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0 毫秒
1.
低温弱光胁迫对辣椒CMS三系幼苗光合特性与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4,他引:5
本试验以CMS三系辣椒幼苗为材料,研究了低温弱光胁迫及恢复阶段对辣椒幼苗光合指标和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低温弱光胁迫程度和时间的增加,功能叶片Pn、Gs下降,Ci上升,不同处理不同材料间存在较大差异。说明光合作用的降低主要以非气孔限制为主。对照条件下恢复6天后,Pn与Gs未恢复到原来水平,10℃/5℃处理下的辣椒幼苗恢复更为缓慢。低温弱光处理10天后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a+b)含量及叶绿素(a/b)均降低,叶绿素a下降明显,叶绿素b的变化较小,叶绿素a、b不呈现单一的变化趋势。恢复系的各项指标优于其它材料。 相似文献
2.
低温弱光胁迫及恢复过程对CMS三系辣椒幼苗保护酶活性与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辣椒(Capsicum annuum L.)CMS三系的不育系、恢复系与相应杂交一代种幼苗为材料,研究了辣椒幼苗叶片对低温弱光及其恢复过程的响应。结果表明:随着低温弱光处理时间的增加,辣椒幼苗叶片的SOD活性先降低,又升高,随后降低;POD与APX活性先升高后降低。在常温恢复阶段SOD与APX活性先降低又升高;就POD活性来说,杂交一代种F1逐渐升高,不育系与恢复系呈现"V"字形变化趋势。在低温弱光处理阶段,渗透调节物质Pr与可溶性糖先降低后升高;脯氨酸含量与之相反。在常温恢复阶段Pr呈现出一直降低的趋势;可溶性糖含量先降低随后升高;脯氨酸含量先升高又降低。F1的SOD活性、POD活性、Pr含量高于A、R;R、F1的APX活性与可溶性糖含量高于A。恢复系与杂交种的各项指标优于不育系。 相似文献
3.
4.
低温弱光对辣椒幼苗叶绿素a荧光参数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以脉冲调制式荧光仪研究了偏低温弱光和临界低温弱光胁迫对辣椒幼苗叶绿素a荧光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无论是在偏低温(19℃/12℃)还是在临界低温(15℃/8℃)下,辣椒幼苗的Fv/Fm、Fv/Fo和qP均下降,qN升高,但临界低温比偏低温严重。在两种低温下,30μmol?m-2?s-1弱光使Fv/Fm和Fv/Fo下降幅度小,而qP和qN下降或升高幅度大,即30μmol?m-2?s-1弱光能够降低辣椒幼苗对低温的敏感性,提高PSⅡ光化学活性,但同时使光化学猝灭下降严重,非光化学猝灭则上升较大。 相似文献
5.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2015,(6):37-41
以‘陇椒5号’辣椒(Capsicum annuum)幼苗为试材,研究了不同浓度二氯化钴(CoCl_2)在低温弱光胁迫下对辣椒幼苗的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5℃/5℃(昼/夜)低温,100μmol/(m~2·s)弱光胁迫下,辣椒幼苗根系活力降低,叶片叶绿素含量下降,丙二醛(MDA)和游离脯氨酸(Pro)含量升高.一定浓度的CoCl_2水溶液可以缓解辣椒幼苗根系活力与叶绿素含量的降低,缓解MDA与Pro含量的升高.浓度为0.06mmol/L的CoCl_2水溶液可以使辣椒幼苗的根系活力、叶片叶绿素含量较低温弱光对照显著升高,MDA与Pro含量较低温弱光对照显著降低.表明0.06mmol/L的CoCl_2水溶液能够有效提高辣椒幼苗对低温弱光的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茄子幼苗在低温弱光(10℃/5℃昼/夜,光强60和120μmol/)胁迫和恢复各7d后的部分生理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低温弱光胁迫后茄子幼苗的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和叶绿素(Chl.)含量显著降低;光补偿点(LCP)、光饱和点(LSP)、光饱和时的Pn、表观量子效率(AQY)降低;CO2补偿点(CCP)升高,CO2饱和点(CSP)、CO2饱和时的Pn、光合能力(A350)、CO2羧化效率(CE)降低;POD和CAT活性明显下降;Pro.和MDA含量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均以低温下较强光照时(120μmol/)的变化幅度较大;恢复7d后除MDA含量基本恢复到对照水平外,其它各项指标仍然不能恢复到对照水平。试验条件已使茄子幼苗发生了膜脂过氧化作用,并对茄子幼苗叶片光合机构的结构和活性造成了不可恢复性的伤害。 相似文献
7.
低温弱光逆境对西葫芦幼苗生理指标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西葫芦品种早青一代为试材,研究了不同低温弱光组合及低温弱光持续时间对西葫芦幼苗生长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弱光对西葫芦幼苗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在昼温20~25 ℃、夜温10~15 ℃条件下,光照强度从250 μmol/(m2·s)逐渐减弱到150 μmol/(m2·s)、50 μmol/(m2·s)时,西葫芦幼苗的株高、茎粗、叶面积、地上部鲜重、干物质积累量下降,根系活力减弱,但随着时间的延长,株高、茎粗和总叶面积增加,根系活力逐渐提高;在昼温15 ℃、夜温5 ℃条件下,随着光照强度的减弱,西葫芦幼苗的株高、茎粗、叶面积、地上部鲜(干)重下降,根系鲜(干)重和根冠比提高,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根系活力下降. 相似文献
8.
9.
低温弱光处理对番茄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研究了低温弱光对13个番茄品种苗期生长的影响,并对不同品种耐低温弱光性能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低温弱光下番茄幼苗的生长量、叶片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下降;根系活力与细胞质膜相对透性变化,不同品种表现差异明显。综合比较,以黄洋梨、黄矮、马纳佩尔、紫玫瑰耐低温弱光能力较强,红洋梨、红矮、花绣球、红樱桃耐低温弱光能力较弱。植物体内发生的生理反应与植物的生长情况基本一致。幼苗生长量、叶片电导率、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等,可以作为番茄苗期低温弱光抗性指标,几项指标应互相参照。 相似文献
10.
低温弱光对辣椒生长及光合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研究了偏低温弱光条件对两个辣椒品种株高、茎粗和根系等生长发育状况,以及叶面积、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低温弱光胁迫使辣椒株高和茎粗增长及叶面积扩展变慢,但低温对植株生长的抑制作用比弱光更明显;低温弱光下辣椒植株根系活力下降;低温弱光胁迫下,叶片中叶绿素含量下降,净光合速率下降。 相似文献
11.
低温弱光下甜(辣)椒3种酶活性的变化及其耐受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11个甜(辣)椒品种为参试材料,以茄门(不耐低温弱光品种,CK1)和湘研1号(耐低温弱光品种,CK2)为对照材料,在低温弱光条件下,研究了幼苗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变化及其与植株冷害指数的关系。结果表明:叶片CAT和SOD活性均随低温弱光处理时间的延长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而叶片POD活性变化规律不明显。处理14 d的叶片SOD和CAT活性与植株冷害指数均呈极显著负相关,这2个指标可作为甜(辣)椒幼苗耐低温弱光性的鉴定指标。 相似文献
12.
13.
低温弱光胁迫对棉花幼苗叶绿素荧光特性及能量分配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低温弱光胁迫下不同基因型棉花幼苗叶绿素荧光特性及能量分配的响应机制,为棉花耐低温品种选育及筛选耐低温鉴定指标和方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6种不同基因型棉花幼苗为试材,通过5℃、100 μmol/( m2·s)低温弱光处理,测定12 h内叶绿素荧光相关参数.[结果]低温弱光胁迫提高了初始荧光Fo、光合功能相对限制值L(PFD),显著降低了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PSⅡ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Ⅱ、光合电子传递速率ETR、光化学猝灭系数qP等指标,非光化学猝灭系数NPQ则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同时,PSⅠ激发能分配系数σ、天线热耗散速率Drate增大,PSⅡ激发能分配系数β、光化学速率Prate降低.[结论]低温弱光胁迫导致棉花幼苗叶片PSⅡ光化学活性降低,光合电子传递过程受抑,更多的光能用于天线热耗散,且干扰了PSⅠ和PSⅡ间的激发能分配和传递.综合各指标分析,新陆中28号与中棉所50号在低温弱光胁迫下表现出良好的光能分配、利用能力,耐低温能力较强,新陆早42号与中棉所43号次之,新陆早33号和新陆早19号较差. 相似文献
14.
弱光下长期亚适温和短期低温对黄瓜气孔特性及叶绿体超微结构的影响(征文)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摘要: 为了探讨弱光下长期亚适温和短期低温对黄瓜叶片光合机构的影响机理的差异,本文研究了两种逆境对黄瓜气孔特性及叶绿体超微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长期(7d)弱光亚适温处理(Ⅰ)后,黄瓜叶片的Gs和Ci降低;短期(3d)弱光低温处理(Ⅱ)的Gs明显降低,而Ci升高。条件改善后,前者的Gs和Ci均上升;而后者的Gs增加,Ci降低。处理后当天测定,长期弱光亚适温处理叶片的气孔多数处于关闭状态,而短期弱光低温处理的气孔开张比和开张度显著大于CK。表明较长时间的弱光亚适温处理Pn的降低与气孔开度减小显著相关;而短时间的弱光低温处理Pn降低的主要原因是叶肉因素。长期弱光亚适温处理后淀粉粒数明显减少,而短期弱光低温处理黄瓜幼苗的生长过程基本停止,物质运输严重受阻。 相似文献
15.
16.
17.
外源ALA和Spd对低温弱光下辣椒幼苗光合作用 及抗氧化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外源5-氨基乙酰丙酸(5-aminolevulinic acid, ALA)和亚精胺(Spd)对低温弱光下辣椒幼苗叶片影响及相关生理机理。【方法】以辣椒幼苗为试材,利用人工气候室模拟低温(15℃/5℃)(昼/夜)弱光(20—30 μmol•m-2•s-1)逆境,通过叶面喷施0.5 mg•L-1 ALA和0.5 mmol•L-1 Spd,研究Spd 和ALA对辣椒耐低温弱光的影响。【结果】ALA和Spd处理可减缓持续低温弱光下辣椒幼苗光系统II(PSII)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PSII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II)、光化学猝灭系数qP和PSII反应中心光能捕获效率(Fv''/Fm'')的下降,同时显著提高了辣椒幼苗叶片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和蒸腾速率(Tr),并且显著提高了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抗氧化酶活性,同时减缓辣椒幼苗MDA含量和细胞膜透性的持续增大。可溶性蛋白质和脯氨酸(Pro)含量与耐性呈正相关。【结论】ALA和Spd能够提高低温弱光下辣椒幼苗的耐冷性与激活了辣椒的防御系统及保护了细胞膜系统有关;同时通过提高植株SOD、POD和CAT活性来促进辣椒幼苗活性氧代谢,从而保护细胞光合性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