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4年,禽流感疫情在我国四面开花。2005年,禽流感疫情又呈多发之势,而且发生人感染致死病例,防控形势严峻,防控难度之大,前所未有。虽说禽流感疫情可防可控,但是,表现却是难防难控,此伏彼起,如阴云笼罩,挥之不去。我国防控禽流感疫情的“软肋”究竟在何处?值得认真思考与深刻反思。只有找到“软肋”,才能加强应对。从近两年我国禽流感疫情发生的情况看,我国禽流感疫情之所以连年发生,迅速传播,多点连片,由禽至人,难防难控,根本原因不在于党和政府不够重视,也不在于发生疫情后处理措施不够坚决,而在于抵御禽流感疫情侵袭的“软肋”太多,隐患…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来,禽流感疫情就像从“潘多拉魔盒”中放出来的灾难一样,在人间悄悄地徘徊,肆虐亚洲,侵入欧洲,威胁全球,从危害家禽发展到攻击人类生命,搅得世界鸡犬不宁。2004年,禽流感疫情在我国四面开花,造成了广泛的影响和严重的损失。2005年上半年,人们还在努力防控境外禽流感疫情的传入,还没有走出禽流感疫情威胁的阴影。下半年,我国禽流感疫情又发生多起,而且使人感染致死。自从5月21日经国家禽流感参考实验室诊断,确诊在青海省刚察县泉吉乡年乃索麻村部分候鸟发生H5N1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以来,截止到11月30日,我国内地已有11个省区28个地方发生了禽流感疫情,并出现3例人感染禽流感病例,其中2人死亡,疫情防控形势之严峻,前所未有。近两年中,笔者曾多次参加吉林省政府派出的督察组到基层督导检查禽流感疫情防控情况,深切地感受到防控任务之繁重,防控工作之艰巨,同时也深深地感到,我国禽流感疫情之所以连续发生,迅速传播,多点连片,由禽至人。根本的原因不在于党和政府还不够重视,也不在于发生疫情后的处理措施还不够坚决,而在于我国抵御禽流感疫情侵袭的“软肋”多,条件差,防线弱,漏洞较多。从发展趋势看,病毒在变异,疫情在蔓延,危害也在加大,防控禽流感疫情将可能成为一项长期性的工作,需要我们付出更大的和不懈的努力。为了进一步做好防控禽流感疫情的各项工作,迫切需要对近两年来我国的禽流感疫情进行认真的思考与深刻的反思,弄清我国在禽流感疫情防控中存在的问题,查明我国抵御禽流感疫情侵袭的“软肋”。只有弄清问题,查明“软肋”,才能加强应对,把防控禽流感疫情的发生与传播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相似文献   

3.
《饲料广角》2009,(1):8-8
农业部兽医局局长李金祥2008年12月24日表示。今冬明春,我国不会大规模暴发禽流感疫情。李金祥在接受笔者采访时说,根据经验.在禽流感的防控中.只要禽流感的免疫抗体占70%就能够控制大规模的禽流感疫情,而从目前我国的情况看.免疫抗体在80%以上.因此农业部门对中国不发生大规模禽流感疫情是有信心的。  相似文献   

4.
《农村养殖技术》2007,(12):56-56
农业部副部长尹成杰12月10日表示,我国禽流感防控工作已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但冬春季节局部地区发生禽流感疫情的可能性很大,防控形势不容乐观。当前禽流感防控工作重点和难点在南方,抓好南方省份禽流感防控工作对做好全国禽流感防控工作事关重大。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来,禽流感疫情就像从“潘多拉魔盒”中放出来的灾难一样,肆虐亚洲,冲进欧洲,威胁全球,从危害家禽发展到攻击人类生命,搅得世界鸡犬不宁。2004年,禽流感疫情在我国四面开花,2005年又呈多发之势,防控难度之大前所未有。应当说,党和各级政府对防控禽流感疫情的重视够高度了,采取的措施也够坚决了,但是,禽流感疫情仍严防而频发,屡控而不止,如阴云笼罩,挥之不去。虽然说禽流感疫情可防可控,但是,其表现却是难防难控,防控禽流感疫情的软肋究竟在哪里?  相似文献   

6.
《江西饲料》2007,(6):49-50
农业部副部长尹成杰表示,我国禽流感防控工作已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但冬春季节局部地区发生禽流感疫情的可能性很大,防控形势不容乐观。当前禽流感防控工作重点和难点在南方,抓好南方省份禽流感防控工作对做好全国禽流感防控工作事关重大。  相似文献   

7.
《中国家禽》2006,28(1):44-44
农业部部长杜青林2005年12月28日表示,2005年各级农业畜牧兽医部门有力有序有效地开展防控工作,阻止了境外H7型禽流感疫情的传入,遏制了亚洲Ⅰ型口蹄疫扩散蔓延,有效控制了猪链球菌病疫情。已发生的禽流感疫情都控制在疫点上,没有造成大范围扩散蔓延。我国重大动物疫情防控取得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8.
新华网北京2007年1月28日电农业部部长孙政才日前在此间说,2006年9月20日至2007年1月26日.中国已经连续127天没有新发禽流感疫情。农业部部长孙政才说,2006年,中国禽流感、口蹄疫等重大动物疫情形势平稳.疫情发生次数和频率明显降低。全国共发生10起禽流感疫情,比2005年下降68%.其他重大动物疫情也大幅下降。其中.猪瘟下降28%,新城疫下降25%,猪链球菌病未发生大的疫情。目前.农业部16个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定点联系工作组和专家组,正在对边境地区、水禽或蛋鸡养殖集中区等重点地区,开展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防控专项督查。  相似文献   

9.
2010年我国的禽流感疫情总体形势较为平稳,家禽中未发生高致病性禽流感突发重大疫情,但防疫形势仍十分严峻。本文将分析当前我国禽流感的流行特点,并对防控对策提出建议。12010年我国禽流感发生情况分析  相似文献   

10.
辽宁省禽流感疫情发生范围大、传播速度快、扑杀家禽多,是全国最大的一次禽流感疫情。我仅从技术方面和流行病学角度.综合疫情调查处理过程中学握的材料,分析这次疫情的发生原因.总结疫情处置和防控工作中的经验教训,这对今后我国的禽流感防治工作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1.
《吉林畜牧兽医》2009,30(2):62-62
当前正值禽流感高发季节,禽流感疫情防控形势严峻。近日,农业部对防控工作做出进一步部署。目前,全国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情形势平稳,去年6月份以来我国没有发生过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  相似文献   

12.
《农村养殖技术》2006,(8):60-60
针对当前一些国家禽流感疫情接连复发和暴发的态势,8月7日农业部召开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定点联系制度各工作组负责人会议。农业部副部长尹成杰在会上说,当前我国禽流感疫情形势平稳,防控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是,当前全球禽流感疫情仍在扩散和蔓延,有的地方防控工作还存在薄弱环节,防控任务仍然相当繁重,必须进一步加大防控力度。特别是一些地方机构不健全、队伍薄弱,防控措施落实不到位,仍存在发生禽流感疫情的隐患。  相似文献   

13.
10月5日,农业部召开部分省份禽流感防控工作视频会议,贯彻落实国务院领导同志关于禽流感防控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分析当前疫情形势,进一步部署重点地区禽流感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14.
2004年,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在我国四面开花,今年又呈多发之势,防控难度之人前所未有,而且大有向人类发起攻击之势。不仅是禽流感,其他家禽疫病也是频频发生,挥之不去,成为制约我国养禽业发展的一大障碍。在科学技术不断进步的同时,为什么动物疫病却越来越多,难于防控,值得人们关注与深思。  相似文献   

15.
当前正值禽流感高发季节,禽流感疫情防控形势严峻。近日,农业部对防控工作做出进一步部署。2008年我国共发生6起家禽禽流感疫情,未发生候鸟疫情。家禽发病数、死亡数比2007年分别下降60.87%、59.09%。2008年全国共监测禽流感样品474万份,检出禽流感病原学阳性样品51份,对病原学阳性禽群均及时进行了处置。  相似文献   

16.
《牧业资讯坊》2005,(11):9-10
为防止秋冬季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发生,切实做好各项应对准备工作,农业部9月30日发布了(2005年秋冬季防控高致病性禽流感应急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17.
自2004年开始加强防控高致病性禽流感工作以来,高致病性禽流感得到有效控制,无新疫情并不表明该病彻底消除,各级防控不能掉以轻心,严防疫情死灰复燃。笔者分析了2008年下半年发生疫情的原因,提出了各地动物重大疫病防控工作中出现的一些漏洞,希望引起大家的关注,共同巩固好我们业已取得的防控成就:  相似文献   

18.
最近一段时间,禽流感在亚洲一些国家和地区爆发流行,我国部分地区也发生了疫情,目前我国正在积极采取一切措施科学有效地全力防制禽流感。为使广大读者迅速了解疫情防控动态,熟悉禽流感的流行特点,掌握禽流感的防控措施,作为中国家禽行业权威性的主流媒体,本刊特专题采访了有关动物疫病防制方面的权威专家学者,请他们就禽流感的防控各抒己见,以使广大读者对目前的禽流感疫情有正确的认识,做到以正常的心态正确面对禽流感疫情。专家认为,只要采取正确的防控措施,完全可以控制禽流感。  相似文献   

19.
为防止秋冬季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发生,切实做好各项应对准备工作,农业部9月30日发布了《2005年秋冬季防控高致病性禽流感应急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20.
王滨 《动物保健》2006,(1):20-20
近几年.重大动物疫情时有发生.危害越来越严重.特别是2005年以来.部分国家和我国一些地区相继发生了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而且人感染禽流感病例也呈增加趋势,疫情形势严峻,防控任务艰巨。对此,应该从建立长效机制方面.思考和探讨如何应对重大动物疫病的问题.从而使防控工作更加有力。建立长效机制,个人认为应该解决这样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