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钱学森的科普观(节录)○涂元季提起钱学森,许多人都知道他是一位大科学家,对我国的火箭、导弹和航天事业,甚至整个科学技术事业都作出过重大的杰出贡献。但是,说到钱学森还积极倡导科学普及事业,并亲自做科普工作的事,知道的人恐怕就不多了。一般人甚至认为科普是...  相似文献   

2.
<正>“我设想的山水城市是把我国传统园林思想与整个城市结合起来,同这个城市自然山水条件结合起来,让每个市民生活在园林之中,而不是要市民去找园林绿地、风景名胜。所以不用‘山水园林城市’,用‘山水城市’。”这是钱学森1996年3月15日说过的话。钱学森大名如雷贯耳。他是我国航空航天事业的奠基人、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两院院士,荣膺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的“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称号和一级英雄模范奖章。  相似文献   

3.
《广东园林》2011,33(6):4-5
钱学森被誉为我国的航天之父,他不仅在航天事业上卓有成就。也对中国园林有着独到见解,并对其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发展沙草产业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最佳结合点,是生态文明切实的载体。它对于拓展我国国土资源空间、改善生态环境、增加群众收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和历史意义。一、奈曼人对沙草产业理论情有独钟1984年,我国著名科学家、时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副主席的钱学森,在为中国农科院所作的学术报告中,首次提出创建知识密集型农业产业——农产业、林产业、草产业、海产业和沙产业这一具有前瞻性和全局性的科学构想。钱学森认为:"沙产业就是在‘不毛  相似文献   

5.
1984年,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提出了"能创造上千亿价值"的沙产业理论,吸引了社会的广泛关注。20年多来,"沙产业"既给沙漠地区指出了新的思维模式和发展方向,又给企业界和学术界留下了实践、思考与争论的热门话题。在"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即将到来之际,让我们把目光移向沙漠和沙产业。  相似文献   

6.
沙漠戈壁作为特殊的地理单元,在人们的印象中,不外乎连绵起伏的沙丘、寸草不生的石砾、如火的骄阳、肆虐的尘暴。近几年,一个老百姓并不熟悉的名词——沙产业开始叫响。发展沙产业,源于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构想。通过"多用光、少用水、新技术、高效益"的技术路  相似文献   

7.
何谓沙产业     
“沙产业”(Deserticulture)理论是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教授于1984年提出的。早在80年代初,作为具有战略眼光的科学家钱学森教授,在预测第五次产业革命(即信息革命)的同时,大胆地预测了21世纪的第六次产业革命,其核心是生物科学技术。他认为,以生物科学技术为核心的第六次产业革  相似文献   

8.
1984年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教授倡导在我国发展沙产业,提出用一种全新的观念、全新的思维方式去综合分析、研究沙区资源优势,用全新的治理措施、开发模式去经营管理沙区生态经济系统。1994年全国治沙专家共同研讨钱学森教授的沙产业理论,提出用全新的思维方式、全新的观念对待沙漠  相似文献   

9.
<正>1引言本刊(封二)展现了部分近年来具有代表性的北京屋顶绿化实景照片,这是政府2004年斥资试点,2005年正式纳入政府为民办实事折子工程的屋顶绿化项目。也正是20年前我国杰出科学家钱学森极力倡导、论述的社会主义中国应该建设山水城市时所渴望的"楼上绿地园林"的体现。  相似文献   

10.
沙产业的界定。“沙产业”是著名科学家钱学森院士于1984年提出,后经不断提炼和完善,逐步形成的。关于沙产业的概念和内涵,钱学森院士认为:“沙产业就是在‘不毛之地’搞农业生产,而且是大农业生产,属于农业型的知识密集产业”。钱学森院士所倡导的沙产业要求运用现代先进的科学技术,通过光合作用固定、转化  相似文献   

11.
山水城市——山水品格,中国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孟兆祯 《广东园林》2011,33(6):9-10
中央曾赋予钱学森先生一个称号一“杰出贡献学科科学家”。他的杰出其实不仅表现在航天方面,也在城市建设方面。在风景园林方面,他提出的几个问题对我国建设很重要:  相似文献   

12.
河西走廊沙产业发展模式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沙产业是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于1984年首次提出的,是指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包括物理、化学、生物学等基础科学的全部成就,充分利用戈壁、沙漠地区的日照和温差等有利条件,利用系统工程综合开发产品和产后加工,建立适应市场机制的有效管理体系,发展农业型的知识密集型产业。自发展沙产业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提出了"沙产业"的重要论述,构想在沙漠戈壁发展农林生产,以阳光为直接能源,靠植物光合作用产出物质产品的农业生产过程,被称为"第六次产业革命"。  相似文献   

14.
创建山水园林城市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就21世纪城市建设模式时,提出"山水园林"城市的概念.随着时代与经济的快速发展,各地掀起建设山水园林城市的高潮,但就其规则而言,则无定式.本文以池州为例,对建设山水园林城市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5.
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说:将来庞大的情报信息事业,可称为“第四产业”。我们最落后而又不太为人们所认识的是情报信息系统,包括通讯网的建设和情报分析研究工作。而这些是目前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发展最快的产业部门。因此,重视第四产业的产  相似文献   

16.
哲里木盟发展沙产业的调查报告柴永江1984年。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教授首倡在沙漠戈壁地区创建知识密集型的产业──沙产业,这是对原有沙漠治理与开发理论的拓展。这一理论要求尽可能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包括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基础学科,利用植物的光合作用转化...  相似文献   

17.
林业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云南省林业调查规划院高级工程师张嘉宾新著的《系统林学》已由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受到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的高度评价,认为该书建立了现代林学理论。该书的理论技术可用于森防系统,拓宽了森防的内容和边界,并能进一步管理好森防工作。例如原来我国的森防内容,侧重在保护森林面积和蓄积量,尽可能少受火灾等危害,而按《系统林学》理论,  相似文献   

18.
开发沙产业提高荒漠化防治效益张奎璧本栏编辑程月华创建沙产业的理论是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教授于1984年提出的。经过10年的探索和实践,一个新兴产业开始崛起,依托现代科技平台,已初步表现出它所具有的强劲竞争力。同时沙产业理论的提出,对治沙科学研究与生产...  相似文献   

19.
《内蒙古林业》2009,(9):6-6
早在1984年,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首次提出了发展沙产业的战略构想。他预言,知识密集型产业的兴起与发展将是21世纪在中国出现的第六次产业革命。经过了20多年来的实践,我们无不惊叹钱老的超前预见性,同时也亲身感受到发展沙产业可以加快沙区生态改善、促进沙区经济发展,也是推动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20.
沙漠一直被视为生命的禁区,人类在防沙的同时也在寻求各种有效的方法治沙。著名科学家钱学森于1984年首次在我国提出了“沙产业”的概念。他认为,我国沙漠和戈壁大约16亿亩(当时的数字),沙漠戈壁并不是什么也不长,极干旱不长植物的只是少数,大部分还是有些降水,有植物生长,有的还长多年生植物。目前人们对沙漠和戈壁获取的只限于特产的药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