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作者以藏南地区春青稞主导品种藏青2000、喜马拉雅22号为材料,采用大田试验,研究了有机种植条件下的高效有机肥施用技术。试验结果表明,两个供试品种均在有机肥亩施用量为450 kg时,获得单位面积最高纯收益。其中,藏青2000品种的最高亩纯收益为452.50元,相应的青稞亩产为270.50 kg;喜马拉22号品种的最高亩纯收益为477.70元,相应的青稞亩产为275.54 kg。  相似文献   

2.
临夏高寒阴湿区春油菜青杂5号在亩基施75 kg有机生态专用肥料时亩产最高,为226.9kg,较对照习惯施肥亩增产13.2%;且角粒数最多,为26.7粒;千粒重最重,为3.8g,纯收益最高,为每亩1200.0元,较对照习惯施肥亩增收70.2元。  相似文献   

3.
"越糯2号"是绍兴市农科所以"Z94-207///越糯1号/黑宝//嘉育293"杂交选育而成的早籼糯新品种.1998年经绍兴、诸暨、嵊州市农科所联合鉴定,平均亩产535kg,较对照"浙852"增产13.2%.1999~2000年参加绍兴市早稻区试和生产试验,平均亩产分别为417、519.85和471.43kg,较对照"嘉育948"分别增产5.3%、6.52%和9.4%.两年区试增产均达极显著标准.1999年在绍兴县东湖农场示范种植110亩,实产为370~420kg,2000年扩大到275亩,平均亩产440.6kg.其中该场周国根农户种植44.63亩,平均亩产483.5kg.东湖镇独树园区许夏牛农户种植42亩,平均亩产450kg.皋埠镇孟家葑村吴玉富农户种植13.7亩,平均亩产510kg,其中2.5亩,亩产达550kg以上.于2001年12月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4.
榆单9号在榆林市榆阳区示范推广种植,百亩示范田平均亩产可达1 100 kg,亩总产值达2 200元,增产效果极为显著。总结介绍了榆单9号高产栽培技术,供引种者参考。  相似文献   

5.
西瓜是我场主要种植作物.1984年开始我场种植棉间瓜,面积多达10000亩左右,平均亩产西瓜2200kg,最高亩产可达3000kg,正常年份亩纯收益除棉花收入外可得1500元左右.棉间地膜西瓜主要栽培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6.
宁夏银北地区位于青铜峡引黄灌区下游,土壤盐碱严重,72%的耕地受到盐碱危害。1998年以来,该地区为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积极调整种植结构,大力发展色素菊花种植。从多年的情况看,色素菊花在盐碱地上平均亩产2000kg,亩纯收益1000~1250元,与其它作物相比亩增加收入585~835元,增收14  相似文献   

7.
2002年禄丰县被云南省政府确定为全省29个优质稻开发基地县之一。为解决人工插秧费工费时效率低的问题,禄丰县积极探索推广机械插秧技术并获得成功,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增产增效明显。禄丰县2012年实施机插秧323.3hm2(4850亩),经省、州、县专家组实测验收:金山镇水稻机插秧平均亩产为867.44kg,比手插秧增103.12kg,增13.49%,按3.8元/kg算,增值392元;中村乡水稻机插秧平均亩产为746.89kg,比手插秧增82.65kg,增12.44%,按照3.8元/kg算,增收314元;彩云镇水稻机插秧平均亩产为645.15kg,比手插秧增27.55kg,增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腾冲县大力示范推广滇杂系列粳稻品种。2007~2009年累计推广滇型杂交粳稻8200hm2,平均亩产449.6kg,比对照70优9号平均亩产399.9kg亩增49.6kg,增12.4%。新增总产量610.56万kg,新增总产值1123.43万元,新增纯收益1034.06万元,科技投资收益率4.60元,推广收益率4.97元,农户得益率4.39元。滇杂系列粳稻抗病性好,可节省一次防治稻瘟病农药,减少环境污染,保护生态。滇杂系列比一般稻谷早熟10~15d,可避免大、小春争节令矛盾,保证后作增产。  相似文献   

9.
在临夏高寒阴湿种植条件下:参试的品种(系)0416-1折合亩产为529.8 kg,产量最高,较甘啤4号(CK)亩产462.2 kg亩增产67.6 kg,增产率为14.6%;品种(系)0409-23亩产为483.6 kg居第二位,较对照亩增产21.4 kg,增产率为4.6%;品种(系)HF-05-1-19亩产476.5 kg居第三位,较对照亩增产14.3 kg,增产率为3.1%。以上三品种(系)适宜在临夏高寒阴湿区种植,其余品种(系)有待继续试验观察。  相似文献   

10.
<正>按照农业部的部署和要求,云南省宣威市以绿色理念为引领,推进科技创新,完善工作机制,探索服务模式,促进产业融合,打造绿色高产高效创建升级版,带动实现增产增效、节本增效、提质增效。今年,10万亩玉米绿色高产高效创建示范区平均亩产758kg,核心区亩产1108kg,辐射带动全市玉米亩产提高3%、增效50元以上。1培育新型主体,突出示范带动鼓励支持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承办绿色高产高效创建样板,对集中流转土地面积200  相似文献   

11.
文章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不同杂交玉米品种的产量及农艺性状表现,研究结果表明:杂交玉米中单808号亩产量为611.4kg,较对益玉6号亩增产99.2 kg,亩增长率分别为19.4%,增产明显。兴海201号亩产为456.6kg,较对照益玉6号亩减产55.6kg,减产率10.9%。说明中单808号在该区域种植能获得较高产量,适宜大面积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2.
我镇近十几年来小麦单产一直不高不稳,徘徊在150~300kg/亩,少有突破300kg/亩,而品种因素较为突出.2002、2003、2004年前民村"加麦1号"亩产分别为270、275、280kg/亩,引进"杨麦12"后产量有了较大的提高,2004年亩产290kg,2005年在我镇获大面积高产,平均亩产328.8kg,比2004年增产38.8kg,增产13.37%,其中前明村617亩平均亩产为340kg,比2004年增产50kg,增产17.24%.  相似文献   

13.
扬麦158由江苏里下河地区农科所在扬麦4号×st1472/506选系的基础上,采用综合育种方法育成.我市于1988年引进,1990年秋播起对其生育特性、产量形成规律及高产栽培技术进行了试验研究.一、产量表现据我市3年品比和生产示范,该品种亩产352~421.gkg,平均390kg,比扬麦5号增产13.4%,达极显著水平.1992年我市超稀播繁殖(亩播量3~3.5kg)450亩,平均亩产377kg.其中洋溪乡徐(?)村135.6亩连片示范方,平均亩产402.1kg,比扬麦5号增产14.9%.该村农户邵坤法种植的2亩,实收亩产达480.8kg,均创我市小麦生产的新纪录.  相似文献   

14.
宁夏马铃薯产业特点及存在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8年以来,宁夏马铃薯产业按照《宁夏优势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及发展规划》要求,围绕农产品竞争力增强、企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目标,坚持种薯繁育、淀粉加工和鲜薯外销三者并举的方针,依靠科技进步,优化资源配置,拓宽融资渠道,努力提高产业的科技水平和组织化程度,克服各种困难,加大工作力度,使得马铃薯产业在自治区农业特色优势产业中始终保持了快速健康的发展态势。全区年种植面积稳定在260万亩;总产量346.32万t,平均亩产量1 332 kg,较上年度增加了127 kg/亩,增幅10.5%。其中商品薯种植面积247.52万亩,占全区总面积的95.2%,总产量3 246.50万t,平均亩产量1 311 kg,较上年度增产11.29%;种薯繁育面积12.48万亩,总产21.96万t,平均亩产量为1 760 kg,增产14%左右,一级种面积8万亩,平均亩产量1 800 kg,增产12%左右。另外,全区繁育原原种约1.261亿粒。  相似文献   

15.
正大葱是山东省平度市蓼兰镇主要种植的蔬菜,全镇种植面积3.2万亩。传统的大葱种植方式费工费力,育苗、移栽、收获一直是大葱生产机械化的难点,机械化生产水平低成为制约大葱产业发展的瓶颈。为破解这些难题,平度市蓼兰镇农业农村服务中心和青岛盛跃惠民农机专业合作社经过2年多的研究实践,探索总结出大葱从育苗到收获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应用该技术,大葱平均亩产7 500~10 000 kg、亩收入12 000~16 000元,与传统种植方式相比,亩增产1 000 kg、增收1 600元,亩节本增效600多元,合计每亩增收增效2 200元。  相似文献   

16.
为探索新型轻简、增产增效的水稻种植模式,以"上农粳2号"为试验材料,进行了旱直播、水直播、机插秧、人工插秧4种种植方式对其产量及经济效益影响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上农粳2号"采用机插秧方式,产量和纯收益均为最高,每667m~2产量为652.28kg、纯收益为1115.8元。  相似文献   

17.
呼伦贝尔岭东地区寒地玉米种植已有60多年的历史,而玉米全程机械化栽培技术应用仅有几年的时间。虽然这项技术起步晚,但发展速度快,增产效益显著,推广前景好,是现代玉米生产发展的必然趋势。呼伦贝尔岭东地区在实施玉米全程机械化栽培技术之前,玉米亩产一直徘徊在300-350kg。实施该技术后,玉米产量大幅度提高,平均亩产533.6kg,增产183.6-233.6kg。呼伦贝尔垦区那吉屯农场每年种植玉米29万亩,如果全部采用玉米全程机械化栽培技术,每亩可以节本增效466.4元,推广应用前景广阔。现将玉米全程机械化栽培技术总结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杂交春油菜新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临夏高寒阴湿地区,我们对引进的4个春油菜品种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杂交春油菜青杂5号亩产261.73 kg最高,较对照青杂2号亩产233.33 kg亩增产12.17%;冠油杂812亩产240.74 kg居第二位,较对照青杂2号亩增产3.18%。这两个品种丰产性好,生育期适中,综合农艺性状好,适宜在临夏高寒阴湿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莴笋、豇豆、黄瓜等9个夏秋喜凉蔬菜品种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超级抗热嫩香王莴笋、长江七号、中华王中王摘不败豇豆、津绿1号和双抗耐热王黄瓜5个品种的平均亩产分别是2 365.8kg、1 601.01kg、1 437.37kg、3 808.1kg、3 639kg,比对照亩增产277.92kg、365.7kg、202.02kg、315.15kg、146.5kg,增产13.31%、29.6%、16.35%、9.02%、4.19%。说明超级抗热嫩香王莴笋、长江七号和中华王中王摘不败豇豆、津绿1号和双抗耐热王黄瓜5个品种在贵州省锦屏县种植表现良好,产量较高,商品性状较好,抗病性较强,适应锦屏高山生态环境,可作全县夏秋喜凉蔬菜种植的主推品种。  相似文献   

20.
陆银  吴刚  王陈 《农民致富之友》2014,(12):177-177
<正>南通市是鲜食大豆、鲜食豌豆在江苏省的主要种植基地,为了提高单位面积产出率,研究形成了西兰花—青毛豆—秋豌豆高效种植模式,增产增效显著。该模式平均亩产西兰花1389公斤,大豆鲜荚1028公斤,豌豆鲜荚586公斤,年产值6000元/亩以上,年纯收益3800元/亩左右。一、茬口配置西兰花于9月上旬育苗,11月上旬移栽,行距0.83米,每亩密度2200株左右。翌年3月中下旬开始采收,4月上中旬采收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