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云南樱桃优良单株广州樱1年生组培苗开展生长节律研究,通过生长曲线拟合,划分并探讨其生长阶段,为组培苗栽培管理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广州樱组培苗苗高和地径生长节律均呈"慢—快—慢"生长趋势,Logistic方程拟合程度高.苗高和地径均出现2个不连续生长高峰,6月苗高生长量最大达33.0cm,9月地径生长量最大达2.4mm.苗高速生期(2016年5月30日至9月3日)历时97d(占总生长时间39.6%),苗高净生长量96.3cm(占总生长量64.5%);地径速生期(2016年5月16日至10月1日)历时139d(占总生长时间56.7%),地径净生长量8.3mm(占总生长量76.1%).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异形玉叶金花实生苗移栽生长节律。[方法]对异形玉叶金花1年生实生苗进行移栽试验,进行为期1年的生长节律观测及病虫害观察研究。[结果]异形玉叶金花移栽成活率高达100%,移植1年苗高有2次生长高峰,平均苗高68.20 cm,平均苗高生长量54.28 cm;地径生长有3次生长高峰,平均地径0.642 cm,地径年生长量为0.409 cm;虫害主要为食叶害虫,分别为污灯蛾、金毛虫、鬼脸天蛾3种。[结论]该研究可为异形玉叶金花人工促繁和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研究圆齿野鸦椿幼苗年生长节律,为制订合理的苗期管理制度提供理论依据。通过对圆齿野鸦椿一年生苗的苗高、地径生长状况进行持续观测,并利用Logistic、Gompertz模型及其最优组合模型对幼苗苗高、地径年生长规律进行拟合与分析。结果表明:圆齿野鸦椿幼苗苗高与地径生长节律符合"S"型曲线生长的一般规律,Logistic、Gompertz模型和最优组合模型均能较好的模拟圆齿野鸦椿幼苗的年生长节律,但Logistic模型的拟合度(R2)较Gompertz模型拟合度更高,其对苗高、地径的拟合度分别达到0.988、0.985,而最优组合模型能够进一步提高拟合精度。圆齿野鸦椿幼苗生长具有明显的阶段性,苗高出现2次生长高峰,地径出现3次生长高峰,苗高速生期持续64 d左右,速生期生长量占全年生长量的45.36%,地径速生期持续166 d左右,速生期生长量占全年生长量的55.28%,利用Logistic模型,并结合苗木实际生长情况,将圆齿野鸦椿一年生苗年生长划分为4个时期:出苗期、生长初期、速生期和生长后期,并提出各个时期的关键育苗措施。  相似文献   

4.
为探索适用于‘广州’樱的最佳嫁接繁殖技术,以‘广州’樱为接穗,福建山樱花、大岛樱、八重寒绯樱为砧木,研究了不同嫁接时间、不同砧木种类、不同接穗茎段、不同嫁接方法及不同栽培方式对嫁接苗成活率和生长速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广东地区‘广州’樱冬季嫁接最佳时间为1月,嫁接60d后成活率达91.67%,嫁接1年后苗高143.34cm;以福建山樱花和八重寒绯樱作为砧木嫁接效果好,成活率分别为94.58%、93.75%,苗高分别达151.54、152.27cm;不同接穗茎段对成活率和生长速度影响较小,以顶芽及以下2个茎节稍高,成活率92.92%、苗高152.54cm;嫁接手法以切接效果最佳,成活率92.08%、苗高154.13cm;相同条件下,地苗+拱膜的栽培方法效果最佳,嫁接后成活率达95.42%、苗高169.63cm。  相似文献   

5.
云南松不同种源1年生播种苗木生长节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西南林业大学苗圃地对云南松主分布区范围内7个种源的苗木地径、苗高生长量进行定期观测,采用Logistic方程对各种源苗木的生长进程拟合,分析不同种源1年生苗木的生长节律。结果表明:地径、苗高生长均呈现"慢—快—慢"的生长节律,符合"S"型生长曲线,且拟合准确度较高;根据拟合后的方程,获得物候参数,将地径、苗高1年生长划分为生长前期、速生期和生长后期3个阶段。地径和苗高在不同生长阶段开始、结束和持续的时间上具有差异,存在异速生长现象,苗高较地径更早进入速生期;地径生长持续时间和日均生长量在生长前期、速生期、生长后期分别为82~111、81~108、6~62 d,0.003~0.008、0.011~0.027、0.004~0.017 mm;苗高分别为33~61、60~86、80~133 d,0.115~0.197、0.231~0.475、0.044~0.163 mm。速生期所占时间虽然短,但生长量所占比例却最大,地径、苗高速生期生长占年生长期的1/3,而生长量达到年生长量的57%以上,其中地径速生期日均生长量是其他2个阶段的1.3~3.6倍,苗高速生期日均生长量是其他2个阶段的2.0~6.1倍。实测地径、苗高的生长和理论生长极值k拟合度好,相关系数分别为0.703 1和0.998 9,地径、苗高在速生期的生长量与Logisic方程线性回归相关性较高,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 9和0.999 9。说明云南松不同种源的生长符合"S"生长曲线,且用Logistic方程指导云南松苗木培育具有科学意义。  相似文献   

6.
柳树苗期年生长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杨斌 《西北林学院学报》2006,21(6):97-99,129
利用Logistic方程对柳树1a生扦插苗的苗高、地径年生长节律进行拟合。结果表明,拟合效果显著,相关系数在0.90以上。并以此将柳树扦插苗的生长过程分为成活期、生长前期、速生期和生长后期4个时期。柳树幼苗的年生长量表现出明显的“慢快慢”节律,速生期内的苗高生长量占总生长量的60.5%,地径生长量占总生长量的64.0%。  相似文献   

7.
为筛选出适合嫁接‘好运来’樱的砧木种类和规格,分别以不同规格的钟花樱、‘小乔’樱和‘飞寒’樱为砧木,研究其对‘好运来’樱嫁接成活及生长的影响,并分析嫁接苗的生长节律。结果表明,以钟花樱为砧木的嫁接成活率最高(88.00%),‘飞寒’樱次之(81.33%),‘小乔’樱最低(75.33%);嫁接口愈合良好率以钟花樱最高,各砧木的愈合良好率随砧木地径增大而降低;各处理成活后的嫁接苗生长都表现良好,其中用小规格钟花樱嫁接的接口径和株高显著低于其他处理,其他处理间的接口径、株高和高径比无显著差异。‘好运来’樱嫁接苗的接口径速生期持续时间以钟花樱为砧木的最长(184 d),该时期生长量随钟花樱砧木地径增大而增加,株高速生期生长量以‘小乔’樱为砧木的最大(187.37 cm)。各处理中钟花樱中规格为砧木处理嫁接成活率为86.00%,愈合率为82.22%,接口径和株高快速生长期和净生长量分别为188 d, 105 d和10.17 mm、180.64 cm,末次测量时高径比为19.03,综合表现最好。建议在‘好运来’樱的嫁接繁殖生产中,选用中规格(地径10~15 mm)的钟花樱作为砧木。  相似文献   

8.
红椿不同种源的苗期生长节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揭示红椿Toona ciliata 18个种源的苗期生长规律,为培育优质红椿苗木和选择优良种源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红椿18个种源一年生苗木的苗高和地径进行定期观测,利用SPSS进行方差分析,获得遗传变异系数,并利用Logistic方程对苗高和地径进行曲线拟合,估算生长参数,分析苗高、地径与地理及生态因子的相关性。【结果】红椿苗期苗高和地径遗传变异系数分别为43.31%和36.25%;参试种源苗高和地径生长的地理变异以经度控制为主。苗高和地径的生长均呈现"慢-快-慢"的"S"型生长曲线模式;在观测期间,苗高与地径生长都出现2次高峰;不同种源红椿生长性状的Logistic方程拟合决定系数为0.971~0.998,均达到了显著水平;可将红椿苗高和地径的生长分为生长前期、速生期及生长后期3个阶段。参试红椿种源在各个时期的起始及持续时间存在差异。【结论】红椿苗高和地径遗传潜力大。不同种源生长性状的地理变异趋势明显,采种点由东到西苗高及地径生长变快。苗期生长节律存在显著差异。在速生期中,华中及华东地区种源苗高和地径快速生长持续时间较长,但生长量较小,并且年总生长量较低。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不同种源山桐子苗木生长规律,促进山桐子繁育进程,对来自12个不同产地的山桐子苗木生长性状进行测定分析。结果显示,各产地山桐子苗木苗高生长趋势基本一致,均在7月1日至9月19日增长迅速,平均增长1.04cm/d,而地径生长期限较长,在9月19日至10月30日仍有明显增长;利用苗木苗高、地径年生长量2个指标进行综合分析,按种源划分,以分宜种源山桐子苗木生长最快,其苗高、地径年生长量分别达到140.53cm、13.82mm,朝天、元坝和仙居种源其次,而奉化、上犹、黄山种源山桐子苗木生长较慢,其中以黄山种源最慢,苗高、地径年生长量仅为103.25cm、10.02mm;12个产地间苗木苗高生长差异显著,而区组间苗高、产地间和区组间地径生长差异均未达到显著水平。总体分析表明,不同产地间山桐子苗木生长量存在较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10.
周建华 《乡村科技》2023,(12):81-83
为筛选出适宜在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种植的东门尾巨桉无性系品种,于2021年选择立地条件相一致的林地进行东门尾巨桉DH32-26和DH32-29种苗种植试验,以DH32-27为对照,对种苗苗高、地径进行9次测定,并测定种苗生物量增量。试验结果表明:种苗生长前期,DH32-26苗高、地径生长速度较缓,苗高、地径、生物量增量不明显;种苗生长后期,DH32-26苗高、地径生长速度快,苗高、地径、生物量增量明显,与DH32-29、对照相比,DH32-26苗高、地径更高、更大,且生物量增量最大。因此,在相同的立地条件下,东门尾巨桉DH32-26的生长量更优,更适宜在钦州市种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油松(Pinus tabuliformis)是中国西北荒山造林的主要树种,对9个种群油松生长节律进行研究。【方法】采用Logistic方程对油松各种群苗高、地径生长过程进行拟合。【结果】油松各种群1年生苗高、地径生长与Logistic方程相关系数均在0.9以上,显示出相关性;各种群苗高、地径生长都符合"慢-快-慢"的"S"型生长曲线;苗高与地径存在异速生长现象,苗高较地径早进入速生期。根据Logistic方程将油松各种群生长过程划分为3个阶段:生长前期、速生期、生长后期;不同种群苗高、地径进入速生期的时间不同,苗高为第26~36天,地径为第26~61天;各种群速生期持续时间占整个生长过程的2/5以下,但速生期生长量占整个生长期生长量的比重不同,苗高变化于48.53%~58.48%,主要集中在56.87%~58.48%,地径占57.59%~57.98%。各种群的苗高、地径生长量与方程拟合的理论生长量间均显示极显著相关性,其相关系数分别为0.9719和0.9899。各种群苗高、地径速生期生长量与理论生长极值k间均显示极显著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9173和0.9999。【结论】利用Logistic方程可以准确估测油松生长量以及划分各生长阶段。  相似文献   

12.
紫薇部分速生无性系幼苗生长规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选育出适合苗圃培育的紫薇无性系品种,以泰山林业科学研究院初选的10个速生性状比较明显的紫薇无性系扦插苗为材料,调查分析各无性系间幼苗苗高、50 cm地径的年生长量.结果表明,‘大华6号’苗高平均年生长量最大(124.3714 cm),地径平均年生长量最大(1.0514 cm);‘岱2号’苗高和地径平均年生长量次之,这2个无性系是具有明显速生性状的紫薇无性系品种.  相似文献   

13.
以当年生峦大杉幼苗为试验对象,开展了不同定苗密度试验。采用定株观测,并应用Logistic方程拟合生长动态的方法,分析其对苗木生长动态、苗木综合表现和生长节律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定苗密度影响苗高、地径生长效应随处理时间推移呈动态变化过程。定苗密度对峦大杉苗高、地径生长效应不同,高密度对苗高有着促进效应,但对地径有抑制效应。定苗密度显著影响峦大杉苗高、地径以及1级苗、合格苗产量和苗木综合表现,综合表现随定苗密度增加呈现先升后降的变化。用Logistic方程能够很好的拟合峦大杉苗高、地径生长。定苗密度显著影响苗高和地径的线性生长始期、线性生长终期、线性生长期、线性生长速率、最大线性生长速率和线性生长量等生长节律。高定苗密度减小苗高、地径线性生长终期,缩短了线性生长期;低定苗密度显著降低苗高线性生长量、线性生长速率和最大线性生长速率,但显著提高地径线性生长量;CK显著降低了地径线性生长量、线性生长速率和最大线性生长速率。依据定苗密度的不同,调整速生期的养分供给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4.
草珊瑚实生苗年生长规律和分级标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查1年生草珊瑚实生苗的生长规律和形态指标,运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对苗木质量评价和分级标准进行探讨。结果表明:7~10月是地径和苗高生长旺盛期,75%遮荫度的生长量最大,50%遮荫度的地径生长呈现双峰趋势,在9月间有一个低谷;地径、苗高、根系长和根系数量能直观反映苗木质量,可作为苗木质量评价的分级指标,并以此建立了苗木分级标准,即Ⅰ级苗地径≥0.30 cm、苗高≥20.0 cm、根系长≥15.0 cm、根系数量≥10条;Ⅱ级苗地径≥0.20 cm、苗高≥15.0 cm、根系长≥10.0 cm、根系数量≥8条;达不到Ⅱ级苗标准的为不合格苗。  相似文献   

15.
闽楠不同种源苗期生长规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闽楠11个种源一年生实生苗的生长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1个种源的苗高生长节律均呈现出"慢-快-慢"的"S"型趋势,生长高峰期出现在5月和9月,个别种源的第2次生长高峰期出现在10月;地径生长则并未表现出典型的"S"型生长规律,地径的2次生长高峰期均比苗高晚1个月;各种源苗高、地径Logistic方程拟合精度高。采用有序聚类分析法,结合苗木的生长特性,闽楠11个种源苗高和地径生长均可划分为出苗期、生长初期、速生期和生长后期4个阶段。苗高速生期净生长量占全年生长量的55%以上,地径速生期净生长量占全年生长量的34%~48%。方差分析结果表明,11个种源的苗高和地径存在显著差异。对各种源的苗高和地径进行聚类分析,可分成3类:第1类为速生种源,包括广西富川和广西资源;第2类为中生种源,包括贵州从江、贵州思南、湖北来凤、湖南祁阳、湖南永顺、江西崇义、江西井冈山、福建南平;第3类为慢生种源,如湖南沅陵种源。  相似文献   

16.
采用经炼苗的金线莲组培苗在毛竹林及阔叶树林冠下进行种植效果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毛竹林及阔叶树林的生境条件均较适宜金线莲的生长,2种林分类型的金线莲成活率均较高,平均达90.3%和90.1%,侧根生长没有显著差异,平均为3.2条、3.0条。金线莲生长量以阔叶树林较高,平均苗高、平均地径、平均鲜重、平均干重分别达9.2 cm、0.13 cm、1 919.93g/m~2、423.67 g/m~2,分别比毛竹林高出13.6%、85.7%、29.9%、8.8%。金线莲的干鲜比以毛竹林较高,达26.3%,比阔叶树林高出19.0%。  相似文献   

17.
光照强度和容器规格对纳塔栎1年生容器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了解不同光照强度下纳塔栎Quercus nuttallii的苗期生长节律,筛选出适宜幼苗生长的光照强度及容器规格,为今后生产中容器苗培育及管理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研究光照强度[50%、75%和100%(对照)]和容器规格(8 cm×10 cm、10 cm×15 cm和15 cm×20 cm)对容器苗生长的影响,并用Logistic方程对不同光照强度下苗高和地径生长动态进行拟合。【结果】在生长前期(6月26日前),遮阴处理明显促进了苗高生长,至生长季末,各处理间的苗高差异却不显著;在整个生长季,遮阴处理皆显著提高了幼苗地径生长,均表现为75%光照强度处理最优。纳塔栎苗高和地径生长节律有所差异,遮阴处理使得苗高线性生长起始期和末期均提前,相比对照,50%光照强度处理的苗高线性生长期缩短21 d,75%光照强度处理的线性生长期与对照无显著差异,50%和100%光照强度处理的地径线性生长期分别比75%光照强度处理延长了19和16 d;苗高的线性生长持续时间均远低于地径,这表明纳塔栎苗高停止生长后,地径还在持续生长。容器规格对苗高、地径及高径比具有显著影响;随着容器规格的增大,苗高和地径显著增长;在较大容器规格(15 cm×20 cm)中,苗高和地径均达到最大值,分别为98.83 cm和11.68 mm。【结论】在生产中应选用较大规格容器(15 cm×20 cm)培育纳塔栎优质苗木。纳塔栎苗高和地径存在异速生长,在苗木管理中,幼苗生长前期采用50%光照强度培养,苗高线性生长期采用75%光照强度培养,秋季转移到全光照下培养,生长末期应以地径作为判断苗木是否进入停止生长的指标。  相似文献   

18.
绿竹试管苗周年生长动态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浙江省临安市对当年移栽成活的绿竹试管苗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测定其各月的出苗数、竹苗地径和竹苗高等因子,研究绿竹试管苗年生长的规律。结果表明:新出竹苗的月平均地径随着出苗月份的推移逐月增粗,平均高度呈正态分布;试管苗移栽后发新苗期长达8个月,发新苗高峰期为8月份,占全年总量的23.8%;其新竹苗高生长历时47d左右。平均生长总量达114.4cm,平均日生长量达2.43cm,最大日生长量可达6.86cm;每株试管苗平均年出竹苗数为42.5株。表明绿竹试管苗是建立绿竹采穗圃或母竹园的好材料。表4参9  相似文献   

19.
西南桦轻基质网袋容器苗的质量评价指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制定西南桦轻基质网袋容器苗的分级标准,为营建高效西南桦人工林奠定基础,采用主成分分析法确定西南桦轻基质容器苗质量评价的主要指标,应用逐步聚类分析研究其分级标准,并通过造林效果试验对分级结果予以验证.结果表明:西南桦苗木可分为3级,I级苗:苗高H≥28.5 cm、地径1)≥2.0 mm,Ⅱ级苗:28.5 cm>苗高H≥23.9 cm、2.0 mm>地径D≥1.5 mm,Ⅲ级苗:苗高H<23.9 cm、地径D<1.5 mm;造林半年后不同级别苗木的造林效果差异明显,I、Ⅱ级苗的造林成活率均在85%以上,两者苗高、地径生长量差异显著(P<0.05),Ⅲ级苗的成活率低于75%,其生长量极显著低于I级、Ⅱ级苗(P<0.01).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红皮糙果茶的苗期生长规律和科学管理红皮糙果茶幼苗,定期观测了红皮糙果茶一年生实生苗生长状况,并对苗高及地径的生长曲线进行Logistic方程拟合。结果表明,红皮糙果茶幼苗的苗高和地径年累积生长曲线均呈现“S”形,生长曲线拟合程度高,决定系数达到0.996、0.997。9—10月最大苗高生长量可达5.68 cm,同期地径最大生长量达0.66 mm。苗高及地径的生长期均可划分为3个阶段,即生长前期、速生期以及生长后期。苗高速生期历时165 d(2021年5月22日至11月3日),占总生长时间的45.8%;地径速生期历时156 d(2021年5月29日至11月1日),占总生长时间的43.3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