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中国蜂业》2014,(12):51-55
世界上与人类食品密切相关的作物有三分之一以上属虫媒植物,作物通过昆虫授粉可以提高产量,改善果实、种子品质,提高后代的生活力。蜜蜂由于其具有独特的形态结构和生物学特性,是农作物最理想的授粉昆虫。本文结合国内外当前蜜蜂授粉产业的研究进展情况,从蜜蜂授粉对农作物产量和品质影响、蜜蜂授粉的经济价值、政府部门对蜜蜂授粉产业支持及我国蜜蜂授粉产业存在问题等方面展开阐述,并对我国蜜蜂授粉产业的发展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
刁青云  柳萌 《中国蜂业》2006,57(5):18-18
3月23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雷茂良到蜜蜂所考察、座谈。期间,雷副院长认真听取了吴杰所长代表所领导班子就蜜蜂所改革和目前科研发展、产业开发和基本建设等方面的汇报,对蜜蜂所近年来取得的成绩给予了肯定,特别是对蜜蜂所近年来的科研项目和经费持续增长给予了赞扬。同时指出,产业是蜜蜂所发展的根本,只有产业自给自足了,蜜蜂所的发展前景才会更好。  相似文献   

3.
《中国蚕业》2015,(1):89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蚕桑蜜蜂研究所,是云南省专业从事蚕桑和蜜蜂科学研究的公益性农业科研机构。主要从事蚕、桑、蜜蜂遗传改良、养殖(栽培)和加工技术研究示范等公益性农业科技工作,为云南省蚕、蜂产业发展提供全程科技支撑。是国家蚕桑和蜜蜂产业技术体系红河综合试验站、云南省现代农业蚕桑产业技术体系研发中心、云南省向仲怀院士工作站和云南蚕桑育种与高效生产工程研究中心的建设依托单位,是云南省省级文明单位和云南省科普教育基地,是中国蚕学会、中国茧丝绸协会  相似文献   

4.
蜜蜂授粉是多种虫媒农作物生长过程的必经环节,对于实现农业增产增收、保障食物安全、维护生态系统平衡均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从蜂产业发展情况、蜜蜂授粉主要做法以及相关政策三个角度,对比分析并评价美德中三国的蜜蜂授粉产业发展情况,总结出我国蜜蜂授粉产业发展的启示。研究认为:我国对蜜蜂授粉的需求空间很大但认识不足,蜜蜂授粉市场的形成需要从转变农民生产意识、加强对蜜蜂授粉和配套技术的研究、增加与授粉相关的农业补贴等方面共同入手。  相似文献   

5.
蜜蜂产业是重庆畜牧业的传统特色产业,是集经济、社会与生态效益于一体的绿色产业,是助推特色效益农业发展的重要产业。客观分析和总结了近年来重庆市蜜蜂产业发展情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结合产业发展趋势提出了未来重庆市蜜蜂产业发展的思路、目标及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正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蚕桑蜜蜂研究所,是云南省专业从事蚕桑和蜜蜂科学研究的公益一类农业科研事业单位,主要从事蚕、桑、蜜蜂遗传改良、养殖(栽培)和加工技术研究及示范等公益性农业科技工作。是国家蚕桑和蜜蜂产业技术体系红河综合试验站、云南省现代农业蚕桑产业技术体系研发中心、云南省向仲怀院士工作站和云南省蚕桑育种与高效生产工程研究中心的依托单位,也是云南省蚕学会的挂靠单位。本所现有高  相似文献   

7.
<正>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蚕桑蜜蜂研究所是公益—类农业科研事业单位,主要从事蚕、桑、蜜蜂遗传改良、养殖(栽培)和加工技术研究及示范等公益性农业科技工作。是国家蚕桑和蜜蜂产业技术体系红河综合试验站、云南省现代农业蚕桑产业技术体系研发中心、云南省向仲怀院士工作站和云南蚕桑育种与高效生产工程研究中心的建设依  相似文献   

8.
<正>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蚕桑蜜蜂研究所是公益一类农业科研事业单位,主要从事蚕、桑、蜜蜂遗传改良、养殖(栽培)和加工技术研究及示范等公益性农业科技工作。是国家蚕桑和蜜蜂产业技术体系红河综合试验站、云南省现代农业蚕桑产业技术体系研发中心、云南省向仲怀院士工作站和云南蚕桑育种与高效生产工程研究中心的建设依  相似文献   

9.
近日,湖北十堰市郧西县夹河镇开展了一次蜜蜂养殖普查活动,详细掌握了全镇现有蜜蜂饲养规模、分布情况、产业体量等情况,为该镇蜜蜂产业发展积累了第一手资料。  相似文献   

10.
彭水养蜂历史悠久,中华蜜蜂产业是彭水传统的优势产业。多年实践证明:中华蜜蜂产业依然是彭水山区和半山区具有较大增收潜力和区域特色的支柱产业。彭水蜜蜂产业发展具有"九大"优势、"四大"问题、"六项"措施对策。  相似文献   

11.
基于多功能性的蜂产业发展模式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蜂业》2017,(4):50-52
蜂产业具有授粉服务、蜂产品市场供给、休闲旅游、传承蜜蜂文化、促进社会发展的多种功能。全面认识并不断开发蜂产业的多种功能,对推进现代蜂业建设、实现蜂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中国国内已经出现了发展授粉产业、发展规模化养蜂、发展山区中蜂养殖、建设蜜蜂文化园、举办蜜蜂文化节等蜂业发展模式。为促进中国多功能性蜂产业的发展,提出了实施蜜蜂授粉支持政策、研发养蜂生产管理新技术、发展贫困山区中蜂养殖、实现养蜂业与旅游业深度融合等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中国蜂业》2014,(11):47-50
为明晰蜂业在建设美丽中国中的地位和作用,使社会各界对蜂业有一个准确定位,本文在大量调研的基础上,利用蜜蜂依存度市场估价法、替代成本法等方法对我国蜜蜂产业的内部和外部效益进行深入估算。结果发现:我国蜂产品行业的内部产值估算为200亿元。但在蜜蜂产业的外部效益中,仅蜜蜂授粉对我国36种农作物的经济贡献就达到3 042.20亿元,2010年,山西省梨和苹果蜜蜂授粉的替代价值(即人工授粉成本)平均为2.97亿元,但苹果和梨蜜蜂授粉支出平均只需要926万元,仅相当于人工授粉成本的3.12%。由此可见,蜜蜂产业的外部效益远远大于内部效益,蜜蜂产业在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推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高人们的身体素质和建设生态文明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应充分重视蜜蜂授粉对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作用,提高蜜蜂授粉的产业化水平,同时重视对蜂产品龙头企业的培育,推动蜂业生产的科技创新,加强蜂疗理论和临床应用研究,大力宣传蜜蜂文化,使我国蜜蜂产业的效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13.
正江西是中国主要养蜂大省之一,蜜蜂饲养量及蜂业产值居全国前列,并且我省蜂业发展潜力巨大,载蜂量、蜂产品产量、蜜蜂授粉农业收益等方面上升空间巨大。笔者从蜜蜂授粉对农作物增产提质作用、对农业生态的改善及蜜蜂授粉对农作物的经济贡献等方面分析了江西蜜蜂授粉产业的发展现状及  相似文献   

14.
正山东省是我国重要的养蜂生产基地,荆条、枣花、洋槐、苹果、玉米、棉花等蜜源资源丰富,可承载200万群蜜蜂,每年吸纳外地蜜蜂50万群,是最早采用蜜蜂给果树、蔬菜等农作物进行授粉的地区。加强山东省蜂产业发展模式研究,分析各模式的优缺点,找出适宜的模式及其相应的优化对策,对促进山东省蜂产业的健康发展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的生产生活就与蜜蜂息息相关,而在人类驯养蜜蜂,获取蜂产品的长期实践中,中国别具一格的蜜蜂产业与蜜蜂文化也得以蓬勃发展。立足唐代这一蜜蜂产业的重要转型期,围绕唐代养蜂业的发展突破与其在文学中的体现,唐代蜂产品的多领域应用等方面进行简要的探究和分析。  相似文献   

16.
上饶县是中华蜜蜂之乡,也是中华蜜蜂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基地.为进一步提高中华蜜蜂产业发展水平,笔者就上饶县蜜粉源树种进行了调查和分析.上饶县主要蜜粉源树木有山茶、鼠李、蔷薇等十余科50多种,如柃木、柑橘、茶叶、梨、枇杷、柿树等,现归纳如下:  相似文献   

17.
随着对蜂蜜、蜂皇浆等蜂产品药用价值的深入了解,人们对天然、优质成熟蜂蜜及蜂皇浆等蜂产品需要会越来越多。为推动来宾市特色蜜蜂产业高质量发展,了解并掌握来宾市蜜蜂产业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课题组深入来宾市养蜂基地开展调研,摸清来宾市蜜蜂养殖底数,掌握来宾市蜜源植物资源及分布,并对养蜂产业发展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提出对策和建议,旨在推动来宾市蜂蜜产业生产出更多优质成熟蜂蜜,并实现“产销两旺”,促进蜂农增产增收。  相似文献   

18.
我国是世界蜂产品的来源和出口大国,养蜂扶贫更是我国乡镇振兴发展的重要举措,而中华蜜蜂是我国的土著蜂种,具有养殖风险小、投资少等特点,饲养数量较大,约占我国总蜂群数的1/3,因此中华蜜蜂养殖产业已成为延安地区基层产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以及个人收入水平提升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我国的养蜂人员还存在专业水平不高、养殖模式落后等诸多问题,再加上气候的变化导致的中华蜜蜂数量不断下降,给当前的中华蜜蜂养殖产业造成了较大的打击,而且蜂蜜产品质量也有所下降,不利于我国蜜产品的对外贸易。所以,要加强对中华蜜蜂养殖技术的研究工作,明确其养殖技术要点,以提高中华蜜蜂的养殖水平,保障蜂蜜产品的数量与质量。基于此,本文介绍了中华蜜蜂的养殖技术,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永康,"七山一水二分田",山清水秀,森林覆盖率高,境内空气清新,气候适宜,适宜蜜蜂生存繁殖,也是生产无公害,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的天然场所。全市现有众多上规模的名优农产品,唐先葡萄、方山柿、永祥杨梅、八字墙桃梨桔果蔬基地、西溪油菜花等,这些农产品基地为全市蜜蜂养殖提供了丰富的蜜源,养蜂业是全市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永康市素有养蜂的优良历史传统,近年来省委省政府已明确将蜜蜂养殖产业作为下一步畜牧业转型升级的工作重点,如何充分利用全市丰富的自然资源,提高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度,促进农民增收,大力发展蜜蜂养殖产业,扩大产业开发是摆在当代畜牧人面前的迫切问题。  相似文献   

20.
蓬勃发展的辽宁蜂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辽宁蜜蜂产业近几年来得到快速发展,各级政府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制定了全省蜜蜂产业发展规划和指导意见、积极宣传和打造公用品牌、开展养蜂技术培训、普及推广蜜蜂良种、培养养蜂技术人才、加强技术服务等,大大提升了农民发展养蜂的热情,蜂群数量显著增长,全省蜂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