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大田玉米高产栽培中各阶段关键技术的简单分析和总结,从宣威市玉米生产现状、玉米高产栽培中存在的问题和提高宣威市玉米高产栽培技术行三个方面探讨。  相似文献   

2.
浅谈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提高玉米产量对我国农业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初步探讨了精细整地、适当施肥、合适的播种密度等三个方面对玉米高产栽培的影响。旨在促进促进玉米的高产栽培模式的形成。  相似文献   

3.
为实现玉米产量潜力的进一步提高,结合玉米科研和高产开发实践就中国各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研发阶段的具体技术、技术实质、技术创新点、高产攻关途径进行了分析探讨,明确了今后实现进一步玉米高产栽培攻关目标的技术途径。结果表明:在对玉米进行遗传改良的同时对玉米进行密植和营养(群体冠层的和土体的)同步改良是当代玉米高产开发中实现玉米产量潜力持续增进、实现玉米高产栽培攻关目标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4.
夏玉米是黄淮海地区主要的农作物之一,其高产栽培对保证我国粮食稳定有重要的作用。结合该地区夏玉米生产实际,从选择优良品种、适期播种、合理密植、预防自然灾害、灵活收获等方面对夏玉米高产栽培配套技术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梅 《农业与技术》2013,(12):122-122
随着农业结构的进一步调整,大力发展玉米生产,实现玉米高产,对推动工业、畜牧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起到非常明显的作用。本文重点探讨了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旨在推动形成玉米高产栽培的新模式,提升玉米种植水平。  相似文献   

6.
玉米原名玉蜀黍,原产自美洲,目前,玉米作为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在我国也大面积进行种植。玉米用途广泛,营养丰富,可以为人们带来很大的经济价值[1]。所以,对玉米进行高产栽培很有必要。本文就玉米如何进行高产栽培,高产栽培有何技术要点进行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7.
夏玉米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山区夏玉米高产栽培技术进行研究与探讨,提出有效实现夏玉米高产栽培的相关措施,如落实优良品种的选择,提升播种质量,科学合理地配方施肥,以此来做好夏玉米的栽培管理。  相似文献   

8.
玉米高产栽培是稳定新时期粮食安全的重要工作。本文首先简介了吉林省玉米生产的现状,以及构建玉米高产栽培模型的必要性。之后,文章经过分析提出了吉林省玉米高产栽培模式的构建的主要途径,包括:精细整地,构建玉米高产栽培的生长环境;科学选种,构建玉米高产栽培的生长基础;适量播种,构建玉米高产栽培的密度基础;恰当施肥,构建玉米高产栽培的营养基础。  相似文献   

9.
<正>近年来,新疆地区农业生产水平不断提升,当地的粮食作物越来越丰富,小麦、玉米、水果等都是优势产物。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粮食供求关系的变化,玉米栽培技术管理成为玉米生产的重点研究对象,推行优质高产玉米栽培技术已经成为玉米栽培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在玉米栽培过程中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做好栽培管理,提高玉米产量和质量。本文对玉米栽培技术要点进行分析和探讨,为玉米高产栽培提供支持。1做好栽培准备工作  相似文献   

10.
玉米是沧州市的主要农作物之一,该文对玉米高产栽培技术从选种、整地、播种与田间管理几方面进行分析探讨,并且对推广高产栽培技术的措施进行阐述,旨在提高玉米栽培水平,提高玉米的产量和质量。  相似文献   

11.
陕西灌区高产春玉米物质生产与氮素积累特性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目的】探明陕西灌区高产春玉米栽培下干物质积累和氮素吸收的动态特征,为陕西春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高产玉米品种陕单609为材料,设置普通大田栽培、高产栽培和超高产栽培3个栽培处理,于2013—2015年在陕西灌溉春玉米试验站进行试验,研究分析玉米产量等级群体的干物质积累、氮素吸收、叶面积指数与SPAD值、产量构成特性。【结果】普通大田栽培、高产栽培和超高产栽培下玉米籽粒平均产量分别为11.1、13.1和16.1 t·hm~(-2),与普通大田栽培(对照)比,高产栽培和超高产栽培下籽粒产量增加18.0%和45.1%;穗粒数和千粒重低于对照,而单位面积穗数极显著高于对照,单位面积较多穗数,是玉米高产潜力的关键。高产栽培和超高产栽培下群体收获指数也显著高于普通大田栽培。高产和超高产栽培群体干物质和氮素积累量较对照增加18.5%、41.8%和20.5%、24.5%。春玉米吐丝后,高产和超高产栽培群体干物质量对籽粒产量贡献率较对照提高10.0%和20.1%;氮素积累量对籽粒氮贡献率较对照提高30.2%和61.6%。相关分析显示,干物质量和氮素积累量与籽粒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r=0.998;r=0.927)。春玉米花后,高产栽培和超高产栽培下叶面积指数和SPAD值显著高于普通大田。【结论】与普通大田栽培和高产栽培相比,超高产栽培显著提高了春玉米吐丝后生物量积累和氮素积累量,及其对籽粒的贡献率。维持叶片较强的光合生产能力,是其实现春玉米高产的生理基础。在陕西灌区春玉米生产中,在筛选耐密品种的基础上增加种植密度、强化氮肥分次追施,保证高产玉米吐丝后期对氮素的需求,实现春玉米高产。  相似文献   

12.
探讨土壤不同基质、土壤肥料不同配比对玉米栽培的影响,为玉米优质高产提供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13.
山区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山区玉米为研究对象,以其高产栽培技术为研究目标。从山区玉米品种的选择、山区玉米的种植和栽培两个方面探讨了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山区玉米的种植和栽培主要通过整理玉米地、确定播种时间、确定玉米种植密度、施肥管理以及田间管理这5个方面来介绍的;对山区玉米病虫害的防治措施进行了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14.
通过近年来对都安县喀斯特山区晚玉米低产原因进行调查,分析其限制因子,并结合当地晚玉米的高产栽培经验,有针对性地提出晚玉米高产栽培对策,以期为指导玉米高产栽培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5.
该文对玉米高产栽培技术进行分析和探讨,从播前准备、育苗移栽、栽培管理、收获和秸秆还田几方面进行了介绍,旨在为玉米栽培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正我国人口数量庞大,耕地减少,玉米高产为人们的生活、工业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低产地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措施的试析很重要,从玉米高产栽培中存在的问题,低产田改良,栽培技术方面探讨,以期为提高玉米产量提供借鉴的资料。玉米种植的六个关键点:品种选择、种植密度、低产田土壤改良,中后期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适时采收。近年来耕地不断减少,玉米需求量增加,将低产田改造提升单产可增加玉米产量,因此加大力度探讨低洼积水地玉米高产栽培措施,  相似文献   

17.
陕北旱作农区地膜玉米高产技术标准化推进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陕北旱作农区地膜玉米发展状况和地膜玉米高产栽培标准化工作的分析,结合延安地膜玉米高产栽培标准化的实际,研究了以“秸秆饲料化”为中心,政府推动、农企结合的地膜玉米高产栽培标准化推进模式.这一模式的应用,有效地推进了地膜玉米高产栽培的标准化工作,实现了农牧的紧密结合,增加了玉米生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8.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业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在我国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对我国的经济发展有重要影响。科技的发展使我国的农业技术水平得到提高。玉米作为我国的主要农作物之一,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的研究在不断深入,但仍有欠缺。随着我国农业产业的调整,玉米的种植面积在不断缩小,通过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的研究提高玉米的产量非常重要。本文通过对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玉米栽培现状进行分析,找出玉米栽培中存在的问题,同时对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的推广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玉米高产种植技术要点和田间管理措施。【方法】采用理论研究的方法,从平行线玉米种植现状入手论述当前玉米栽培管理面临的问题,并探讨玉米高产种植技术和田间管理措施。【结果】通过科学播种技术、苗期管理措施、中后期管理措施等几个方面,明确了玉米高产种植和田间管理方案。【结论】通过对玉米高产种植技术环节进行详细分析,能够明确玉米从播种、出苗到中后期的田间管理方案,有利于帮助农户更好地掌握玉米高产栽培技术,为玉米高产稳产奠定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20.
我国玉米生产持续稳定增长,全国也出现了许多玉米大面积高产和超高产。甚至达到了吨粮的典型。前人对高产栽培模式作了大量研究,但对其增产效益研究者不多。为验证玉米高产栽培模式及了解增收效益,特作本试验,以期为人们进行高产高效玉米栽培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