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再生高粱促芽肥施用时期、施用量及发苗肥施用量对产量及产量构成因子影响的研究,初步摸索出了再生高粱促芽肥的最佳施用时期为头季收获前10~15d,促芽肥及发苗肥的最佳施肥量均为10kg/667m^2。  相似文献   

2.
杂交糯高粱“泸糯8号”双季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试验表明,川东南育苗移栽区净种栽小春地以4月上旬播种(如栽空地或预留行,则可在3月上中旬播种),6叶期移栽(苗龄25~30d),净种每公顷植90000~120000株,每公顷施化学纯氮150~187.5kg可获得较高产量。在再生高粱栽培上,在头季收割前10~15d每公顷施150~225kg纯氮作促芽肥,头季收获时用快刀砍杆,留桩高度以保留顺1节~顺3节为宜,头季收后5d,每公顷施150kg纯氮作发苗肥,可获得较的再生高粱产量。  相似文献   

3.
研究表明,川东南育苗移栽区净种栽小春地以4月上旬播种(如栽空地或预留行,则可在3月上中旬播种),6叶期移栽(苗龄25~30d),净种667m2植6000~8000株,施化学纯氮10~12.5kg/667 m2可获得较高产量.在再生高梁栽培上,在头季收割前10~15d施10~15kg/667 m2纯氮作促芽肥,头季收获时用快刀砍杆,留桩高度以保留顺1、顺2为度,头季收后5d,施10kg/667 m2纯氮作发苗肥,可获得较的再生高粱产量.  相似文献   

4.
再生季水、肥管理措施是再生稻尤其是机收中低留桩再生稻获得高产稳产的一项关键措施,明确再生季合理的水肥运筹对提高机收中低留桩再生稻低节位再生芽的萌发成穗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杂交籼稻泸优明占为材料,通过设置再生季分蘖期3个不同水肥处理盆栽试验,即淹水灌溉不施用促苗肥(S处理)、干湿交替灌溉不施用促苗肥(G处理)和干湿交替灌溉施用促苗肥(GN处理),研究不同水肥运筹对再生季稻腋芽、产量、根际土壤酶活性及微生物功能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再生季稻不同水肥处理对根际氧化还原电位和根际土壤酶有显著影响,处理后10 d,与S处理相比,G处理可以显著提高根际土壤的氧化还原电位和根际土壤多酚氧化酶、过氧化物酶、磷酸单酯酶、过氧化氢酶活性,与G处理相比,GN处理可显著提高根际土壤多酚氧化酶、过氧化物酶、脲酶、蔗糖酶、磷酸单酯酶、过氧化氢酶活性。不同水肥调控下再生季稻根际土壤微生物对碳源的利用程度和碳源代谢的多样性差异显著,处理后10 d,GN处理和G处理根际微生物对6类碳源的利用程度显著高于S处理,GN处理根际土壤微生物对氨基酸、酚酸、羧酸类碳源的利用程度显著高于G处理。GN处理和G处理的根系伤流量分别比S处理的提高27.27%和14.84%,再生季分蘖数和产量分别比S处理的提高102.50%~111.11%、42.50%~44.44%和91.41%~108.72%、37.93%~40.94%。由此可见,再生季采用干湿交替灌溉或施用促苗肥均可提高根际土壤酶活性,促进再生季稻根际土壤微生物对碳源的利用程度和代谢多样性,从而有利于根际土壤有机质的氧化和腐殖质的形成及增加根际土壤中养分的有效性,促进再生季新根的形成和腋芽的萌发。采用干湿交替灌溉耦合促苗肥对再生季稻的促控效果是最佳的。  相似文献   

5.
此研究是针对再生稻生产中存在发苗不足、成穗率低、肥料利用率不高等因素而设计。试验结果表明,抛栽密度在18~31.5万穴/hm^2的范围内,再生稻粒重变化不大,实际产量基本一致,但再生稻发苗数和有效穗以18~22.5万穴/hm^2最高,分别达20.3~24.3苗/穴和18.9~20.1穗/穴;促芽肥施用过多,会影响头季中稻的产量,随促芽肥的增加,再生芽长也增长,但发苗数、有效穗数、结实率、单穴穗重则有下降趋势。同时,化学促芽剂4PU-30、高产精、腐殖酸、IAA能够增加头季中稻单穗重和促进再生芽的萌发生长,提高穗数和产量。  相似文献   

6.
在氮磷钾及有机肥施用水平相同且磷钾肥及有机肥全部基施的情况下,应用随机区组试验方法,研究了氮肥的不同施用时期对黔兴4号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氯肥20%作基肥,10%作苗肥,20%作拔节肥,40%作穗肥,10%作粒肥的处理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7.
低桩机割再生稻氮肥施用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为适应再生稻头季低桩机割条件下再生季分蘖生育特性的变化,设置再生季不同氮肥施用量和施用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再生季分蘖消长、产量及其构成,研究了再生季氮肥施用技术。结果表明,再生季经济施氮量为180 kg/hm2,采用早施促蘖肥,中期分次施用穗肥和粒肥的方法,可以有效促进有效分蘖的萌发及其穗粒发育,显著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8.
再生稻需氮特性和分次施氮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袁继超  孙晓辉 《作物学报》1996,22(3):345-352
本文着重探讨了不同施氮水平下促芽肥与长苗肥对再生稻氮素营养、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高粱+再生高粱”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提高高粱在"种植一季有余、两季不足"的温光资源条件下的种植效益,以‘泸糯12号’为研究材料,通过优化播期、促芽肥等关键技术研制"高粱+再生高粱"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再与传统技术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高粱+再生高粱"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要点是2月底至3月5日前播种,种植密度101055株/hm~2,头季高粱收获前10天及时施纯氮150 kg/hm~2,留桩高度控制在近地面第1节位,每窝保留再生苗2~3苗。应用"高粱+再生高粱"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后两季高粱产量和效益,较传统高粱种植技术分别增长120.3%、84.3%,增产增效效果显著。因此,"高粱+再生高粱"高产高效栽培技术适宜区域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10.
氮肥不同施用时期用量对油菜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磷钾硼及有机肥施用水平相同且全部基施的情况下,应用随机区组试验方法,研究了氮肥的不同施用时期用量对油菜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氮肥50%基施,10%作苗肥,15%作腊肥,25%作蕾苔肥的处理产量最高,单产224.3kg/667m^2。  相似文献   

11.
油菜氮素不同施用方式与产量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於国强 《耕作与栽培》2003,(4):32-32,39
通过对油菜氮素的不同施肥方式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油菜施氮以50%作基肥、10%作苗肥、15%作腊肥、25%作蕾苔肥的方式施用产量最高,植株健壮,氮肥效应最佳。  相似文献   

12.
以籼稻‘两优6326’、‘岳优9113’、‘黄华占’为试验材料,在头季稻齐穗后15天进行促芽肥的不同施N量处理,探明促芽肥与再生稻的再生力、产量和综合效益的关系,为豫南稻区再生稻科学高效施肥提供依据。结果表明:不同促芽肥施N量对头季稻产量影响差异不显著,但对再生稻产量存在显著的差异,二者呈抛物线型相关,且影响再生稻产量因素以再生穗数量为主;当促芽肥施尿素量为345.00 kg/hm~2时,‘两优6326’和‘岳优9113’再生稻产量及综合效益最高,促芽肥施尿素量为390.00 kg/hm~2时,‘黄华占’的再生稻产量及综合效益最高。  相似文献   

13.
酿造高粱肥料高效利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曹雄 《中国农学通报》2015,31(27):99-103
为了探讨本栽培区域 N、 P、 K肥对酿造高粱产量的影响, 寻求获得高产的 N、 P、 K肥配方, 本试验采用 “3414” 设计方案, 以 ‘晋杂 23号’ 为试验品种, 在山西省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试验田研究了不同N、 P、 K肥配方对试验品种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不同施肥处理高粱农艺性状、 穗粒重、 千粒重都高于对照(N0P0K0), 但方差分析表明差异不显著; 在一定的肥力基础上, 增加肥料投入比不施肥可获得较高产量; 施用氮肥和磷肥对于提高籽粒产量具有显著的作用, 但随着氮肥施用量的增加, 高粱籽粒产量显著降低; 在本试验条件下, 以 N 施用量为 96 kg/hm2, P2O5施用量为 76 kg/hm2, K2O 施用量为60 kg/hm2是高粱获得高产量、 低成本、 高收益的合理配方。  相似文献   

14.
汪森富 《耕作与栽培》2000,(5):13-13,20
在氮磷钾施用水平相同及磷钾肥全部基施有情况下,研究了氮肥的不同施用时期和方式对冬小麦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氮肥60%基施,苗肥和腊肥各占20^的处理能较好地满足小麦生长发育对营养的需求,明显改善了小麦的经济性状,产量达267kg/667m^2,比氮肥70%基施,20%作苗肥及后期喷施%的处理增产9.4%;比氨肥80%基施,20%作苗肥的处理增产15.6%;比氮肥全部基施的处理增产27.1%。  相似文献   

15.
玉米是需肥较多的作物,不同的生育时期,需要施用不同种类和用量的肥料,产量越高,施用肥料越多。我们把底肥和穗肥重、苗肥和秆肥轻两头重中间轻的施肥方法简称老方法,把底肥和秆  相似文献   

16.
杂交油菜少免耕栽培不同生育阶段施肥配比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油菜稻茬少耕移栽高产栽培技术,进行了杂交油菜少免耕栽培不同生育阶段施肥配比试验。结果表明油菜稻茬少耕移栽高产栽培在氮肥的施用分配上仍需要部分后移作苔肥施用,施用比例以基、苗肥各占30%,苔肥占40%为好;苗肥分两次施用,分别在11月、12月中旬,施用量各为50%;苔肥在1月下旬施用最好。  相似文献   

17.
茶渣有机无机活性肥改良大棚葡萄土壤初步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以连作10年以上大棚栽培老葡萄为试材,采用茶渣有机无机活性肥(简称茶渣肥,TF,下同)改良土壤,结果表明:施用茶渣肥,大棚葡萄着色早,早熟1-2d天,在一定程度上有减轻病虫害发生趋势,提高葡萄外观品质;可溶性固形物与茶渣肥施用量呈明显正相关;果肉的硬度、黏度与茶渣肥施用量关系则呈抛物线变化;在控制葡萄果穗数量的前提下,增施茶渣肥能增加果穗、果粒重量,从而增加产量和收益。从大棚葡萄产量性状、品质性状及经济角度综合考虑,大棚葡萄以茶渣肥施用量2250kg/hm2为最佳施肥数量。  相似文献   

18.
氮肥不同施用时期和方式对小麦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氮磷钾施用水平相同及磷钾肥全部基施有情况下 ,研究了氮肥的不同施用时期和方式对冬小麦产量的影响 .结果表明 ,氮肥 6 0 %基施 ,苗肥和腊肥各占 2 0 %的处理能较好地满足小麦生长发育对营养的需求 ,明显改善了小麦的经济性状 ,产量达 2 6 7kg/ 6 6 7m2 .比氮肥 70 %基施 ,2 0 %作苗肥及后期喷施 %的处理增产 9.4% ;比氮肥 80 %基施 ,2 0 %作苗肥的处理增产 15 .6 % ;比氮肥全部基施的处理增产 2 7.1% .  相似文献   

19.
浅谈杂交中稻的再生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友文 《种子世界》2006,(12):30-33
简述了杂交中稻再生利用的发展概况及发展前景,充分利用光、热、水、土、肥资源,提出了选用再生力强的高产品种。高产稳产途径为地膜育秧适期早播,做到头季避开伏旱,再生季躲过低温,保证两季高产;施好促芽肥,保证休眠芽成活与早生快发;高留稻桩,保留倒二、三节蘖芽再生利用。  相似文献   

20.
高粱合理的施肥量,了粒满丰有机肥不同用量对红缨子高粱产量的.结果表明:在试验设计范围内,随着粒满丰有机肥施用量的增加高粱单产增加,施用量为240kg/667m2时,产量最高,较施用30kg/667m2增产48.13%;从经济效益上看,施用量为60kg/667m2时最高,达629.72元/667m2,较施用30kg/667m2增收218.85元/667m2.生产上建议施用60kg/667m2的粒满丰有机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