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帽儿山林区主要树种树高与胸径之间的关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进一步探索树高与胸径的相关关系,本研究以黑龙江省帽儿山林场为样地,选取林区中杨树(Polar)、白桦(Birch)、紫椴(Tilia)、枫桦(Betula costata)、水曲柳(Fraxinus mandshurica)林等5种主要树种为研究对象,通过SPSS17.0对胸径(D)和树高(H)的数据进行处理,应用7个常见树高-胸径模型来模拟相关关系,通过决定系数R2评价出了每个树种树高-胸径最优模型形式,所有树种最优模型的相关系数都达到了0.9以上,模型拟合的精度高.结论表明:①杨树的树高-胸径最优模型形式为幂函数曲线模型,方程式为:H=4.383D0.418;②白桦树、紫椴树、枫桦树的树高-胸径最优模型形式为三次曲线模型,方程式分别为:白桦树:H=4.785 +0.721D-0.008D2-0.00005D3;紫椴树:H =3.985+0.787D-0.013D2-0.00009D3;枫桦树:H=6.345+0.769D-0.010D2-0.000047D3;③水曲柳的树高-胸径最优模型形式为幂函数曲线模型,方程式为:H=e1.992+0.043D.  相似文献   

2.
东北过伐林椴树生长过程与生长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吉林省汪清县金沟岭林场收集的38株过伐林椴树解析木资料,研究椴树年龄与树高、胸径、材积之间的相关关系,分别拟合椴树最优树高-年龄、胸径-年龄、材积-年龄的生长方程,经检验达到精度要求,为预测该地区椴树树高、胸径、蓄积的生长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对椴树生长过程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吉林省汪清县金沟岭林场收集的38株过伐林椴树解析木资料,研究椴树年龄与树高、胸径、材积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椴树最优树高-年龄、胸径-年龄、材积-年龄的生长方程为:H=0.329e-0.133 1A;D=-0.001 1A2-0.001 8A 0.243 2;V=-7E-05A2 0.000 8A-0.000 8,经检验精度为92.3%。  相似文献   

4.
基于湖南省主要树种模型研建项目中153株马尾松的胸径、树高和材积实测数据,拟合6种树高曲线模型及常规一元、二元材积模型,对所有树高曲线模型进行对比分析后,选取拟合效果最好的树高曲线模型代入二元材积模型,构建新一元材积模型,并对常规一元、二元、新一元3种材积模型进行对比评价。结果表明:所有树高曲线模型的决定系数均在0.66以上,总相对误差均低于5%,模型拟合精度较高;综合对比分析6种树高曲线模型,选择模型5作为最优树高曲线模型;3种材积模型的决定系数和预估精度均较高,分别超过0.89和95%,模型拟合效果良好;较常规一元模型,新一元材积模型的各项指标均更好,且能满足林业行业标准的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5.
树高曲线在森林经营和收获调整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建立适用于云南省主要针叶树种的树高曲线模型,为其森林经营提供参考。基于云南省两期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数据,以冷杉、思茅松、云南松、华山松和杉木作为研究对象,选用Richards等15种树高曲线模型作为备选模型,以决定系数(R~2)、均方根误差(RMSE)、平均绝对误差(MAE)、总体相对误差(TRE)和平均预估误差(MPE)作为模型拟合效果的评价指标。结果表明:Hossfeld方程能较好地描述冷杉和杉木的树高曲线,双曲线方程能较好地描述云南松和华山松的树高曲线,Wykoff方程能较好地描述思茅松的树高曲线;云南松最优树高曲线模型决定系数为0.676,其它针叶树种决定系数均大于0.710。独立样本数据检验表明,各树种最优树高曲线模型均有较好的适用性,对云南省主要针叶树种树高有较好的预测效果。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以辽宁省清原县大边沟林场红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基于不同林龄、不同立地条件、不同密度的36块人工红松固定样地的每木检尺数据,采用备选模型构建了辽东山区人工红松的树高曲线。利用拟合优度及检验指标,选取模拟人工红松树高曲线的最优模型。以最优模型为基础构建基于样地及样木2水平树高曲线混合效应模型。结果表明,所选取的模型是模拟人工红松树高曲线的最优模型,构建的2水平混合效应模型的精度显著高于单一水平的混合模型及基础模型,能够对辽东山区人工红松树高曲线进行比较好的模拟。  相似文献   

7.
树高的测量相比胸径要困难,为了通过树高-胸径模型预测树高,该研究通过收集辽宁宽甸常见4种阔叶树黄波罗、核桃楸、枫桦和灯台树的胸径、树高实测数据,以常见的17个树高曲线对树高-胸径规律进行拟合,通过模型检验指标,筛选出每个树种的最优树高曲线模型,并对筛选出的最优模型进行预测能力检验,结果显示模型有较好的预测拟合能力。  相似文献   

8.
基于湖南省主要树种模型研建项目中50块马尾松样地的每木胸径和树高实测数据,经数据预处理后,构建了马尾松固定参数相对树高曲线模型和可变参数相对树高曲线模型。基于构建的树高曲线模型,计算林木材积和样地蓄积,并以二元材积公式计算蓄积作为真值,将基于树高曲线模型计算的蓄积、二元材积公式计算蓄积和一元材积公式计算蓄积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固定参数和可变参数相对树高曲线模型的决定系数分别为0.844和0.857,体现了较好的拟合精度;两种方法统计的总体蓄积相对误差均在5%以内,满足林业行业标准要求的允许误差范围;分径级组或分起源统计样地蓄积相对误差,相对树高曲线模型均较一元材积公式表现出更高的精度,能有效避免产生较大偏差。构建的马尾松相对树高曲线模型能应用于生产实践。  相似文献   

9.
海南省主要人工林树种最优树高曲线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树高曲线是建立林分生长与收获模型的基础,采用海南省主要人工林树种桉树、马占相思、木麻黄、加勒比松和橡胶树的标准木实测数据,选用11个常用的树高曲线模型进行拟合,以确定系数和均方根误差作为模型评价指标,最终选取各树种的最优树高曲线模型,同时结合各树种二元材积模型对推导的一元材积模型进行检验。结果表明:各树种最优树高曲线模型预估精度较高,均达到了97%以上,新推导的一元材积模型预估精度达到95%以上,完全满足相关行业标准要求,可应用于实际生产;同时各树种最优树高曲线模型也可为海南省主要人工林可持续经营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0.
湖南黄丰桥林场杉木树高曲线模拟研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树高曲线在森林经营和收获调整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用湖南省黄丰桥林场40块杉木样地资料,对10个非线性树高曲线模型进行了拟合和检验。结果表明:Kozak函数是模拟树高曲线的理想模型。经检验,建立的杉木人工林树高预测方程可在研究区内应用。  相似文献   

11.
利用木荷人工林标准地调查数据,分析相对树高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相对树高随相对直径的增大而增大,二者之间关系相当稳定且呈非线性相关.据此建立的木荷人工林相对树高曲线模型,可在不增加野外测绘树高曲线工作量的情况下,结合二元材积表确定林分蓄积量.应用相对树高曲线模型测定林分蓄积量,精度较高,在森林资源调查中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基于BP神经网络的杉木和马尾松树高曲线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湖南省森林资源连续清查的杉木和马尾松实测数据,运用BP神经网络模型建立树高曲线模型,经过训练和优选,确定了最优模型结构为4∶6∶1。通过对比分析8个传统标准树高模型与神经网络模型的拟合效果。结果表明:BP神经网络模型的拟合效果和预测效果均优于传统树高曲线模型,可作为树高生长预测的一种有效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3.
为探索西藏高海拔地区高山松最优树高曲线,提高高原森林资源调查精度。以西藏自治区东南部尼洋河流域高山松天然林为对象,基于22块样地共计588株高山松实测树高—胸径数据分析高山松树高曲线变化规律。选取10个经典树高曲线模型,通过对模型参数的求解,采用决定系数R~2、均方根误差RMSE、残差和MD对模型的精度进行检验。结果表明模型(5)Logistic方程H=a/(1+be~(-cD))拟合高山松的树高曲线效果最好(R~2=0.900 3),可作为尼洋河流域高山松的最优树高生长曲线模型。  相似文献   

14.
树高曲线在林业生产中和林业实践中广泛应用。本文使用红松、华北落叶松和日本落叶松样本373组、499组和414组作为基础数据,分别选用10个树高曲线模型,计算各个模型的参数,并用R2、MD和RMSE对模型精度进行检验,结果表明模型(10)—唐守正方程能较好的模拟树高与胸径的关系,故选取其作为辽宁省东部山区主要针叶树种最优树高曲线。  相似文献   

15.
四川桤木天然林和人工林的单木生长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预测和研究四川桤木天然林和人工林的生长与发展规律,以更好地经营四川桤木天然林。以四川桤木天然林和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基于实测的树高-胸径数据,通过比较分析9个树高曲线模型,建立四川桤木的单木树高曲线模型。结果显示,最终确定的四川桤木最优树高曲线模型的决定系数R~2为0.794,调整决定系数为0.792,均方根误差RMSE为0.886,相对均方根误差E_(RMSE)为0.045,平均误差ME为0.000,平均绝对误差MAE为2.641。最优的四川桤木单木树高曲线模型自变量为胸径,单木生长模型为H=1.3+27.176×(D/(1+D))~(11.856)。建立的单木树高曲线模型有较好的生物学意义,可为四川省四川桤木天然林和人工林的生长预测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利用马尾松和杉木的解析木资料,验证了以柱体屈曲理论为依据推导出的树高曲线模型优于传统的树高曲线经验模型.  相似文献   

17.
非线性树高曲线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引入失拟检验的理论和方法检验了树高曲线模型的适度,应用全模型和选模型的检验理论 方法对3参数模型的某个参数取定值作了检验,结果表明2参数模型描述树高曲线已经足够,比较了6个2参数树高模型,常用的幂函数式H=aD^k和双曲线式H=aD/(D+b)以及本文提出的Richards式的特例即H=a(1-e^-0.05D)^c均表现推荐作为基本的树高曲线模型。  相似文献   

18.
树高曲线是描述林分结构的一条重要曲线。江西大岗山地区是杉木分布的中心产区。研究构建该地区的树高曲线有利于提高该地区的林分蓄积量估计精度。本研究以该地区15年生杉木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利用6个常用的树高曲线模型,分析树高与胸径的关系。研究结果发现Weibull模型模拟该地区的杉木树高曲线精度最高,可为估计该地区的杉木树高服务。  相似文献   

19.
以福建将乐国有林场不同立地、不同林龄的木荷林分标准地调查数据为基础,采用2参数和3参数的非线性模型对木荷的树高估算模型进行拟合、比较分析,选择较优树高估算模型。结果表明,Schumacher(1939)的2参数的树高曲线模型:H=1.3+a×exp(-b/D)和Curtis(1967)的3参数的树高曲线模型:H=1.3+exp(a+b×D~c)的拟合精度最高,且2个模型的拟合精度差异不明显,若采用传统非线性模型、人工神经网络和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等方法对比研究木荷树高曲线,可选择2个参数的Schumacher(1939)模型拟合即可。  相似文献   

20.
利用小兴安岭14个市(县、区)的55块标准地的观测资料,对白桦、椴树、蒙古栎等10种主要阔叶树种树干生物量进行计算,利用计算结果,采用最小二乘法,建立树干与胸径、树高、冠幅的回归模型,分别选出了各树种的最佳模型,为进行地区生物量的预估提供基础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