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介绍了常用水田除草剂药害产生的原因,指出了苯氧类除草剂、三氮苯类除草剂、酰胺类除草剂等产生的药害症状,同时阐明了产生药害后换水、喷施叶面肥、追施分蘖肥等补救措施。  相似文献   

2.
黑龙江省大豆生产中药害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对2004年黑龙江省大豆生产中使用农药情况作了概括说明。黑龙江省大豆生产中施用农药量逐年增加,随之产生的药害事故也呈上升趋势。药害分为除草剂药害、种衣剂药害、药肥混合物及农药助剂药害三大类,并对其发生原因进行分析,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3.
除草剂对作物产生药害的原因、类型及其安全应用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践证明,在除草剂的使用过程中药害事故频繁发生,本文主要介绍除草剂对作物产生药害的原因、药害的类型,提出了除草剂的安全应用技术。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嗪草酮、噻吩磺隆、异恶草松、乙草胺、2,4-滴丁酯和咪唑乙烟酸等6种大豆常用苗前除草剂药害症状及药害解除技术。描述了各种除草剂对大豆苗期所产生的药害症状,比较分析了不同除草剂药害对株高、根长等农艺性状指标的影响,明确了喷施碧护生长调节剂对供试除草剂所产生药害的解除效果表现差异较大,其中,使用嗪草酮或噻吩磺隆防治大豆杂草时,一旦出现药害症状,及时喷施碧护生长调节剂,可有效促进大豆生长并恢复到正常生长状态。  相似文献   

5.
除草剂对作物产生药害的原因、类型及其安全应用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践证明,在除草剂的使用过程中药害事故频繁发生,本文主要介绍除草剂对作物产生药害的原因、药害的类型,提出了除草剂的安全应用技术.  相似文献   

6.
除草剂对油菜的安全性及药害研究初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31种除草剂对油菜进行田间试验结果表明,精禾草克,拿捕净,收乐通和威霸等使用正常剂量或加倍量对油菜生长安全,适于油菜田使用;乙草胺,都尔和普乐宝使用低剂量对油菜安全,加倍量处理对油菜产生一定药害,可以较安全地用于油菜田;广灭灵,施田补,氟乐灵,利收施用正常剂量可使油菜产生药害,但能够恢复正常生长,加倍剂量药害加重;赛克,速收等20种除草剂的使用正常剂量能使油菜产生严重药害甚至使油菜幼苗死亡,不能作为油菜田除草剂使用。  相似文献   

7.
调查了郴州烟稻轮作区水稻及烤烟的除草剂使用情况,烟田应用的除草剂主要有草甘膦等13种.对桂阳、嘉禾、安仁、宜章、永兴5个烟区疑似除草剂药害的烟田进行调查,产生的症状主要有烟株畸形、叶片卷曲、叶片小而薄、轻微萎蔫、烟株异常矮小、芽扭曲、叶片发黄等.除草剂药害田烟株农艺性状较正常烟株差.对烟田土壤的检测结果表明:郴州地区烟草出现药害主要是二氯喹啉酸和二甲四氯引起的.对除草剂药害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8.
付久才 《北方水稻》2012,42(4):47-49
应用除草剂可有效清除水稻田间杂草,减轻了水稻种植过程中的劳动强度,但其使用不当所导致的药害也会对作物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从水田除草剂药害产生的原因、诊断、预防和补救四方面介绍了水田除草剂药害问题,以期指导农户科学、合理地使用水田除草剂,减轻或避免水田除草剂药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针对大豆田改水田后,残存的大豆除草剂-普斯特,会对水稻产生药害的问题,分析不同时期药害的产生过程、条件、药害症状及发生规律,并提出一系列预防、缓解措施。  相似文献   

10.
从总结近年来辽宁省药害事故发生基本情况出发,系统分析了各类药害事故的发生原因,包括除草剂飘移而造成的非靶标作物受害、长残效除草剂而造成的下茬作物受害及环境条件不良或变化异常引起药害事故等,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应对措施和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1.
除草剂对向日葵的安全性评价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16种除草剂对向日葵苗期安全性评价的田间试验,筛选出施补田、精禾草克和收乐通等适于向日葵田使用的除草剂。利收和乙草胺虽对向日葵小苗有轻度药害,但影响不明显。试验中大多数除草剂产生严重药害,造成小苗死亡或失去经济价值,属非适于向日葵使用除草剂。  相似文献   

12.
为了指导大豆田杂草防除技术,介绍了大豆田杂草发生的主要种类与特点,除草剂混用品种的选择,除草剂药害的分类,除草剂药害调查分级与除草剂混用性能比较等,以及大豆田杂草防除技术和施用除草剂混剂不当造成的药害.  相似文献   

13.
随着农业现代化发展,除草剂越来越多地被使用,化学除草面积和除草剂使用量的增大,使作物药害也不断发生,影响农作物产量和品质,给农业生产带来损失,因此能够识别除草剂对作物药害症状及发生原因,对指导农业生产、减轻药害发生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针对大豆田改水田后 ,残存的大豆除草剂———普斯特 ,会对水稻产生药害的问题 ,分析不同时期药害的产生过程、条件、药害症状及发生规律 ,并提出一系列预防、缓解措施  相似文献   

15.
棉苗地乐胺药害的症状及解救措施聂先雄,王国理,胡镇伍,陈直哲(湖北省京山县农业局431800)地乐胺是江西临川农药厂生产的二硝茎苯胺类除草剂,棉花播后苗前土壤喷雾处理,防除一年生单子叶杂草及某些阔叶杂草,不仅成本低,且效果优于拉索等进口除草剂。近年我...  相似文献   

16.
草害是影响油菜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因素之一,种植抗除草剂品种,配合化学除草是解决油菜田杂草防治最经济有效的方法。为筛选适合抗除草剂油菜新品种搭配使用的除草剂,本研究以非转基因抗磺酰脲类除草剂油菜新种质M342为材料,比较了苯磺隆等11种磺酰脲类除草剂的防除效果和安全性。结果显示,11种磺酰脲类除草剂对油菜田杂草的鲜重防效均在70%以上,均能显著降低杂草对氮、磷、钾和水分的消耗。啶嘧磺隆对M342有严重药害,喷施后植株腐烂并逐渐坏死。苄嘧磺隆和氟唑磺隆也对M342的产量有显著影响,分别比人工除草对照减产6.22%和16.59%。其余8种磺酰脲类除草剂对M342的产量均无显著影响,可应用于抗磺酰脲类除草剂油菜新品种田间杂草的防除。  相似文献   

17.
我国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推广烟嘧磺隆,作为高效、广谱的磺酰脲类除草剂,大量应用于玉米苗后杂草防治。多年生产实践发现,烟嘧磺隆会对部分玉米品种产生一定药害,从而造成玉米产量下降。挖掘并应用玉米抗烟嘧磺隆基因,培育抗除草剂新品种,是解决药害问题的最有效方法。本文概述烟嘧磺隆的除草、选择及解毒机制,不同玉米品种对烟嘧磺隆抗性差异,对玉米抗烟嘧磺隆基因的遗传机制、基因定位和克隆及不同单倍型等进展进行系统阐述,加快抗性基因的应用进程,推进抗除草剂新品种培育,保障我国玉米生产安全。  相似文献   

18.
今年五月份在我县的舒洪、东渡、双溪口等乡镇的一些幼龄茶园和改造茶园出现茶树新梢生长变态,茶芽不发或死亡等系列症状,造成当地茶农的恐慌。发现这种"怪病"后,我们通过深入调查,并请专家鉴定,确诊为施用碳酸服类除草剂双磺隆的药害。1双磺隆药害症状双磺隆是由破酸眠类除草剂甲碘隆和绿磺隆的混合制剂,是一种高活性广谱内吸除草剂,在土壤中持效期长、结构稳定而降解缓慢而对许多作物(如阔叶作物)存在残留药害。茶树是属阔叶作物,茶树体内(特别是新梢嫩叶)含有多种丰富的氨基酸,而该除草剂的药理恰是被植物根、茎、叶吸收,…  相似文献   

19.
棉田病、虫、草为害严重,需用多种化学药剂防治,因使用技术、环境因素等原因,导致药害频频发生。现将常用药剂的药害症状、产生原因及预防措施进行简述,旨在减少和尽量避免该类事故的发生。1土壤除草剂1.1乙草胺。该药剂如超过用量或药后遇低温高湿很易产生药害。主要症状有3种  相似文献   

20.
王育楠 《中国棉花》2003,30(1):35-35
棉花由于农药使用不当 ,如浓度过度 ,高温下施药 ,花期施花 ,使用对棉花敏感的除草剂 ,均能形成药害。1症状触杀型药剂可产生急性药害 ,一般在几小时到几天就出现药害 ,表现为叶片烫伤 ,呈水渍状 ,或出现枯斑、条纹、变色、卷缩、焦枯等。内吸型药剂则产生慢性药害 ,施药后较长时间才表现出植株矮化、畸形、叶肉增厚、叶色浓绿、叶形皱缩等 ,严重时侧枝丛生、生长点坏死。除草剂及生长调节剂在高浓度时可抑制生长 ,表现畸形 ,甚至死亡。如棉花受 2 ,4- D药害后 ,叶片变小变窄 ,呈“鸡爪状”;氟乐灵过量使用会使棉花主根形成肿瘤 ,影响次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