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在各种作物苗期中,育苗基质属于必需的农资产品,育苗基质原料来源较为丰富,多种有机物都可以当作原料进行使用。在我国,水稻为种植面积非常大的一种粮食品种,育苗期间水稻的生长对水稻的产量有着直接的影响,水稻育苗基质的应用可以有效提升水稻的安全性,还可以降低对土壤的破坏。本文针对水稻育苗基质的选择及应用进行深入分析,希望可以有效提升水稻秧苗的质量。  相似文献   

2.
晚熟品种能在甘南县二、三积温带正常成熟,只有延长育苗时间可抢积温,要延长育苗时间就必须提早播种,而提早播种就必须创造水稻秧苗能够生长的环境条件。而棚内最关键的就是温度,采用地下铺设隔离苯板这种做法,可以有效阻止地上地下温度的传导,有效的减少了热量的损失,更充分利用了太阳能,快速提高表层土壤的温度,而土壤表层温度的提高又能带动棚内气温的升高,从而创造了适宜水稻生长的气温与土温环境,可以使提早播种成为现实。从而提高水稻的单产和高产。  相似文献   

3.
正水稻是我国的重要粮食产物之一,在水稻生产过程中,应该加强对高产栽培和病虫害防治技术的探索,从而达到提高产量和水稻质量的目的。1水稻高产栽培技术1.1对水稻品种进行科学选择保证水稻品种的优良,并能够与种植环境相适应,才能够提高水稻的抗病虫害能力。选择适宜当地生长的品种,株高控制在90cm~110cm之间。芜湖县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对水稻品种进行选择,为水稻栽培工作奠定基础。1.2水稻生长过程中的合理浸种  相似文献   

4.
《新农业》2020,(15)
中低海拔地区有机水稻的栽培要注意选种、育苗及管理三个环节,以确保有机水稻产量高、品质好。宜选渝香203、遵优302等水稻品种,催芽前要对种子进行温水浸泡杀菌;育苗期管理要注意苗期棚内的温度宜控制在20~27℃。无论是利用薄膜育苗技术还是软盘干旱育苗技术进行栽种的田地,均可通过揭膜或盖膜来调节膜内温、湿度;水稻生长过程中要注意水肥管理和人工除草,虫害的防治采用物理方法防治。  相似文献   

5.
<正>1选地与整地良好的土壤结构、光照环境是确保玉米健康生长的关键,因此,在玉米种植之前,应根据玉米生长所适宜的土壤酸碱度、光照强度,选择相应的田地,以便于玉米后期的良好的生长。玉米对土壤的酸碱度要求在6.8~8.0,在选地玉米种植田地时,应选择土壤呈现碱性、光照充足、通风性较好的田地。在开展整地工作时,犁地深度应控制在25~30厘米,以确保玉米种子的发芽率。对于整理之后的土地,田地表面应其达到平整状态,田地土壤结构应达到上虚下实的状态,以此为玉米生长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  相似文献   

6.
几种菌株对水稻的促生能力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在我国粮食生产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植物根际促生菌(PGPR)是促进植物生长和提高土壤肥力的关键因素。采用盆栽育苗试验、MS半固体培养基育苗试验以及田间试验,验证东北寒地水稻根际促生菌对水稻生长的促生效果。应用9株水稻根际促生菌,研究其对水稻生长的影响,9株根际促生菌可以在土壤中促进水稻植株的生长,其中Bacillus aryabhattai(LZP01)、Bacillus pumilus(LZP02)、Bacillus megaterium(LZP03)促生效果最好,在水稻株高、茎粗、地上质量和根表面积等指标上均有显著促生效果。MS半固体培养基育苗试验结果可以发现,3株优势根际促生菌对水稻生长指标和根系指标具有促生作用。于黑龙江省二九零农场进行LZP01、LZP02、LZP03复合菌株的田间试验,加入复合菌株的土壤生长出来的水稻与对照相比盘根能力较好,更加适合田间环境生长。结果将对水稻微生物肥料开发利用产生推动作用,在农业生产实践中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7.
<正>1现代林业育苗栽培技术要点分析1.1育苗土壤选择在林业育苗栽培前,土壤选择是一项重要工作,要明确该项工作的重要性,结合苗木种类及其生长习性,对种植地、土壤予以科学化的选择,保证土壤状况良好、疏松透气、保水保肥能力强,富含有机质。同时,要确保育苗地地势平坦,灌排水便利,确保周边无高大树木遮挡,保证有良好的光照。要结合苗木品种,选择适宜的土壤,保证土壤pH值适宜,一般在5.5~7.5即可。合理选择育苗地后,要进行深耕处理,  相似文献   

8.
水稻对田地的要求较高,限制水稻的生产范围及生产量。因此,研究水稻无土育苗技术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分析水稻无土育苗的特点,论述水稻无土育苗的技术要点,包括前期品种选择、制作苗床,到中期管理苗床,再到后期的病害防治,这些是进行水稻无土育苗需要特别注意的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9.
刘诚 《云南农业》2024,(2):88-89
<正>1水稻育秧技术1.1机械化育苗水稻机械育秧可大大提高播种效率,保证秧苗质量,提高经济效益。可根据实际需要合理控制育苗密度,实现科学合理育苗。合理控制苗圃环境温湿度如设置暖棚等,可减少环境因素对秧苗生长的不良影响,提高秧苗质量。此外,种植户还应选择抗病虫害等抗性较强的品种,保证幼苗健康生长,提高抗风险能力。  相似文献   

10.
<正>水稻是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年均种植面积550万亩以上。多年来本市一直推广水稻旱育稀植技术,水稻育苗过程中大量采用优质旱田土和山地腐殖土做育苗土,导致土壤耕层和植被破坏严重,造成水土流失,生态环境受损。为探索新型水稻育苗基质替代传统土壤的水稻育苗方式,实现水稻生产可持续发展,本文特进行了3种不同水稻育苗基质对水稻秧苗素质及产量的影响试验,筛选出适合当地推广应用的水稻育苗基质。  相似文献   

11.
水稻旱育稀植技术是稻作技术上的一次大的改革,该技术变直播为插秧,变湿润育苗为旱育苗,变密植为稀植,它使水稻生产有了突破性的发展,并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旱育稀植是水稻高产栽培综合技术的简称,除其他生产环节外,旱育壮秧为重要的基础。1、改水田地育苗为旱田地育苗选好秧田地,是培育壮秧、防止烂秧的基础。因此应选择地势平坦,排水良好,上水方便,碱性小、土质肥沃的旱田地做秧田。不提倡在本田地育秧。原因:1.1本田土壤长期处于渍水状态,地下水位较高、  相似文献   

12.
<正>一、栽培准备水稻栽培准备技术包括稻田的基本建设与水稻品种选择这两项工作。在建设稻田的过程中,首先,要求选择地力肥沃、土壤保水的田地。其次,需要对选择的田地进行翻耕,通常情况下翻耕时间为秋季,翻地深度最好约为18 cm,翻耕期间可适当施用禽畜粪便等农家肥,每公顷施肥15 m3左右,确保能通过翻耕来增加土地肥力。最后,完成翻耕后需要耙平土地,做好排水沟渠。在水稻品种选择时,应综合当地气候、地力状况、土壤条件等因素来选择,在此基础上,还需要  相似文献   

13.
1.品种选择 选择耐低温弱光、果型正、抗病、优质、高产、耐贮运、商品性好、适合市场需求的品种。 2.播前准备 2.1.育苗设施 根据季节不同选用大棚、阳畦、温床等育苗设施,夏秋季育苗应配有防虫遮阳设施,创造适合秧苗生长发育的环境条件。  相似文献   

14.
20%氯虫苯甲酰胺对水稻二化螟防治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试验材料与方法供试药剂:20%氯虫苯甲酰胺SC(康宽),由美国杜邦公司生产并提供。试验地为老稻田地,土壤为白浆化草甸土,肥力中等,土壤pH值为6.2,有机质含量3.3%。公顷施40%测土配方肥375kg,返青后公顷一次性追施尿素150kg。供试水稻品种为东农425,采用大棚育苗,育苗  相似文献   

15.
<正>毛白杨是我国北方造林绿化常用的主要树种,因其生长速度快,材质优良,在造林以及绿化中应用广泛,需求量极大,由于在培育过程中一些育苗户对品种选择及培育方法不当,造成苗木滞销及育苗失败,因此,在育苗过程中应注意以下事项。1品种选择速生丰产林宜选择三倍体毛白杨苗木培育,其生长速度快,成材早;农田林网及行道树宜选择窄冠毛白杨,其树冠窄小,适合防风且对其他作物生长影响小;乡村及城市绿化宜选择普通毛白杨,其树冠高大,寿命长。  相似文献   

16.
绿色水稻生产主要包括育苗前准备、秧田管理、插秧、本田管理和收获技术. 1.育苗前准备 1..秧田地:选择地势平坦,背风向阳,排水良好,水源方便,土壤肥沃,质地疏松,不施用任何化学除草剂的中性、偏酸性旱田地.提倡秋整地、秋打床、秋施肥.  相似文献   

17.
正梅州市水稻种植体系中,杂交水稻面积较大,在水稻生产体系中利用双季稻种植机制,提高水稻整体品质。下面,笔者从良种选择、合理性播种、育苗管理以及科学化肥水处理等方面入手,集中阐释了梅州市水稻高产栽培的要点,以供参考。1.梅州市水稻良种选择要想从根本上保证水稻种植的基础效果,有效的良种选择机制十分关键,种植人员要结合水稻的实际生长环境和生长情况,选择优质、高产以及抗病性较好的杂交水稻。需要注意的是,  相似文献   

18.
<正>毛白杨是我国北方造林绿化常用的主要树种,因其生长速度快,材质优良,在造林以及绿化中应用广泛,需求量极大,由于在培育过程中一些育苗户对品种选择及培育方法不当,造成苗木滞销及育苗失败,因此,在育苗过程中应注意以下事项。1品种选择速生丰产林宜选择三倍体毛白杨苗木培育,其生长速度快,成材早;农田林网及行道树宜选择窄冠毛白杨,其树冠窄小,适合防风且对其他作物生长影响小;乡村及城市绿化宜选择普通毛白杨,其树冠高大,寿命长。  相似文献   

19.
一、冬辣椒育苗及苗床管理 1.育苗 首先是栽培时间的选择,冬辣椒通常是选择冬闲田进行种植,这就需要前茬的水稻必须尽量选择比较早熟的品种,这样才能尽早的空出田地。一般来说,冬辣椒的播种时间在8月到9月之间比较合适,这个阶段气温比较高,容易出苗,辣椒发育好,基本上30-40天就能够定植。  相似文献   

20.
水稻大中棚育苗技术是在旱育稀植的基础上,根据寒地稻作的特点进一步创新的一项高产栽培技术。这项技术不仅可以提高育苗棚的保湿、调温效果、大大减少苗期青立枯病的发生,而且能增加秧田的有效育苗面积,提高秧田的利用率,从而达到早育苗、旱育苗、育齐苗、育壮苗的目的。一、育苗田的选择本着确保旱育、便于管理、利于培育壮秧、照顾运苗方便的要求,选择地势平坦、高燥、有水源条件并且土壤偏酸,比较肥沃,无农药残留的旱田地,或者在水田地内筑起5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