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4 毫秒
1.
摘 要:【目的】缩短母牛产犊间隔,提高母牛繁殖效率,探索母牛一年一胎的实现路径。【方法】随机挑选21头4-6岁,产后2--3个月未发情的空怀母牛,采取以下同期发情处理程序:第1d肌肉注射GnRH 100μg/头(戈那瑞林),第8d肌肉注射PG 0.33mg/头(氯前列醇),第10d肌肉注射GnRH 100μg/头,第11d配种,配种后30d左右采血样送检,检测孕情状况。【结果】经早孕检测,21头送检血样中大于或临近OD值弱阳性对照(0.315)的有14头,小于OD值弱阳性对照(0.315)有7头,检测怀孕率达到66.7%。随后经直肠检查和产犊验证,实际怀孕率66.7%、怀孕牛产犊率100%。【结论】(1)早期妊娠诊断技术已经成熟,该批次血样检测正确率达100%。(2)早期妊娠诊断技术在肉牛生产中的应用可有效解决母牛的隐性发情,缩短母牛产犊间隔,提高母牛繁殖效率。(3)为夏南牛一年一胎技术的实施探索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2.
奶牛乏情的原因、诊断要点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奶牛乏情表现为发情表现及周期异常,主要是不发情或发情周期延长。在奶牛生产中,不发情较常见,是母牛受因素影响使其卵巢机能受到扰乱,卵泡发育受阻,性周期停止,母牛不能及时配种,降低奶牛场繁殖率,产犊间隔延长。由于乏情造成奶牛的空怀,1头空怀的中产奶牛1年的经济损失达20 000元,主要包括牛奶的损失、饲料的损失、配种费用、  相似文献   

3.
不同饲料营养对母牛繁殖力影响效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妊娠后期母牛(后142 d)、带犊哺乳母牛的不同阶段饲料营养搭配和犊牛早期补饲、早期断奶试验,研究探讨缩短母牛产后空怀时间,促进母牛产后早期发情配种,提高母牛繁殖率的经济有效技术方案。1材料与方法1.1试验牛的选择和分组选择健康无病,发育正常,营养状况良好,年龄3~8岁,产犊2~5岁,且已怀胎4.5~5.2个月的晋南牛母牛36头,随机分为试验1组、试验2组和对照组3个不同组合,每组各12头。待母牛产犊后,进入试验阶段,分组不变。1.2试验牛的饲养管理试验牛在相同环境条件下饲养,最后饲养在1个或相近的2~3个村,环境条件大致相同,每个试验组合…  相似文献   

4.
<正>奶牛乏情表现为发情表现及周期异常,主要是不发情或发情周期延长。在奶牛生产中,不发情较常见,是母牛受因素影响使其卵巢机能受到扰乱,卵泡发育受阻,性周期停止,母牛不能及时配种,降低奶牛场繁殖率,产犊间隔延长。由于乏情造成奶牛的空怀,1头空怀的中产奶牛1年的经济损失达2万元,主要包括牛奶的损失、饲料的损失、配种费用、牛犊的损失、药物的支  相似文献   

5.
用“不孕奶牛催乳注射液”对连续三年不孕、产奶量低的奶牛39头进行催乳试验,成功35头,成功率89.75%。青年牛催乳后305天产奶量平均6242千克,成母牛催乳后305天产奶量平均5580千克。注射后,育成牛发情率100%,产犊率75%,成母牛发情率77%,产犊率77%。  相似文献   

6.
在云南滇西利用同期发情技术共处理13个批次209头奶水牛。结果发情数202头,同期发情率96.65%;母牛输精202头,受胎母牛头数122头,受胎率60.39%;产犊122头,产犊率60.39%。为云南开展奶水牛产业化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发情母牛输精适期判定技术研究李雁龙张淑琴(辽宁省丹东市畜牧科学研究所118002)引言我们最近调查了一个小型奶牛场1年的配种情况。从1992年6月20日至1993年6月19日,一共配种发情母牛95头,除掉4头久配不孕牛外,按N=91头(95-4)计...  相似文献   

8.
牛不孕症治疗及空怀诱发产奶试验周富勇(新疆农二师25团兽医站,博湖县841403)1992年5月治疗1头患不孕症的黑白花母牛,该牛经确诊为卵巢机能障碍性不孕症。在治疗的同时,进行空怀诱发产奶试验,获得成功。病例:25团奶牛场,25号黑白花母牛,3岁。...  相似文献   

9.
某牛场饲养的“草原红牛”在中等饲养条件下,每年有22.96—51.7%的母牛空怀。通过检查,发现空怀母牛分别患有子宫弛缓、子宫萎缩、卡他—脓性子宫内膜炎、卵巢机能减退或障碍、卵巢萎缩、硬化、卵巢囊肿和输卵管炎等产科病。1085头被检病牛,患卵巢疾病的578头,患子宫疾病507头。经治疗的病牛1009头,彻底治愈729头,治愈牛的产犊率为89%。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是为了分析规模化奶牛场应用产后繁殖保健和同期方案后对繁殖指标的影响,以便发现问题采取措施提高奶牛场的经济效益。收集了南疆阿克苏地区第一师所属5团三个规模化奶牛场1.7万余头次奶牛繁殖数据,包括牛号、圈舍号、发情配种记录、孕检记录、流产记录、治疗记录等,对这些相关数据进行整理,并用SPSS软件对产犊间隔、不同配种次数怀孕牛头数、产犊到首次配种间隔时间、空怀140d以上难孕牛的分布情况、产后45d以内发情率等进行分析,比较不同年度间和不同牛场之间的差异。分析结果表明,应用产后繁殖保健和同期处理方案后的2017年比2016年多产1 287头犊牛,产犊间隔有了明显的缩短,45~100d的发情配种率提高,为奶牛场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该方案在南疆取得非常好的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为了缩短平凉红牛母牛的产犊间隔,试验选用维生素ADE与LRH-A3和PGF2a两种激素分别对产后不同时期的牛群进行处理,观察处理后牛群繁殖性能的变化,记录平凉红牛繁殖母牛产犊间隔;试验选用60头经产平凉红牛繁殖母牛,根据产后的时间分为试验A组(产后3周内)、试验B组(产后30~50d)、试验C组(产后60~70d)和对照组,按直检卵巢黄体情况用维生素ADE、LRH-A3、PGF2a进行配合处理,每组选择不同胎龄的牛15头,再利用B超探查,对比产后母牛经过药物处理前后的卵巢变化状态。结果表明,平凉红牛繁殖母牛产后3周内用维生素ADE+LRH-A3针处理有利于缩短产犊间隔。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376头在1978~1995年间产犊的么拉、尼里、杂种奶水牛的原始资料按产犊性别、产后首次发情天数、情期受胎率、下胎受孕情期数等四项指标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产犊性别对尼里母牛的产后首次发情有显著影响(P<0.05),对么拉、杂种母牛的下胎受孕情期数有显著影响(P<0.05);产公犊么拉、尼里母牛的第一情期受胎率比产母犊母牛分别低12.4%和20.0%,而产公犊杂种母牛的第一情期受胎率比产母犊母牛高10.0%。产后30天内发情母牛的第一情期受胎率最低,为33.3%。产后60~90天内发情母牛的最高,为50.8%  相似文献   

13.
提高母牛繁殖力是获得更多畜产品的基础,对乳用牛,必须在产犊以后才能产奶,产犊间隔过长,不仅减少产犊数,而且还会影响终生产奶量.椐统计产奶量3000~4000 kg的牛场,如果1头奶牛空怀天数比正常母牛多1个月,就要少产300~400kg奶.全群牛若空怀1个月,就相当于每10头母牛中白养1头牛.对于肉牛业来说,只有多产犊才能多产肉.任何产犊力下降和产犊间隔的延长,都明显的影响牛肉生产和增加成本.……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通过对宁夏区内5个规模奶牛场的繁殖母牛生殖状况调查的基础之上,分析表明,产前体况评分为3.25~4,产后体况评分为2.75~3.5,年泌乳量为7 000~5 000kg,产犊季节在秋冬季、经产奶牛等因素与其相对应的对照组比较,产后卵巢开始活动的时间、产后第一次站立发情的时间、产后第一次配种时间明显提前(P〈0.05),受胎率明显增高(P〈0.05),产犊指数明显缩短(P〈0.05)。  相似文献   

15.
我们对牛胚胎快速冷冻技术进行了研究。1992年8月一11月间在木兰县,共移植受体母牛99头,有46头受体母牛妊娠,妊娠率为46.5%,有29头受体牛产犊,产犊率为29.3%。通过研究得知,牛胚胎快速冷冻技术可以应用于生产。  相似文献   

16.
母牛的配种和产犊季节应特别注意不要影响农业生产,要做到使母牛产犊使役两不误。而且还要有利于犊牛的生长发育和母牛的身体健康。实践证明,母牛配种最好是在4~5月份,因为春季配种有五大好处:①春季天气暖和,母牛发情旺盛,配种容易准胎。②春天配(4~5月份),春天生(第二年2~3月份),既不误农时,母牛产犊后也有较长的休息时间。③春配受胎后,母牛可投入夏季生产。(姆牛怀孕7~8月龄时,正在农闲季节,有利于胎儿后期的生长发育。⑤春天产犊,天气渐暖,有利于犊牛生长发育,也有利于母牛增膘复壮。为利于春季配种,冬末春初就要增加牛的精料投喂数量,好为母牛打下良好的体质基础。  相似文献   

17.
氯前列烯醇(ICI)在奶牛中 ,一般用于同期发情 ,调整产犊季节 ,治疗持久黄体等不孕症。多年来 ,在奶牛业生产中我们采取肌肉注射ICIO.2mg/头 ,诱导同期发情 ,于注射后48~72小时观察 ,发情率达到60 %。为了比较同期发情效果 ,1996~1999年采取子宫灌注ICIO.2mg/头、0 3mg/头 ,于子宫灌注后48~72小时观察 ,同期发情率分别达到71 6 %、87 5 %。1材料与方法1.1药品ICI0 2mg/支 ,批号950305970326980514上海计划生育研究所生产1.2方法直肠检查空怀奶牛 ,…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1318头蜀宣花牛母牛的繁殖性能进行调查,结果显示:蜀宣花牛母牛初配年龄在16~20月龄之间,发情和产犊具有一定的季节性,以9~12月最高,5~8月最低;从牛群结构看,成年母牛占42.9%,1.5~4.0岁青年母牛占55.67%,1.5岁以下小母牛占1.43%;从产犊胎次看,产犊4胎以上的占10.67%,产犊3胎的占11.99%,产犊2胎的占19.69%,产犊1胎的占26.51%,初胎怀孕母牛占13.64%,后备小母牛占17.49%。在所调查的1076头繁殖母牛的2157个胎次中,共产犊牛2163头,其中产公犊1102头,占50.95%,产母犊1061头,占49.05%,公母比为1.04∶1;在2157个产犊胎次中,产犊间隔平均为381.48d,难产率为0.28%,双胎率为0.28%,犊牛成活率为99.26%,群体第一情期受胎率为33.75%。  相似文献   

19.
2个奶牛场发生胎儿新孢子虫感染和流产后,又成功地复配4头母牛,并均妊娠,产下5头足月犊牛。用间接荧光抗体试验测得哺乳前犊牛血清抗新孢子虫IgG抗体效价为5120~20480。其母牛血清和初乳的抗体效价则为320~1280。2头犊牛发生轻度的神经分支缺损,3头犊牛有轻度的非化脓性脑脊髓炎,3头犊牛的中枢神经系统中发现新孢子虫。结果证实,母牛可经胎传播新孢子虫;有胎儿感染新孢子虫或流产史的母牛,可能产  相似文献   

20.
为了探索提高西门塔尔母牛繁殖率的措施,试验将新疆阿瓦提县饲养的西门塔尔适龄空怀母牛1 286头分为3组,A组462头母牛、B组430头母牛,第0天肌肉注射维生素ADE液10 mL,第7天肌肉注射氯前列醇钠(CS)0.8 mg(A组第7天同时肌肉注射维生素ADE液10 mL,B组不注射),第10天发情的母牛肌肉注射1支促黄体素释放激素A3(LH);C组394头母牛,第0天检查空怀并登记,第7天肌肉注射氯前列醇钠0.8 mg,第10天有发情表现的肌肉注射1支促黄体素释放激素A3。3个组母牛均在注射氯前列醇钠6 h内采用西门塔尔牛X性控冻精进行人工授精。空怀母牛自然返情后(19~21 d)进行补配,配种前肌肉注射1支促黄体素释放激素A3。测定母牛首次和二次发情率、受胎率和母犊率。结果表明:经过两次同期发情处理,A、B、C组西门塔尔母牛总发情率分别为98.9%、97.9%、95.2%,总受胎率分别为89.1%、81.5%、72.5%,母犊率分别为90.2%、90.4%、90.4%。说明西门塔尔母牛同期发情处理第0天和第7天肌注复合维生素ADE液可以显著提高母牛的发情率、受胎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