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本文旨在研究不同并雏数量对乳鸽生长性能、体尺和屠宰性能的影响。选择相同繁殖周期且繁殖性能良好的36对白羽王鸽种鸽,随机分为3组,每组12对,分别设置每对种鸽哺育2、3、4羽乳鸽,即对应试验Ⅰ组、试验Ⅱ组和试验Ⅲ组。结果表明,试验Ⅱ组和试验Ⅲ组乳鸽28日龄体重和料重比均显著小于试验Ⅰ组(P0.05);并窝对乳鸽体斜长、胫长、胸宽和胸深未产生显著影响(P0.05);试验Ⅱ组和试验Ⅲ组28日龄乳鸽全净膛率和心脏重均显著小于试验Ⅰ组(P0.05)。肉鸽养殖中,可根据实际情况采用3羽乳鸽/窝的并窝饲养方式,同时加强饲养管理,以提高养殖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选择相同繁殖周期的36对白羽王鸽种鸽,随机分为3组,每组12对种鸽,各自对应试验Ⅰ组、试验Ⅱ组和试验Ⅲ组,每对种鸽哺育3只乳鸽,分别饲喂原粮、原粮+预混料、颗粒料,所有处理组均补充保健砂。结果表明,不同处理间试验期总耗料量、28日龄乳鸽体重差异均不显著(P﹥0.05);试验Ⅲ组乳鸽胫长、胸宽、胸深显著小于试验Ⅰ组和Ⅱ组(P﹤0.05),体斜长显著小于试验Ⅱ组(P﹤0.05);试验Ⅲ组乳鸽全净膛率显著大于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P﹤0.05),不同处理组间乳鸽腹脂率差异不显著(P﹥0.05)。综上所述,乳鸽生产中使用颗粒料可达到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旨在研究复合益生菌对乳鸽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免疫器官指数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取72对种鸽和144只1日龄乳鸽,乳鸽称量初始体重后随机分成4个组,每个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3对种鸽及6只乳鸽。在饲喂相同基础饲粮的同时,对照组补饲保健砂,Ⅰ组补饲保健砂+复合菌Ⅰ(嗜酸乳杆菌+乳双歧杆菌),Ⅱ组补饲保健砂+复合菌Ⅱ(乳双歧杆菌+粪肠球菌),Ⅲ组补饲保健砂+复合菌Ⅲ(嗜酸乳杆菌+粪肠球菌)。试验期28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1)在生长性能方面,Ⅱ组显著提高了乳鸽的28日龄体重和平均日增重(P0.05)。2)在屠宰性能方面,Ⅱ组显著提高了乳鸽的屠宰率、半净膛率和全净膛率(P0.05);Ⅰ组和Ⅲ组显著降低了乳鸽的腹脂率(P0.05)。3)在免疫器官指数方面,Ⅱ组显著提高了乳鸽的胸腺指数(P0.05)。4)在血清生化指标方面,Ⅰ组和Ⅲ组显著降低了乳鸽血清中总蛋白和球蛋白的含量(P0.05);Ⅰ组、Ⅱ组和Ⅲ组均显著降低了乳鸽血清中肌酐的含量(P0.05);Ⅱ组和Ⅲ组显著降低了乳鸽血清中甘油三酯的含量(P0.05);Ⅱ组显著增加了乳鸽血清中高密度脂蛋白的含量(P0.05)。综上所述,保健砂中添加复合益生菌改善了乳鸽的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免疫器官指数和血清生化指标。  相似文献   

4.
《养猪》2020,(5)
为比较沙子岭猪及不同杂交组合繁殖性能的差异,试验选择体况健康的2~4胎次空怀沙子岭母猪135头,按随机区组法分为3个处理,即试验Ⅰ组、试验Ⅱ组和试验Ⅲ组,每个处理45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母猪。试验Ⅰ组、Ⅱ组和Ⅲ组母猪分别用沙子岭公猪、新美系巴克夏公猪、新美系大白公猪精液配种,配种方式为人工授精。结果表明:1)产仔数:总产仔数和产活仔数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2)仔猪初生重:个体重,试验Ⅱ组显著高于试验Ⅰ组(P0.05),试验Ⅲ组极显著高于试验Ⅰ组(P0.01);窝重,试验Ⅲ组极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1)。3)仔猪21日龄重:个体重,试验Ⅱ组和试验Ⅲ组显著高于试验Ⅰ组(P0.05);窝重,试验Ⅲ组极显著高于试验Ⅰ组(P0.01),显著高于试验Ⅱ组(P0.05)。4)仔猪35日龄重:个体重,试验Ⅱ组和试验Ⅲ组极显著高于试验Ⅰ组(P0.01);窝重,试验Ⅲ组极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1)。5)仔猪成活率:21日龄仔猪成活率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35日龄成活率,试验Ⅲ组极显著高于试验Ⅰ组(P0.01)。综上所述:通过杂交利用,能够提高地方猪种沙子岭猪的繁殖性能。  相似文献   

5.
试验旨在研究同一蛋白质水平(粗蛋白质为13%)不同料型对肉种鸽生产性能的影响。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选用144对种鸽,随机分为4组,每组36个重复,每个重复1对种鸽。Ⅰ组饲喂柱状颗粒全价料,Ⅱ组饲喂球形颗粒全价料,Ⅲ组饲喂50%原粮和50%柱状颗粒料,Ⅳ组饲喂原粮和保健砂。预试期14 d,正试期106 d。结果显示:①整个试验期内,Ⅰ、Ⅱ组平均日耗料量均极显著低于其他2组(P<0.01),15~21日龄阶段Ⅲ组乳鸽平均日耗料量也极显著低于Ⅳ组(P<0.01);②Ⅰ、Ⅱ组均能使种鸽在繁殖期间体重极显著增加(P<0.01),但公鸽的增重比母鸽多;③乳鸽7日龄时,Ⅱ、Ⅲ组体重极显著高于Ⅳ组(P<0.01),但乳鸽14日龄时,这种显著差异消失;④Ⅰ组种蛋受精率极显著高于Ⅳ组(P<0.01),显著高于Ⅱ组(P<0.05),其余各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提示,料型对种鸽生产性能有显著影响,但对啄羽现象无明显影响;建议在养鸽生产中推广柱状颗粒全价料型。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饲喂不同微生态制剂对肉鸽生产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免疫机能及肉品质的影响。选择720日龄美国王鸽480对种鸽随机分成4组,基础日粮CK组,添加0.5%复合益生活菌粉Ⅰ组,添加0.5%活力99生酵剂Ⅱ组,添加0.5%EM菌原粉Ⅲ组,预试期7d,试验期100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较,试验Ⅰ组、试验Ⅱ组种鸽的日产蛋率显著升高(p<0.05),试验Ⅲ组种鸽的日产蛋率差异不显著(p>0.05);3个验组种鸽产蛋间隔、平均蛋质量均显著提高(p<0.05);种鸽所产鸽蛋的受精率、孵化率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Ⅰ组的乳鸽平均日增重差异显著(p<0.05),试验Ⅱ组、试验Ⅲ组的乳鸽平均日增重差异不显著(p>0.05);乳鸽料重比差异不显著(p>0.05);血清总蛋白、白蛋白有所提高(p>0.05);试验Ⅰ组、试验Ⅲ组血钙水平差异显著(p<0.05),试验Ⅱ组血钙水平与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Ⅱ组血磷水平差异显著(p<0.05),血清谷草转氨酶水平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血清谷丙转氨酶水平、尿素氮相比较差异显著(p<0.05),试验Ⅱ组、试验Ⅲ组血清甘油三酯水平差异显著(p<0.05);血清中IgG、IgA有所提高(p>0.05),IgM显著提高(p<0.05);各处理组乳鸽胸肌的pH值、肉色、失水率、剪切力差异不显著(p>0.05)。由此可知,添加0.5%复合益生活菌粉、添加0.5%活力99生酵剂可以提高肉鸽生产性能和肉品质,机体免疫能力也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7.
为探究活性微生物发酵饲料对肉鸽生产性能的影响效果,选用3 000对种鸽产出的乳鸽,在日粮中添加5%活性微生物发酵饲料进行对比试验,试验时间为30 d。结果:在日粮中添加5%活性微生物发酵饲料组(Ⅱ组)乳鸽7、15、20、25、28、30日龄平均日增重比对照组(Ⅰ组)分别提高3.50%(P0.05)、4.00%(P0.05)、3.56%(P0.05)、3.57%(P0.05)、62.96%(P0.01)、12.20%(P0.01);料重比分别为3.52∶1、3.75∶1,Ⅱ组乳鸽平均日增重和料重比均显著优于Ⅰ组(P0.05),且乳鸽肤色、毛色较红润和光亮,鸽群整体健康状态良好,均匀度较好,残次率下降12.5%。  相似文献   

8.
旨在通过调节蛋鸽饲粮中蛋白水平以探究在蛋鸽整个生长和产蛋阶段最适蛋白水平。试验设计5个不同蛋白水平,分别为:14%(Ⅰ组)、15%(Ⅱ组)、16%(Ⅲ组)、17%(Ⅳ组)和18%(Ⅴ组)。结果:生长阶段0~1月龄时,Ⅳ、Ⅴ组鸽成活率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5);1~2月龄时,Ⅲ~Ⅴ组鸽成活率显著高于其他2组(P0.05);2~3月龄时,Ⅱ~Ⅴ组鸽成活率显著高于Ⅰ组(P0.05);3~5月龄各组间无明显差异。对5~40月龄产蛋阶段产蛋性能统计发现:Ⅳ、Ⅴ组单对蛋鸽产蛋数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5),Ⅱ和Ⅲ组显著高于Ⅰ组(P0.05);Ⅳ、Ⅴ组蛋畸形率显著低于其他3组(P0.05),Ⅲ组蛋畸形率显著低于Ⅰ、Ⅱ组(P0.05);Ⅲ~Ⅴ组蛋破损率显著低于Ⅰ和Ⅱ组(P0.05);Ⅳ、Ⅴ组平均蛋重和蛋壳强度均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5);Ⅳ、Ⅴ组料蛋比显著低于其他3组(P0.05),Ⅲ组料蛋比显著低于Ⅰ、Ⅱ组(P0.05)。试验表明:蛋鸽生长发育阶段蛋白需求可慢慢减少,乳鸽阶段蛋白水平应不小于17%,1~2月龄蛋白水平应不小于16%,2~3月龄蛋白水平应不小于15%;蛋鸽产蛋阶段蛋白水平应不小于17%。  相似文献   

9.
选择当天内所生的同一鸽场的白王鸽、白卡奴鸽、泰克森、泰卡、王泰卡乳鸽各50对,按同一品种分为对照组(本交)Ⅰ、Ⅱ、Ⅲ,试验组Ⅰ(二元杂交)、Ⅱ(三元杂交)共5组,按常规饲养管理;结果表明,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平均乳鸽初生重、生长速度、28日龄重等生长指标分别提高3%、2.3%、3.77%,差异显著(P0.05),成活率提高3.65%。表明种鸽多元经济杂交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0.
本实验旨在研究低能日粮中添加复合酶制剂对黄麻鸡生长性能的影响。试验分为三组,每组四个重复,每个重复50只鸡。Ⅰ组为正常日粮,Ⅱ组为低能日粮(在Ⅰ组基础上能量降低209k J/kg),Ⅲ组为低能日粮+复合酶制剂(200g/t)。试验结果为:1-21日龄,各组肉鸡生长性能无显著差异。22-42日龄,Ⅰ组、Ⅲ组肉鸡日均增重显著高于Ⅱ组(P0.05);Ⅲ组肉鸡日均采食量显著高于Ⅱ组(P0.05);Ⅱ组肉鸡料重比显著高于Ⅰ组、Ⅲ组(P0.05)。42-65日龄,Ⅰ组、Ⅲ组肉鸡日均增重显著高于Ⅱ组(P0.05);Ⅰ组肉鸡日均采食量显著高于Ⅱ组(P0.05);Ⅰ组、Ⅲ组肉鸡料重比显著低于Ⅱ组(P0.05)。全期(1-65天龄),Ⅰ组、Ⅲ组肉鸡日均增重显著高于Ⅱ组(P0.05);日均采食量,各组差异不显著(P0.05);Ⅰ组、Ⅲ组肉鸡料重比显著低于Ⅱ组(P0.05)。试验结果表明,日粮能量对黄麻鸡生长周期增重及料比具有显著影响,在黄麻鸡料中加入复合酶制剂可以适当降低饲料能量浓度,而又不影响肉鸡生长性能。  相似文献   

11.
本试验旨在研究统糠和大豆皮对马岗鹅生长性能、养分代谢率及肠道消化酶活性的影响。试验选取47日龄、体重均匀、健康的马岗鹅240只,随机分为3个组(Ⅰ组、Ⅱ组、Ⅲ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Ⅰ组饲喂统糠+大豆皮纤维饲粮,Ⅱ组饲喂统糠纤维饲粮,Ⅲ组饲喂大豆皮纤维饲粮。饲养试验为期20 d。饲养试验结束后,从每组中选取8只体重较均匀一致的马岗鹅进行为期14 d的代谢试验。结果表明:1)Ⅲ组平均日采食量、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Ⅰ组、Ⅱ组(P0.05);Ⅰ组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Ⅱ组(P0.05);Ⅰ组、Ⅲ组料重比显著低于Ⅱ组(P0.05)。2)Ⅲ组半净膛率、全净膛率显著高于Ⅱ组(P0.05);Ⅲ组腿肌率显著高于Ⅰ组、Ⅱ组(P0.05);Ⅰ组、Ⅲ组胸肌率显著高于Ⅱ组((P0.05)。3)Ⅲ组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绒毛高度显著高于Ⅱ组(P0.05);Ⅲ组十二指肠隐窝深度显著低于Ⅱ组(P0.05);Ⅲ组空肠隐窝深度显著低于Ⅰ组、Ⅱ组(P0.05);各组间回肠隐窝深度差异均不显著(P0.05);Ⅰ组、Ⅲ组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绒毛高度/隐窝深度均显著高于Ⅱ组(P0.05)。4)Ⅲ组十二指肠、空肠、回肠α-淀粉酶、脂肪酶、胰蛋白酶活性均显著高于Ⅱ组(P0.05);除空肠α-淀粉酶外,Ⅰ组十二指肠、空肠、回肠α-淀粉酶、脂肪酶、胰蛋白酶活性均显著高于Ⅱ组(P0.05)。5)Ⅲ组代谢能、粗蛋白质代谢率均显著高于Ⅱ组(P0.05);Ⅲ组酸性洗涤纤维、中性洗涤纤维代谢率显著低于Ⅱ组(P0.05)。综上,大豆皮在提高47~67日龄马岗鹅的生长性能、屠宰性能、肠道消化酶活性和养分代谢率以及改善肠道组织结构等方面是优质的纤维源;与统糠纤维源混合使用对肉鹅作用效果及养分代谢有利。  相似文献   

12.
选用同品种、同饲养条件下的生产种鸽分别进行鸽蛋并窝和调仔并窝试验。其中鸽蛋并窝试验分析每次产蛋均孵化哺育、孵哺一窝停孵哺一窝、种鸽不孵化的情况下,不同的产蛋间隔周期;调仔并窝试验分析雏鸽在人工调窝、不调窝的情况下10日龄成活率。试验结果表明,每次产蛋后均孵化哺育乳鸽的对照组,其产蛋平均周期是45 d;孵哺一窝停孵哺一窝产蛋的试验组Ⅰ,其产蛋周期是31.5 d;种鸽每次产蛋均不孵化、不哺喂乳鸽的试验组Ⅱ,其至下窝产蛋周期是18.5 d。对照组产蛋周期比试验组Ⅰ多13.5 d,比试验组Ⅱ多26.5 d,差异显著(P<0.05)。种鸽自孵自哺育的对照组10日龄的乳鸽成活率是91.6%,人工调仔的试验组10日龄乳鸽成活率是98.6%。乳鸽人工调仔并窝的成活率比不调窝10日龄成活率提高7%,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3.
益生菌对乳鸽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及肠道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旨在研究丁酸梭菌和乳酸菌对乳鸽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小肠消化酶活性及肠道形态的影响。选取相同繁殖周期的种鸽84对和同日出雏的1日龄乳鸽252只,每对种鸽哺育3只乳鸽,随机分成7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2对种鸽和6只乳鸽。对照组(A组)饲喂基础饲粮,抗生素组(B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150 mg/kg金霉素,试验组(C、D、E、F、G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5×107、1×108、2×108CFU/kg丁酸梭菌,5×109CFU/kg乳酸菌和5×109CFU/kg乳酸菌+1×108CFU/kg丁酸梭菌。试验期28 d。结果表明:1) G组乳鸽15~28日龄、1~28日龄时的平均日增重及28日龄时的体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抗生素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2)与对照组和抗生素组相比,除E组乳鸽的血清总蛋白(TP)和总胆固醇(TC)含量外,丁酸梭菌和乳酸菌显著提高血清TP和白蛋白(ALB)含量(P0.05),显著降低血清TC含量(P0.05); G组的血清甘油三酯(TG)和尿素氮(UN)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3)与对照组和抗生素组相比,G组乳鸽的十二指肠内容物中胰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活性和C组的十二指肠内容物中淀粉酶活性显著升高(P0.05)。4)与对照组相比,G组乳鸽的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绒毛高度及绒毛高度/隐窝深度(V/C)显著升高,隐窝深度显著降低(P0.05); D和G组的十二指肠黏膜厚度显著升高(P0.05); C和D组的空肠、回肠隐窝深度显著降低(P0.05)。与抗生素组相比,G组的十二指肠黏膜厚度及空肠、回肠V/C显著升高(P0.05)。综上所述,在种鸽饲粮中添加丁酸梭菌和乳酸菌能促进乳鸽生长,改善血清生化指标,提高小肠消化酶活性,且对乳鸽的肠道形态有很好的改善作用。在本试验条件下,丁酸梭菌和乳酸菌复合添加的效果优于单独添加,且单独添加以D组的效果为最好。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25-羟基维生素D_3(25-OH-D_3)对1~28日龄白羽肉鸡生长性能、骨骼矿化以及肾脏1α-羟化酶、肠道细胞核维生素D受体(n VDR)和细胞膜维生素D受体(m VDR)基因表达的影响,试验选用1日龄罗斯308白羽肉鸡公雏240只,随机分成4个处理,每个处理6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鸡。Ⅰ组为基础日粮组(不添加维生素D),Ⅱ组为正对照组(基础日粮中添加1000 IU/kg的维生素D_3),Ⅲ、Ⅳ组为试验组(分别饲喂在基础日粮中添加500、1000 IU/kg的25-OH-D_3)。结果显示:(1)与基础日粮Ⅰ组相比,Ⅲ、Ⅳ组1~28日龄肉鸡体增重、采食量提高,料重比降低(P0.05);与正对照Ⅱ组相比,Ⅲ、Ⅳ组1~28日龄肉鸡体增重、采食量、料重比差异不显著(P0.05)。(2)与基础日粮Ⅰ组相比,Ⅲ、Ⅳ组28日龄肉鸡胫骨、股骨和跖骨重量、灰分重量及钙、磷含量得到显著改善(P0.05);与正对照Ⅱ组相比,Ⅲ组胫骨、股骨和跖骨灰分重量提高(P0.05);Ⅳ组与正对照Ⅱ组28日龄肉鸡骨骼矿化无显著差异(P0.05)。(3)与基础日粮Ⅰ组及正对照Ⅱ组相比,Ⅲ组28日龄肉鸡肾脏1α-羟化酶mRNA表达水平提高234.72%和243.73%(P0.01);与试验Ⅲ组相比,试验Ⅳ组肾脏1α-羟化酶m RNA表达水平降低10.46%(P0.05)。(4)与基础日粮Ⅰ组及正对照Ⅱ组相比,Ⅲ组28日龄肉鸡十二指肠n VDR mRNA表达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与试验Ⅲ组相比,试验Ⅳ组十二指肠n VDR mRNA表达水平降低32.56%(P0.05)。(5)与基础日粮Ⅰ组相比,Ⅲ组28日龄肉鸡十二指肠mVDR mRNA表达水平提高25.29%(P0.05);与正对照Ⅱ组相比,试验Ⅲ组mVDR mRNA表达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与试验Ⅲ组相比,试验Ⅳ组mVDR mRNA表达水平降低24.50%(P0.05)。试验表明:日粮中添加500 IU/kg的25-OH-D_3可显著提高肉鸡肾脏1α-羟化酶和十二指肠mVDR mRNA表达水平,改善肉鸡生长性能和骨骼矿化。  相似文献   

15.
试验选用同一天孵化并出雏的种鸽72对,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抗生素组、中草药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6对种鸽及12只乳鸽。分别于1、7、14、21、28日龄称重,统计每对种鸽包括乳鸽的周耗料量,28日龄时从各重复中选取2只乳鸽,采血并用于测定血液生化指标,然后进行体尺测量和屠宰性能测定。结果表明:(1)中草药组平均日采食量分别较抗生素组和对照组提高6.74%、7.78%(P0.05)。(2)中草药组28日龄乳鸽的体斜长和胸深分别较抗生素组提高7.67%和6.68%(P0.05);中草药组的胸骨长分别较抗生素组和对照组提高6.83%和4.89%(P0.05);中草药组和抗生素组胫长较对照组分别提高6.12%、4.47%(P0.05)。(3)中草药组和抗生素组28日龄乳鸽血液低密度脂蛋白含量较对照组分别提高14.13%、19.57%(P0.05),各组间其他血液指标差异均不显著(P0.05)。(4)抗生素组28日龄乳鸽的半净膛率和全净膛率较对照组、中草药组分别提高4.79%、3.69%和5.32%、5.30%;中草药组的翅膀率较抗生素组提高11.75%(P0.05),腿肌率较对照组和抗生素组分别提高9.01%、8.51%(P0.05)。(5)中草药组的心脏、肝脏、脾脏、腺胃和肌胃重最量大,抗生素组的肝脏、脾脏和肌胃重量最小,但均未达到显著差异水平(P0.05);(6)抗生素组28日龄乳鸽的空肠重较中草药组提高22.72%(P0.05),十二指肠长度较中草药组和对照组分别减少13.65%、11.74%。由此可见,中草药添加剂在提高乳鸽生长性能和屠宰性能的同时,对乳鸽内脏器官生长发育和体尺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且效果优于抗生素。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研究日粮中添加富硒酵母对夏季热应激海兰褐蛋鸡生产性能的影响,试验选择420日龄海兰褐蛋鸡360只,随机分成4组。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Ⅰ组、试验Ⅱ组、试验Ⅲ组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0.1%、0.2%、0.3%的富硒酵母。试验开始后每天记录采食量、产蛋量和蛋重,计算料蛋比、产蛋率,并分别在第15,30,45,60天测定产蛋鸡体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第15天时,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料蛋比显著降低(P0.05);第30天时,试验Ⅲ组蛋鸡的体重、产蛋率和料蛋比均显著降低(P0.05),试验Ⅱ组的产蛋率显著降低(P0.05);第45天时,试验Ⅱ组和试验Ⅲ组的产蛋率显著降低(P0.05);第60天时,试验Ⅱ组和试验Ⅲ组的产蛋率显著降低(P0.05),试验Ⅱ组的平均蛋重和料蛋比显著升高(P0.05);各处理组比较,试验第15天时,试验Ⅲ组的料蛋比显著高于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P0.05);试验第30天时,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蛋鸡体重、料蛋比均显著低于试验Ⅲ组(P0.05);试验第45天时,试验Ⅱ组、试验Ⅲ组产蛋率显著高于试验Ⅰ组(P0.05);试验第60天时,试验Ⅱ组的产蛋率显著低于试验Ⅰ组和试验Ⅲ组(P0.05),料蛋比显著升高(P0.05)。说明夏季蛋鸡日粮中添加富硒酵母对平均蛋重有一定的提高作用,同时降低料蛋比,提高饲料转化率。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人工哺育设备哺育仔猪对其生长性能的影响,选取5日龄杜×(长×大)三元杂交哺乳仔猪78头,分为3组,每组3窝,I组和Ⅱ组每窝8头,Ⅲ组每窝10头,Ⅰ组为人工哺育正常仔猪组,Ⅱ组为人工哺育弱小仔猪组,Ⅲ组为母猪哺乳组(对照组),Ⅰ组和Ⅱ组自5日龄起转入人工哺育设备饲喂代乳品,所有仔猪均在10日龄开始教槽,21日龄断奶,断奶后饲喂至31日龄试验结束。结果表明:5~21日龄阶段,Ⅰ组仔猪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Ⅲ组(P0.05),Ⅱ组平均日增重比Ⅲ组小(P0.05),Ⅰ组和Ⅱ组腹泻率和死亡率都低于Ⅲ组;22~31日龄阶段,Ⅰ组仔猪的平均日增重高于Ⅲ组(P0.05),Ⅱ组日增重低于Ⅲ组(P0.05),Ⅰ组教槽料采食量显著高于Ⅲ组(P0.05),Ⅱ组仔猪教槽料采食量高于Ⅲ组(P0.05),Ⅰ组和Ⅱ组料肉比与Ⅲ组差异不显著(P0.05),Ⅰ组和Ⅱ组腹泻率低于Ⅲ组。综上所述,使用人工哺育设备哺育仔猪可改善仔猪的生长性能。  相似文献   

18.
本试验旨在研究日粮中基础料添加水平对育成期水貂生长性能的影响。试验选取120只(55±5)日龄体重相近(P0.05)的健康改良型雄性短毛黑水貂,随机平均分成Ⅰ、Ⅱ、Ⅲ、Ⅳ组,以动物性生鲜饲料搭配比例分别为0%、10%、15%、20%的基础料配制成试验日粮,进行135 d的饲养试验,通过对采食量、体重、体长指标的测定,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Ⅱ组水貂平均日增重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高于其他各组;Ⅱ组水貂平均日采食量显著高于Ⅲ、Ⅳ组(P0.05);育成前期,Ⅰ、Ⅱ、Ⅲ组间料重比差异不显著(P0.05),且都显著低于Ⅳ组(P0.05),Ⅱ组水貂平均活体长及体重指数均显著高于Ⅲ组(P0.05),极显著高于Ⅳ组(P0.01);育成后期,Ⅱ组水貂平均活体长极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1),Ⅱ、Ⅲ、Ⅳ组间平均体重指数差异不显著(P0.05),且都极显著高于Ⅰ组(P0.01)。由此说明,育成期水貂日粮中基础料的适宜添加水平为10%。  相似文献   

19.
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复合益生菌制剂对肉仔鸡生长性能、肠道菌群和免疫功能的影响。选取1日龄科宝500肉鸡360只,随机分成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只肉鸡,分别饲喂基础饲粮(对照组)和添加0.5%(Ⅰ组)、1.0%(Ⅱ组)和1.5%(Ⅲ组)复合益生菌制剂的饲粮,试验期42 d。结果表明:1~21日龄时,Ⅲ组肉鸡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对照组和Ⅰ组(P0.05),Ⅲ组肉鸡料重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2~42日龄时,Ⅲ组肉鸡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对照组和Ⅰ组(P0.05),Ⅱ组和Ⅲ组肉鸡料重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肉仔鸡盲肠中大肠杆菌数量显著减少(P0.05),Ⅱ组和Ⅲ组肉仔鸡盲肠中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数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和Ⅰ组(P0.05)。21日龄,试验组血清IgA水平显著提高(P0.05),Ⅱ组和Ⅲ组肉鸡血清IgG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和Ⅰ组(P0.05);42日龄时,试验组肉鸡血清IgA和IgG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表明,复合益生菌制剂可提高肉仔鸡的生长性能、增加盲肠有益菌群数量、改善免疫功能,复合益生菌添加量在1.0%时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20.
本试验旨在研究补喂不同剂量精料补充料对新疆褐牛生长发育的影响。选择120头3月龄的新疆褐牛犊牛,随机分为3组,每组40头,公母对半,分别为试验Ⅰ组、试验Ⅱ组和试验Ⅲ组。在相同的粗饲料和饲养管理条件下,试验Ⅰ组、Ⅱ组、Ⅲ组分别按犊牛体重的0.45%、0.65%、0.85%补喂精补料。于3月龄、6月龄和12月龄测定犊牛的体重和体尺数据。试验结果显示,犊牛6月龄时,试验Ⅲ组体重显著高于试验Ⅰ组,高出13.26%(P0.05),比试验Ⅱ组高出8.4%,但差异未达显著水平(P0.05);体斜长和胸围显著高于试验Ⅰ组(P0.05)、试验Ⅱ组(P0.05)。12月龄时,试验Ⅲ组体重显著高于试验Ⅰ组、Ⅱ组(P0.05),分别提高11.40%、9.32%;体斜长和胸围显著高于试验Ⅰ组,但与试验Ⅱ组无显著差异(P0.05);因此,在本试验条件下,给犊牛每天每头按照体重0.85%补喂精料补充料能够显著提高体重、体斜长、胸围和管围的增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