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储藏产品螨类的危害与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储藏产品螨类是繁殖力和抗逆力很强,居地和习性多样的微小动物,常在各种储藏产品中生活和取食,环境适宜时容易形成猖獗,对产品造成损失,还可传播人类和畜禽的疾病,对农药的抗性很强,是很难防治的有害生物.目前国内外对储藏产品螨类有一些研究,在区系和分类、生物生态和防治方面有一些报导,但研究的深度远不如农业和医牧螨类,随着储藏产品的增多和国内外贸易交流频繁,储藏产品螨类的为害和造成的损失日益突出,值得加强研究和防治.  相似文献   

2.
根据中国科协和安徽省科协“十一五”期间学会工作和发展计划,在安徽省科协和民政厅的领导下和指导下,在挂靠单位安徽农业大学及有关部门的帮助和支持下,在广大会员的关心和积极参与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相似文献   

3.
李喆 《分子植物育种》2023,(21):7262-7266
本研究对国际种子法律与国内法律进行了比较分析,旨在探讨两者之间的异同点和优劣势,以促进种子产业的发展和保护农民权益。通过对国际种子法律的背景、主要内容和影响进行概述,以及对国内种子法律的发展历程、主要内容和实施效果进行总结,揭示了两者在法律框架和原则、法规内容和要求,以及实施机制和效果等方面的差异。比较分析的结果显示,国际种子法律倾向于制定统一标准和机制,注重种子质量和知识产权保护,而国内种子法律更加注重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和农民权益保护。同时,两者在实施机制和效果方面存在不同的挑战和成效。本研究的意义在于为国内种子法律的制定和改进提供借鉴和参考,并促进国际种子资源的保护和交流。  相似文献   

4.
陈静  杨月英 《分子植物育种》2023,(14):4853-4856
本研究旨在探讨中国野生动植物保护中存在的法律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研究。首先回顾了国内相关法律法规的演变和实施情况,以及国际法律框架的概述。然后,针对中国野生动植物保护中的法律问题,重点分析了非法狩猎和盗猎、非法采集和贸易、栖息地破坏和碎片化、缺乏执法力度和资源、跨区域和跨国合作的难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了对策研究,包括法律法规的完善和强化、执法力度和资源的增加、栖息地保护和恢复、跨区域和跨国合作、公众参与和意识提升等。最后,对对策研究的效果和成效进行评估,并讨论了面临的挑战和未来发展趋势。根据研究结果,提出建议和政策推荐,以期为中国野生动植物保护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赵芳鋆 《分子植物育种》2023,(20):6901-6905
本研究旨在探讨生态旅游在促进植物保护和生态可持续性方面的作用。通过文献综述和实地调研,初步发现生态旅游在多个方面对植物保护和生态可持续性产生积极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生态旅游为当地社区创造经济价值和就业机会,提供了经济支持,从而促进植物保护工作的开展。生态旅游通过环境教育和公众参与,提高了公众对植物保护的认识和意识,激发了他们的保护行动。此外,生态旅游还推动了保护区的设立和管理,为植物提供了相对安全的生存环境。然而,生态旅游也面临一些挑战,如游客活动对植物的干扰和破坏。为了充分发挥生态旅游在植物保护和生态可持续性中的作用,本研究建议加强规划和管理,加强环境教育,推动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促进国际合作与交流。本研究结果对于促进植物保护和生态可持续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正在本刊2015年第七期和第八期,笔者提出"农民育种大有作为",重点是对林木果树存在的突变体等遗传变异进行选择和利用。下面再谈一谈雌雄异株树的杂交优势的特性和利用。一、树木的性别大多数种子植物是雌雄同株的,在同一朵花里有雌蕊和雄蕊,雄蕊的花粉和雌蕊的胚珠,精子和卵细胞相结合,形成果实和种子。也有的雌花和雄花是分开的,  相似文献   

7.
以籼米和糯米淀粉为原料,经部分和完全糊化后,在25℃下贮藏3 d,及在4℃和-18℃下贮藏14 d过程中,测定其结晶度的变化。结果表明,与0 d的样品相比,在4℃下,部分和完全糊化籼米淀粉结晶度分别增加了13.60%和12.53%,而部分和完全糊化糯米淀粉结晶度分别增加了8.45%和6.60%;在-18℃下,部分和完全糊化籼米淀粉结晶度分别增加了11.75%和9.77%,而部分和完全糊化糯米淀粉结晶度分别增加了4.61%和2.75%;在25℃下,部分和完全糊化籼米淀粉结晶度分别增加了7.97%和6.08%,而部分和完全糊化糯米淀粉结晶度仅分别增加了2.68%和1.05%。综合结果表明,部分糊化的淀粉表现出较快的结晶速率;在4℃下贮藏,部分和完全糊化淀粉的结晶速率较快,-18℃次之,25℃最慢。  相似文献   

8.
为了比较曼陀罗不同部位化感作用的差异,用蒸馏水分别浸提曼陀罗根、茎、叶的有效成分,以蒸馏水为对照,研究曼陀罗根、茎、叶浸提液对芝麻和粟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0.2g/ml曼陀罗叶浸提液处理时,芝麻和粟种子萌发率分别降低83%和83.3%,幼苗的根和茎则停止了生长; 0.4g/ml曼陀罗茎浸提液使芝麻和粟的萌发率降低27.6%和15.8%,幼苗根长降低93.3%和64.7%,幼苗茎长降低51.2和18.0%。0.4g/ml曼陀罗根浸提液使芝麻和粟种子萌发率降低31.2%和56.2%,幼苗根长降低75.1和15.0%。因此,曼陀罗叶浸提液强烈抑制了芝麻和粟的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茎浸提液和根浸提液也都存在一定的抑制效应,但都弱于叶浸提液。  相似文献   

9.
徐晓琰 《分子植物育种》2023,(20):6912-6916
本研究旨在探讨植物生物多样性评估与旅游景区的关联,并分析旅游景区对植物生物多样性的影响,以及提出相应的保护对策。通过文献综述和实地调查,我们发现旅游活动对植物群落结构和物种丰富度产生一定影响。游客的涌入、人为干扰和生境改变等因素可能导致某些植物物种的数量减少和分布范围收缩。此外,游客活动对植物的繁殖和传播也存在一定影响,如花粉传播和种子传播的干扰,可能影响植物的遗传多样性和基因流动。为了保护植物生物多样性,旅游景区管理者应加强生态规划和景观设计,合理控制游客活动的强度和范围,避免对植物群落造成过度干扰。此外,环境教育和公众参与也是保护植物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手段,通过提高游客的环境意识和保护意识,可以减少对植物的损害和破坏。本研究的结果对于促进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和保护植物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新语丝     
艺术品之所以感人,主要靠艺术家独特的发现和创造,靠敏锐、细致的观察力和富有个性特色的表现力。艺术品的作用,也主要是培养和发展观赏者的感受能力。客观事物使艺术家感动的,往往是局部和细节,生动地表现出这些局部和细节,能使读者举一反三,发挥想象,从而对事物的整体有所理解和把握  相似文献   

11.
通过模拟储藏,研究了温度和时间对储藏籼稻谷水分、细菌量和霉菌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和时间的延长,符合安全水分的稻谷含水量下降,在15℃、20℃时,细菌量和霉菌量基本维持原来水平,储藏200 d后,稻谷的色泽、气味正常,无霉变、生虫现象,而当储藏温度超过25℃时,细菌量和霉菌量下降,但储藏200 d后,稻谷的色泽、气味不正常,并出现生虫现象,因此低温储藏有利于稻谷水分的保持和延缓细菌和霉菌的生长,减少数量和霉变损失.方差分析和回归方程的拟合表明温度和时间是储藏稻谷细菌量或霉菌量变化的极显著影响因素,并且细菌量或霉菌量与储藏温度和时间呈显著的二元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12.
陈波 《中国种业》2015,(11):7-9
通过切身体会,结合现阶段农业农村农民的发展现状,对农业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和矛盾,提出一些合理化的意见和建议。并结合自身的水稻育种理论和经验,对水稻育种工作的目标和方向做一个简单的陈述和归纳,为粮食的增产和农民增收做好服务。  相似文献   

13.
刘惠玲 《分子植物育种》2023,(14):4830-4835
本研究基于东北平原东北部地区的土地利用和群落变化,探讨了农业复垦对该地区湿地系统的影响。通过遥感数据、社会经济数据和GIS空间分析,我们评估了不同时期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和湿地向其他土地利用类型的转换。结果显示,过去30年,该地区的湿地面积不断缩小,旱地和稻田的面积逐渐增加。其中,稻田成为最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研究还发现,新的道路和灌溉渠道的建设对土地利用的空间格局产生了影响。通过分层规划和分区设计的原则,我们提出了恢复和保护湿地生态系统的措施,包括植物群落引入和生态恢复设计。此外,通过群落变化分析和空间模式分析,我们发现农田的发展是导致群路景观和环境质量变化的关键因素之一。综上所述,本研究为东北平原东北部地区的土地利用和群落景观变化提供了重要的认识和指导。  相似文献   

14.
杂交水稻结实率和充实度的化学调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杂交水稻弱势粒的库活性较低,导致其结实率和充实度都比较低,有机物运转率也较低,影响了其产量的进一步提高。为了提高杂交水稻弱势粒的结实率和充实度,于水稻抽穗期以喷水为对照,喷施DCPTA和玉米素等植物生长调节剂和植物激素,成熟期考察其对产量和强弱势粒的结实率和充实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DCPTA和玉米素能显著提高杂交水稻二优培九的产量,其原因是提高了弱势粒的结实率和充实度,对强势粒的结实率和充实度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5.
韦艳肖 《分子植物育种》2023,(16):5552-5556
本研究探讨了生物育种企业研发投入与经费管理的数智化创新。生物育种研发具有复杂性、不确定性和高风险性,面临资源配置、成本控制和效益评估等挑战。数智化管理为生物育种企业提供了创新解决方案。通过先进技术和模型进行资源优化,生物育种企业可以更好地规划和配置资源,提高效率和经济效益。数智化管理工具有助于准确记录和分析研发成本,及时调整资源配置,降低成本风险,实现投入和产出的平衡。此外,数智化管理提供全面的评估指标和模型,帮助评估研发投入的效益,为决策者提供科学依据。然而,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仍然是数智化管理面临的挑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实践解决。未来研究应关注这些问题,并探索更完善的数智化管理方法和工具,推动生物育种企业研发投入和经费管理的创新与发展。  相似文献   

16.
对河西走廊农作物种质资源收集保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叶  王进  席亚丽  张有富 《种子》2005,24(8):65-66
农作物种质资源是培育良种,发展农业科学,推动农业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是养育人类的宝贵财富.随着科技的进步和高新科技手段在农业上的广泛应用,农作物种质资源的独特作用被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所认识和利用,部分种质资源已在育种和生产中得到有效利用,并已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为此,世界各国很重视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和利用,并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相似文献   

17.
郭静怡 《分子植物育种》2023,(21):7287-7291
本研究旨在探讨种业公司企业文化塑造对员工价值观和归属感的影响。在全球化和多元文化的背景下,种业公司在践行企业文化建设方面面临着挑战和机遇。本研究通过对多个种业公司进行实证研究和综合分析,发现企业文化的塑造对员工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合理建设和传播企业文化能够引导员工形成积极的个人价值观,如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增强员工对公司的认同感和凝聚力。同时,企业文化也能为员工提供强烈的归属感,使其对公司的使命和愿景产生认同,并主动融入公司的大家庭,增加员工的忠诚度和稳定性。然而,企业文化的塑造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持续投入和不断改进。未来的研究可深入探讨不同类型种业公司在企业文化塑造上的策略差异和效果,以及企业文化对员工绩效、福利和满意度的影响,为推动种业公司的可持续发展和员工管理提供理论与实践支持。  相似文献   

18.
张丽娜 《分子植物育种》2023,(20):6906-6911
本研究旨在探讨植物生态系统服务与生态旅游之间的关系。通过对植物生态系统服务和生态旅游的概念进行界定和解析,综合分析了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依赖和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植物生态系统服务是生态旅游的基础和核心要素,为旅游业提供了重要的生态服务功能,包括气候调节、土壤保持、水资源调节和生物多样性维护等。同时,生态旅游的发展也对植物生态系统服务产生了积极影响,通过提升公众对植物保护和生态环境的认知,促进了对生态系统的保护和恢复。然而,生态旅游活动也可能对植物生态系统服务产生负面影响,如过度开发和不当管理可能导致生态系统破坏和生物多样性减少。为了实现植物生态系统服务与生态旅游的良性互动,本研究提出了一些建议,包括加强科学研究和数据监测、制定合理的管理政策和规范、加强公众教育和参与,以及推动国际合作与交流。这些措施有助于保护和提升植物生态系统服务的质量和可持续性,促进生态旅游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种子科技》2015,33(6)
<正>农业是安天下、稳民心的基础产业和战略产业,加快农业和农村发展,对保持经济快速健康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粮食生产和农民增收问题,既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键点,也是"三农"工作的重点,同时还是加强和改善国家宏观调控的亮点。近日,财政部和农业部印发《关于调整完善农业三项补贴政策的指导意见》,将启动对农作物良种补贴、种粮农民直接补贴和农资综合补贴三项农业补贴政策的调整和完善工作,将  相似文献   

20.
传统种业面临着诸多挑战和转型需求,而生物育种技术作为一种创新工具,为传统种业的转型提供了重要的机遇和应用潜力。本研究系统分析了传统种业面临的挑战,如品种改良、疫病防控、农产品品质和生产效率等方面的问题;阐述了生物育种技术的概念和原理,包括基因编辑、基因组学和表观遗传学等新型育种技术的应用范围和潜力。全面系统地讨论了生物育种技术在传统种业转型中的创新应用路径,包括品种改良、抗病虫害能力提升、生产效率和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以及适应气候变化和市场需求的创新路径。此外,还关注了技术转化和市场推广的路径和策略,以及法律、伦理和社会问题的考虑。本研究选取了美国和中国的种业公司作为案例分析和实证研究,展示了生物育种技术在传统种业转型中的创新应用路径,分析了成功因素和所面临的挑战,并总结了经验教训和启示。综上所述,生物育种技术在传统种业转型中具有重要的创新应用价值,对于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