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以超级杂交稻培杂泰丰和华优86为材料,在旱育秧和湿润育秧条件下,研究了专用壮秧剂对超级稻秧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壮秧剂可显著提高超级杂交稻旱育秧的成秧率和出叶速度;不论是湿润育秧还是旱育秧,壮秧剂对秧苗均具有显著的矮化作用,并可显著增加秧苗的茎基宽、单位高度干重和叶片叶绿素含量;壮秧剂还可明显提高旱育秧秧苗的抗逆能力,秧苗叶片的蛋白质含量、脯氨酸含量和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  相似文献   

2.
以常规中籼稻黄华占为供试品种,分别在露天湿润育秧和大棚旱育秧条件下,研究了壮秧剂和育秧母剂对陕南稻麦油两熟区机插稻秧苗生长的影响,旨在探索陕南地区机插秧超秧龄的调控措施,为该地区培育适宜机插的秧苗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露天湿润育秧方式下,秧苗适栽期为播种后33 d,大棚旱育秧条件下,秧苗适栽期为播种后26 d;不同床土处理相比,表现为普通床土处理出苗率较高,壮秧剂处理次之,而育秧母剂处理最低;秧苗综合素质表现为育秧母剂处理壮秧剂处理普通床土处理。两种育秧方式相比,大棚旱育秧出苗率较高且有利于地上部和地下部的平衡生长。在陕南稻麦油两熟区可选择温室大棚旱育秧,能适当延长秧龄增加秧苗弹性,其次,充分利用设施大棚增加育秧期间积温的优势,采取适当延后播种的措施实现缩短秧龄,解决限制该地区机插秧推广的长秧龄问题。  相似文献   

3.
1996~1999年,选用湘早籼19号等供试材料,在湖南安化等地进行了软盘育秧、旱育秧和湿润育秧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壮秧营养剂培育水稻秧苗可以促进水稻根系发达。干物质增加,苗期病害减少,成秧率增加,抛栽大田后能早生快发,提高水稻的产量,施用壮秧营养剂是水稻抛秧、旱育秧、水育秧培育壮秧、提高产量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4.
以湿润育秧苗为对照,对水稻旱育秧苗的生理生化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与湿润育秧苗比较,水稻旱育秧苗在生理生化特性上的优势主要表现在:积累的干物质多,秧苗充实度高;C、N代谢和能量代谢旺盛,C/N适中;秧苗发根力和氧化能力强;叶片叶绿素含量高,比叶重大,光合能力强;秧苗脯氨酸和束缚水含量高,抗逆能力强.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不同拌种剂拌种对超级稻机插秧苗素质的影响,以广东省主推超级杂交稻品种五丰优615为材料,设置了在露白期进行拌种的试验。结果表明,4种参试拌种剂配方对秧苗素质均有显著影响,能有效降低秧苗高度,显著提高绿叶数、叶龄及SPAD值,28 d秧龄时秧苗茎基宽比未用拌种剂拌种的对照增加8.21%~32.70%;与对照相比,经拌种剂处理的秧苗根系发达,白根数、总根数以及地下部干质量均有提高,成秧率提高5.49%~24.73%,有效提高了壮秧指数和苗高干质量;同时,拌种剂处理的秧苗POD活性、游离脯氨酸含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比对照平均分别提高了32.61%、163.42%和14.67%。可见,用拌种剂拌种有利于改善机插水稻秧苗素质,提高抗逆能力,其中,以B4配方处理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6.
于2009年在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开展旱育保姆、壮秧剂和多效唑3种调理剂在水稻湿润育秧上的应用效果对比试验,结果表明,3种调理剂均能创造出适宜秧苗生长的条件,实现增根、增叶、壮秧目的。其中,以旱育保姆处理的秧苗各项指标最好,秧苗健壮整齐,根系发达,抗逆性强;其次为壮秧剂处理。以上2种调理剂的增产效果较好,分别比多效唑处理增产15.74%和12.88%,可在水稻湿润育秧上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1992年在长沙通过早稻旱育秧与湿润育秧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旱育秧秧苗单株总根数、白根多,根干物重大,发根量、发根率、发根重提高与其根、茎、叶的可溶性糖含量、淀粉含量多、叶片光合强度有关;旱育秧烂秧少,成秧率高,株高变矮,秧苗总含水量、自由水含量少,耐寒性增强;旱育秧光合强度高,是由子其叶片叶绿素含量高,气孔对CO_2进入细胞的阻力小,细胞内CO_2浓度增加所致。此外,旱育秧还表现蒸腾强度小,叶片水势低,气孔对水分扩散阻力大等抗旱特性。  相似文献   

8.
以杂交水稻“桂两优2号”为试材,设土床旱育秧(A1)、编织布旱育秧(A2)、塑盘旱育秧(A3)、塑盘湿润育秧(A4)4种方式,在不同育秧方式基础上设置施用壮秧剂和不施壮秧剂2个处理水平,研究育秧方式对抛栽晚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抛栽后立苗最快的是A2,其次是A3,A1和A4最慢;分蘖最快、数量最多的是A2,其次是A3和A1,A4分蘖最慢、数量最少;干物质积累A2和A3具有明显优势,其次是A1,A4积累最少;A2的产量最高,产量性状较好,其次是A3,A4产量最低、产量性状较差。施用壮秧剂可促进晚稻生长,改善产量性状,提高产量。育秧方式与壮秧剂交互作用对晚稻产量及主要性状有显著影响。综合晚稻生长和产量及性状看,本试验条件下最适合的育秧方式是编织布与施壮秧剂组合旱育秧。  相似文献   

9.
《杂交水稻》2017,(6):44-49
为培育适宜双季晚稻机插的健壮秧苗,提高机插双季晚稻产量,以杂交晚稻品种五丰优T025为材料,研究了不同育秧方式、喷施多效唑对机插秧苗素质、大田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旱育秧苗根量、发根力、假茎宽、成秧率均高于湿润育秧秧苗,机插大田后叶面积指数、大田干物质生产量和实际产量均高于湿润育秧处理;在秧苗1叶1心时喷施200 mg/kg多效唑可提高秧苗发根力、假茎宽以及成秧率,且机插大田后秧苗返青快,叶面积指数、大田干物质生产量、有效穗数和实际产量均明显增加;旱育秧并在秧苗1叶1心时喷施200 mg/kg多效唑处理秧苗素质明显优于其他处理,机插后大田生长优势明显,有效穗数、实际产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双季晚稻机插育秧选择旱育秧并在秧苗1叶1心时喷施200 mg/kg多效唑较为合理。  相似文献   

10.
《杂交水稻》2017,(6):30-33
以优质杂交稻宜香优2115为试验材料,设置旱育秧、旱育水寄育秧和湿润育秧等3种育秧方式处理,研究不同育秧方式对水稻产量及其构成、生育期、分蘖动态、剑叶SPAD值及干物质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育秧方式下,水稻产量旱育秧>旱育水寄育秧>湿润育秧,其中旱育秧为10.29 t/hm~2,较旱育水寄育秧、湿润育秧分别增产3.63%和8.66%;旱育秧的有效穗数较旱育水寄育秧和湿润育秧分别提高15.79%和29.41%,群体颖花量分别提高16.39%和30.51%,结实率和千粒重也略有增加。与旱育水寄育秧、湿润育秧相比,旱育秧水稻返青快、够苗期提前,抽穗期干物质重分别提高了4.10%和13.93%。  相似文献   

11.
采用塑盘旱育秧和塑盘湿润育秧 2 种育种方式,进行烯效唑拌种与不拌种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烯效唑拌种能显著提高秧苗素质和产量,而以塑盘旱育秧的秧苗素质较好,产量较高。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早稻旱育高效栽培的叶片粗蛋白质积累动态和稻米品质表现的研究,结果表明:旱育秧较湿润育秧具有校强的吸氮能力,叶片粗蛋白质含量高,有利提高籽粒蛋白质含量。旱育秧较湿润育秧能改良稻米品质的某些性状,表现其整精米率和稻米蛋白质含量提高,直链淀粉含量和至白米率及垩白级别降低。综合米质性状较旱育秧配大田适度密植、前促、中稳、后补栽培技术较好。  相似文献   

13.
以培杂泰丰和华优86为材料,研究了超级杂交稻源库及产量随移栽密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两个超级杂交稻组合的产量均有随移栽密度提高而增加的趋势,有效穗数增加是增产的主要原因;提高移栽密度对超级杂交稻抽穗至成熟期的叶面积、叶片叶绿素含量和叶片衰老速度均无不良影响,但显著提高了茎鞘干物质输出率和转换率;超级杂交稻单位面积的颖花数和库容量均有随移栽密度提高而增加的趋势,提高移栽密度虽然增加了粒叶比,但同时增加了鞘粒比,因此库容有效充实度在各种密度处理之间无显著差异;超级杂交稻产量与茎鞘重、鞘粒比呈显著正相关,而与齐穗期的叶面积和粒叶比相关不显著.  相似文献   

14.
水稻育秧环境对秧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汕优63为材料,研究了不同育秧环境下秧苗生理和形态结构方面的差异及对本田生长的影响。旱育秧苗植株矮壮,体内积累的淀粉多,过氧化氢酶活性强,叶绿素含量高,抛植大田后发根快、分蘖多,具有明显的“爆发”优势,最终成穗率高,有效穗多,产量较高;湿润育秧的秧苗,秧田期生长量大,体内积累的淀粉少,抛植大田后发苗慢,缓苗期长,最终有效穗少,产量较低;前期旱育后期多雨寡照的秧苗体内积累的淀粉量及过氧化氢酶活性等均不及正常旱育秧,抛植大田后秧苗体的“爆发”优势丧失,产量与湿润育秧相仿。  相似文献   

15.
从1997~1999年在晚稻育秧上试验证明 ,施用壮秧剂能明显提高秧苗素质 ,表现为返青快 ,有效穗多产量增。但在连晚塑盘育秧上应用 ,遇到高温或大雨 ,有药害死苗现象发生。现把晚稻不同育秧方法壮秧剂施用效果、施用技术和注意点介绍如下 :一、施用效果1 施用壮秧剂能明显提高秧苗素质连晚3种育秧方式施用壮秧剂后 ,秧苗素质明显提高 ,表现为叶色深绿 ,叶龄增加 ,绿叶数增多 ,茎基宽 ,根数多 ,地上部、地下部百株干重高 ,在15~20天秧龄控长效果明显 ,超过20天秧龄控长效果消失(表1)。2 施用壮秧剂能增产连晚3种育秧方式…  相似文献   

16.
育秧方式对免耕稻立苗期根系生长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编织布隔层旱育秧、编织布隔层湿润育秧和塑盘旱育秧3种育秧方式对免耕稻立苗期的根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立苗期编织布隔层旱育秧和编织布隔层湿润育秧处理的单株总根数、白根数、一次分枝根数量、二次分枝根数量、根半径、根表面积、根冠比、单株根生物量、根系活力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塑盘旱育秧处理。编织布隔层育秧对免耕水稻单条根长影响不大,但促进了根毛的生长。与编织布隔层湿润育秧处理相比,编织布隔层旱育秧对根系生长的促进作用更大。  相似文献   

17.
“牡丰牌”水稻育苗壮秧剂是由黑龙江省农科院牡丹江农科所研制并生产 ,近年在我市试验、示范、推广 ,育苗效果明显。应用壮秧剂育苗 ,能一次完成床土消毒、调酸、施肥、化控等多项环节 ,避免了常规育苗中出现的药害、肥害、酸害、病害 ,可满足秧苗整个生育过程中所需的养分。并且具有壮秧、抗病、增产、省工、成本低、效益高等优点。1 水稻壮秧剂的特点1 1 提高秧苗素质通过调查 ,应用壮秧剂的秧苗素质明显好于调制剂和常规法培育秧苗的素质。应用壮秧剂的水稻秧苗与对照比叶片多 0 3~ 0 5片 ,茎宽增加 0 3~ 0 6mm ,根数多1 4…  相似文献   

18.
试验以水稻品种吉农大858为材料,选择不同用量聚谷氨酸原粉与水稻壮秧剂配比组合共5个处理,测定水稻播种后25 d秧苗农艺性状和生理指标。结果表明,底土2500 g与“稻小孩”壮秧剂12 g混合,秧苗根条数、根长均高于其他配比,株高小于其他配比,根系活力较其他处理差异达到显著水平。壮秧剂适量施用有利于培育壮秧,聚谷氨酸有促进秧苗徒长的作用,不宜加入育秧底土。  相似文献   

19.
水稻壮秧营养剂增产机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水稻旱育抛秧技术由于省工、高产而具有较大的推广价值,然而,旱育抛秧培育壮秧技术难掌握。针对湖南土壤、气候特点而研制的壮秧营养剂,简化了旱育秧操作,在生产上推广应用增产效果明显。为阐明壮秧营养剂对秧苗的壮秧效果和大田增产机理,2000年早季在大田条件下比较研究了壮秧营养剂对秧苗素质及生理特性的影响以及对抛栽大田后的生长发育特性和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壮秧营养剂具有明显的抑菌效果,能显著提高秧苗素质;抛栽大田后缓苗期短,穗分化提前,能提高分蘖成穗率和穗粒数,进而增加产量,实际产量平均增加5.39%。  相似文献   

20.
《杂交水稻》2015,(6):34-37
以早稻温814为材料,进行了壮秧剂与育秧母质不同用量在机插育秧上的应用效果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在施用壮秧剂的情况下,以75 g/m2用量处理的秧苗素质最好,产量最高;而在施用育秧母质的情况下,以1.75 kg/盘用量处理的秧苗长势最好,产量最高。综合考虑秧苗素质和产量性状,采用育秧母质进行育秧更有利于实现水稻高产,推荐用量为1.75 kg/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