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番茄灰霉病是近年来保护地番茄生产中发生较重的病害,特别是天津番茄保护地产区经常发生。此病主要侵染果实,对生产造成损失较大,常减产20%~40%,严重者可导致绝产。1番茄灰霉病发病症状幼苗受害,初期在叶片和叶柄上呈水浸症状,后期叶表面密生灰色霉层,腐烂...  相似文献   

2.
春大棚番茄进入开花挂果期,随着追肥浇水次数的增加。灰霉病、叶霉病、早疫病呈迅速扩展态势,现将大棚番茄主要病害田间表现症状及无公害防治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南京市六合区大棚番茄栽培由于长期重茬种植及管理不当,大棚内的病害逐年加重。主要阐述大棚番茄立枯病、灰霉病、叶霉病和早疫病的田间症状,并提出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4.
随着种植业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本地区大棚番茄种植面积逐年扩大。由于多年连作病源菌不断积累,加之设施栽培的小气候条件有利及品种感病等原因,叶霉病在本地区番茄主产地发生日趋加重,已上升为春大棚番茄生产上的主要病害。番茄叶霉病发病后,迅速蔓延,在短期内即可暴发流行,如忽视防治,损失将十分惨重,已对本地大棚番茄的发展构成了严重威胁。1危害症状番茄叶片、叶柄、茎和果实均可染病,但以叶片为主。发病初期叶背产生近圆形或不规则形褪绿  相似文献   

5.
温室番茄灰霉病的发病规律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番茄灰霉病是陕西省丹凤县日光温室番茄生产中的主要病害,它不仅危害番茄叶片、花、茎,还严重危害果实,尤其以青果发病最重,严重影响番茄的产量和品质,一般可导致减产20%-30%。近年来,笔者在大棚番茄的生产实践中摸索出一套番茄灰霉病的早期防治技术,该技术是以早期预防为主,生态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措施,防治效果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6.
<正>随着大棚蔬菜的发展,番茄病害的发生越来越严重。其中番茄叶霉病(Fulvia fulva(Cooke) Ciferri)俗称"黑毛病",是番茄的主要病害之一。该病流行速度快,常常在短期内暴发成灾。一般年份,叶霉病能引起番茄10%~25%的产量损失,在病害流行年份,损失可达50%以上,甚至造成绝收。现将该病害发生与防治介绍如下:1发病症状番茄叶霉病主要危害部位是番茄的叶片,严重时也可以危害茎、花以及果实。在叶片发病的初期,叶片正面出现微黄色的斑点,随后斑点扩散成比较大的不规则或椭圆形淡黄色褪绿斑,其边缘不明显,叶的背面  相似文献   

7.
<正>春大棚番茄进入开花挂果期,随着追肥浇水次数的增加,灰霉病、叶霉病、早疫病呈迅速扩展态势,现将大棚番茄主要病害田间表现症状及无公害防治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来,大棚番茄栽培面积不断扩大,病害的发生危害日趋加重,如番茄灰霉病、叶霉病、脐腐病等。为保证番茄的安全、高产、优质,现将大棚番茄主要病害防治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黄超 《现代园艺》2004,(4):27-28
番茄筋腐病是一种生理性病害 ,是番茄保护地栽培中的重要病害。近年来 ,一些地方的菜农在进行大棚番茄生产时 ,由于管理粗放 ,重茬种植 ,以致筋腐病发生严重 ,导致番茄产量、品质下降 ,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1 发病症状番茄筋腐病一般不危害茎、叶。其症状主要表现在果实上 ,常见的主要有以下两种类型。1 .1 幼果期褐变型 多在番茄幼果期发生 ,在幼果膨大生长期 ,果面上出现局部褐变 ,果实表面变得凹凸不平。严重的果实变硬甚至褐变部位形成坏死斑。剖开果实 ,可见维管束组织呈条状坏死 ,果肉呈现锈褐色。1 .2 果实转熟期白变型 主要…  相似文献   

10.
灰霉病是近年来保护地番茄生产的主要病害,主要危害果实,严重时可导致绝产。1 症状 该病可为害花、果实、叶片及茎。果实染病青果受害重,多从果顶萼片部发病,后向果面发展,致果皮呈灰白色,水浸状软腐,病部密生灰褐色霉层。病  相似文献   

11.
早期防治番茄灰霉病的技术关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番茄灰霉病是番茄生产中最重要的病害之一,也是大棚番茄生产中的主要障碍。它不仅为害叶片、花、茎,还严重地为害果实,尤以青果发病最重,严重影响了番茄的产量和品质。近年来我们结合莱州市万亩温室高效攻关工程的实施,在生产实践中,摸索出一套番茄灰霉病的早期防治技术。该技术以早期预防病害为主,采用生态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技术措施,做到及早发现,及时防治,大大减轻了病害的发生,防治效果非常显著。  相似文献   

12.
<正>近年来,设施蔬菜栽培面积逐年扩大,由于人为创造的温湿度适宜于番茄灰霉病发生流行,导致灰霉病发生越来越重,尤其越冬茬番茄发病普遍,较重棚室减产30%~50%。番茄灰霉病已成为棚室番茄栽培的主要病害。1病害症状灰霉病危害番茄的叶片、花、青果和茎。叶片染病多始自叶尖形成"V"形病斑,向内扩展初为水浸状,后期呈褐色软腐有霉层,隐约可见轮纹。叶柄染病出现褐色软腐着生霉层,易折断。果实染病不论大小都可以受害,病果近萼片处果面出现水浸状灰白色近圆形软腐,迅速向周围扩大,最终可使整个果实腐烂脱落,病部密生灰色霉层。花器染病主要  相似文献   

13.
番茄属于喜温性蔬菜。且耐干燥.怕水怕湿.在本市历年以种植春大棚为主。春大棚番茄生长期间气温低.湿度大.加上主裁品种抗病性较差。因此番茄晚疫病、番茄叶霉病、番茄青枯病、番茄脐腐病、番茄早疫病、番茄灰霉病等日趋严重.尤其是2002年冬季至2003年春.番茄晚疫病在本市暴发成灾。导致有的农户几乎绝收。2001年冬至2002年春.大棚番茄在4月份灰霉病大发生.发病严重的大棚减产在80%以上。  相似文献   

14.
番茄灰霉病是番茄生产中最严重的病害之一,也是大棚番茄生产的重要障碍。它不仅危害叶片、花、茎,还严重危害果实,尤以青果最重,严重影响番茄的产量和品质。近年来,我们在生产实践中,摸索出一套番茄灰霉病的早期防治技术,大大减轻了病害的发生,防治效果非常显著。  相似文献   

15.
番茄灰霉病是大棚番茄生产中的主要病害之一 ,不仅为害花、叶 ,还严重为害果实 ,影响番茄产量和品质。为控索棚栽番茄灰霉病的有效防治措施 ,我们应用化学防治和生态防治相结合的方法 ,取得了比较明显的防治效果 ,并经 3年推广应用 ,综合防治技术不断成熟。现简介如下 :1 灰霉病的病源和发病规律灰霉病病源为灰葡萄孢属半知菌亚门真菌 (有性阶段为子囊菌 )。其分生孢子、菌丝体和菌核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 ,借雨水、气流及农事操作进行传播。病果采摘后随意扔弃 ,最易使孢子飞散传播为害。菌核病菌为一种子囊菌 ,病菌以菌核在土壤中越冬越…  相似文献   

16.
<正>随着设施蔬菜产业的发展,日光温室番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生产效益显著。近年来,由于生态条件等因素的变化,日光温室番茄病害发生日趋严重。据多点观察,土传病害、病毒病害严重,低温高湿病害成为番茄生产的障碍,生理性病害日趋猖狂,严重影响番茄正常生产及设施蔬菜产业发展。日光温室番茄主要病害有早疫病、晚疫病、灰霉病、叶霉病、脐腐病等,现将其发病症状及防治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大棚番茄叶霉病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番茄叶霉病是目前危害番茄的主要病害之一,全国各地均有发生,在北方温室和塑料大棚栽培番茄上为害较重。该病发展迅速,常在短期内暴发成灾。严重发病的大棚病株率高达100%,病叶率达60%以上,造成严重损失。1病害症状番茄叶霉病主要为害叶片,严重时也为害茎、花、果实等。叶片染病,叶面出现椭圆形或不规则形淡黄色病斑,叶背面病斑上长出灰褐色至黑褐色的绒状霉层,是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条件适宜时,病叶正面也长出霉层。病害严重时可引起全叶卷曲,植株呈现黄褐色干枯。果实染病,果蒂附近形成圆形黑色病斑,硬化稍…  相似文献   

18.
<正>近几年以来,随着保护地蔬菜种植面积的迅速扩大,蔬菜灰霉病由原来的次要病害上升为主要病害。该病除危害番茄外,还可侵染茄子、黄瓜、韭菜、莴苣、甜椒、菜豆、西葫芦等,发生早、传播快、危害重。1症状番茄幼苗和成株期均可受害,可危害植株的叶、茎、花和果实,但以花器和幼嫩果实受害最重。1.1苗期症状苗期多从子叶和下部叶片开始发病,一般叶片先从叶尖开始,形成大型"V"字形病斑,向内扩散,病斑初期成水浸状,边缘  相似文献   

19.
<正>蔬菜灰霉病作为一种在世界范围内流行的病害,目前在我国发病较为普遍。多发生在湿度较高、降雨量较多的季节或环境条件下。温室大棚湿度大,发生更加普遍和严重。茄科蔬菜中,番茄、辣椒和茄子受到的伤害最为严重。1发病症状1.1番茄灰霉病番茄的果实、叶片、茎等部位都容易遭到病菌的侵害。叶片部位的病菌通常是从尖部一直沿着叶片的脉络从外到里进行扩散,早期以水浸状方式呈现,其后病斑便转为  相似文献   

20.
棚室番茄灰霉病的发病原因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番茄灰霉病是保护地栽培的重要病害 ,尤其冬春茬番茄因低温高湿 ,往往受害严重。灰霉病菌寄主广泛 ,除番茄、茄子、青椒外 ,还侵染黄瓜、菜豆、莴笋、莴苣、芹菜和草莓等。在贮运期间 ,若冷藏不善 ,也常造成该病严重发生。1 症状该病主要危害番茄的果实和叶片 ,花茎也可感病受害。叶片发病多由小叶顶部开始 ,沿支脉之间成楔形 ,由外及里发展 ,初为水浸状 ,淡褐色 ,病斑展开后呈黄褐色 ,边缘有深浅相间的纹状线 ,上生灰霉状子实体 ,并使病健组织界线分明 ,不久延及叶柄 ,最终干枯。青果发病是由残留的花瓣、柱头、或花托先侵染发病 ,再分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