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8 毫秒
1.
天祝藏族自治县位于青藏、黄土、内蒙古三大高原交汇地带和祁连山东端,是黄河一级支流及内陆河水系石羊河的源头。坡耕地占耕地面积的88.94%,是水土流失的主要源地,为减少水土流失,改善山区农业生产条件,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抢抓机遇,科学规划坡耕地综合治理,合理设计措施,开展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作。同时推动公众参与治理工作,规范运作,强化工程建设管理,使坡耕地水土流失状况得到有效缓减,人为破坏水土保持设施行为得以遏制,就必须坚持不懈的开展梯田建设,为县域特色产业及经济发展打造基础。  相似文献   

2.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决策精神,实现建设"美丽中国"的宏伟目标,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是控制水土流失的重要措施,对改善生态环境具有重大意义.长期以来,我省高度重视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作,始终坚持梯田建设不动摇,动员和宣传广大干部群众,凝聚全力,强力推进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建设.20...  相似文献   

3.
通过兴隆镇黄岔坡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使梯田资源得到深度开发利用,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进一步增加区域人口环境容量和土地承载力,为当地开展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及产业开发提供示范样板和经验,提升项目区水土保持工程建设的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4.
各项水土保持措施合理配置是治理坡耕地水土流失最有效的方法。以牡丹江市三溪一河项目区为例,对该项目区水土保持措施进行优化配置,并对所需资金和产生的效益进行评估,其对东北黑土区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起到示范、辐射作用,对带动周边同类型侵蚀区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西吉县兴隆镇黄岔坡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使梯田资源得到深度开发利用,提高了土地资源利用效率,进一步增加区域人口环境容量和土地承载力,为当地开展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及产业开发提供示范样板和经验,提升了项目区水土保持工程建设的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6.
坡耕地是指分布在山坡上地面平整度差跑水跑肥跑土突出,作物产量低的旱地,是我国水土流失的主要来源地。实施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项目,能有效遏制水土流失的产生,使土地资源得到深度开发利用,提高了土地资源利用效率。本文从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与调整产业结构相结合,提高坡耕地耕作水平、提高土地产值等方面总结了坡耕地治理的经验。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云南省坡耕地水土流失的基本情况调查,结合近年来该省实施的部分小流域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试点工程实施方案资料,分析了云南省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的任务及措施设计方案、取得的效益.从目前的试点情况看,还需要根据治理区的实际情况,进一步加强措施设计的针对性,以确保工程建设取得实效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渭源县把梯田建设作为防治水土流失的主要工程常抓不懈,极大地改善了全县的生态环境和生产生活条件。但基于全县部分地区坡耕地面积较大、农业生产条件较为落后的实际情况,还需采取一系列的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措施,以减少土壤侵蚀、合理调整土地利用结构,从而实现治理水土流失、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和城乡经济发展、提高当地群众生活水平和幸福指数的目标。本文以2020年渭源县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为例,概述了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的主要做法及成效。  相似文献   

9.
水土流失治理不仅是技术问题,也是一个法律问题。根据水土流失治理工作实践,以法规政策为依据论述了我国水土流失治理的法律规定,包括综合治理,建立水土流失综合防治体系和防风固沙体系;坡耕地的治理;水土流失治理的组织实施以及水土流失治理责任制等  相似文献   

10.
程君 《甘肃农业》2013,(19):49-50
根据西吉县黄岔坡流域坡耕地的现状,以及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经验措施,具体确定该流域坡耕地的总体布置及原则。  相似文献   

11.
大岔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地处西北黄土高原中部,属黄土丘陵沟壑区,水土流失十分严重,为重点治理区,为从根本上解决这里的水土流失,改变当地贫困面貌,开展大规模梯田建设,提高粮食产量,才可以有效地控制水土流失,充分利用水土资源,改善区域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2.
结合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试点工程建设,对临江市坡耕地治理提出相应的治理目标和措施,对其建设必然性和重要性进行分析,旨在为坡耕地的有效开发、保护、整治以及减少水土流失、扩充后备耕地、提高土壤生产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在我国山区,耕地大部分为坡耕地,在各类水土流失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坡耕地的水土流失,其引发的主要原因是在整个作物管理和种植中,坡地表层受到人为的剧烈扰动,易产生水土流失,致使土壤肥力下降,单产低而不稳。在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中,除去工程措施外,修筑地埂这项农业措施也是控制坡耕地水土流失的一个重要措施。1地埂的种类  相似文献   

14.
坡耕地是水土流失的主要侵蚀源之一,也是粮食增产的最大潜力所在。大面积的坡耕地会造成水土严重流失,土壤的蓄水保墒能力差,土地产出率低,农民收入微薄。科学地进行坡耕地综合治理既能有效防治水土流失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又能提高水资源利用率、提高粮食产量。  相似文献   

15.
为了加强迁安市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的顺利实施,制定了工程的建设管理及运行管理办法。  相似文献   

16.
庆阳市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10多年来,庆阳市围绕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恶化这一突出问题,在监测监督的支持服务下,以重点项目建设为龙头,以小流域综合治理、坡耕地改造等为切入点,加大加快水土流失治理步伐,使生态环境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目前已完成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面积7720.76k。  相似文献   

17.
首批全国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试点工程启动一年多来,试点地区出色完成工程建设任务,建成梯田71.8万亩,蓄水池等小型水利水保工程1.2万多座,截排水沟渠1400多公里,田间生产道路1700多公里,这是记者从8月1日至2日在甘肃兰州召开的全国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试点工程现场会上了解到的。  相似文献   

18.
坡耕地是水土流失的主要是来源之一,其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是加强农业基础设施,提高土地生产力,改善区域内生产生活条件的一项重要工程,是促进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需要,对促进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本文主要阐述舟曲县坡耕地治理效果和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19.
毕节市水土流失状况及生态环境建设途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毕节市岩溶地貌发育强烈、石漠化严重、植被覆盖率低、降雨集中、坡耕地多、坡度大、毁林开荒严重、人口压力大、耕地资源不足、经济发展水平低是造成其水土流失严重的主要原因.为此,笔者针对毕节市水土流失状况和治理中存在的问题,从扩展融资渠道、建立生态补偿机制、促进草业发展、开发非木材林产品、大力发展经果林、坡耕地分区综合治理等方面探讨了毕节市水土流失的治理方法及生态环境的建设途径.  相似文献   

20.
杨晓辉 《安徽农学通报》2016,22(11):150-152
该文介绍了彭阳县坡耕地综合治理项目情况,总结了坡耕地综合治理规划、实施、效果、经验。通过项目的实施,遏制了项目区水土流失,使当地生态环境改善;项目区农业生产条件得到极大的改善,推进了农业现代化进程,为土地流转与集约化经营、项目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