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老城区是一个城市发展的见证。提升老城区的绿色景观,不仅可以使城市焕然一新,而且能够改善居民的生活质量、激发城市的吸引力和活力。文章以余庆县老城区景观提升为例,探究老城区绿化提升的方法和途径,提出挖掘文化内涵、提升城市整体形象、生态优先等绿化改造的原则,通过增加绿量、丰富群落结构、合理景观格局等措施,旨在打造兼具功能性和美学特质、简单又不失雅致的生态景观,为小城市老城区的景观提升改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指出了邯郸市是国家园林城市、文明城市,非常注重城市绿化,老城区和东部新城区不同的规划发展定位决定了各自的绿化特色。在分析老城区绿化特点的基础上,总结了老城区绿化的缺点,提出了这些缺点对东区绿化的启示;并通过已建成道路的绿化分析使东部绿化集成了多种功能,融入了文化,注重了人性设计,避免了老城区绿化的缺点,成为东部宜居城市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对哈尔滨道外老城区进行了调查,针对哈尔滨道外老城区道路绿化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探讨了老城区道路绿化的发展对策,达到改善老城区道路绿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在公园城市理念下,老城区的城市公园更新的价值观从单纯的物质更新转向内涵式发展。老城区公园的更新利用一方面能盘活公园存量空间,使老公园焕发新活力;另一方面促进老城区公园融入公园城市的更新发展,作为区域公共服务功能的补充和优化。基于对国内外相关理论和实践的总结,提出适用于老城区公园更新的边界连通、综合渗透和智慧赋能3种更新策略,并以广州老城区公园为例,通过“公园+”模式赋能,使公园的存量低效空间向“以人为本”的多功能空间转变,从而实现公园提质增效。  相似文献   

5.
临汾市老城区道路绿地改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阐述了临汾市老城区道路绿地存在的不容乐观的现状,提出"片林"代替"花池"的绿化设计思路,进而提出具体的实施原则。    相似文献   

6.
城区道路绿化是现代城市文明程度的标志之一。它的主要功能是滤尘、遮荫、降温、减弱噪声、安全防护、改善道路沿线的环境质量和美化城市等,起着城市其他设施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基于景观生态学理论及方法,选取福州市老城区城市绿地作为研究对象,以2019年Sentinel-2卫星影像为数据源,利用ArcGIS 10.6、FRAGSTATS 4.2等软件,定量分析了福州市老城区绿地斑块特征及景观格局,并将其可视化。结果表明:福州市老城区绿地类型多样但分布不均,城市建设区域内多以小型且植被质量较低的绿地为主,缺乏中、大型绿地斑块,整体景观格局破碎程度较高。结合定量分析结果,总结了福州市老城区城市绿地格局优化所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并提出了相关的应对建议,为后续研究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8.
江苏省城乡绿化标准规定 :老城区居住区绿地率要达到25 %、新城区居住区绿地率要达到30 %。怎样才能使老城区的居住区绿化面积达到省城乡绿化标准呢?南京市近几年在这方面作了努力 ,在旧城区改造中应用“三绿工程” ,即“破墙透绿”、“见缝插绿”、“沿墙挂绿”。增加了绿化面积和园林景观 ,初见了成效 ,改善了南京的城市面貌 ,改善了市民的生活环境 ,实现了3年面貌大变的奋斗目标 ,得到了市民的赞许。“破墙透绿” ,就是把沿街的围墙进行改造 ,使其住宅区内或单位院内的绿化产生透景和借景效果 ,增加绿量效应和借景效应 ,达到美化环…  相似文献   

9.
文章在总结文献和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构建基于空间潜力挖掘方法与评价体系的老城区微绿地营造路径;以北京模式口街区所有的现状公共空间与潜在公共空间作为微绿地改造的潜力空间,主要从潜力空间分类、空间潜力评价、功能赋予、绿色连接、空间营造5个方面提出老城区微绿地规划路径,以期为老城区城市更新与人居环境优化提供科学支撑。  相似文献   

10.
李宁 《广东园林》2021,43(2):63-66
近年来,我国大部分城市都在对城市慢行系统进行再建设,而装配式天桥凭借低成本、施工周期短、对交通和环境影响小等建设优势得到大力推广。以广州市东风路装配式人行天桥建设项目为例,通过实地调研与分析,归结出老城区装配式人行天桥的景观设计方法——引入整体城市设计理念、制定适宜的功能布局和结构形式、造型美学实现城市特色景观、绿化造景提升空间品质、细节化设计体现人文精神,并提出城市设计理念应贯穿于设计、施工、养护全过程。  相似文献   

11.
伴随城市化进程加快与青岛市植树增绿活动在沿海一线的推进,城市滨海新城的面貌发生巨大变化,与老城区滨海植物景观形成鲜明对比。本文通过6个方面对新老城区进行比较,并对其滨海植物景观优缺点进行归纳总结,最后得出结论并提出自己的看法,为城市滨海植物景观营造及协同发展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中国城市林业》2022,(1):130-135
以城市存量开发和精细化治理为导向,探索构建渭河宝鸡段老城区滨水空间活力评价体系,有助于为老城区滨水空间更新提供更加科学精准的量化依据。在综合考虑景观的功能性和在地性的基础上,从区位、空间、生态、设施、文化5个活力维度遴选指标因子,采用PSPL调研法、层次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建立活力评价体系,对老城区滨水空间活力进行定量评价。结果表明,老城区滨水空间区位活力优势明显,但空间、生态、设施及文化活力存在明显差异。基于活力评价结果,提出改善路网结构提升可达性、增强空间连续性与空间参与度、优化竖向空间层次、丰富空间组合形式、优化视线通廊及服务设施、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历史文化展示廊道等设计策略,为渭河宝鸡段老城区滨水空间活力营造决策提供一定的参考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3.
结合西城区公园绿地提升项目,通过研究城市的公园绿地定义、类型及作用,分析老城区环境的现状以及西城区环境存在问题,针对老城区公园绿地更新中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探讨场地记忆的重构、胡同机理的延续、地域特色的塑造、自然生境的营造等不同维度讨论设计的思考和更新策略。  相似文献   

14.
文章通过对草原公园原绿化情况及景观效果的分析,初探城市旧公园景观改造重塑。从城市公园景观改造造景的角度,详细阐述了公园改造设计特点及总体规划的功能布局,分析了绿化植被在造景中的应用。通过改造,草原公园成为锡林浩特市市民户外游憩观景的休闲绿地和城市景观,与锡林浩特市城市发展相适应。  相似文献   

15.
城市道路绿化作为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高市民生活质量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对安阳市16条主次干道绿化情况调查,分析安阳市道路绿化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包括绿化植物种类较单一,景观缺乏特色,老城区绿化少,后期养护管理不足等。藉此提出安阳市道路绿化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6.
许多城市的老城区,楼房、道路和市政基础设施陈旧,模式固定,受诸多条件限制,很难开辟出大片的绿地来提升公共服务。为了满足广大人民群众追求美好生活品质的愿望,同时也弥补城市风貌的不足,对老城区现有绿地提质升级改造,以此来满足人们的需求。该文以朝阳市城区不同类型老旧绿地改造为例,对城市老旧绿地提质升级的改造理念、改造原则和设计方法做出了详细阐述,并以实例进行了示范。  相似文献   

17.
《中国城市林业》2010,(6):59-59
<正>一场轰轰烈烈的绿化大会战即将在合肥打响。在这次绿化大会战中,该市将以老城区为全市绿化提升的重点,让合肥从国家园林城市向国家森林城市的目标迈进。  相似文献   

18.
以广州市海珠广场绿地景观提升改造为例,探究老城区中心广场景观提升的策略和途径。通过原状广场实地调研、环境精准识别,针对绿化景观无序、场内空间封闭、园路铺装失修等现状,结合SWOT模型,对工程项目的内部因素(优势、劣势)和外部因素(机遇、挑战)进行全面分析,制定挖掘文化内涵、改善人居环境、促进生态可持续的景观改造原则。采用适当抽疏、增加花卉、合理规划景观格局、应用海绵城市建设技术等措施,打造兼具"红色"文化传承、门户形象展示、休闲观光、活动举办场所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广场。  相似文献   

19.
浅谈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市道路绿化在城市绿化覆盖率中占有较大比例,城市道路绿化也是城市景观风貌的重要体现。城市道路的带状或块状绿地的“线性”,可使城市绿地连成一个整体,从而美化街景,衬托和改善城市面貌。现代化城市的道路绿化在景观、功能和生态三个方面有其他手段无法代替的意义和作用。研究道路空间的艺术设计是完善城市功能,提高城市品位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城市道路绿地是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了解一个城市、感受城市景观特色与文化的重要窗口。作者通过对济南市马鞍山路道路绿化的实地调研,结合其道路性质及周边环境,分析现有绿化景观模式的优缺点,并给予相应的景观评价;针对目前济南市老城区道路绿化改建过程中行道树的选择、保护与移植等问题,探求适合该类城市道路绿化建设的景观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