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69 毫秒
1.
这是一个很有趣的民间传说。从前,在黄泥助那个地方,同时长着两棵树,一课是杉树,一棵是松树。有一天,一个卖油翁挑着一担责油,刚爬上拗口,肚子忽然咕嘻嘻地叫了起来。他忙撂下担子,双手捂着肚子,到附近的草丛里找地方解手去了。在一旁的松树看到那担青油,馋得直往肚里吞口水。这时候,它见四处无人,弯下树”/权,捧起油桶就要喝,但转念一想:不行,倘若卖油翁回来发现了怎么办?松树正愁得没有主意时,一眼瞥见在拗边酣睡的杉树,不由;心中大喜:“有办法了!”于是,松树放开喉咙,稀哩呼嘻地很快把这担油喝光了。剩下的油脚…  相似文献   

2.
前些日子,笔者从“今日浚县”报上看至小条“刨神树”的消息,介绍一村庄大街上长着一棵三人手拉手才能搂过来的皂荚树,树冠有五间房屋院落那么大,枝繁叶茂,长势很旺,傲立街心.被当地群众称为“神仙树”。村里有一顺口溜:“皂荚树逾千年,上边住着小神仙,谁上香谁沾光,谁敢动土  相似文献   

3.
山东省蓬莱县城南5华里的遇驾沟村内,有一棵1700年树龄的酸枣树,至今依然开花结果。此树高15米,树冠3.32米,胸径07米。清朝光绪五年曾在此树前树立一石碑云:“神树两株”,“唐二王征东时即有此树”,并嘱咐人们要保护好这棵“神树”。千年酸枣树开花结果  相似文献   

4.
树木的药用     
树木不仅能向人们提供木材和许多林副产品,而且有保持生态平衡等多种功能。此外,树木还是帮助我们治疗疾病的广阔药源,许多树木的根、茎、叶、花、果、皮都有药用价值,可供入药治病。松树是我国的主要用材树种,而它又是治病的多面手,一身都可做药。松树的花粉在医药上叫“松黄”,用它浸酒温服,有治头晕脑胀之功;松树所结的松子,是滋补强身的良药;松树那满身披挂的针  相似文献   

5.
家乡古栗树     
每次走进家乡那个古老的彝寨里,首先映入我眼里的是一道千年不变的风景线,这道风景线就是那山寨背后的古栗树群。在这片千年古栗树群中,家乡彝人们,不知从那一辈祖先起就立了一棵枝叶繁茂的古栗树为家乡彝人们的“神树”。这棵古栗树很粗壮,由五个彝家男人才能合抱,使一辈又一辈的家乡彝人们春夏秋冬都会去祭拜“神树”,自然这棵“神树”成为家乡彝人们的保护神,家乡彝人们便有了千年崇拜古栗树的文化习俗。  相似文献   

6.
揭开“神树”之谜在吉林省开原市东行20公里的曾家屯满族自治乡西老峪村,有棵“神树”,这是一株树龄400~500年的老榆树。树高约20米,主干胸径近1米,树根部有空洞,洞口旁有香灰残留。显然有人曾在此焚香礼拜。该村党支部寇书记介绍:老榆树于1993年3...  相似文献   

7.
我是寄生在松树体内的“线虫”,人称松材线虫,体长大约只有千分之一厘米,不被肉眼所见。我虽然很微小,但繁殖力却很惊人,只要我进入松树体内,在气温 20— 25℃条件下,一个月时间 1条的我,就可变成 300多亿条,一个半月就会发展到 4000万亿条。我庞大的家族成员迅速占领树体全身,堵塞树干内所有的孔道,断绝水分和养分的来源,先使枝条萎蔫,针叶下垂,最后整个树冠状如火烧,全株干枯而死。这种由我引起的病害就叫松材线虫病,松树染病后死亡速度快,且很难治愈,又被称为松树的“癌症”和松树的“艾滋病”。我早期生活在日本、美…  相似文献   

8.
纪永利  吴亚西 《中国林副特产》2011,(5):102+104-102,104
玉叶金花(MussaendapubescensAit.f.)中所谓的“玉叶”其实指的是它的萼片变形而来,一朵玉叶金花的花萼有五枚萼片,其中一枚变形为叶片状,有些栽培品种的五片萼片都会变形成为叶片状。它的花小形而且是金黄色,故名“金花”。玉叶金花藤状小灌木。是良好的药用及观赏经济植物。 1 生物学特性  相似文献   

9.
狍子沟     
古老的大山有座狭长的沟谷,宽0.5公里,长3公里。有月的夜晚,狍群常到此间汲水,故而,人们又叫它“狍子沟”。40年前,狍子沟两侧的坡谷地带满是松树、柞树、杨树、桦树、柳树、榆树……,  相似文献   

10.
在皖南宣城、泾县交界的小山冈上,密密匝匝排立着高大挺拔的松树。在每一棵松树的齐胸部位都挂着一个塑料袋,那是采脂工人挂在树上收集松脂的。每适盛夏,采脂工人汗流浃背地用割脂刀在松树上依次割下“V”形的作口,松脂就沿着“V”形伤口流入下面的小袋。  相似文献   

11.
素有“玫瑰之乡”之称的山东省平阴县,历史悠久,寺、观众多,古树名木散布其内,尤以洪范龙祠前的两棵参天古柏为最。洪范龙祠亦称“龙王庙”,坐落在洪范镇龙池北侧。祠内塑有风神、雨神、雷神、闪神等各路呼风唤雨的神仙。祠前便是两棵千年古柏,高大挺拔,赫然耸立,像忠心耿耿的卫士默默守护着龙祠。左边的一棵叫圆柏,又名“珍珠翠”,树高14米,树干胸围3.2米,似珠玉玲珑,青翠欲滴。树干上部螺旋状分生9枝,或斜伸,或下垂,树冠圆形。因上千年的光阴,整棵树的叶子不尽相同,南边的是柏树叶子,北边的是松树叶子。右边的一棵叫龙卷柏,树高11米,树干…  相似文献   

12.
7月中旬,笔者从报纸上看到一条刨“神树”的消息,介绍一村庄大街一侧长着一棵3人手拉手才能搂住的大皂荚树,树冠有五间房屋院落那么大,枝繁叶茂,长势很旺,傲立街心。因树大长势旺,历史年代久,被当地群众称为“神仙树”。村里有一顺口溜:皂荚树逾千年,上边住着小神仙,谁上香谁沾光,谁敢动土谁遭殃。7月上  相似文献   

13.
古往今来,我国不少文人墨客喜欢给自己的居室或书斋题写雅名,许多是以树木花卉来命名的,颇有情趣。宋代名相李纲,常以桂花品格自勉,亲植桂花以明志,并把他自己的书斋命名为“桂斋”。后来,民族英雄林则徐在李纲祠旁筑成读书处,也命名为“桂斋”。明代大书画家徐文长,无法忘情于幼年手植的一株青藤,便拿它作为书斋的名称,最后甚至成了自己的别号,写字作画,落款常署“徐青藤”。清代经学家惠周畅,曾从东禅寺移植一株红豆栽于庭院,甚为珍爱,遂名藏书楼为“红豆书庄”。惠周畅的儿子惠士奇,孙子惠栋三代皆为红学名家。惠士奇有“红豆斋”,惠栋也自号“小红豆”。棵棵红豆,为祖孙三代所爱好。著名哲学家冯友兰教授,身居北京大学燕南园30余年.因家中庭院里长着三棵挺拔的松树,出于对松树的偏爱.在他86岁时将自己的书斋名命为“三松斋”。著名画家、文学家丰子恺,1922年应邀到浙江上虞春晕中学执教时,在他居屋的墙角里,亲手栽下一株小杨柳,并以杨柳作画,因而将居室取名为“小杨柳屋”。现代史学家陈寅恪也爱柳,他的书斋也叫“寒柳堂”。浙江上虞春晕中学创办人经亨颐先生,十分喜爱松树.他曾自题室名为“长松山房”。他还写一首以松为题的诗:“山房小筑午湖滨,我爱长松作毗邻。”松树具有独特的风骨,也正是  相似文献   

14.
谷泉 《森林与人类》2005,25(2):46-49
在墨西哥的高山地带、有一片生长着高大欧亚梅尔松的森林。这是3月中旬的一个凉爽早晨,有些松树似乎不太寻常,它们的形状与颜色不是人们心目中一棵松树该有的模样,原来它们的枝干上布满了大桦斑蝶。在这个时节的气温下,所有昆虫的翅膀都收了起来。层层叠叠在松树上栖息的蝴蝶呈  相似文献   

15.
树与泉     
故乡的西北面,有一条老深的山谷,因两边山坡上尽是柞树和松树,乡亲们习惯称树林为岚子,就管这山谷叫岚子沟。沟内向西伸出一岔,由一道高高的石堰子横锁,拦住一方泥土,成为一块肥沃的“沟汀地”。  相似文献   

16.
庐山古树     
庐山之秀,离不开满山的古树。仙人洞月亮门蟾蜍石的石缝中,有一松树挺拔苍劲,称为“石松”。石松下石上镌刻“纵览云飞”四字,出于名人之手。归宗寺前有唐朝的复生松,东林寺的六朝松,五老峰的偃盖松,万杉寺的宋植五爪樟,大天池的万年松等等,都有七八百年甚至一千多年的树龄了。特别是黄龙潭上坡的“三宝树”,二棵柳杉和一棵银杏,树干均数人合抱,高入云霄,似绿色巨塔,荫蔽四野,根盘十丈,劲风飒飒,涛起半空,百鸟栖归,声鸣空谷。它们就像我们的民族,历尽沧桑,却又生机勃勃,一派兴旺!三宝树下,有一块石碑,上刻“晋僧昙诜手植”六个大字。那么,这株古树已有1600年的历史了,难怪被人们称为“神树”。庐山古树@赵兴华  相似文献   

17.
正在大巴山深处的四川省南江县罗岗村石亭溪有一株高大伟岸的古银杏树,树高40米,胸径1.3米,树冠30余米。据当地老人介绍,该银杏树龄近600年,相传为明朝建文皇帝朱允炆的妹妹金花公主所植,有人叫它"公主树"。这株银杏树过去每到春季都会盛开出金黄色的花絮,香飘十里,秋季硕果累累,也有人叫她"金花银杏树"。相传建文四年(1402年),朱允炆的四叔燕王朱棣起兵造反,打到都城南京,建文帝带着妹妹金花公主悄  相似文献   

18.
红河州泸西县向阳乡有一个彝汉民族聚居的木榻村。村北1公里外的旱地旁,生长着一株当地群众称之为“红果树”的神树。相传一对青年男女相爱后,来到这株红果树旁搭棚居住,以后逐渐发展成为现在的村寨。后人为缅怀祖辈,将古老的红果树视为“神树”,予以保护。几经沧桑,已有600多个春秋。经调查鉴定,该树为牛筋条,又称白牛筋或牛筋木,为蔷薇科牛筋条属植物。牛筋条在云南的生长多呈高1至3米的灌木,长成粗壮乔木实属罕见。该树现枝繁叶茂,高8米,胸围3.2米,树冠向北偏斜,其冠幅南北有15  相似文献   

19.
平湖岸边“果树迷”——记永靖县岘原乡刘家村农民刘世坤本刊通讯员张惠林在刘家峡平湖北岸,有一个普通的农民,他喝湖水长大,靠湖水致富,成了全乡闻名的“果树迷”,脱贫致富的带头人。他,就是永靖县岘原乡刘家村的农民刘世坤。那是1982年冬天,县上第一次果树培...  相似文献   

20.
在陕南柞水县凤凰镇东垣村乔麦沟阳坡凸住着一家极普通的住户,古朴的四合院宽敞向阳,青山环绕衬托,这农家小院的主人叫陈永松,他家房后有一株“野杉果王”。春天嫩绿的花托上开满白花,秋天珍珠般的红果缀满枝头,如同玛瑙泛着闪闪的红光。美人指葡萄那么大的果子蜜甜蜜甜的。陈永松家的大人小孩爱吃,方圆几十户人家也都爱吃。农忙时,上山、下坡伸手摘上一把,细细嚼来,给清苦的农家生活带来一丝甜蜜。陈家原本是从山西搬到这个地方,到陈永松已是第八代人了。祖上人都传言这是一棵几千年的“杉果王”,是神树,八代人了,没见它长粗长高。如今陈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