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正>秦杂60选育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特征特性:秋播早熟大白菜品种,平均生长期68 d(天)。叶色翠绿、矮桩头球形。产量表现:2012~2014年参加国家秋大白菜品种区域试验,平均每667 m2净菜产量4 579.3 kg,比对照小杂60增产10.6%。2014年参加生产试验,平均每667 m2净菜产量为5 495.8 kg,比对照小杂60增产11.0%。栽培技术要点:华北地区适宜播种期为7月下旬至8月上旬。一般采用小高垄单行直播,亦可平畦双行直播或移栽。一般株距35~40 cm,行距  相似文献   

2.
夏甘58是江苏镇江市农科所近年选育成功的杂交甘蓝新品种.1999-2000年参加江苏省夏秋甘蓝区域试验,平均667 m2产量3 216kg,比对照夏光增产14.4%.2001年参加生产示范,夏甘58平均667 m2产量4 412.4 kg,比对照增产10.9%.2002年通过江苏省品种审定.该品种早熟,耐热,生长势强,结球紧实,耐裂球,存圃时间长,耐贮运,叶球近扁圆形,口感脆甜,商品性好,抗病毒病和黑腐病.是解决夏秋叶菜淡季供应的好品种.  相似文献   

3.
以引进的优良杂交种92-401的优良自交系96-21-1为母本.以湘研9号的花培品系96-12-4为父本,配制的一代杂种海丰12号,早熟性好,果实粗羊角.浅绿色,果面光滑有光泽,成熟果橘红色.果色鲜艳.平均果长20.0cm、果宽2.8cm、果肉厚0.25cm、单果重45g,果味辣。一般在露地每667m。前期平均产量1723.3kg,比对照平均增产47.9%;每667m。平均总产量3341.9kg.比对照平均增产31.1%。适宜内蒙、山东、广东和海南一带栽培。  相似文献   

4.
"牡丹江6号"大白菜是中早熟大白菜一代杂交种,2011年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为"牡丹江6号"。生育期约70d,叶球合抱,球形指数1.55,净菜率80.2%,平均单株重3.2kg,每667m2产量约7 702.6kg。  相似文献   

5.
"商茄1号"是商丘市农林科学院蔬菜研究所以自育的‘牛心2009-16’自交系和‘七叶2010-39’自交系进行交配育成的一代杂交品种。该品种生长强健,商品性好,高产优质,抗病性强。2014—2015年参加河南省区域试验,"商茄1号"每667m2平均前期产量998.99kg,较对照减产6.83%,每667m2平均总产量为4 788.20kg,较对照增产9.45%;2015年参加河南省生产试验,"商茄1号"每667m2平均前期产量为1 139.19kg,较对照减产5.92%,每667m2平均总产量达5 490.15kg,较对照增产11.99%。  相似文献   

6.
蔬研5号是湖南省蔬菜研究所选育的早熟黄瓜品种. 2010年通过湖南省品种审定,品种登记编号为XPD012-2010. 该品种肉质致密、脆嫩、心腔小、果肉厚、耐贮运、商品性佳. 1 种植表现 2013年,因院县合作项目,在麻阳县江口墟镇骆子村国家设施蔬菜标准园早熟示范栽培蔬研5号0.53 hm2,667 m2 产量 4 927.15 kg, 比对照增产16.88%,增值1 696.91元;在绿溪口乡洲上国家设施蔬菜标准园示范栽培 0.8 hm2,667 m2 产量4 895.38 kg, 比对照增产19.12%, 增值1 764.88元;两地平均667 m2产量4 908.09 kg,比对照增产17.91%,增值1 737.69元.  相似文献   

7.
侯全刚 《中国蔬菜》2011,1(9):32-32
青线椒1 号是青海省农林科学院园艺研究所利
用当地主栽品种循化线辣椒优系99- 3- 5 与线辣椒
997- 1 杂交选育而成。2007 年进行品种比较试验,青
线椒1 号每667 m2 产量达到1 733.1 kg,比对照循化
线辣椒增产12.96 %。2008~2009 年同期开展区域试
验和生产试验,区域试验中青线椒1 号每667 m2 平
均产量1 575.7 kg,比对照增产12.68 %;生产试验中
青线椒1 号每667 m2 平均产量为1 519.1 kg,比对照
增产11.41 %。2009 年12 月青线椒1 号通过青海省
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从2009 年开始
进行示范推广,在青海省循化、贵德、尖扎、乐都等地
区累计推广面积已经超过100 hm2。  相似文献   

8.
哈白5 号是哈尔滨市农业科学院选育的大白菜一代杂种,亲本之一V -2-6 是从当地主栽品种生产田中获得的优良单株经连续自交5 代后育成的自交系,另一亲本586-6-4 是从586 中筛选的自交系与958-6 杂交后连续自交6 代育成的自交不亲和系。2008 年春配制组合并进行品种比较试验,该组合(哈09-1)表现整齐一致,性状稳定,正反交优势表现均较强,抗病性强,品质接近二牛心;2009~2010年参加黑龙江省大白菜品种区域试验,每667 m 2 平均产量7 700.99 kg,较对照凯丰2 号增产12.06% ;2011 年参加黑龙江省大白菜品种生产试验,每667m 2 平均产量8 857.91 kg, 较对照凯丰2 号增产8.7% 。2011 年经室内苗期人工接种抗病性鉴定,病毒病和霜霉病病情指数分别为13.13 和23.56,表现高抗,同时耐软腐病。2012 年4 月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定名为哈白5 号。  相似文献   

9.
德丰1号属中晚熟大白菜一代杂种.其亲本是两个自交不亲和系鲁白8SI和新1号DD.德丰1号生长期85 d(天),叶色淡绿,叶球短圆筒形,高抗病毒病,抗霜霉病,帮薄,白色,纤维少,品质优,商品性好,净菜产量5 514.5~5 540.8 kg*(667 m2)-1,比对照北京新3号平均增产2.7 %~12.7 %.  相似文献   

10.
李一哲  王涛 《蔬菜》2003,(8):14
金红叶F1是由青岛一品农产有限公司首家由日本引进的新一代黄皮洋葱杂交一代品种,该品种具有产量高、营养丰富、商品性好等特点。是当前黄皮洋葱出口创汇的首选品种之一。一、特征特性该品种中早熟,在山东地区一般较红叶三号等品种提前上市7 d左右。该品种品质好、产量高,在2000-2002年连续3年公司农场的小区试验中,667 m2平均产量7 500 kg,比对照红叶三号增产47 %,2003年度参加了12个品种的品比试验,667 m2平均产量7 486 kg,比对照红叶三号增产42.5 %,比对照OP黄增产26.3 %。该品种极耐贮存,2002年公司将收获后的7个黄皮洋葱品种全部放在…  相似文献   

11.
杨高强 《辣椒杂志》2013,11(1):10-12
沈研19号是以细胞质雄性不育系A1203-5为母本,以恢复系S4-2-1-3为父本配制的三系一代辣椒杂交种。该品种果实为牛角型,早熟,果面光滑,果色浅绿,味辣;辽宁省辣椒区域试验平均每667m2总产量为4416.1kg,平均增产30.4%;在辽宁的12个市县区生产试种,结果表明,2年平均每667m2总产量为4499.9kg,比对照沈研13号平均增产12.5%;沈研19号适合在早春冷棚和越冬温室中栽培。  相似文献   

12.
青薯 6号马铃薯是以固 33 -1为母本,以 92 -9 -44(73-21-1×Desiree)为父本,通过有性杂交选育而成。炸片试验结果色泽和酥脆性接近对照大西洋,符合炸片品种的各项指标。2005年 1月 10日通过青海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为青薯 6号。1 产量1995年配制杂交组合,并从实生苗中筛选出优良单株。1996~1999年进行无性系繁殖和测产, 1 ~4代无性系平均产量为 2 659. 68kg· (667m2 )-1。2003、2004年同时进行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区域试验平均产量为 2 138. 0kg·(667m2 )-1,比对照大西洋增产 50. 45 %,生产试验平均产量为 2 682. 6kg…  相似文献   

13.
新早58大白菜是新乡市农科院最新育成的一代杂交品种.该品种早熟、抗病、耐热、耐湿,适合夏末秋初种植,每667 m2净菜产量可达5 000kg左右,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4.
德高16是秋早熟大白菜一代杂种,其亲本是高代自交不亲和系QG32578和夏93。2006~2007年参加全国大白菜秋早熟组区域试验,2007年同时参加全国大白菜秋早熟组生产试验,2008年通过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鉴定。该品种早熟,生育期60~65 d(天),株型稍披张,株高34 cm,开展度59 cm|外叶淡绿色,外叶数9片,叶球叠抱紧实,短圆筒形,抗病毒病、霜霉病、黑腐病|平均净菜产量4 000 kg?(667 m2)-1,适宜山东、河北、河南、安徽、山西、云南、四川及长江中下游地区栽培。  相似文献   

15.
干制辣椒新品种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确保遵义县干辣椒产业持续发展,对参试的7个干辣椒新品种-9对照品种遵辣1号进行生物学性状、经济性状、抗逆性、抗病性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红塔单身朝天椒产量最高,其次是遵椒2-17,干椒产量分别为222-3kg/667m2和216.2kg/667m2,分别比对照增产28.57%和25.04%;遵辣1967、遵辣1994、理想单身2号等3个品种分别比对照增产21.45%、14.27%、3.59%;应以市场为导向进行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加以推广。  相似文献   

16.
纳添仓 《中国蔬菜》2005,1(4):59-60
青薯 6号马铃薯是以固 33 -1为母本,以 92 -9 -44(73-21-1×Desiree)为父本,通过有性杂交选育而成。炸片试验结果色泽和酥脆性接近对照大西洋,符合炸片品种的各项指标。2005年 1月 10日通过青海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为青薯 6号。1 产量1995年配制杂交组合,并从实生苗中筛选出优良单株。1996~1999年进行无性系繁殖和测产, 1 ~4代无性系平均产量为 2 659. 68kg· (667m2 )-1。2003、2004年同时进行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区域试验平均产量为 2 138. 0kg·(667m2 )-1,比对照大西洋增产 50. 45 %,生产试验平均产量为 2 682. 6kg…  相似文献   

17.
青研4号大白菜属中晚熟品种,生长期85 d(天)左右.亲本之一是源于丰抗系列的高代自交系;另一亲本是源于青杂3号与城阳青和古青杂交、多代回交、自交分离选育的自交不亲和系.该品种叶球卵圆形,叠抱,球高34.6 cm,直径21.1 cm,单球质量5.0 kg,平均净菜产量6 500kg·(667m2)-1左右,高抗病毒病,抗霜霉病,对软腐病的抗性较对照鲁白15强.在长江中下游和黄河中下游地区均可栽培.  相似文献   

18.
刘兴明  刘慧  张亮  屈广琪 《蔬菜》2016,(6):11-14
为筛选适宜延庆春大棚生长的番茄品种,特引进15个番茄品种,对比观测各个品种的生育周期、主要植株性状、抗病性及产量。结果表明:秋展16每667 m~2产量13 777 kg,较对照增产21.7%;抗硬粉8号每667 m~2产量12 972 kg,较对照增产14.6%;春展33每667 m~2产量11 983 kg,较对照增产5.9%,且三者综合性状优良,在延庆地区表现良好,适合大面积推广。京番101早熟性突出,建议可以适度种植,抢早上市。强丰101等品种综合性状表现一般,不建议在延庆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9.
秦甘70是甘蓝一代杂种,2000年通过陕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 丰产性 1993~1995年在原陕西省蔬菜花卉研究所试验农场进行品种比较试验,秦甘70从定植到收获70 d(天),667 m~2产量4 520.8 kg,比对照中甘8号增产16.7%。1998~1999年秦甘70连续两年参加陕西省品种区域试验,同时进行了生产示范。区域试验2 a(年)667 m~2平均产量4 788.0kg,比对照中甘8号增产15.1%。生产示范秦甘70同样表现增产结果,667 m~2平均产量4 439.9  相似文献   

20.
2001年秋,桂林市农业局在资源县用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育成的新品种中薯3号马铃薯原种繁殖脱毒种薯.同年12月平乐县农业局从资 源县调回冬种,种植面积13.5 hm2,每667 m2最高产量达到2 144.9kg,平均产量达到1 727.7kg,比东北产种薯每667 m2增产408.3kg,增产率30.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