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生产实践表明,传染病是威胁畜禽养殖的最大隐患。预防免疫是控制畜禽疫病发生的有效方法之一。免疫接种的总体原则是同种或不同种疫苗接种次数宜少不宜多;接种时间间隔宜长不宜短;接种疫苗时间宜晚不宜早。疫苗使用前后应注意如下事项。  相似文献   

2.
接种疫苗是有效预防、控制和扑灭畜禽传染病的方法之一,随着动物疫病的不断变化,国家对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工作越来越重视。作为强制免疫工作的具体实施者,村级动物防疫员是连接国家动物防疫政策与养殖户之间的桥梁,其工作是否规范事关免疫接种工作的成败,现就免疫接种工作,浅谈村级动物防疫员的几点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3.
免疫接种是规模化畜禽场健康管理的一项重要措施,是预防和控制动物疫病的主要手段,几乎所有畜禽群都需进行免疫接种。但是,必须正视的现实是,免疫接种对防控动物疫病的发生也不是万能的。目前,动物免疫失败现象极为普遍,问题日益严重,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已引起各方的关注。专家强调指出,根据大量的临床调查和生产实际综合分析,免疫失败主要存在以下现象:动物经免疫接种后仍不能抵御相应疫病的流行;动物经免疫接种后,不能产生相应抗体或产生的抗体水平较低,群体或个体没有获得抵抗感染的足够保护力,发生亚临床型疾病,甚至临床型疾病;免疫效果监测结果显示,动物经务.癌棒种后.不能产生合理的抗体消长规律:动物经活疫苗免疫接种后,引起相应疫病的发生等?免疫接种能否获得成功,不但取决于接种时疫苗的质量、接种途径和免疫程序等外部条件,还取决于动物肌体的免疫应答能力等许多内部因素。因此,疫苗要安全的发挥更大的效力,其正确的使用和饲料安全及完善的动物饲养管理等,每一个环节、细节都非常重要。只有认真做好每一个环节,动物接种疫苗后才能获得较好的免疫效果。同时还要开展免疫监测,以便于各地相关职责部门及养殖企业能及时发现免疫中的问题,及时加以修正,争取获得更好的免疫效果,从而使养殖业得以安全生产。 专家用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的语言文字,就动物免疫失败的现象、原因及防止对策作了充分的分析和阐述,以便为相关各级职能部门研究对策和广大养殖场(户)提高防疫效果提供专业操作方法和参考。  相似文献   

4.
动物免疫效价低的原因及防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预防和控制动物疫病,疫苗免疫接种是有效手段之一,但是免疫效果的好坏不仅取决于接种时疫苗的用量、接种途径和免疫程序等外部因素,还取决于动物机体自身健康状况。因此,虽然对动物进行了免疫接种,但有时候并不能产生较为理想的免疫效果。2010年玛多县部分乡镇、村实施过免疫的动物也发生了传染病,给该县畜牧业生产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5.
影响免疫效果的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免疫接种是激发动物机体特异性抵抗力,预防和控制传染病发生的有效措施。在实际生产中通常会出现一些免疫失败的现象,虽经免疫,但仍出现所免疫病的非典型症状;接种一种疫苗后诱发其他疫病;虽按免疫程序进行接种,但动物抵抗力仍然低下,以至于临床上出现多种病的混合感染等。  相似文献   

6.
畜禽传染病是目前养殖业的主要威胁.疫苗接种是预防、控制和消灭传染病的最有效方法之一,而免疫接种能否获得成功.取决于动物机体的免疫应答能力、疫苗病原、疫苗的质量、疫苗的使用和饲养管理等。在生产实践中.常常出现免疫达不到预期效果或免疫失败,甚至引起疫病爆发的现象:下面就引起畜禽免疫失败的原因及预防方法进行探讨.供畜牧兽医工作者和养殖户参考.  相似文献   

7.
唐长彬 《畜牧市场》2005,(8):124-125
免疫失败指某种疫苗接种的畜禽,在该疫苗的有效保护期内,仍然发生了该疫病,或在预定时间内经监测免疫力达不到预期水平,预示着有发生该疫病的可能。但是,疫苗接种仍是预防传染病的有效方法之一,免疫接种能否获得成功,不但取决于接种时疫苗的质量、接种途径和免疫程序等外部条件,还取决于机体的免疫应答能力这一内部因素。接种疫苗后的机体免疫应答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生物学过程,许多内外环境因素都影响机体免疫力的产生、维持和终止。所以,接种过疫苗的畜禽不一定都能产生坚强的免疫力。近年来,一些免疫畜禽常常爆发传染病,给畜禽养殖生产者造成较大的损失。根据笔者的生产实践和在动物疫病诊断中心工作的经验看,就当前畜禽免疫失败的原因作简要浅析,并提出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8.
动物免疫接种是指用人工的方法将有效的生物制品引入动物体内,激发动物机体产生特异性抵抗力,从而对某一病原微生物易感的动物变为对该病原微生物具有抵抗力,避免疫病的发生和流行。免疫失败是指经某病疫苗接种的动物,在该疫苗有效期内仍发生该疫病,或在预定的时间内经检测免疫力达不到预期水平,即预示着有发生该疫病暴发的可能。2013年12月,我县某养殖户发生一例猪瘟免疫失败造成仔猪死亡,由于及时处理,指导对其他刚出生的仔猪应在吃初乳前进行免疫,每头仔猪注射1-2头份猪瘟细胞苗,30-40日龄时进行二免,每头接种4头份。经后期观察没有再发生仔猪死亡,将养殖户的经济损失降到最低。  相似文献   

9.
张涛 《兽医导刊》2020,(1):77-78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养殖业发展模式也进行着不断变革,由过于的散养型、资源浪费型、高污染行不断向集约化、现代化、智能化、环境友好型转变,但是,由于集约化程度高,造成整个养殖场感染和流行动物疫病的风险增大。养殖场在接种疫苗时动物发生免疫副反应的几率不断增加,导致养殖户对个别疫苗产品产生不信懒感,对免疫接种的积极性有所下降。如何科学有效的减少动物发生免疫副反应,对确保国家动物疫病免疫制度的顺利开展具有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来,随着动物疫病的流行与传播,动物接种疫苗已成为一种最有效的防治手段。但是动物接种疫苗后由于饲养管理、环境因素、注射剂量、个体差异等而导致不良反应,严重者将其过敏死亡。因此,在动物养殖过程中做好动物疫苗免疫接种,预防和治疗过敏反应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