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随着食用菌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大,细菌性病害成为阻碍食用菌产业快速发展的一个严重问题。目前,细菌性病害多发生于蘑菇属、侧耳属、金针菇、草菇和香菇等食用菌上,笔者介绍了国内外食用菌细菌性病害的研究进展,总结了食用菌细菌性病害的发病症状、病原菌的类型及鉴定方法、病害的防治方法,为食用菌细菌性病害的防治和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正西瓜作为蔬菜产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但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细菌性病害的发生日趋严重。而在传统种植及生产管理中,主要重视白粉病、病毒病、黑星病、蔓枯病等病害的防治,忽略了对细菌性病害的防治,导致细菌性病害发病率不断升高,为害加大,严重影响了西瓜的产量和质量。有些菜农不认识这些细菌性病害,误以为是真菌性病害或其他原因所致,使用药剂和防治方法不对,不能做到对症下药。笔者根据近几年的调查和防治经验,将主要细菌性病害的为  相似文献   

3.
正近年来,随着作物品种、种植条件的改变,原有的一些并未引起太多重视的细菌性病害逐渐成为重要病害。例如甜瓜细菌性果斑病,黄瓜细菌性角斑病,番茄青枯病,大白菜软腐病等近年来逐渐成为重要的细菌性病害,如果防治措施不当,就会造成大量减产甚至绝收。目前市场上防治真菌病害的化学药剂品种很多,但是防治细菌病害的化学药剂品种相对比较少,而且农户对防治细菌病害的化学药剂了解不深,存在盲目使用的现象。  相似文献   

4.
食用菌细菌性病害的发生常会造成很大损失,是栽培过程中需要解决的一大问题。细菌性病害可发生于平菇、金针菇、双孢蘑菇等各类食用菌中。介绍了主栽食用菌细菌性病害的研究进展,综述主要食用菌细菌性病害种类、致病机制和防治方法,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做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王义成  陆勇 《蔬菜》2013,(1):31-33
大棚西瓜病害的种类较多,从真菌性病害、细菌性病害及病毒性病害这3个方面,分别阐述了猝倒病、立枯病、炭疽病、病毒病等病害的发生为害症状,并提出农业防治、物理防治、药剂防治的综合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6.
<正>茂名市地处广东省西南部,一年四季气候温暖、雨水充足,为发展蔬菜生产创造了有利条件。据统计,全市年蔬菜种植面积超过9万hm~2。然而,由于连作、土壤酸化、偏施化肥、不重视种子及土壤消毒等,致使蔬菜细菌性病害发展速度快,为害面积逐年增大,防治难度大,有些已成为毁灭性病害(如茄果类青枯病、豆类疫病)。要做好细菌性病害防治工作,就要了解细菌性病害的发生特点,识别其发病症状。只有从病害发生的源头抓起,从调理土壤做起,对症下药,才能有效减轻细菌性病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甜瓜细菌性病害药剂防治试验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用9种杀菌剂对新疆哈密瓜的2种主要细菌性病害———瓜类细菌性角斑病和瓜类细菌性果腐病进行了室内、盆栽、大田防治试验。结果表明,供试药剂对这2种病害,无论是预防效果还是治疗效果都不理想,其中较好的为农用硫酸链霉素,对这2种病害的大田预防效果分别为52.2%和58.2%,治疗效果分别为35.8%和40.0%,其他药剂均较差,故对甜瓜细菌性病害更应强调和注重预防及综合防治。  相似文献   

8.
黄瓜细菌性病害是黄瓜生产上一大防治难点,了解摸清黄瓜细菌性病害对黄瓜生产栽培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通过对黄瓜细菌性角斑病,茎软腐病,细菌性白枯病,细菌性萎蔫病的的系统介绍,可以有效地指导生产应用.  相似文献   

9.
《中国瓜菜》2017,(11):1-5
瓜类细菌性果斑病是一种植物细菌性病害,是近年来传入我国的检疫性细菌病害,病原菌为西瓜噬酸菌(Acidovorax citrulli)。瓜类细菌性果斑病是典型的种传细菌性病害,主要侵染西瓜、甜瓜等葫芦科作物,给西瓜、甜瓜产业造成了重大损失。笔者从该病害病原菌的传播发生途径、检测鉴定及其相关致病机制、防控管理等方面对瓜类细菌性果斑病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今后对该病害进行有效的检测及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细菌性病害是危害蔬菜生产的一类重要病害,其危害程度仅次于蔬菜真菌性病害和蔬菜病毒病。大多数的细菌性病害在世界范围均广泛分布,其中以软腐病、青枯病、溃疡病等发生面积最广,危害最重。目前国内外对细菌性病害的防治主要集中在铜制剂、农用抗生素类药剂等方面。本文对国内外杀细菌剂的类型和杀细菌剂的应用技术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1.
樱桃细菌性病害主要危害叶片(细菌性穿孔病)、枝干(细菌性流胶病)、根部(根癌病),常潜伏在侵染组织内连年发病。果农由于对樱桃细菌性病害认识不清、重视不够、药剂选择不对路、防治方法和时期不对应等原因,常造成减产、死树和减收。现将其发病特点及防治技术介绍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番茄细菌性髓部坏死病是一种危害维管束的新兴土传病害,近年来在我国番茄产区逐渐蔓延流行,并日趋严重。根据国内外对番茄细菌性髓部坏死病的研究报道,对番茄细菌性髓部坏死病的发展历史、病症、病原菌、致病机制、遗传多样性及防治方法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番茄细菌性髓部坏死病的深入研究和制定科学的防治策备提供参考。阐述番茄细菌性髓部坏死病的研究现状,以期为该病害的深入研究和制定科学的防治策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正铜制剂(氢氧化铜、碱式硫酸铜、喹啉酮等)是一种近年来在蔬菜病害防治中广泛使用的杀菌剂,具有杀菌谱广、药效持续时间长的特点,同时防治细菌性病害效果好,将其与杀真菌的农药正确混用,一次用药可同时防治细菌性病害和真菌性病害,深受菜农喜爱。但铜制剂容易产生药害,混用农药则进一步增加了产生药害的可能性,在蔬菜生产中应时刻注意,预防药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甜瓜细菌性病害药剂防治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9种杀菌剂对新疆哈密瓜的2种主要细菌性病害——瓜类细菌性角斑病和瓜类细菌性果腐病进行了室内、盆栽、大田防治试验。结果表明,供试药剂对这2种病害,无论是预防效果还是治疗效果都不理想,其中较好的为农用硫酸链霉素,对这2种病害的大田预防效果分别为52.2%和58.2%,治疗效果分别为35.8%和40.0%,其他药剂均较差,故对甜瓜细菌性病害更应强调和注重预防及综合防治。  相似文献   

15.
十字花科蔬菜细菌性病害发生及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字花科蔬菜细菌性病害主要有黑腐病和软腐病两种,发生和危害较重,是大白菜、甘蓝等十字花科蔬菜生产上的重要病害,现对两种细菌性病害的发生特点及综合防治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在黄瓜棚膜蔬菜生产中,由于一些种植户采用老品种连作种植,黄瓜细菌性萎蔫病时有发生,防治不及时可导致大面积黄瓜死秧,造成大幅度减产。因此,及早诊断,采取有效措施,是防治病害的关键。本文简要介绍了危害黄瓜的主要病害——黄瓜细菌性萎蔫病的主要症状、病原特征以及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7.
细菌性叶斑病导致园林植物受害严重,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是限制园林植物发展的重要原因。该研究分析了细菌性叶斑病的危害、叶斑病病原菌的种类、症状类型及其防治方法,详细介绍了引起细菌性叶斑病的病原菌,主要有丁香假单胞菌、野油菜黄单胞菌、绿黄假单胞菌,并从农业防治、化学防治、生物防治、噬菌体防治等方面综述了现阶段我国植物细菌性叶斑病病害的防治措施,总结了噬菌体防治的优势以及提高噬菌体防治效果的方法,以期为有效防治细菌性叶斑病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棚室黄瓜霜霉病、细菌性角斑病的诊断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保护地栽培的迅速发展,黄瓜做为人们喜食蔬菜之一,面积逐年扩大。而黄瓜霜霉病和细菌性角斑病是棚室生产中发病范围广、危害最重的两种病害。由于在棚菜生产中黄瓜霜霉病(真菌性病害)与细菌性角斑病(细菌性病害)田间症状非常相似,而又不属于同一病源种类,生产难以区分,菜农往往误诊,导致用药种类及用药方法错误,延误防治而造成减产,甚至绝产。因此在生产上一定要重视对“两病”的防治,下面仅对“两病”的区别、诊断方法及防治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为了准确区分、鉴别辣(甜)椒细菌性髓部坏死和条斑病毒病,实现早发现早防治、尽量减少病害带来经济损失的目的,对2种病害的发病症状、发生规律、诊断要点和发病原因进行了细致的阐述与对比。辣(甜)椒细菌性髓部坏死病属于细菌性病害,条斑病毒病属于病毒性病害,2种病害在茎秆的发病深度不同,染病叶片及果实症状也存在区别,同时可通过植株是否溢脓进行区分。根据2种病害不同的发病原因及传播途径,提出了相应的合理轮作、加强田间管理和进行化学防治等一系列综合防治措施,以期减少相关经济损失,助力设施辣(甜)椒生产与发展。  相似文献   

20.
生产中常出现甜瓜叶子中午萎蔫,早晚恢复的现象,导致瓜菜类萎蔫病的原因较多,有真菌性病害,细菌性病害,生理性病害.引起真菌性萎蔫的病害主要有枯萎病、疫病;引起细菌性萎蔫的病害主要有青枯病;还有生理性萎蔫及肥害萎蔫等.防治时一定要分清原因,对症及时采取措施,将损失减少到最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