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松墨天牛主要通过成虫补充营养和产卵传递松材线虫,目前国内外控制松材线虫病的关键是控制其传播媒介松墨天牛,而利用天敌昆虫等生物防治措施又是防治松墨天牛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2.
光肩星天牛是为害园林植物的一种严重虫害,根据多年观察,对其习性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譬如在当气温高于摄氏35度时,光肩星天牛会由树冠下到树干或树根处,所产卵在产卵槽上部等。根据其习性,采用人工捕杀成虫,锤击虫卵等方法,取得了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3.
星天牛又称盘根虫,属鞘翅目天牛科。成虫体长25~37mm左右,全体漆黑,有光泽,前翅散生白色斑点30~40个,翅鞘基部有多数粒状突起。另有一种翅鞘基部没有粒状突起的光肩星天牛,或称柳星天牛。下面谈谈笔者防治星天牛的几点体会:1 捕捉天牛成虫捕捉成虫是防治星天牛为害的关键措施之一。因一只雌成虫能产卵8~20粒,所以消灭一只成虫,等于消灭了8~20只幼虫,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捕捉时间,从5月上旬开始到9月中下旬,尤以6月份成虫最多,为捕捉最佳时期。每天上午10点至下午2点左右到桔园巡视,见到成虫在树…  相似文献   

4.
天牛属于鞘翅目叶甲总科天牛科昆虫,主要包括光肩星天牛、星天牛、桑天牛、锈色粒肩天牛等,触角较长,甚至超过自身身体长度;天牛是植食性昆虫,对木本植物的危害较大,如:柳、国槐、法桐等,是林木栽培、林业生产主要危害性害虫,需采取可行的、有效的综合防治措施。本文将针对光肩星天牛的形态特征、虫害规律与综合防治技术进行深入论述。  相似文献   

5.
核桃树云斑天牛的发生规律与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云斑天牛在济南市核桃上 2年发生 1代 ,以成虫或幼虫在蛹室或树干蛀道内越冬。 6月上中旬为成虫出蛰盛期 ,6月下旬至 7月上旬为产卵盛期 ,7月中下旬为幼虫孵化蛀入树体盛期。 6月中旬成虫产卵初期 ,对树干喷布 1%绿色威雷 2号微胶囊水悬剂 2 0 0倍液防治成虫 ,有良好效果 ,7月下旬初龄幼虫期用小卷蛾斯氏线虫 5 0 0 0条 /m L、灭幼脲 3号悬浮剂 5倍液注入虫孔防治幼虫 ,死亡率97%左右。  相似文献   

6.
桑天牛主要危害苹果、梨、李、樱桃和榆、柳、桑等树木。以幼虫蛀干为主,成虫只啃食嫩皮、嫩叶、嫩芽,危害较小。幼虫蛀干先在树干韧皮部蛀食,不久蛀入木质部,由上向下蛀食形成1-2.5m的隧道,排粪孔可多达十几个,排出红褐色粪便。根据不同时节幼虫在隧道不同部位的特点,可按季节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7.
试验结果表明,天牛肿腿蜂用于防治星天牛幼虫效果良好,但放蜂时间、放蜂方法的不同,其防效有较大差异,分2次放蜂的效果优于1次放蜂。放蜂治虫效果的差异同星天牛产卵期、肿腿蜂成虫寿命等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8.
以松材线虫病的媒介昆虫松褐天牛幼虫为寄主,对花绒寄甲在实验室的产卵行为、产卵量及对松褐天牛幼虫的寄生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花绒寄甲能被松褐天牛幼虫诱集产卵,卵产于紧邻松褐天牛幼虫的卵卡内;卵成扇形排列,每扇面卵量在26~115粒。花绒寄甲产卵量取决于成虫个体的大小,大个体花绒寄甲成虫平均产卵135.88粒/头,中个体平均产卵70.50粒/头,小个体平均产卵33.68粒/头,即,大个体∶中个体∶小个体=4.03∶2.09∶1;花绒寄甲卵孵化后,即可对松褐天牛幼虫进行寄生,寄生率达90%。  相似文献   

9.
星天牛和光肩星天牛的发生规律和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星天牛和光肩星天牛是行道树和城市园林绿化植物的主要蛀干害虫。星天牛幼虫蛀食主干和树干基部的木质部,下可蛀达根部;光肩星天牛幼虫蛀食侧枝、主枝、主干的木质部。星天牛1a完成1代,5月成虫羽化;光肩星天牛2a完成1代,6~7月成虫羽化。防治上应重点抓好成虫期和初龄幼虫期的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云斑天牛各虫态与防治有关的生物学特性,提出了雌、雄蛹和林间不同发育阶段成虫形态特征的判别指标,讨论了云斑天牛习性与防治、各虫态发生期与节气物候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吉林蔬菜》2007,(5):45-45
黄瓜天牛属鞘翅目,天牛科。又称瓜藤天牛、南瓜天牛、牛角虫、蛀藤虫。主要危害黄瓜、南瓜、丝瓜、油瓜、冬瓜、葫芦等。1危害特点主要以幼虫蛀食瓜藤髓部。成虫产卵于瓜藤裂缝处,卵孵化后,幼虫从瓜藤节部蛀入并在髓部取食,蛀孔处流出黏液,并有许多虫粪及碎屑排泄在外,蛀道很少跨过节间,被害部位附近组织局部膨大或畸  相似文献   

12.
桑天牛 (AprionagermariHope) ,鞘翅目 ,天牛科。主要为害桑、苹果等。成虫啃食 1~ 2年生枝的皮层 ,木质裸露 ,造成弯弯曲曲的条状疤 ,树势衰弱 ,叶色变黄 ,严重的枝条枯死。幼虫蛀食果树的木质部 ,造成中空风折 ,树体残缺不全 ,管理粗放的果园为害更重 ,特别是前几年大面积推广植桑养蚕 ,桑天牛发生量剧增 ,果园受害面积不断扩大 ,受害日趋严重 ,应注意加强防治。1 园地选择 果园 1km以内不能有桑园 ,或果园建在远离桑园的地方。2 捕捉成虫  7~ 8月份成虫发生期 ,利用成虫飞翔距离近和白天不喜动的特点捕捉 ,特…  相似文献   

13.
<正> 星天牛(Anoplophora chinensis F(?)r-ster)是当前新郑枣区新发现的一种主要害虫,为害多种树木,枣树栽植区内均有发生,个别地区造成毁灭性为害。近年来,我们对星天牛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进行了调查与试验,现将结果简报如下。  相似文献   

14.
分析天津地区两种蛀干害虫光肩星天牛、木蠹蛾的危害特点、发生规律,重点介绍其化学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等措施,为天津地区园林绿化树木的保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陈安 《现代园艺》2001,(4):22-23
星天牛属鞘翅目 ,天牛科 ,俗称“围头虫” ,由于其幼虫在树干根颈部蛀食皮层常造成“围头”而死树或严重破坏主干皮层 ,使植株生长不良 ,黄化脱叶 ,丧失挂果能力 ,且为害部位隐蔽 ,给防治带来困难 ,给生产造成严重损失。有的柑桔园疏于防范造成严重毁园。在一般教科书中提的防治方法为 :①捕捉成虫 ;②割除卵、幼虫 ;③钩杀幼虫。由于手工捕捉成虫难度较大 ,而其卵小产卵期长 ,不易彻底割除 ,到钩杀幼虫时 ,常已造成树体严重损伤 ,甚至死树。为提高防治效率 ,笔者在此就药剂防治为主的综合防治经验总结如下 ,与同行商榷。1 几个防治实例1 .…  相似文献   

16.
水蜜桃在古田县栽培历史悠久 ,也是古田县主栽水果之一 ,原有种植面积 35 0 0hm2 ,但近几年受病虫为害影响 ,种植面积下降至 180 0hm2 。 1997—2 0 0 1年 ,笔者对为害较重的炭疽病、褐腐病、流胶病、桑白蚧、桃红颈天牛及桃蛀螟等病虫害的发生特点及防治进行了探索。1 桑白蚧  在古田县一年发生 4代。以受精的雌成虫在桃树上越冬 ,翌年 2月下旬越冬成虫开始产卵 (暖冬年份 2月中旬可见产卵 ) ,卵产于雌虫介壳下 ,4月上旬产卵结束。第 1代若虫于 3月下旬始见 ,4月上旬至中旬初为若虫盛发高峰 ,4月下旬可见成虫。 5月下旬始见第 2代若虫 ,…  相似文献   

17.
1 生活习性 在鄂南 5月份褐天牛成虫出洞、交配产卵。产卵期为 5月至 8月上旬 ,盛期在 6— 7月。成虫喜在早晚活动 ,特别在闷热或无风天气黄昏将至时纷纷外出 ,寻找配偶交尾 ,求偶时发出吱吱的叫声。雌虫交尾后次日清晨即开始产卵 ,卵大多产在离地面 33cm以上的主干或大枝上的裂缝、地衣、伤口、树皮凹陷处以及两枝并生的缝隙内。每处产卵1~ 3粒 ,通常为 1粒。每雌产卵数十粒到百粒不等 ,产卵期可持续 90天左右。产卵后 14~ 2 1天孵化出幼虫 ,幼虫在树中生活 14个月 ,不断蛀食到翌年 8月再化蛹 ,蛹期 30天左右。从化蛹到成虫出洞 ,共约 …  相似文献   

18.
为害苹果的天牛类害虫很多,其中最常见的为桑天牛和星天牛,这两种天牛多发生在管理粗放的大龄苹果园和林场改建的小龄苹果园。由于这些天牛食性杂,如苹果园周围防护林带树种繁杂,常使果园内虫口密度加大,因此,环境是造成天牛发生量大,且屡治不绝的主要原因,并给防治带来一定的困难。 根据天牛的生活习性和发生规律,在防治上应当注意消灭成虫与幼虫并举,把成虫消灭在产卵前,把幼虫消灭在为害初期。采取人工与药剂防治相结合的综合措施。 1.阻止成虫产卵:成虫大量产卵前(6月上中旬)主干、主枝涂白涂剂(配方:生石灰10份、硫磺粉1份、水40份,混…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花绒寄甲对黄斑性天牛的控制作用以及在林间大规模防治的技术和方法,分别在室内和林间进行了试验。在室内试验中,花绒寄甲成虫和卵分别按比例被释放在含有黄斑性天牛的木段上;林间试验则将花绒寄甲成虫和卵释放在危害较严重的有虫木上。结果表明:在室内试验中,释放花绒寄甲成虫数量与侵入孔数量比例为1∶1时,防治效果为96.4%。在林间试验中,释放花绒寄甲成虫数量与侵入孔数量比例为1∶3时,防治效果为70.7%。花绒寄甲是黄斑性天牛的高效天敌,林间释放花绒寄甲卵和成虫都能达到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蔡建水 《现代园艺》2014,(14):76-76
松墨天牛的分布范围及其广泛,而且它对松木资源的危害特别严重,再加上松墨天牛的成虫是松材线虫病的主要传播媒介,所以对松墨天牛的观察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本文通过对松墨天牛的形态特征以及它的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分析之后,提出了一些防治松墨天牛的有效措施,以供相关人士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