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应用不连续PAGE法分析了大鸡心黄皮15种组织民的PER、PPO和GOT同工酶,结果表明:PER同工酶有较大的组织器官特异性,15种组织器官共检出11条同工酶带,其中有2条为所有组织器官共有。PPO同工酶也有较大的组织器官特异性,15种组织器官共检出8条带,其中也有2条为所有组织器官共有。GOT同工酶组织器官特异性较小,15咎组织器官中仅幼根、花药有条带,其均有2条,但各纺织品在官间酶活性差异大、  相似文献   

2.
茶树抗逆性与新梢中酶系统多态性之间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茶树的抗逆性是其在长期的系统发育过程中为适应不良环境而形成的一种生理特性,而茶树性状的表现又是受体内酶的催化反应所调控。近几十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和植物代谢调节知识的积累,许多研究者都已注意到植株体内酶活性和代谢改组能力与外界环境之间的关系,以及同工酶在代谢改组中的调节作用。Siegel B.Z.(1967)和 GerloffE.D.(1967)等人曾经指出,植株体内同工酶的变化不仅与个体发育过程有关,而且与  相似文献   

3.
大豆短日照处理后,可以提前开花。来源于不同纬度地区的大豆在石家庄种植,对短日照反应不同,低纬度地区种反应敏感,高纬度地区种反应迟钝。对外界日照的这些反应必然引起其内部生理过程的变化。植物过氧化物酶同工酶以其广泛的存在和特殊的生物学意义,引起日益深入的研究。不少作者指出:过氧化物酶同工酶是较好的遗传信息表达标志,并认为过氧化物酶活力和同工酶的变化可能与一些高等植物的发育变化关系密切。本文拟以来源于不同纬度地区的大豆为材料,观察其经短日照处理后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谱及其活性的变化。  相似文献   

4.
运用酶分析技术研究了茯砖茶制造中多酚氧化酶同工酶、纤维素酶和果胶酶活性的变化,并探讨了添加诱发剂对茯砖茶发花中这3种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该3种酶均存在于茯砖茶制造中,且在发花时呈现规律性的变化。添加诱发剂对发花中3种酶的活性有不同程度的增益效应,并且改变了多酚氧化酶同工酶谱及其活性,相应的同工酶提前出现,对改善茯砖茶的品质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明确诱变因子对茶树遗传物质及生理代谢的作用特点,探索准确快速的突变体鉴定技术,是茶树突变育种研究的重要课题。现代酶学研究已表明,同工酶是遗传基因表达的直接产物,同工酶技术为从分子水平鉴别许多从外部形态上难以鉴别的突变性状提供了一种有效手段。在茶树体内,酯酶同工酶是遗传性较为稳定的同工酶,本研究利用氮离子注入诱变技术,研究诱变茶籽M_1代茶苗酯酶同工酶的变化,以期为进一步探讨茶树氮离子束诱变育种机理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6.
同工酶主要是指来源相同,催化性质相同而结构不同的酶蛋白分子。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在生物科学研究中同工酶已成为有效工具,被广泛应用于遗传学和系统发育学各个领域,各种酶的同工酶还用于作物的地理分布及亲缘关系的研究。Gupta等人(1977年)曾利用过氧化物酶同工酶酶谱分析鉴定形态上不易区别的种的差别;也有应用过氧化物酶同工酶作为植物细胞分化和器官发育的“标志”。几年来我们对茶树不同品种及同一品种在不同栽培措施条件下,茶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的变化情况进行了比较测定。实验表明茶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谱型是有规律的变化。在茶叶多酚类的氧化代  相似文献   

7.
苎麻雄性不育材料的两种同工酶初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苎麻(Boehmeria nivea(L.)Gaud)雄性不育材料和正常可育材料功能叶为试验材料,对POD、SOD两种同工酶做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同正常可育材料比较,雄性不育材料的两种同工酶电泳结果均没有表现出特征谱带,二者的差别主要体现在带的强弱上;活性测定结果表明,正常可育材料功能叶中两种同工酶的活性均强于不育材料。这种活性的差异可能导致植株代谢变化,引起雄性不育。  相似文献   

8.
大豆抗感病毒病品种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的初步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星华  陈宛妹 《大豆科学》1991,10(2):149-152
利用垂直板聚丙烯酰胺凝胶电脉研究了10个抗、感病毒病(SMV)大豆品种和5个品种各自健株与病株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的变化。结果表明,感病品种比抗病品种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活性明显加强,且增加一条酶带。同一品种病株也比健株过氧化物酶同工酶活性强。可见,大豆抗、感病毒病不同的品种与过氧化物酶同工酶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9.
魏爱丽  白桦 《大豆科学》1999,18(1):85-88
以大豆初生叶愈伤组织作为材料,分别于含0%,0.4%,0.8%,1.25,1.6%NaCl浓度的培养基中进行24,48,72小时短时间培养和16,20,24天长时间培养,研究了不同盐度及不同培养时间内SOD活性及其同工酶的变化。结果表明;短时间培养时,随着盐度的升高和时间的延长,SOD活性增强;长时间培养时,盐浓度越高,胁迫时间越长,SOD活性越低,其同工酶也表现出规律性的变化。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协同完成自由基清的变化做了研究.结果表明:水分胁迫下玉米叶片内的SOD、POD、CAT的酶活性和同工酶谱均发生了变化.其中,POD同工酶谱的变化最为明显,谱带颜色深浅和条数均有变化,部分酶分子失去了酶活性而谱带消失,另一部分酶分子活性则明显提高或出现新的谱带.SOD、CAT同工酶谱的变化相对不强.同时POD、CAT同工酶谱在不同玉米基因型间差异较明显,SOD则无太大差异.说明从抗旱育种角度出发,可将其作为抗旱性鉴定的生化指标。  相似文献   

11.
甜菜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的研究概况张文彬,张福顺(中国农业科学院甜菜研究所)同工酶(lsozyme)活性是生物体内一种重要的生理指标。同工酶技术是在分子水平上研究生物现象的一项重要手段。目前,同工酶的研究在农作物遗传、育种、生理学等学科中得到了日益广泛的...  相似文献   

12.
西瓜嫁接苗的植物保护酶同工酶与亲和力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6种不同瓜类的砧木分别与西瓜(Citrulluslanatusvar.)西农8号进行嫁接,研究其对接穗过氧化物(POD)和超氧物歧化酶(SOD)同工酶及其接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接穗断根前西瓜实生苗与接穗苗同工酶的带型及其活性强度差异较小;断根后西瓜实生苗与不同砧木的嫁接苗生长及其叶片POD和SOD同工酶相似性变化较大。同工酶相似系数与嫁接苗的长势存在正相关,其中冬瓜、瓠子和葫芦砧木上接穗与实生苗的POD和SOD同工酶相似性最高,与西瓜的嫁接亲和性最强;丝瓜砧木上的接穗与实生苗的叶片POD和SOD同工酶相似性最低,与西瓜的嫁接亲和性最弱。  相似文献   

13.
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分析了大豆种子和荚皮在发育过程中4种同工酶的变化。从开花后14天始至籽粒成熟,其超氧物歧化酶、醋酶、过氧化物酶和淀粉酶在荚皮中变化较小,多数酶带合成较早。随种子发育进程酶带逐渐增多,活性也随之增高,而酯酶在发育早期和中后期出现活性高峰且同工酶带数也多。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分析了大豆21个品种(系)和5个组合F_2代各生育期的过氧化物酶及酯酶同工酶谱.结果表明,这两种同工酶在大豆不同生育期显示酶谱带数不同.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共显示28条带,酸酶同工酶可显示29条带。在同一生育期内,不同品种(系)及F_2代的酶谱存在着差异.同一品种(系)或F_2代,不同生育期的酶谱变化较大.  相似文献   

15.
同工酶研究是生物化学与遗传学交叉领域中一门新的边缘科学。国内外学者应用同工酶技术对茶叶加工过程中的生化成分变化、品种间亲缘关系分析等方面都做了大量工作。近年来的研究发现茶酯酶同工酶有较稳定的遗传传递规律,可为茶树种质资源分类和亲缘关系的推测提供较为可靠的依据。几年来,笔者在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盘状电泳分离茶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同工酶方法的基础上,对茶酯酶同工酶进行了研究,并取得了一些成果,现仅就分析方法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16.
水稻同工酶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方法探索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对同工酶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方法进行了探索,在同工酶的提取、电泳、染色等几个方面做了尝试。建立了一套适合水稻的同工酶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方法。分析了8种同工酶,18个位点。发现4个新的位点Amp-y,Amp-x,Mal-2, Mal-3。所分析位点绝大多数表现出较强的多态性。  相似文献   

17.
等位同工酶(allozymes 或 allelic iso-zymes)是解释动植物组群内进化关系的有川工具。作为遗传标记,等位同工酶已成功地用于多种粮食作物及近缘植物的品种鉴定(Desbo-rough 等,1968;Salinas 等,1982)。我们在前一篇文章(1984)中已报导了马铃薯品种同工酶鉴定的初步结果。本文将报导25种马铃薯同工酶的特征,如等位同工酶数目及其相对迁移率、亚基数目、亚细胞位置及组织表达类型等。依据九种同工酶表达型的等级序  相似文献   

18.
大豆灰斑病菌生理小种的同工酶鉴定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袁凤杰  徐金星 《大豆科学》1998,17(3):219-224
本文分析了黑龙江省大豆灰斑病菌10个生理小种的5种同工酶图谱。结果表明,不同小种同工酶酶谱间存在明显的差异,具表型异质性,将同工酶谱进行了编码分析,表明在5种同工酶酶谱中4、5、8号生理小种各具有独特的谱带编码,可将其作为该小种的特征谱带,其中4号小种表现尤为特别。,说明其具有独特的遗传背景,建议建立大豆灰斑病菌生理小种同工酶酶谱标准码,为大豆灰斑病菌生理小种的鉴定工作提供一辅助性手段。  相似文献   

19.
NaCl胁迫对马铃薯抗氧化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紫花白、大西洋、克新12号3个马铃薯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了NaCl胁迫下其体内过氧化物酶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和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NaCl胁迫浓度的增加,马铃薯3个品种过氧化物酶活性均表现为随NaCl浓度的增加先下降后上升,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表现为随NaCl浓度的增加先降低,再升高,然后再降低的变化规律。但是,3个品种两种酶的变化幅度却不相同。克新12号在0.3%和0.45%NaCl浓度下两种酶的活性均迅速上升,且在0.45%浓度下显著的高于对照;紫花白在NaCl胁迫下两种酶活性变化较平稳,和对照差异不显著;大西洋在不同NaCl浓度下两种酶的活性均低于对照,且过氧化物酶活性在0.30%和0.45%的NaCl浓度下显著的低于对照;克新12号和紫花白在较高的NaCl浓度下过氧化物同工酶谱带较深,大西洋则随NaCl浓度的升高同工酶谱带的颜色变浅,同时,耐盐品种克新12号和紫花白在B区均诱导出了一条明亮的谱带。  相似文献   

20.
茶树花器酯酶同工酶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叶乃兴 《中国茶叶》1996,18(5):18-19
前人的研究结果表明,茶树酯酶同工酶受树龄、季节、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较小,具有较稳定的遗传特性.花器性状具有较强的遗传传递力,在植物分类学上常作为形态分类的重要依据.本研究通过对不同花期(露白、欲开、开放)以及不同茶树品种花瓣、花药的酯酶同工酶分析,探讨在鉴定茶树不同品种以及品种间亲缘关系中,以花器酯酶同工酶作为生化指标的可行性.一、材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