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亲鳝的选择和培养 作为繁殖用鳝鱼要求体质健壮,游动活泼。体色以粗黑泥、黄褐色或黑花、绿褐色为好。亲鳝来源以当天笼捕的伤口较小。  相似文献   

2.
1.亲鳝来源及选择亲鳝的来源一是到野外直接捕捉,每年6月上旬到7月中旬,可在稻田和浅水沟渠中用鳝笼捕捉,特别是闷热天气或雷阵雨后出来活动的黄鳝更多,晚间多于白天。可于晚上9~10点钟,将鳝笼放在黄鳝活动处,当黄鳝出来觅食时,误入鳝笼,黎明时将鳝笼收回,将个体大的用作亲鳝。二是在市场上采购体健无伤的黄鳝作亲鳝。只要亲鳝选择得好,人工繁殖均能获得成功。雌鳝以选择体长30厘米左右,体重150~250克的为好。成熟雌鳝腹部膨大呈  相似文献   

3.
人工饲养黄鳝,具有占地面积少,苗种易得,管理简便,产量高,经济效益大等优势,是农村家庭的一项致富好门路。一、鳝池的建造养鳝池应建在避风向阳、靠近水源的地方。鳝池大小可根据养殖规模而定,小的4~5平方米,大的十几或几十平方米。要有水源,以便适时加水和换水。鳝池的形状可因地制宜,长方形、方形、圆形均可。池深0.7~1米为宜,池壁高出水面10厘米。  相似文献   

4.
1.鳝种体外消毒鳝种在放养时,最好采用高锰酸钾和食盐等进行体外消毒,这些方法比较好,各地应因地制宜地采用。但是,在浸泡时要达到要求的药液浓度和足够的浸洗时间,并应视鳝种的忍耐程度和水温的高低来灵活掌握。具体方法是野外捕捉、市场购买或专池培育的鳝种,在放养前用2%~3  相似文献   

5.
<正>利用房前屋后进行庭院养鳝,既可调节市场,提高上市规格,又可获取经济效益。根据近几年我镇养殖黄鳝生产实践,现将养殖情况介绍如下: 1.鳝池建造 鳝池应选择在房前屋后靠近水源的地方,面积不宜过大,一般10~20平方米即可。鳝池形状可结合美化庭院环境,但不要将池建在紧靠墙后或庭院角落处。鳝池四周用砖砌,水泥抹平,并有5~7厘米的倒挂墙,池底用三合土夯实,池深1.2~1.5米,设有进水口、溢水口和排水口,池底垫上15厘米的硬泥和30厘米的肥沃淤泥。黄鳝是变温动物,适宜温度20~30℃,水温过高,要加深水位。夏季在池上方用毛竹、石棉瓦或芦席搭建荫蓬。我镇有几户在池旁用毛竹搭架,栽种丝瓜、葡萄、扁豆等高杆植物作为荫蓬,既起到遮荫、降温作用,又对鳝池有增氧功能,充分利用空  相似文献   

6.
一、鳝池处理新池经浸泡脱碱处理,换水12小时后测试pH值,要求在6~8之间,否则加水继续浸泡。脱碱和铺草完成后,先按每立方米水泼洒30~50克生石灰澄清液或1克强氯精进行消毒,第2天按每立方米水使用黄鳝水虫清2毫升进行杀虫处理。二、投苗初期的处理1.浸泡及箱内消毒鳝池消毒杀虫处理后,若急需投苗,全池更换新水后即可进行。投苗前可将鳝苗按每  相似文献   

7.
一、鳝池的建造 黄鳝喜栖于有机质较多微酸的泥穴中,喜温,但怕高温,最适宜的温度为15~30℃,同时又属变温动物,体温随外界水温变化而变化.因此,鳝池面积在10~20平方米为宜,长方形,池深在1米左右,有进、出水口.底部及墙壁应坚固,池壁墙头砌一块向内的探头砖或砌成"T”型,以防鳝逃跑.池壁高出水面30厘米以上.池底部铺设细腻粘土30厘米,粘土上层撒适量的生石灰,再铺上10~1 5厘米细腻柔软的软质泥.在软质泥上层再薄薄地撒一层生石灰,然后注入25厘米深的水,水体的PH值应调节在6.4~6.8之间.池中也可适当种些水生植物(水面的30%).鳝池水体应保持"肥、活、嫩、爽”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一、鳝池处理新池经浸泡脱碱处理,换水12小时后测试pH值,要求在6~8之间,否则加水继续浸泡。脱碱和铺草完成后,先按每立方米水泼洒30~50克生石灰澄清液或1克强氯精进行消毒,第2天按每立方米水使用黄鳝水虫清2毫升进行杀虫处理。二、投苗初期处理1.浸泡及箱内消毒鳝池消毒杀虫处理后,若急需投苗,全池更换新  相似文献   

9.
罗华卿 《饲料博览》1999,11(8):36-37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膳食结构的改变,黄鳝的营养价值和药用功能被现代科学所证实。近几年来,不少地方开展人工养鳝,但由于技术问题,成功者少,失败的多。这里向正在养殖和准备养鳝的养殖户介绍一种实用养鳝技术。1 鳝池的建造黄鳝喜栖于有机质较多微酸的泥穴中,喜温,但怕高温,最适宜的温度为15~30℃,同时又属变温动物,体温随外界水温变化而变化。因此,在建造鳝池时必须考虑这些因素鳝池面积在10~20m2为宜,长方形,池深在1米左右,有进、出水口。低部及墙壁应坚固,池壁墙头砌一块向内的探头砖或砌成“T”型…  相似文献   

10.
<正> 1 降温关。黄鳝是内陆鱼类中最怕热的种,对高温的最大适应限度不超过28℃,而夏季阳光曝晒很容易使池水迅速升至28℃以上使黄鳝发生中暑,甚至被烫死。由此可见,夏季鳝池水温管理尤为重要。通常采取在鳝池四周种植南瓜、丝瓜、扁豆等藤蔓植物,或搭架凉棚遮阳。也可在池水面放养水葫芦 水浮莲等水生植物。水源方便的养殖户,在夏季气温较高,池水蒸发较快时,可每1~2天对鳝池加注新水1次,但每次加水量不要过多,一般保持水  相似文献   

11.
鳝池有水泥池、砖砌池、三合土池和土池四种,养鱼户可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也可利用家前屋后的小坑塘改建,常见的是用砖、石砌,池壁角用水泥或三合土勾缝。鳝池面积不宜太大,大的也就是50m^2~100m^2,小的一般也就是10m^2~20m^2,池深大至1.0m,池底填淤液泥30cm厚,或1/2面积填含有机质较多的黏土或松软肥土,可种植水浮莲。养殖期保持水深20cm~40cm,池四周要高出水面30cm以上,设进、排水口,一端进水,另一端排水。  相似文献   

12.
2、投饲管理 (1)诱食:驯食的好坏将直接影响鳝苗的成活率及其养成规格,成鳝的规格是否一致是影响产量及出池整齐度的重要原因之一。鳝种进箱后的第三天.开始进行投饵驯化,根据当地资源,选用鳝鱼喜食的蚯蚓、淡水龙虾、蚌肉或鱼等鲜活饵料,定时、定点(一般一个箱2~3个投食点)诱食驯化鳝苗集中摄食。  相似文献   

13.
《新农村》2000,(9)
养殖黄鳝有很高的经济效益,但人工繁殖种苗技术尚未过关,种苗靠从自然界捞捕,苗少、质量差,且病伤严重,严重影响了黄鳝集约化养殖的发展。下面简要介绍黄鳝的人工繁殖技术。1.亲鳝的选择亲鳝的来源可从自然水域捕取,也可直接从培育池获得。但无论从何处获得,产前均要进行一段时间的强化培育。培育期间每天投喂动物饵料如蚯蚓、蝇蛆、动物内脏  相似文献   

14.
工厂化养殖,改传统的有土、室外、静水养殖为无土、室内外流水养殖,管理方便,产量高、效益好.其生产技术指标为:每1m2投放规格25~40g的鳝茁2~2.5kg,投喂全价配合饲料,经过4~5个月的饲养,以目前原料成本计,生产成本为15~20元/kg.工厂化养鳝技术要点如下: 1 选择有洁净水源的地方建池养殖池分室外和室内两种,面积每池2~20m2,池深0.5m,池内用水泥抹光,池埂上建宽0.5cm的倒船,配备蓄水池.要求养殖池排灌自如.池中养植水生植物,覆盖池面的70%.  相似文献   

15.
<正> (三)管理 鳝苗入池后,会迅速分散,在30分钟内应全部入泥或草丛中躲藏,凡在30分钟不入泥,静躺在泥上不动者,应淘汰。 1、巡池 第二天早上巡池,捡出死鳝和不入泥土者(死鳝处洒一点石  相似文献   

16.
1建池家庭建造养鳝池,一般每池为2~3m2,池壁高0.7m,一般用水泥砖砌而成,池形不一。在池的相对位置高3~4cm的地方留进水孔和排水孔(需要量自定)。进出水口安装拦鱼栅或金属网罩。池水一般保持在10~15cm左右。建池注意事项:如建方形池最好切角建造;池深一般为80~100cm,其中土  相似文献   

17.
1.修建鳝池。选择避风向阳、冬暖夏凉、进排水方便的地方建池.长年流水更好。房前屋后的零星池、坑道、水沟都可以建池。池形随地形而定。鱼池面积一般要求长5米、宽3米、深1~1.5米。池底最好是水泥底,池壁用水泥和砖砌成.内壁要光滑。池埂要高出四周20~40厘米,防止雨水直接流入池内.池埂顶部做成“T”形以防逃。池底可模拟黄鳝自然生活环境投入较大的石块、瓦块、树墩等,让黄鳝栖息.然后再铺设厚约30~40厘米含有机质较多的黏土。  相似文献   

18.
一、场地选择。选择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无污染、pH值6~7.5,水温适宜的池塘、湖泊或稻田。也可利用现有精养池塘,水深要求2.5米。如利用稻田改造,应将田埂加高至1.2米、加宽至0.8米并夯实。二、鳝池消毒。黄鳝入池前7~10天,用生石灰或漂白粉对鳝池消毒,每667平方米(1亩)用生石灰100~150千克,或漂白粉15~20千克。三、网箱布置。网箱用聚乙烯网片编织而成,网目为0.3厘米。网箱面积9~36平方米,高1.5米。网箱入水深度至少0.4米,网箱间距0.8米,行距1.5米。网箱于放苗前15天放入水中。  相似文献   

19.
1 建池 家庭建造养鳝池,一般每池为2~3m2,池壁高0.7m,一般用水泥砖砌而成,池形不一.在池的相对位置高3~4cm的地方留进水孔和排水孔(需要量自定).进出水口安装拦鱼栅或金属网罩.池水一般保持在10~15cm左右.  相似文献   

20.
一、场地选择。选择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无污染、pH值6~7.5,水温适宜的池塘、湖泊或稻田。也可利用现有精养池塘,水深要求2.5米。如利用稻田改造,应将田埂加高至1.2米、加宽至0.8米并夯实。二、鳝池消毒。黄鳝入池前7~10天,用生石灰或漂白粉对鳝池消毒,每667平方米(1亩)用生石灰100~150千克,或漂白粉15~20千克。三、网箱布置。网箱用聚乙烯网片编织而成,网目为0.3厘米。网箱面积9~36平方米,高1.5米。网箱入水深度至少0.4米,网箱间距0.8米,行距1.5米。网箱于放苗前15天放入水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