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为贯彻2015年全国兽医卫生监督执法工作座谈会精神,落实《2016年兽医工作要点》工作任务,实现全国跨省调运畜禽检疫数据互联互通,全面提升动物卫生监督信息化水平,近日,农业部印发《农业部关于开展跨省调运畜禽电子出证工作的通知》。《通知》要求,自发布之日起,全国范围内实行跨省调运畜禽检疫合格证明电子出证,各地跨省调运畜禽检疫数据信息由出证终端实时传入中央平台数据库,手写出证一律  相似文献   

2.
《中国猪业》2016,(8):37-37
<正>据农民日报2016年7月9日报道,为贯彻2015年全国兽医卫生监督执法工作座谈会精神,落实《2016年兽医工作要点》工作任务,实现全国跨省调运畜禽检疫数据互联互通,全面提升动物卫生监督信息化水平,近日,农业部印发《农业部关于开展跨省调运畜禽电子出证工作的通知》。《通知》要求,自发布之日起,全国范围内实行跨省调运畜禽检疫合格证明电子出证,各地跨省调运畜禽检疫数  相似文献   

3.
要闻浏览     
正政务跨省调运畜禽手写检疫证全部无效为贯彻2015年全国兽医卫生监督执法工作座谈会精神,落实《2016年兽医工作要点》工作任务,实现全国跨省调运畜禽检疫数据互联互通,全面提升动物卫生监督信息化水平,近日,农业部印发《关于开展跨省调运畜禽电子出证工作的通知》。要求,自发布之日起,全国范围内实行跨省调  相似文献   

4.
2016年7月1日起,定南县跨省调运畜禽全部实行检疫电子出证.定南县农业和粮食局通过开展一系列的培训,现场指导等活动,使全县跨省调运畜禽电子出证工作顺利实施.但是,在这一年的运行期间,相继出现种种问题,反映了定南县的官方兽医工作体系还存在着一些不足.2017年12月1日起,省内调运也将实行检疫电子出证,这使得定南县电子出证工作面临诸多问题,笔者就定南县在全面实行电子出证后面临的问题作出分析,并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5.
动物检疫电子出证是实现动物检疫管理方式信息化的具体表现形式,通过实施电子出证,既解决了过去手写检疫证明不规范的问题,又可将所有的检疫出证信息自动存储于系统数据库,做到规范出证、网络查询、安全追溯、准确统计、有效防伪,为畜禽产品安全可追溯打下了良好基础。但是由于现实条件的制约,电子出证在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正>为有效提升动物卫生监督信息化水平,江西拟在县级以上生猪定点屠宰场及跨省调运畜禽检疫电子出证的基础上,在全省范围内组织实施省内调运畜禽检疫电子出证工作。工作分三个阶段推进。2017年7~9月为设施设备准备和人员培训阶段。在现有电子出证系统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完善出证系统。并完成出证设施设备的配置和人员配备等前期准备工作。2017年10~11月为试运  相似文献   

7.
正农业部经农业部研究,对《湖南省畜牧水产局关于在全省开展动物检疫合格证明电子出证工作的请示》(湘牧渔〔2016〕23号)函复如下。一、同意湖南省自2016年5月起,试运行动物及动物产品检疫合格证明电子出证,试行期为两个月,试行期间电子出证和手写出证并行。2016年7月1日起,全面实行跨省动物及动物产品检疫合格证明电子出证,停止手写出证。2017年1月1日起,全面实行省境内动物及动物产品检疫合格证明电子出证,  相似文献   

8.
正动物检疫电子出证是实现动物检疫管理方式信息化的具体表现形式。通过实施电子出证,既解决了过去手写检疫证明不规范的问题,又可将所有的检疫出证信息自动存储于系统数据库。做到规范出证、网络查询、安全追溯、准确统计、有效防伪,为畜禽产品安全可追溯打下了良好基础。但是由于现实条件的制约,电子出证在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问题。1动物检疫电子出证中存在的问题1.1产地检疫工作量大大增加产地检疫需要官方兽医到现场或指定地点实施检疫,对  相似文献   

9.
<正>农办医函[2016]5号安徽省农业委员会:《安徽省农业委员会关于实行动物检疫合格证明电子出证的请示》(皖农牧[2016]7号)收悉。经研究,现函复如下。一、同意你省自2016年3月起试运行跨省动物及动物产品检疫合格证明电子出证,试行期为四个月,试行期间电子出证和手写出证并行。2016年7月1日起,实现跨省动物及动物产品检疫合格证明电子出证。  相似文献   

10.
<正>农办医函[2016]9号陕西省畜牧兽医局:《陕西省畜牧兽医局关于在全省开展动物检疫合格证明电子出证工作有关事项的请示》(陕牧字[2016]4号)收悉。经研究,现函复如下。一、同意你省自2016年4月1日起,试运行跨省动物及动物产品检疫合格证明电子出证,试行期为两个月,试行期间电子出证和手写出证并行。2016年6月1日起,全面实行跨省动物及动物产品检疫合  相似文献   

11.
本文结合动物检疫电子出证系统省级平台与中央平台数据对接工作开展的实际情况,介绍了电子出证系统省级平台与中央平台数据对接工作的意义、实施计划、实施情况、技术方案以及目前工作开展需要注意的技术问题及解决办法,对早日实现全国跨省流通动物检疫信息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提高全国动物及动物产品的调运监管水平、促进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正>农办医函[2016]21号湖南省畜牧兽产局:《湖南省畜牧水产局关于在全省开展动物检疫合格证明电子出证工作的请示》(湘牧渔[2016]23号)收悉。经研究,现函复如下。一、同意你省自2016年5月起,试运行动物及动物产品检疫合格证明电子出证,试行期为两个月,试行期间电子出证和手写出证并行。2016年7月1日起,全面实行跨省动物及动物产品检疫合格证明电子  相似文献   

13.
邵晞 《中国动物检疫》2013,30(10):21-22
动物检疫电子出证是实现动物检疫信息化管理、提高动物疫病防控能力、规范动物检疫执法、提升动物卫生监督水平的有效手段。通过电子出证有效杜绝了手写笔误、票证买卖和违规出证等行为,实现了检疫信息的透明网络化和监管的时效便捷化。动物检疫电子出证优点明显,全面实施势在必行。
  1传统动物检疫证明的缺点
  传统手写动物检疫证明在一段时期内较好地适应了动物检疫工作,助推了畜牧业健康快速增长。但在实际应用中,逐渐暴露出许多不足。  相似文献   

14.
正农业部经研究,农业部对《西藏自治区农牧厅关于实行动物检疫合格证明电子出证的请示》(藏农厅发〔2015〕324号)函复如下。一、同意西藏自治区自2016年1月1日起在具备条件的39个县试行动物检疫合格证明电子出证,试行期为三个月,试行期间电子出证和手写出证并行。2016年3月15日起,在具备条件的39个县全面实行动物检疫合格证明电子出证,取消手写出证。  相似文献   

15.
各地     
正电子版动物检疫合格证在西藏安徽试点2015年12月28日,农业部发布了《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同意安徽省开展动物检疫合格证明电子出证工作的函》,这意味着安徽成为继农业部同意西藏开展动物检疫合格证明电子出证工作后的第二个试点省份。据农业部的通知,西藏自2016年1月1日起,在具备条件的39个县,试行动物检疫合格证明电子出证,试行期为三个月;安徽自2016年3月起,试运行跨省动物及动物产品  相似文献   

16.
为切实加强跨省调运动物监管,有效化解动物疫病传播风险,全面规范动物检疫监督监管。本文就"互联网+"大数据信息平台的技术优势,以动物检疫电子出证平台为基础,提出了贯穿于动物跨省调运审批、动物出栏检疫申报、官方兽医电子出证、公路检查站监督检查、屠宰饲养地落地监管各环节的大数据监管思路,为切实强化动物移动监管,实现动物调运监管全过程无盲区管控,从根本上为降低动物移动带来的动物疫病传播风险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7.
邴啟政 《中国猪业》2021,16(2):90-92
为切实加强跨省调运动物监管,有效化解动物疫病传播风险,全面规范动物检疫监督监管。本文就“互联网+”大数据信息平台的技术优势,以动物检疫电子出证平台为基础,提出了贯穿于动物跨省调运审批、动物出栏检疫申报、官方兽医电子出证、公路检查站监督检查、屠宰饲养地落地监管各环节的大数据监管思路,为切实强化动物移动监管,实现动物调运监管全过程无盲区管控,从根本上为降低动物移动带来的动物疫病传播风险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为切实加强跨省调运动物监管,有效化解动物疫病传播风险,全面规范动物检疫监督监管。本文就"互联网+"大数据信息平台的技术优势进行分析,以动物检疫电子出证平台为基础,提出了贯穿于动物跨省调运审批、动物出栏检疫申报、官方兽医电子出证、公路检查站监督检查、屠宰饲养地落地监管各环节的大数据监管思路,为切实强化动物移动监管,实现动物调运监管的全过程无盲区管控,从根本上降低动物移动带来动物疫病传播风险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9.
一、试点目标以无纸化出具动物检疫证明为抓手,加强部省两级信息平台对接,全面推进无纸化出具动物检疫合格证明试点工作,加快构建畜禽免疫数量与检疫申报数量相结合、产地检疫与运输监管相结合、启运地出证与目的地反馈相结合的智慧监管模式,加强畜禽调运全过程闭环监管。  相似文献   

20.
政府要闻     
正2016年电子版动物检疫合格证在西藏试行2015年12月22日,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同意西藏自治区开展动物检疫合格证明电子出证工作的函,同意西藏自治区自2016年1月1日起在具备条件的39个县试行动物检疫合格证明电子出证,试行期为3个月,试行期间电子出证和手写出证并行。2016年3月15日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