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新祥  姬丽丽 《现代农业科技》2009,(15):244-244,246
植物景观是城市园林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何使徐州地区在秋冬季节仍能保持美丽丰富的植物景观,是徐州园林工作者一直关心的问题。对徐州市常见的秋冬季节观赏价值较高的植物种类进行了分类列举,结合实例分析提出了突出秋冬景观的植物配置原则和形式,同时还对目前存在的关于如何改善徐州市秋冬植物景观的观点提出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昆明市常见的秋冬季观赏价值较高的植物种类进行分类列举,结合实例分析提出能够突出昆明秋冬季季相景观的植物配置形式,同时就如何改善昆明市秋冬季植物景观提出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3.
杨逢玉  何磊  郭润华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7):15245-15246,15255
实地调查奎屯市具有代表性的主要道路、居住区、公园等地秋冬季观赏园林植物,同时结合相关资料,从植物种类、观赏特性和景观营造3方面分析奎屯市秋冬季观赏园林植物的配置与造景情况,得知奎屯市秋冬季造景植物主要为常绿针叶树和落叶树,植物观赏特性为树形、树色,景观通过采用不同的植物配置方式营造。其中,秋冬季节树干、树皮、树叶、冬芽、果实的颜色为奎屯市秋冬季植物观赏提供了可能。最终根据奎屯市秋冬季观赏园林植物的调查与分析提出建议,以期为奎屯市园林植物建设与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武汉公园绿地的秋冬季相景观的调查分析,对其秋冬季植物景观中植物的作用进行了分类和总结,对其中一些群落进行了景观分析,提出武汉市秋冬植物景观存在的问题及应用前景,以期为今后的景观营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为了让城市更加靓丽,更加具有生态性和节约性,就需要选择一些既具有观赏价值又具有发展潜能的乔灌木植物。城市绿化系统的组成以及城市绿化植物的使用状况是选择的基础,只有对着二者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调查,才能做出合理的植物筛选,才能创造生态型和节约型的园林城市。本文以西安市为例,进行园林绿化乔灌木植物选择与景观应用研究的探讨  相似文献   

6.
城市公园作为城市绿地系统中重要的绿地斑块,其植物景观的生态功能、观赏与美化功能对城市公园的功能性发挥有着重要的影响.以西安市环城西苑植物景观作为研究对象,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采用层次分析法与加权平均相结合的方法对该公园的植物景观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西安市环城西苑有各种植物94种,隶属于39科80属.其中乔木50种、灌木24种、藤本4种、草本16种.2)植物配置主要模式有6大类11亚类.3)西安市环城西苑植物景观综合评价得分4.2,其中生态指标得分1.7,艺术构成指标得分0.9,心理指标得分1.6;综合评价指数为85%,植物景观质量等级为Ⅰ级.4)在评价的基础上提出增加绿地植物管护和改进绿地基础设施的建议,以期为完善环城西苑植物景观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以西安市9个公园绿地冬季植物景观为研究对象,采用数量化研究方法,建立冬季植物景观评价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AHP法)对其冬季植物景观进行评价。结果显示:3个评价准则中最重要的是美学,其权重为0.620 0,其次是生态学和心理学;因子层中植物景观空间层次对公园冬季景观影响最大,其权重为0.392 3。西安市植物园各因子综合得分最高,冬季景观效果最佳。结合实际为西安市公园冬季景观建设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8.
西安市公园植物群落景观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公园植物群落是城市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景观质量直接关系到城市公园的整体景观质量,因此对其进行景观评价十分必要。在实地调查西安市公园绿地的基础上,分别采用层次分析法和美景度评判法对西安市公园中的58个植物群落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采用这2种评价方法评判植物景观群落,其评价结果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基于评价结果,选取3个典型植物群落进行分析,提出了西安市公园植物群落景观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9.
以广东山地风景林下植被景观调查为基础,从地形、林分结构、林冠郁闭度等环境影响因子出发,探讨了风景林下植被植物种类选择、林下景观空间结构问题。认为林下景观植物种类的选择应采用乡土植物,遵循植物的生态习性,注重植物的观赏价值,提出了观赏型、游憩型、生态型3种林下植被景观模式的构建方法。  相似文献   

10.
魏志刚 《安徽农学通报》2021,27(5):45-46,69
植物景观改造是提升森林公园景观质量的重要手段.该文针对天柱山国家森林公园针叶纯林多、季相变化不明显的实际情况,对植物景观改造进行了分析探讨,以期提升森林公园的观赏价值和景观效果.  相似文献   

11.
近自然植物景观源于自然,以自然野生植物为材料,遵循自然植物群落的基本演替规律,融合人工景观与自然景观的优点。本文通过平潭岛野外植被调查初步探究了平潭岛近自然植物景观植物,列出厚藤、华南狗娃花、卤地菊等23种具有观赏价值及优良抗性的野生植物,并例举出多例植物配置模式,以期为平潭岛近自然植物景观营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李淑玲 《安徽农业科学》2011,(13):8160-8162
强调滨水植物景观营造是一个系统工程,只有根据滨水植物景观的特点进行问题分析,才能设计出合理的滨水景观植物,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荆门市凤凰湖滨水公园良好的湿地自然环境,并从植物景观设计、植物景观配置模式方面具体分析了凤凰湖公园滨水植物景观,研究了其植物景观营造的策略,强调只有充分研究凤凰湖湿地的特点,根据滨水特性对植物景观进行规划,才能保证滨水植物与自然环境的协调,才能促使植物景观具有一定的观赏价值,从而为荆门市凤凰湖滨水公园景观设计创造优越的条件。  相似文献   

13.
对海南多个景观水体的水生植物进行调查研究,并采用浮床栽培技术对多种植物进行水培试验,结果植株在污染水体培养的植物长势和景观效果优于自来水体,富贵竹、闭鞘姜、黄花蔺等植物在浮床栽培技术中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可运用于热带地区水体景观中。  相似文献   

14.
西安市公园绿地植物景观质量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西安市38个公园绿地植物景观单元(100m~2)为对象,采用层次分析法(AHP法)对景观质量进行评价,以聚类分析法对西安市植物物种丰富度、多度和景观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景观单元的植物景观质量主要受植物与整体环境的协调性(x8)和植物景观时序多样性(x4)影响;38个景观单元中优秀的景观单元(Y_(AHP)≥7.00)有17个,占总体的44.7%,良好的景观单元(6.00Y_(AHP)7.00)有18个,占总体的47.4%,欠佳的景观单元(Y_(AHP)≤6.00)有3个,占总体的7.9%;根据景观质量值(Y_(AHP))进行聚类分析,将38个景观单元分为4类。  相似文献   

15.
在城市建设和景观营造的过程中,多数北方城市的冬季植物景观相对单调。本文通过对杨凌示范区具有代表性的园林绿地进行实地调查,归类和整理了关中地区冬季观赏价值较高的植物种类,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冬季园林植物景观的营造方法,进一步提出了改善冬季植物景观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6.
于涛 《新农业》2023,(10):28-30
城市公园建设中园林植物配置的工作是极为重要的核心部分,必须根据不同植物的不同生理生态特性和自身观赏价值设定出因地制宜、科学美观的植物配置方案,实现公园绿化建设中社会、生态、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在城市公园建设工作中,使游客得到休憩,城市生态功能修复和城市景观的增强一直是其工作主体内容。为提高烟台市景观公园设计工作中对植物景观的观赏价值和科学意识的重要认识。  相似文献   

17.
介绍扬州市秋冬季节林观赏植物的种类,分析其主要应用形式,结合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改善扬州市的秋冬季节植物配置与造景对策。  相似文献   

18.
对南京地区湿地水景中的湿地植物种类及应用现状进行了调查,总结了主要湿地植物的生活型及观赏价值,分析了南京地区湿地景观植物应用存在的不足,为合理利用湿地植物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9.
陈辉  张显 《西北农业学报》2005,14(5):182-184
以西安市城区中有代表性的道路、居住区、公园、广场、单位等绿地景观类型为调查对象,对其中的植物及其群落进行物种数、植物配置情况、群落组成、自然度等内容的调查.结果表明在西安市城区绿化植物的组成中,有木本绿化植物43科85属124种,占绿化植物总数的89.86%,草本植物9科13属14种,占绿化植物的10.14%.乔木中48种为乡土种,23种为引入种;灌木39种为乡土种,13种为引入种,分别占乔、灌木总数的67%和75%.并提出今后工作中应加强树种选择和群落构建.  相似文献   

20.
乡土植物是塑造城市园林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园林绿化发展迈向低碳化、生态化目标的重要课题。乡土植物的应用对城市植物多样性、植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区域性生态安全及景观文化本土化特色的建设起着巨大的作用。本文就乡土植物在城市园林景观中的特有功能、结合西安市的地域气候特点和文化特色,从城市园林绿化应用角度对乡土植物的概念范围进行界定,分析了西安地区乡土植物资源在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中的应用现状及存在问题。根据乡土植物的形态特征、生物学特征及其承载的文化内涵,对西安市园林绿化建设中乡土植物的应用实例进行分析研究,总结出了西安地区乡土植物在城市生态园林、特色园林和海绵城市建设中对园林景观的美化提升及生态优势表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