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6 毫秒
1.
番茄黄化曲叶病及其抗病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番茄黄化曲叶病(Tomato yellow leaf curl virus,TYLCV)是世界范围内流行的一种毁灭性的病毒病,已成为世界番茄生产的限制性因素.近年来番茄黄化曲叶病在中国呈现逐年加重,自南向北迅速蔓延的趋势,已对中国番茄种植业造成极其严重的损失.防治该病的主要措施是培育抗病品种.为了更好地控制病害,文章对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的分类、抗性病鉴定方法、抗源筛选及遗传规律、抗性基因定位及标记辅助育种、基因工程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以期为中国番茄黄化曲叶抗病育种工作提供一些信息,同时对抗性基因的应用和聚合育种进行了讨论和展望. 相似文献
2.
3.
4.
5.
以不同种质番茄为实验材料,利用苗期农杆菌接种法接种番茄黄化曲叶病毒(tomato yellow leaf curl virus, TYLCV),采用实时定量PCR和生理生化方法评价对TYLCV的抗性,统计分析不同抗性番茄材料不同发病时期的表型特征、带毒率、抗氧化酶活性、总酚与类黄酮含量及抗性基因表达量的变化情况,并分析各抗性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番茄材料带毒率为100%;853没有任何感病症状,802与803感病最为严重;抗氧化酶活性、总酚与类黄酮含量及抗性基因表达量在各时期均较高的有867、857、853,817与842次之,803最低。SOD活性、CAT活性、APX活性、总酚含量、类黄酮含量、Ty-1基因、Ty-2和Ty-3基因的表达量相互之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总酚与Ty-1之间为显著正相关,P<0.01)。番茄植株感染TYLCV后,Ty-1的表达相比于其他抗病基因具有延迟性。综合分析筛选出867、857、853三种抗病性较强的材料,植株体内的抗性基因、抗氧化酶、总酚与类黄酮之间呈正相关,共同提高了番茄植株对TYLCV的抗性。 相似文献
6.
利用双生病毒简并引物PA/PB对采自河南中牟县13份表现为黄化、曲叶症状的番茄样品进行PCR检测,结果发现11份样品检测呈阳性,检出率为84.6%.选取样品HN-158,利用滚环扩增PCR(RCA-PCR)、克隆、测序等技术获得病毒基因组DNA-A全序列,该DNA分子全长为2781nts(登录号JQ004028.1),与已报道的番茄黄花曲叶病毒Tomatoyellowleafcurlvirus,TYLCV山东泰安分离物SDTA(NCBI登录号:JF414236.1)核酸序列相似度最高,为99.8%.进化分析表明,该病毒分离物与来自菏泽、泰安、济南、石家庄及天津等地的TYLCV 分离物亲缘关系较近.以上结果表明中牟县田间番茄黄化曲叶病样品均受到TYLCV 侵染,该病毒分离物可能来源于我国山东番茄上的TYLCV. 相似文献
7.
8.
9.
<正>江苏省番茄抗黄化曲叶病抗性育种取得了重大突破,目前已育成苏红9号、TY209等系列高抗番茄黄化曲叶病的番茄新品种。 相似文献
10.
陕西清涧位于陕晋大峡谷西岸,延安、榆林交界及无定河、黄河交汇处。地处东经109°55′27″~110°38′50″、北纬36°57′30″~37°25′之间,东西长95千米,南北宽55千米。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干旱气候,年均气温10℃,年降雨450毫米,无霜期200天,属于典型的丘陵沟壑区,全县现有日光温室3700亩、1300座。 相似文献
11.
番茄黄化卷叶病毒病(TYLCV)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综述了国内外番茄黄化卷叶病毒病的研究现状,包括TYLCV的发病症状与鉴定、病毒的发生与流行及病原物的生物学特征、抗病遗传资源、抗病基因分子标记和抗病育种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2.
番茄种质抗黄化曲叶病毒病Ty-1基因的分子标记分析与田间抗病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SNP分子标记对12份番茄种质的Ty-1基因连锁标记进行检测,同时采用田间鉴定方法,综合评价番茄种质资源的对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的抗病性。结果表明FQSH1、FQSH4、FQSH5、FQSH10、FQSH11和FQSH25为纯合抗病资源(基因型Ty-1/Ty-1),田间表现为抗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FQZJ6和FQSH34为杂合抗病资源(基因型Ty-1/ty-1),田间表现为抗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野生2、FQZJ4、FQZJ9和野生3为感病纯合资源(基因型ty-1/ty-1),其中FQZJ4田间表现为抗病,其他为感病。分子标记分析结果与田间鉴定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明确引起四川番茄黄化曲叶病(Tomato yellow leaf curl disease,TYLCD)的病原。【方法】对采自四川攀枝花市田间表现矮化、黄化和曲叶症状的番茄植株SC64-67,通过PCR、克隆及测序等技术获得病毒及卫星DNA的全基因组序列,并对序列进行变异分析。【结果】利用双生病毒简并引物PA/PB从4个样品中均扩增得到约500 bp的片段,随机选择SC65进行DNA-A全基因组扩增和序列测定,该DNA分子全长为2 732 nts,系统进化分析表明,其与已报道的中国番茄黄化曲叶病毒(Tomato yellow leaf curl China virus, TYLCCNV)来自云南元谋的菜豆分离物(TYLCCNV-Bean-YM)的核苷酸序列相似性最高,为96.0%。检测发现,所有分离物均伴随有卫星DNAβ分子。全序列测定表明SC65 DNAβ全长1 338 nts,与分离自云南楚雄番茄上的TYLCCNV-Y25伴随的卫星DNAβ亲缘关系最近,核苷酸序列相似性为77.5%。【结论】研究表明四川番茄黄化曲叶病样品均受到TYLCCNV/DNAβ病害复合体的侵染,但其病毒DNA-A和卫星DNAβ分子来源于TYLCCNV的不同分离物。 相似文献
15.
为筛选出和田地区设施番茄高抗黄化曲叶病毒病品种,为设施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的防治及抗病品种的选择提供依据。结果表明,供试品种均发现不同程度的黄化曲叶病毒侵染,番茄品种间株高、茎粗和叶片数随着黄化曲叶病毒发病率和病情指数的增加而呈下降趋势。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值)、叶片净光合速率(Pn)和产量以特美特36号最高,与优拉578和东风199差异不显著,但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品种戴安娜、优拉578、东风199、澳粉1号、芬娜和艾利斯相对抗病指数为0.86~0.99,为高抗品种。从抗病性、植株性状、叶片光合参数和产量等指标进行综合分析,以品种特美特36号、东风199和优拉578表现较好,可作为新疆和田地区设施秋茬番茄抗黄化曲叶病毒病首选品种。 相似文献
16.
利用分子标记技术对203个番茄自交系分别进行了黄化曲叶病毒抗性基因TY-1,TY-2,TY-3以及根结线虫抗性基因的Mi-1的筛选分子鉴定结果表明,所检测材料中,含TY-1纯合材料有22个,杂合材料29个;含TY-2杂合材料1个;含TY-3个纯合材料有12个,杂合材料26个;含的Mi-1共纯合材料有16个,杂合材料9个。其中,同时含有3个抗性基因的共11个,同时含有2个抗性基因的有24个。利用分子检测,有助于快速有效地培育抗病,综合园艺性状良好的番茄品种,从而满足市场的需求 相似文献
17.
番茄病害严重影响番茄的产量与质量,培育抗病品种是控制病害发生危害的最有效途径。现代分子标记技术的迅速发展为番茄抗病育种工作者提供了有利的辅助工具,可以准确、快速地从DNA水平上鉴定抗病位点,显著提高育种效率。文章对番茄主要病害及其抗病基因分子标记进行综述,并对这些标记在番茄辅助选择育种中的应用加以展望。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