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家畜传染病的基本特征是,能在家畜之间直接接触传染或间接地通过媒介物互相传染,构成流行。家畜传染病的流行过程,就是从家畜个体感染发病发展到家畜群体发病的过程,也就是传染病在畜群中发生和发展的过程。传染病在畜群中蔓延流行,必须具备3个相互连接的条件,即传染源、传播途径及  相似文献   

2.
家畜传染病的基本特征是能在家畜之间直接接触传染或间接地通过媒介物(生物或非生物的传播媒介)互相传染,构成流行。家畜传染病的流行过程,就是从家畜个体感染发病发展蓟家畜群体发病的过程,也就是传染病在畜群中发生和发展的过程。  相似文献   

3.
1动物传染病的流行过程传染病在畜群中发生、传播及终止的过程称传染病的流行过程。动物传染病流行过程是由传染来源(简称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动物群三个基本环节组成的,缺少其中任何环节,动物传染病就不可能在畜群中的流行。  相似文献   

4.
关于家畜传染病流行的基本条件,在家畜传染病的教科书中均归纳为传染源、传染途径(或传染媒介)、易感动物(或易感畜群)三个基本环节。南京、江苏、山东农学院主编的《家畜传染病》一书中写到:“流行过程是由传染源、传染途径和易感动物三个基本环节组成。缺少任何一个环节,  相似文献   

5.
1流行环节 构成传染病的流行过程,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及易感畜群3个基本环节。只有这3个基本环节相互连结,协同作用时,传染病才有可能发生和流行。保证这3个基本环节相互连结、协同起作用的因素是动物活动所在的环境和条件,  相似文献   

6.
1 流行规律 疾病发生无规律性,随机发生,局部地区病例零星地散在发生,各病例在发病时间与发病地点没有明显的关系时,称为散发.畜群对某传染病的免疫水平较高,如猪瘟本是流行性很强的传染病,但在每年进行全面防疫注射后,易感动物环节基本得到控制,如平时预防工作不够细致,防疫密度不够高时,还有可能出现散发病例.  相似文献   

7.
羊肠毒血症是由魏氏梭菌引起的一种急性毒血症型传染病,主发于绵羊,也可见于山羊,常呈散发性发病,并可呈地方性流行,是危害养羊业的一种重要传染病.据调查,羊肠毒血症在阿克苏市各乡镇场均有发生,对养羊业造成危害,是阿克苏市开展牲畜合同防疫强制免疫的疫病.2001年春,阿克苏市某牧场经过防疫的畜群流行本病,经综合防治及时控制,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集约化和规模化养猪户不断有猪的营养代谢病的发生。发病的畜群有类似传染病的某些特征,并多呈地方性发病,早期诊断常被怀疑传染病,容易发生误诊。笔者认为在现代畜牧业中由此而引起的损失较大,故报道如下。1发病情况病例1:1988年1月,吉林市某粮库筹建猪场,购进SOkg左右  相似文献   

9.
免疫是控制家畜传染病的手段,几乎所有畜群疫病的防治都需要进行免疫接种。然而有些畜群经免疫接种后却不能抵御相应疫病的感染或发病,显示免疫失败。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在实际工作中应全面考虑。其中首先应考虑的是如下几个要点:  相似文献   

10.
1猪传染病的流行强度 传染病在流行过程中,由于传染病的种类和性质不同,流行强度也有所差异。根据在一定时间内发病猪数量的多少,有以下几种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11.
副结核病是由副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反刍兽的慢性肠道疾病.本病的特征是病畜表现慢性卡他性肠炎,长期顽固性腹泻、消瘦,易造成患畜死亡.本病在世界广泛流行,以奶牛业和肉牛业发达的国家受害严重.我国于1953年首次报道此病.副结核分枝杆菌主要引起牛发病,幼牛易感,羊和骆驼也可发病.本病不易被人察觉,平时不会造成突如其来的损失,但感染地区畜群死亡率可达2%~10%,严重的达25%,而且难从畜群中根除,其对养牛业的损失常常超过某些传染病.  相似文献   

12.
马流感是由马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特征为上呼吸道粘膜及眼结膜发生卡他性炎,咳嗽和流水样鼻液等。本病传播极为迅速,在易感畜群中短期可引起广泛流行,发病率极高,死亡率平均在4-10%.该病于1993年9月中旬传入我市,并引起暴发流行,造成约1600余匹马底动物发病,止10月上旬疫情基本平息,现将本次发病及诊治情况报告如下。l发病情况1993年9月15日我市兽医站门诊发现首例马流感病畜,系本市曲阜镇一拉旅游仿古马车的马匹。9月]6—17日该仿古马车队及跑马场的50余匹马先后全部发病。继而由城内旅游区向城外周…  相似文献   

13.
1防疫措施.家畜传染病的流行是由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家畜这3个因素相互联系而形成的复杂过程。因此,采取适当的防疫措施来消除或切断造成流行的3个因素的相互联系作用,就可以使疫病不能继续传播。消除传染源,包括对病原体污染的物体进行消毒;对患畜、可疑患畜及病原携带者采取扑杀、深埋或焚烧处理;对以慢性病原携带者为主的传染源,主要采取定期检疫,阳性牛进行扑杀或送隔离区酌情处理。对传播途径的主要防疫措施是消毒、检疫、隔离和培育SPF动物。对易感畜群的主要防疫措施是增强易感畜群的免疫水平,即通过免疫接种增强畜群对传染病的抵抗力。综合性防疫措施可分为平时的预防措施和发生疫病时的扑灭措施。  相似文献   

14.
家禽传染病防治的综合性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家禽饲养中,传染病的流行往往会造成家禽的大批发病和死亡,从而给畜牧业生产造成巨大的损失。因此,传染病的防治工作也就成为制约畜牧业发展的关键环节。家禽饲养中,传染病有其自身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1流行病学调查结果作为诊断依据的原因 流行病,即以群体发病形式表现的疾病,而并非以个体发病形式表现的疾病。流行病学,最早是人医领域中的一个概念,它是研究人群中疾病流行的学科。后来这个概念引入到兽医领域,由此才产生了兽医流行病学。半个世纪前,兽医流行病学仅限于传染病的研究。直到三十年前,人们才正式将兽医流行病学的研究范围由传染病扩大到包括非传染病,即研究所有疾病的流行问题。这是因为所有疾病都有群体发病的可能。  相似文献   

16.
任锋 《四川畜牧兽医》2007,34(12):49-50
1 当前兔病的流行特征 1.1 常见病仍然存在 养兔业的发展和流通渠道的增多可客观造成疾病流行。兔瘟在许多地区都有流行,本病以侵害壮年兔为主,其发病死亡率可达100%。近年,兔瘟有侵害幼龄兔的趋势,这应引起重视。有些地方不重视防疫,造成本病零星发生或地方性流行。这说明对一个传染病虽然有疫苗可供应用.但由于种种原因,要彻底根除传染病还有一个过程。  相似文献   

17.
实施经常性的抗体水平监测是现代畜禽生产中有效预防和控制重大传染病发生和流行的主要技术措施.抗体水平的检测在评价疫苗免疫的质量、免疫程序的制定、畜群中潜伏的隐性感染者的发现、疫病防治效果的评价等多方面都有极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18.
<正>在防疫工作中实施经常性的抗体水平监测是有效预防和控制重大传染病发生和流行的主要技术措施。通过抗体水平的检测,在评价免疫注射的质量、免疫程序的制定、畜群中潜伏的隐性感染者的发现、疫病防治效果的评价等多方面都有极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在养猪业快速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许多新的情况,它们对猪传染病大范围流行具有直接的影响,使猪的传染病流行出现了新的特点,分析讨论这些影响因素和流行特点将有助于制定有效的疾病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20.
猪丹毒是养殖户在养猪过程中威胁架子猪健康的一种重要疾病,其主要致病原是猪丹毒杆菌,该病属于急性、热性传染病,并且与猪瘟、猪肺疫并称为养猪业三大传染病。本文简要分析了猪丹毒的发病情况、流行特点、发病原因、临床诊断及预防措施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