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介绍河北塞罕坝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种类基础上,分析保护生物多样性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2.
塞罕坝从荒漠变绿洲,先后被授予联合国环保领域最高奖项-“地球卫士奖”、联合国防治荒漠化最高奖项—“土地生命奖”。一代代塞罕坝人发扬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做出了卓越贡献,文中介绍了塞罕坝林场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的主要做法和保护成效。  相似文献   

3.
自然保护区作为塞罕坝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内植物保护极其重要.该文介绍了塞罕坝自然保护区内植物的种类和分布,分析了保护区植物的特性,并提出了植物保护的措施,以期为塞罕坝自然保护区内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生物多样性丰富、独特的自然保护区之一,同时又处在生态环境脆弱地区。分析了贺兰山国家级自然生物多样性及其重要性,并提出贺兰山生物多样性保护对策,为其更好地保护生物多样性,加强保护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依据,以利于自然保护区的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5.
参考LY/T 1721—2008《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规范》,对Shannon-Wiener指数进行了再次修正,加入集中代表度指数,以丰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对象,对森林型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价值进行货币评估。结果表明:丰林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价值约为5.45亿元·a~(-1),该研究结果高于以往对丰林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价值的评估,生物多样性保护价值在保护区单项价值排序中居于首位,说明生物多样性保护价值是森林型自然保护区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6.
对雷公山自然保护区内的生物多样性进行了调查和论述,分析了开展生态旅游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条件下的自然保护区旅游资源开发的原则建议和设想。  相似文献   

7.
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一种有效且必要的途径,它可以维持基本的生命系统与基本生态过程,为自然进化、物种生存提供场所,保护完整的种群结构,通过保护已知和未知的物种等方式为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提供有利条件。本文主要阐述了生物多样性的概况及保护生态多样性的意义,分析了辽宁医巫闾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的现状以及保护本区域生物多样性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人加大了对自然的干预力度,威胁了一些生物的生境,影响了部分物种的正常生存和繁衍,对区域生物多样性造成了威胁。通过建立自然保护区,可为保护生物多样性创造有利条件,本文对自然保护区在保护生物多样性中的意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
王晓辉  王猛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4):1706-1708,1742
利用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地理途径(又称Gap分析)方法,通过对较大尺度区域的植被状况、物种分布及其丰富度的分析,识别生物多样性保护热点地区,确定目前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空白、遗漏区域,是目前生物多样保护与自然保护区建设发展研究的方向。利用Gap分析方法,识别安徽省自然保护区建设中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空白、遗漏区域,探讨符合安徽省实际的自然保护区网络体系构建方法及其在景观尺度上的表现,为自然保护区的合理建设与科学管理服务。  相似文献   

10.
1 牯牛降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的必要性 当今世界,人类已进入以保护自身赖以生存的环境、持续地维护生态平衡、合理开发自然资源为主要目标的生态时代.联合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和《中国二十一世纪议程林业行动计划》都强调了自然资源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直接影响到人类未来可持续发展,而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最佳途径和最有效手段就是建立自然保护区.自然保护区,是衡量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文明程度的一项重要标志.但是,目前我国和我省的财力不足,对自然保护区的资金投入甚少,远远不能适应自然保护区自身发展的需要,在牯牛降自然保护区更为明显,严重制约着保护事业的发展.牯牛降自然保护区位于我国东部中亚热带山地,自然资源和旅游资源极为丰富;开展生态旅游,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因此,在不破坏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的前提下,利用牯牛降自然保护区奇特的旅游资源,开展生态旅游,发展生态旅游业,能增强自然保护区和周边社区经济实力,推动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的有效保护与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11.
2013—2014年河北大学与河北塞罕坝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联合对塞罕坝自然保护区的植物资源进行了调查,初步统计出保护区分布有苔藓植物21种,隶属于14科18属。其区系的基本特征为多样性相对较低,地理成分少,以温带性质为主。  相似文献   

12.
塞罕坝公园处在塞罕坝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主要功能是保护生态.该文阐述了塞罕坝生态环境质量现状,从正、负2个方面分析了塞罕坝生态环境的影响因素,指出了生态环境保护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未来保护的发展建议,以期为塞罕坝生态环境保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生物多样性监测是自然保护区管理有效性评估的需要,是自然保护区科研工作的主要任务和基础,是自然保护区实现数字化、科学化、规范化管理的主要途径。根据安西自然保护区资源状况和监测目的,筛选合适的监测指标,结合国内外自然保护区保护成效评估的相关研究案例,初步构建了安西极旱荒漠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监测指标体系,包含4类17项40个具体指标。通过规范持续的生物多样性监测,掌握保护区资源现状、物种个体数量的消长情况,阐明生物多样性现状和监测指标间的相互关系,探讨影响保护区生物多样性变化的主要因素,从而为科学客观评估荒漠类自然保护区保护成效、提升管理水平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通过实地调查和查阅相关资料,阐述了北川县小寨子沟自然保护区资源概况,总结了生物多样性及其特点,并分析了生物多样性保护面临的不利因素,以期为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刘佳 《安徽农学通报》2013,(15):100+128
自然保护区是以保护珍稀物种、濒危动植物以及典型生态系统和地质地貌为目的而建立的具有自然保护、科技研究、宣传教育的区域。自然保护区的管理不仅需要结合当前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还应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该文以塞罕坝自然保护区为例,从塞罕坝保护区的实际情况出发,对自然保护区普遍存在的问题、塞罕坝自然保护区管理现状及自然保护区管理机制的建立等进行分析,并从科学的规划设计、建立健全监管体系、协调生态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等方面对保护区可持续发展提出建议,以供参考及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16.
为了更好地了解塞罕坝自然保护区内白桦天然林林下植被的多样性现状,为今后的天然林保护工作提供理论基础,该文调查了保护区内2种不同密度的白桦天然林林下植被情况。结果表明:密度越大,林下植被的丰富度越小,但是由于白桦密度较高,因而2块地白桦的重要值均很高,最终导致林下植被多样性较低。  相似文献   

17.
甘肃多儿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及其生态功能初探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分析了甘肃多儿自然保护区的自然概况与生物多样性,从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具有珍稀物种基因库的功能;调节气候,涵养水源;维护生态平衡等方面论述了多儿自然保护区的生态功能。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掌握塞罕坝自然保护区菊科野生植物资源状况,实现对该科植物的有效保护和可持续利用,2013—2014年,通过样线调查和样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保护区内的菊科(Compositae)植物资源种类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塞罕坝自然保护区野生菊科植物共76种,分属于35属,是塞罕坝保护区属、种类最大一科;其中药用植物70种,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和观赏价值。  相似文献   

19.
长青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可持续发展政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保护生物多样性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当前被国际社会关注的两大问题,实践证明,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有效手段.分析了长青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及周边社会经济概况,及其自然保护区可持续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长青自然保护区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其目的就是探索在自然保护区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的途径.  相似文献   

20.
正生物多样性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但当前生物多样性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受到了巨大的威胁,而生物多样性被破坏、被弱化会对生态和经济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对此人们开始积极寻求保护生态多样性的方法。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态多样性的有效方式,本文就自然保护区在保护管理方面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保护生态多样性的建议。区域环境的质量和生态文明的程度可通过生物多样性来反映,其与人类社会的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生态文明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