离体萌发法和过氧化物酶测定法测定景宁木兰花粉活力,结果表明,TTC染色法和过氧化物酶测定法不能准确表示景宁木兰花粉的生活力;在离体萌发法测定景宁木兰花粉活力时,培养基中添加蔗糖、硼酸对景宁木兰花粉萌发影响较大,添加5%蔗糖和0.01%硼酸比较适合景宁木兰花粉萌发;景宁木兰花粉在室温下其生命力一般保持16 ~ 20d,4℃低温贮藏可使花粉生活力时间延长至26~30 d.  相似文献   

2.
以灰木莲(Manglietia glauca)的新鲜花粉为材料,研究不同浓度蔗糖、硼酸和氯化钙组合的培养基对灰木莲花粉离体萌发的影响,并用TTC染色法、I-IK染色法和无机酸法对灰木莲的花粉生活力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在p H值6.0时,以150 g/L蔗糖+50 mg/L硼酸+100 mg/L氯化钙+7 g/L琼脂的培养基配方最适合灰木莲花粉的培养,离体萌发率达到62.2%,花粉管生长良好;无机酸法不适宜灰木莲花粉生活力的检测;TTC染色法和I-IK染色法的测定结果与离体萌发法的结果较接近,分别为60.6%和64.1%,但I-IK染色法在观察判断上较为困难。因此,TTC染色法是快速检测灰木莲花粉生活力的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3.
赤皮青冈是重要的乡土珍贵树种,通过离体花枝培养获取花粉对其良种培育、储备林建设意义重大。以0.5%的蔗糖溶液、多元素营养液和自来水为培养液,在室内培养不同发育阶段的赤皮青冈离体花枝获得的花粉和野外自然散粉收集的花粉进行花粉活力测定。结果表明:用蔗糖溶液培养比野外自然散粉早15天采集的离体花枝,可收集到花粉;用多元素营养液和蔗糖溶液培养比野外自然散粉早10天采集的离体花枝,均可收集到花粉;用蔗糖溶液、多元素营养液和自来水培养比野外自然散粉早5天采集的离体花枝,均可获得花粉。室内培养收集的花粉与野外自然散粉收集的花粉活力无显著差异。室内离体花枝培养获得的花粉较野外自然散粉收集的花粉耐储藏,自然散粉花粉储藏10天萌发率为37.0%,离体花枝收集的花粉储藏10天萌发率为45.3%;两种花粉储藏2周萌发率均为0%。温度25℃、培养基中蔗糖浓度100 g/L和硼酸浓度300 mg/L是赤皮青冈花粉培养的适宜条件。提前采集赤皮青冈待散粉花枝,通过离体培养获得的花粉与自然散粉花粉的萌发率和花粉活力无显著差异,但离体花枝培养获得的花粉较耐贮藏。  相似文献   

4.
采用4种不同染色方法及培养基萌发法对5种花色的三色堇花粉生活力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I-KI染色法、醋酸洋红染色法和TTC染色法不适用于三色堇花粉生活力的测定,而过氧化物酶沉淀法与培养基萌发法是测定三色堇花粉生活力较好的方法;蔗糖和硼酸的浓度影响三色堇花粉的萌发,质量浓度分别为20mg/L、1.5mg/L蔗糖和硼酸对三色堇花粉萌发有很好的促进作用;花粉的生活力与贮藏条件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以荷花木莲新鲜花粉为试验材料,用醋酸洋红染色法、TTC染色法、液滴培养法、琼脂滴培养法和琼脂薄层涂片培养法对其花粉生活力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醋酸洋红染色法和TTC染色法测定结果极显著高于离体萌发培养法,不宜用于荷花木莲花粉生活力的测定;在三种离体萌发培养法中,液滴培养法最简单,结果直观稳定,是最适合的花粉生活力测试方法.  相似文献   

6.
西南桦花粉活力的快速检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离体培养为参照,从TTC、I-KI、醋酸洋红3种方法中筛选出适宜西南桦花粉活力的快速检测方法,应用着色力表示花粉活力.结果表明,在上述3种检测方法中,TTC法的检测结果与萌发法显著一致,应用TTC法检测西南桦花粉活力,其染色液的pH值以7.0为宜;这说明TTC法适合在野外条件下快速检测西南桦花粉的活力.  相似文献   

7.
采用TTC法和琼脂培养基离体萌发法对来自湖南、江西、广西种源的油茶主栽良种进行了花粉生活力和萌发力的测定。结果表明:(1)油茶不同种源良种之间花粉生活力存在较大差异,本实验良种中的花粉生活力较高,花粉活力值范围在87.51%~66.98%之间,花粉萌发力值范围在87.91%~70.47%之间,显示了良种的优良特性;(2)湖南种源油茶良种花粉萌发最适培养基为1%琼脂+10%蔗糖+0.015%硼酸,江西和广西种源的良种通过调整蔗糖和硼酸浓度可使花粉萌发达最佳。采用TTC法和琼脂培养基离体萌发法同时检测花粉生活力可以相互校验;(3)花粉生活力大小与品种内在遗传特性有关,也与立地和气候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8.
该文以红花槭、元宝枫、糖槭为试验材料,蕾期采集花粉,通过不同培养温度、不同蔗糖和硼酸质量浓度处理后进行花粉离体萌发,筛选其最佳萌发条件。采用TTC法、I2-IK法、过氧化物酶法、亚甲基蓝法以及离体萌发法对3种槭属植物进行活力测定,探讨其有效的活力测定方法。结果表明:红花槭花粉在培养温度28℃,蔗糖75 g/L+硼酸150 mg/L的培养基中萌发率最高为81.95%;元宝枫花粉在培养温度25℃,蔗糖100 g/L+硼酸250 mg/L的培养基中萌发率最高为66.7%;糖槭花粉在培养温度28℃,蔗糖25 g/L+硼酸350 mg/L的培养基中萌发率最高为88.37%。过氧化物酶法与亚甲基蓝法活力测定效果较好,与离体萌发相比差异显著,其余2种染色剂不适合3种槭属植物花粉染色。  相似文献   

9.
以金沙槭(Acer paxii Franch.)和三角枫(Acer buergerianum Miq.)为试验材料,蕾期采粉,并且采用TTC染色法和液体培养基离体萌发法对它们的新鲜花粉,室温条件下(25℃)和4℃冷藏条件下保存的两种花粉进行了生活力测定。结果表明:液体培养基中蔗糖浓度对花粉萌发具有明显影响,三角枫花粉的最佳萌发浓度为10%,而金沙槭花粉的最佳萌发浓度为15%;TTC染色法测定的花粉生活力比液体培养基离体萌发法测定的花粉生活力高;室温条件下(25℃)保存的金沙槭花粉4天后便失去了生活力,三角枫花粉6天后完全失去生活力;4℃低温保存条件下,金沙槭花粉的可贮藏时间较短,约40d后花粉便失去了生活力,而三角枫的花粉贮藏40d后的萌发率为31.37%。  相似文献   

10.
地被香石竹花粉形态和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TTC检测法、联苯胺-过氧化氢法、电镜扫描等方法,对地被香石竹‘春之歌’的花粉形态、花粉活力、花粉萌发、柱头可授性进行观察测定.结果表明:花粉外形为近圆球形,直径约为32 ~ 45 μm,具10多个萌发孔,外壁纹饰为颗粒状.散粉期的花粉生活力为49.5%,离体萌发率可达28.7%,花粉管不完全是单一萌发,柱头在绒毛1/3 ~ 3/4时可授性最强.为利用该品种进行香石竹杂交育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小菊花粉生活力及贮藏力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液体培养基法对几种小菊花粉生活力及贮藏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小菊花粉在常规的硼、钙培养基上很难萌发,添加PEG后可显著提高花粉萌发率,在15%蔗糖+20mg/L硼酸+10mg/L CaCl2+15%PEG6000培养基上萌发率最高,可达38.4%。小菊花粉贮藏时不宜干燥,贮藏时间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延长,在-80℃不干燥条件下,花粉活力可以保持60d以上。  相似文献   

12.
采用 MTT 法和离体萌发法对红花羊蹄甲(Bauhinia blakeana)等5个羊蹄甲属树种花粉生活力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红花羊蹄甲、黄花羊蹄甲(B. tomentosa)、宫粉羊蹄甲(B. variegata)、橙红羊蹄甲(B. galpinii)和羊蹄甲(B. purpurea)花粉 MTT 染色率分别为40.3%、79.8%、93.6%、95.7%、100%,羊蹄甲、宫粉羊蹄甲、橙红羊蹄甲花粉细胞生活力较其他两个树种要高;离体萌发试验测得以上5个树种的花粉萌发率差异很大,红花羊蹄甲、黄花羊蹄甲、宫粉羊蹄甲、橙红羊蹄甲和羊蹄甲花粉的最高萌发率分别为0、23.0%、92.1%、50.0%、80.3%,其中宫粉羊蹄甲花粉萌发率最高,羊蹄甲花粉次之,红花羊蹄甲花粉不萌发。以上5个树种中宫粉羊蹄甲及羊蹄甲的盛花期花粉可以作为人工授粉进行杂交育种较为理想的花粉来源。宫粉羊蹄甲花粉最适离体萌发培养基配方为蔗糖220 g/L+硼酸20 mg/L。  相似文献   

13.
华中五味子是重要的中药材。为给野生华中五味子的引种驯化和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采用电镜扫描技术、纤维素酶法、TTC法、琼脂固体培养法、授粉比较等试验手段,对河南省伏牛山地区华中五味子两个不同野生雄株的花粉形态、花粉量、花粉生活力、花粉离体萌发特征、授粉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华中五味子两个不同野生雄株的花粉均呈辐射对称状,其外壁均具网状雕纹,与雄株B花粉相比,雄株A花粉的萌发沟长、网眼小而网脊宽;雄株A的单药花粉量高于雄株B;两个雄株的花粉均在散粉24 h后失去活性,且其失去活性的趋势相似,但雄株A的花粉活力在其失活前始终强于雄株B的花粉活力;蔗糖浓度、硼酸浓度对华中五味子两个野生雄株花粉萌发率的影响均达到极显著水平;花粉萌发率,雄株A低于雄株B;雄株A花粉的最适萌发培养基为1%琼脂+0.015%硼酸+10%蔗糖,雄株B花粉的最适萌发培养基为1%琼脂+0.020%硼酸+15%蔗糖;雄株A、雄株B人工授粉的花朵结实率、心皮结实率均高于其自然授粉的结实率;花朵结实率,雄株A高于雄株B;而心皮结实率,雄株A低于雄株B。  相似文献   

14.
黄牡丹花粉生活力测定方法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黄牡丹的新鲜花粉为试材,利用单因子试验比较了液体培养基中蔗糖浓度、硼、钙、镁、钾对黄牡丹花粉萌发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正交试验,比较了蔗糖、H3BO3及CaCl2对黄牡丹花粉萌发的影响;通过对醋酸洋红染色法、I-KI染色法和TTC染色法的比较,寻找快速测定黄牡丹花粉生活力的方法。试验结果表明:蔗糖及H3BO3对黄牡丹花粉萌发有极显著影响。在pH值为6.0时,蔗糖150 g·L-1+H3BO330 mg·L-1+CaCl220 mg·L-1适宜黄牡丹花粉培养,萌发率为68.7%;纯水培养没有造成花粉原生质体破裂,内含物外流,但萌发率极低,仅为3%;200 g·L-1以上的高浓度蔗糖溶液和300 mg·L-1以上的高浓度盐溶液会造成原生质体失水萎缩,质壁分离,这两种情况都抑制花粉萌发;TTC染色法测得的花粉活力率为64.9%,是快速测定黄牡丹花粉生活力的最适染色法。  相似文献   

15.
柚木花粉离体萌发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柚木(Tectona grandis L.f.)是世界名贵的用材树种,天然分布于印度、缅甸、泰国和老挝[1],具有生长快、用途广、纹理美观和价格昂贵的特点,已在热带、南亚热带地区广为引种,是世界上人工林种植面积最大的4个树种之一,也是单位面积产值最高的一个造林树种[2-3]。我国引种柚木已有170多年的  相似文献   

16.
以18a生种子园采集的杉木花粉为试验对象,在花粉发芽试验中,培养基按不同的蔗糖浓度和pH值进行了9种处理,接种24~36h以后在低倍显微镜下观察。根据调查结果分析,培养基不同,花粉的发芽率高低也不一样,杉木的花粉发芽最佳培养基是蔗糖浓度为20%、pH为5.5的培养基。  相似文献   

17.
不同质量浓度的蔗糖和硼酸对北京杨花粉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北京杨新鲜花粉为材料,研究固体培养基中蔗糖和硼酸不同质量浓度对花粉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培养基不含硼酸时,最适宜萌发的蔗糖质量浓度为10%,萌发率93.5%;当达到20%时,抑制花粉萌发,萌发率仅为55.6%。在培养基不含蔗糖时,最适宜萌发的硼酸质量浓度为0.01%,随着质量浓度升高,萌发率呈下降状态。在蔗糖和硼酸的双重作用下,最适宜萌发的质量浓度为10%蔗糖+0.01%硼酸,萌发率高达98.6%,花粉管生长快、健壮。新鲜花粉生活力测定的培养时间为24 h。  相似文献   

18.
七子花花粉萌发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设置8种不同的培养基进行七子花花粉萌发的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培养基中七子花的花粉萌发率、花粉管破损率和花粉净萌发率有较大的差异.硼酸对七子花花粉萌发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但也会增加花粉管的破损率.以0.5mg/L 2,4-D、10%蔗糖、0.5%琼脂作为培养基,七子花花粉萌发率最高,达84.90%;以10mg/L H3BO3、0.5mg/LNAA、10%蔗糖、0.5%琼脂作为培养基,七子花花粉的净萌发率最高,达53.25%.硼酸与NAA或Ca(NO3)2配合使用,有利于七子花的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的发育.  相似文献   

19.
李树不同品种花粉生活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集盖县大李、澳洲琥珀、长里15号、龙园秋里、大石早生、黑宝石等6个李树品种成年树木花粉,用附加不同浓度蔗糖和硼酸的培养基培养花粉,测定花粉生活力,比较不同品种间花粉生活力差异。结果表明,花粉均在5%蔗糖浓度下发芽率最高,为18.4%,黑宝石发芽率最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