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油杂2号是中国农科院油料作物研究所李云昌研究员利用秦油2号不育胞质2A培育出的双低三系杂交油菜新品种,由湖北省种子集团公司独家生产、经营、开发。中油杂2号含油量41.45%,芥酸含量为0.9%,硫甙含量为中油杂2号是中国农科院油料作物研究所李云昌研究员利用秦油2号不育胞质2A培育出的双低三系杂交油菜新品种,由湖北省种子集团公司独家生产、经营、开发。中油杂2号含油量41.45%,芥酸含量为0.9%,硫甙含量为20.7μmol/g(饼),三项指标均已达到国际标准,是我国目前杂交油菜中品质最优、含油量最…  相似文献   

2.
高产抗病油菜品种禾盛油555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禾盛油555是湖北省种子集团有限公司、湖北禾盛生物育种研究院以78A为母本、617R为父本选育而成的甘蓝型油菜波里马三系杂交种。该品种具有高产、稳产、广适、抗病、抗倒、早熟等特点,于2011年通过湖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鄂审油2011006)和国家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国审油2011014)。1选育目标以选育出产量比中油杂2号增产5%以上,生育期比中油杂2号短或相当,品质达到国家双低标准,耐菌  相似文献   

3.
华油杂8号(原代号H9901)是由华中农业大学选育的三系杂交油菜,2003年8月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1-2003年参加湖北省油菜区域试验,丰产性、稳产性好,综合抗性较好,品质达到"双低"油菜标准.  相似文献   

4.
中油杂6号(96-2)是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育成的双低优质杂交油菜,2003年3月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由湖南亚华种业种子种苗分公司独家开发.该品种具有产量高、增产潜力大、适应性广、品质优、抗病性好、杂种纯度高等多项优势,是我国波里马系统三系杂交种中丰产性、品质、抗性、安全性完美结合的优异双低杂交油菜品种.  相似文献   

5.
中油杂11(希望98)是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配组选育的三系杂交油菜新品种,2004年8月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商品名:希望98。2005年9月通过农业部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区域代号:希望98)。该品种是我国目前杂交油菜产量最高、品质最优、抗性最强、粗脂肪含量最高,生育期适中的新品种之一。  相似文献   

6.
中油杂1号的生态适应性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油杂1号 (原93-1,组合为92159A×BE14 )系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育成的双低三系杂交油菜新品种。于1999年4月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是国家和湖北省“九五”科技攻关重中之重项目科技成果。为了探索该杂交品种的生态适应性、高产潜力及其配套栽培技术,我们于1995~1999年连续几年开展了有关试验,现将主要结果报道如下。1 生态适应性据在湖北宜昌、荆州、襄北、宜城、恩施、武穴、华中农大、中油所等连续两年区域试验,共计16点次的产量结果进行统计分析,中油杂1号平均产量2486kg/hm2,居参试品种第二位,丰产性、稳产性表现较……  相似文献   

7.
宝油87是以甘蓝型黄籽双低隐性核不育系YD 02 A为母本、双低恢复系YD 41 R为父本配制的高油双低杂交油菜新组合[1-2],于2010年选送参加江西省油菜区域试验。在2010—2012年2年江西省油菜区域试验中,2年平均产量132.18 kg·(667 m^2)^-1,比中油杂2号(对照)增产5.08%;2年平均产油量62.59 kg·(667 m^2)^-1,比中油杂2号(对照)增产24.85%[3]。平均含油量为45.66%,在该组试验中排名第一位;2年平均芥酸含量为0.88%;平均硫甙含量为23.34μmol·g^-1(饼)。于2013年1月通过江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8.
熊飞 《科学种养》2011,(11):48-48
中双10号是中国农科院油料作物研究所精心选育而成的早熟、丰产、优质、多抗油菜新品种。该品种于2003年8月通过湖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5年通过国家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被评为农业部优质专用农作物新品种,而且连续多年被湖北省定为主推双低油菜新品种。目前该品种在全国累计推广面积近3000万亩,创产值近180亿元。2010年荣获湖北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相似文献   

9.
双低油菜杂交种青杂2号是青海省农林科学院春油菜中心育成的优良品种,属春性甘蓝型细胞质雄性不育三系杂交油菜品种,2000年通过青海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3年通过国家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国审油2003020)。  相似文献   

10.
秦优 7号 (原代号杂油 86 )油菜由陕西省杂交油菜研究中心育成 ,组合为双低雄性不育系陕 3A×双低恢复系 K4 0 7。 2 0 0 1年 6月通过陕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陕审油 2 0 0 10 0 1) ,同年 12月通过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国审油 2 0 0 2 0 0 2 ) ,是我省和黄淮区第一个高油分双低优质杂交油菜新品种。1 特征特性1.1 产量表现 :秦优 7号 1997- 1999年参加组合试验和预备试验 ,平均亩产 2 4 7.5 kg,比对照秦油 2号增产 14 .6 % ;2 0 0 0、2 0 0 1年参加陕西省油菜区试 ,两年平均亩产 2 0 8.4 kg,与对照秦油 2号持平 ,参加…  相似文献   

11.
中油杂2号是中国农科院油料作物研究所李云昌研究员利用秦油2号不育胞质2A培育出的双低三系杂交油菜新品种,由湖北省种子集团公司独家生产、经营、开发.  相似文献   

12.
楚油杂910为湖北荆楚种业股份有限公司最新选育的半冬性、甘蓝型双低杂交油菜新品种.2010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品种审定编号:鄂审油2010005.  相似文献   

13.
杂交油菜新品种油研599的特征特性及配套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油研599是贵州省油菜研究所用甘蓝型杂黄籽双低隐性核不育系9569 A与甘蓝型双低恢复系9059 R杂交配制而成的杂黄籽高油分双低优质杂交油菜新品种,2008年12月9日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黔审油2008006号.  相似文献   

14.
油研599是贵州省油菜研究所用甘蓝型杂黄子双低隐性核不育系9569A与甘蓝型双低恢复系9059R杂交配制而成的杂黄子高油分双低油菜新品种,2008年12月9日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黔审油2008006号.  相似文献   

15.
利用化学杀雄不育系楚-09与中双10号组配育成的双低杂交油菜新品种楚油杂910于2010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丰产性好,生长势强,综合抗性好,适应性广,适合江汉平原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6.
宁杂3号系江苏省农科院经作所以细胞质雄性不育系A6和恢复系3075R杂交于1994年育成,是继宁杂1号之后选育的又一高产优质双低杂交油菜新品种,1999年8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3年的试验、示范和推广,现已初步掌握宁杂3号的特征特性及其相应的高产栽培技术,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秦优7号高产保优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秦优 7号 (原代号杂油 86 )油菜由陕西省杂交油菜研究中心育成 ,组合为双低雄性不育系陕 3A×双低恢复系 K4 0 7。 2 0 0 1年通过陕西省审定 ,是我省和黄淮区第一个高油分双低优质杂交油菜新品种。1 特征特性1.1 产量表现 :2 0 0 0年、2 0 0 1年参加国家黄淮海片区试 ,产量、品质和抗 (耐 )菌核病名列首位 ,两年平均亩产 2 11.6 kg,较对照秦油 2号增产 2 .9%。2 0 0 1年参加国家长江下游区试 ,比对照增产 8.1%。两年在黄淮长江流域六省区 2 5个点大面积示范 ,平均亩产 2 10 .0kg,比秦油 2号等品种增产 11.4 % ,说明秦优 7号是一个适应性…  相似文献   

18.
何志华 《种子科技》2002,20(6):367-368
秦优 7号 (原名杂油 86 )系陕西省杂交油菜中心育成的甘蓝型雄性不育三系双低 (低芥酸、低硫甙葡萄糖甙 )优质高产杂交油菜品种 ,2 0 0 1年 4月通过了陕西省审定并命名 ,同年 12月通过国家审定。我市于2 0 0 1年秋播大面积推广种植 ,其产量表现、抗病、抗逆性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其它杂交油菜品种。1 特征特性秦优 7号为甘蓝型、半冬性中熟品种 ,全生育期2 4 5 d左右 ,一生长势较强 ;株高 180 cm左右 ,株型紧凑 ,叶片上冲 ,根系发达 ,根茎粗壮 ,一次分枝始节位平均在 4 0 cm以上 ,一次有效分枝 8.4个左右 ,单株有效角果数 30 0个左右 ,每角 2 …  相似文献   

19.
中双6号油菜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双6号是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所以双低核不育系9328A作母本,用中油119、中油220、9548、9558、中油821等9个品种(系)作父本组配基础群体,通过群体改良,轮回选择三代后进行单株定向选择选育而成。2000年8月通过湖北省审定,从2000年起连续3年作为湖北省主推品种之一,并作为湖北省优质油菜区试对照品种;2003年9月通过国家审定。1特征特性1.1特征特性中双6号属半冬性、冬春双发、中早熟甘蓝型油菜,苗期叶色深绿,侧裂叶2或3对,株高170cm左右,分枝部位25cm左右。农业部油料及其制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分析,中双6号籽粒含油量42.29%,芥酸含量为0…  相似文献   

20.
曾兵  饶勇  陈静  肖华贵  王沁 《种子》2007,26(8):99-101
黔油18号于2003年经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系我所用蜀杂1号F2代分离的不育株与双低品种R-8杂交选育的双低不育系SAB-3作母本,与杂交选育的双低恢复系双19作父本育成的半冬性、甘蓝型、双低杂交油菜新品种。根据黔油18号母本基本特性提出了相应的制种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